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智超
奧古斯丁自由意志思想的含義與啟示
馬智超
本文通過對奧古斯丁《論自由意志》一書關(guān)于善惡問題的討論,力圖掌握奧古斯丁關(guān)于世界秩序“向善”的理論結(jié)構(gòu)、找到自由意志思想的內(nèi)在含義及其背后世界秩序的意義所在,進而理解奧古斯丁思想中上帝、世界秩序、人這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人要為自己負責”這一重要啟示。
自由意志 善 上帝 秩序
從《論自由意志》的卷一開篇,奧古斯丁就開始討論惡的來源問題,但直到卷三他才給出一個較明確的回答:“萬惡的根本就是不符合于本性”[1]。本性是什么?本性是上帝給予的,是事物所應(yīng)具有的樣子,是善。那么很顯然,惡之所以為惡就在于它是一種對本性的背離,即是對善的背離。所以,在奧古斯丁的世界觀中,世界無疑是有秩序的,而且這種秩序只應(yīng)有一個方向,那就是向善,而上帝是至善,因而可以說上帝是秩序之源。然而在這種秩序下,就連上帝都不能迫使人去做某事,所以說人是自由的。人的身體固然要遵守“生、老、病、死”的生命輪回,這無法避免,可以說人的身體是不自由的;但人的意志卻是自由的,因為人有自由意志,人可以靠自己的志愿去自由行事,這正是人區(qū)別于世界上其他萬事萬物的根本所在。自由意志為人類存在的正當性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但這種意志的自由為行善提供了條件同時也使作惡有了可能。
然而,惡從何而來并非奧古斯丁討論的重點,他論述的重點在于作惡就是對本性、對世界秩序、對善的背離行為,就是行罪,是要受到上帝公義的懲罰的。而只有努力去追求善并將其牢牢把握住,那么惡就不會出現(xiàn),也就不再會困擾人。他旨在告訴人們一種行事的方向——向善,行事的標準——遵循本性,行事的后果——上帝審判。他知道,僅僅評判行事善惡與否對人并無多大的約束力,而作惡即是犯罪、犯罪就會被懲罰的“罪——罰體系”能更好地規(guī)范人的行為,使之盡可能的依從本性去行善、向善、追尋不變之善。因此,在奧古斯丁看來,世界秩序的重要性在于它為人樹立了一個方向:告訴人應(yīng)該朝向善、應(yīng)該追求不變之善,起的是一種引導性的作用,而不是靠具體的條條框框去決定或強迫人的行為。因為真正決定人的行為的是人自己而非上帝,上帝雖然預知但不引起人的行為。然而,如果人做了違反秩序的事情,即不追求善而追求惡,那么上帝的懲罰也就是無可避免的了。
上節(jié)談到,善惡并非重點,罪與罰才是奧古斯丁想強調(diào)的。但問題是,為什么作惡是一種罪、是應(yīng)當受到懲罰的?如果這一切都是上帝安排好的,那么人將無罪,因為一切源于上帝。但正是因為人有自由意志,人自己的意志而非上帝掌控著人去做什么不做什么,所以人的行事必須由自己去負責,若背離上帝的初衷去作惡那就不能推脫也無可逃避,即是犯罪。
對于古代世界的人來說,世界無疑也是有秩序的,而且每個事物每個人都應(yīng)是其所是,也有其應(yīng)有的位置。比如戰(zhàn)士都應(yīng)是勇敢的,植物都應(yīng)是欣欣向榮的。事物如果不符合于其本性,那么就不再是其所是了,而成為一種否定性的存在。于是“不勇敢的戰(zhàn)士”便不能稱之為戰(zhàn)士,而“衰敗的植物”也不能再稱之為植物,但也就僅此而已。相比于古代人的世界觀,奧古斯丁在世界秩序的基礎(chǔ)上賦予了人新的東西——自由意志,自由意志對于人來說有兩個層面的含義:首先人如果沒有自由意志就不能正當?shù)纳?,這意味著自由意志是人生活具有正當性的前提;但若人使用自由意志去追求“可變之善”、去作惡,那這份背離本性、背離秩序、背離善的罪就要由人自己承擔,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自由意志思想在保留了古代世界秩序觀的同時,無疑給了人一份自由:人可以依其意愿去做事。但同時這份自由也是有代價的,那就是自由行為的結(jié)果需要人去承擔——如果作惡犯罪那就會遭到上帝的懲罰。
正因為自由意志有兩層含義,那么人要為自己負責也就對人來說也就有兩個方面的意義:其一,若人遵從本性去實現(xiàn)自身的正當性,那么人對此負責就具有了一份追尋秩序的崇高感;而若背離本性去作惡,那么人對此負責就使會人產(chǎn)生罪責感。而自由意志背后就是上帝,所以說上帝這一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上帝既賦予人以自由意志,使人有自由決定的能力;又對人自由行事的結(jié)果加以審判。那么,對于奧古斯丁來說,上帝不僅僅是一個世界秩序的締造者,更重要的是上帝還是一個對背離秩序行為加以懲罰的審判者。人在擁有上帝賦予的自由意志后,就有了一定的主體性,可以自我決定而不被上帝決定。但正是因為上帝不僅僅是秩序的締造者,更是一個審判者,所以人不能完全不顧世界本身的秩序性去任意行事。在我看來這種世界秩序無疑是非常好的:人既保有了秩序也擁有了自由,而且重要的是能心懷崇高與畏戒。
近代以來,人類不斷在追求自由與平等,與此同時“上帝”概念也隨之不斷消減。人類追求自由與平等本沒有錯,但人的生活不能沒有約束和方向?!敖^對的自由”絕對不是自由,而“絕對的平等”也絕對不是平等。人類在極力擺脫上帝“奴役”的同時絕不能遺忘了人之為人的正當性,而現(xiàn)實是現(xiàn)代生活中的人類逐漸沉浸在控制世界的欲望中而不能自拔,換句話說人類已經(jīng)逐漸被控制欲所奴役。生活不是一次漫無目的的漂泊而是一趟充滿意義的旅行,旅行需要方向;生活更不能隨波逐流而要立于天地之間,立于世也需要方向。真正的自由其實就是找到人之為人的正當性,找到生活的方向。我認為孔子所謂“隨心所欲而不逾矩”就是人的自由最好的描述,而其中的“矩”就是一種約束,這種約束不是對具體行為的約束而是對為人方向上的約束。如果說上帝概念的消解是歷史的必然的話,那么我們需要的不是重新找到上帝,而是找到人之為人的正當性和人的生活的方向,只有這樣人類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平等和自由。
[1]奧古斯丁.論自由意志[M].成官泯,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70.
寶雞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