王亞萍
【摘要】目的 本文就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高熱驚厥中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方法 選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小兒高熱驚厥患者92例,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兩組,實驗組與參照組各46例。參照組患兒住院期間予以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患兒予以中西醫(yī)結合的綜合護理,比較不同護理模式下兩組患兒的退熱時間、驚厥消失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實驗組患兒的退熱時間、驚厥消失時間對比參照組更快,實驗組患兒的家長滿意度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結論 為高熱驚厥患兒實施中西醫(yī)結合的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縮短康復時間,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小兒高熱驚厥;中西醫(yī)結合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13..02
高熱驚厥在嬰幼兒中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易出現(xiàn)在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發(fā)病初期,如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及護理,會對患兒腦組織造成嚴重損害,不利于小兒的成長及發(fā)育[1]。高熱驚厥患兒在接受治療時,臨床護理工作不容忽視,為提高護理質量,對近兩年的部分患兒施以中西醫(yī)結合的綜合護理干預,效果較令家長滿意;現(xiàn)將研究過程及數(shù)據(jù)做如下匯總。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是選取我院在2015年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高熱驚厥患兒92例作為研究對象,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抽搐、呼吸節(jié)律紊亂以及意識障礙等癥狀。其中男50例,女42例;年齡0.5~5.5歲,平均(3.2±0.4)歲;發(fā)生驚厥時的體溫均在38.5℃以上。按照先后順序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每組各46例。兩組患兒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參照組患兒在住院期間予以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患兒則予以中西醫(yī)結合的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急救護理:將患兒平放在床上,將頭部偏向一側,并解開衣領,對其施以面罩式吸氧。如果患兒反復抽搐、緊閉牙關時要使用開口器置于上下臼齒間,以免患兒的唇舌受損。取患兒的合谷、內關及人中等穴位進行按壓,每穴2~3 min。
可在曲池、十宣穴位進行針刺放血。對于便秘患兒,可采取灌腸療法進行清熱通便。同時要保持病室安靜,避免強聲強光刺激[2]。需要注意的是,在驚厥得到控制前飲食護理:待患兒病情好轉后可以進流食或半流食補充能量,食物要以高維生素、高蛋白以及高熱量為主,進食前后要注意漱口。鼓勵患兒多飲水,對降溫、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均有所幫助[4]。
1.3 評價指標
在患兒出院時,為家長發(fā)放我科自擬自用的調查問卷,評價結果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以及不滿意三個標準;家長滿意度=非常滿意率+一般滿意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整理研究數(shù)據(jù)輸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0.0進行分析,以“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百分數(shù)(%)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兒的退熱時間、驚厥消退時間比較
經(jīng)不同護理模式后,實驗組患兒的退熱時間、驚厥消退時間對比參照組更快(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的家長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與參照組患兒的家長滿意度分別為97.33%、82.61%,實驗組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2。
3 討 論
小兒在發(fā)生驚厥時,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會發(fā)生不自主收縮,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小兒體溫在39℃以上時發(fā)生的驚厥被稱之為高熱驚厥。中醫(yī)認為,小兒高熱驚厥時主要死因感受時邪、熱極生風所引起,屬于“急驚風”范疇[5]。高熱驚厥疾病會引起腦損傷,且復發(fā)次數(shù)越多,損傷程度越嚴重。主要從急救、降溫、皮膚及口腔、飲食等方面進行護理干預,以促使高熱驚厥消退。此次研究中,參照組患兒予以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予以綜合護理干預,結果實驗組患兒的退熱時間、驚厥消失時間對比參照組更快,實驗組患兒的家長滿意度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說明為高熱驚厥患兒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為高熱驚厥患兒實施中西醫(yī)結合的綜合護理干預,對加快退熱時間、驚厥消失時間具有顯著作用,還可提高家長對我科的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桃蓮.28例小兒高熱驚厥中西醫(yī)結合護理探討[J].中外醫(yī)療,2013,32(1):153-154
[2] 陳 峰.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高熱驚厥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研究,2015,(12):1519-1520
[3] 張學軍.小兒高熱驚厥危險因素的探討及門診護理干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12):3454-3456.
[4] 毛君芳.223例小兒急性高熱驚厥的病因分析及其綜合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5,53(1):70-73,76.
[5] 李 萍,郭安爽,盧桂津,等.86例小兒高熱驚厥的中西醫(yī)結合急救與護理[J].全科護理,2016,14(28):2948-2949.
本文編輯:吳宏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