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芽
摘要:興趣活動是“愉快教育”的重要形式,它是優(yōu)化課堂教育,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保證。筆者從事中學英語教育數(shù)十余載,總結(jié)出了一套能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的方法——興趣法。
關鍵詞:興趣活動;英語教學;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8-0060
興趣活動是“愉快教育”的重要形式,它是優(yōu)化課堂教育,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保證。筆者從事中學英語教育數(shù)十余載,總結(jié)出了一套能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的方法——興趣法。
一、Free Talk是興趣的良好開端
我們知道,現(xiàn)行教材側(cè)重交際,重口語,教材中有許多真實,半真實的實際情景材料,貼近學生生活。學生進行模仿,適當創(chuàng)意,不會很困難,而且興趣很濃。
“五步教學法”的第一步“復習”告訴了我們,不妨在每堂課以前,進行3~5分鐘的Free Talk,一能練習聽說;二能鞏固平時學習的內(nèi)容,做了“復習”;三還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Free Talk的做法:課前3~5分鐘,讓學生按順序上臺進行Free Talk,每次由二至四組(二個一組,三個一組,四個一組,五個一組……)同學進行會話,組員可根據(jù)學過內(nèi)容編組對話,但必須符合實際,那樣交流起來更自然,更有興趣。上臺前,學生要做好準備,脫稿進行,為避免臺下同學不認真聽,會話者對話完畢,要向臺下同學提出了1~2個問題,請他們回答。
記得七年級上冊1~10單元中,學生進行了“greetings”“introduction”“identifying people and objects”等幾個方面的對話。比如:
A: Hello! Zhou Hui.
B: Hi! Hu Zhipin.
A: Zhou Hui,this is my friend, Mo Xiaojun.
B: Nice to meet you.
C: Nice to meet you, too. How are you?
B: Fine, thanks ,and you?
C: Im OK. What class are you in?
B: Im in Class 2, Grade 1. What about you?
C: Im in Class 2, Grade 1,too.
A: We are in the same class. We are all friends. Whats this in English?
B.C: Its a book.
A: What are these?
B: They are pens.
C: No,they are pencils.
(All laughing)
B: How old are you? Mo Xiaojun.
C: Im twelve, how old are you?
B: Im twelve, too.
A: Were all twelve.
后來三人一齊向班上一個同學問How old are you?他狡黠一笑。Oh,its a secret. 弄得滿堂大笑。
還有一次,幾個學生從家里帶來了牛奶、橘子汁、雞蛋、蘋果等,上臺進行Free Talk;并下臺去逐一問每個學生喜歡吃什么。這樣操練了句型,活躍了課堂氣氛,濃厚了學習興趣。不需要教師強調(diào)要把Free Talk的評分放在期中期末成績中,學生自然重視。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從這兒開始的。
二、Teaching and singing English songs——教唱外語歌曲使興趣等到廣泛的促進和提高
初中學生的英語教學,起始階段比較好教,學生好奇,有一定興趣。但過了一段時間后,由于知識量的增加,語法的復雜,要求背誦和強行記憶的東西增多,部分學生顯得吃力,逐漸產(chǎn)生厭學心理,出現(xiàn)一部分“掉隊兵”。
那么,如何廣泛地促進和提高學生的興趣呢?教唱外語歌曲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新教材中有許多外語歌。如《the ABC Song》《Come and see my family》《Lucy put your shoes on》《let your kite fly high》《the days of the week》《Its good to pick an apple on a fine September day》(或叫《picking apples》)《one finger one hand》等。教材中設置這些歌的目的,也在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有些教師放棄歌唱,認為與教學無關。
德國教育學家茅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备璩庹Z歌曲涉獵到外國的風土人情、生活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校園英語氛圍,給學生良好的英語環(huán)境,促進了單詞、句子、對話、課文及語法的學習,拓寬了知識面,且大大促進和提高了學習興趣。
平時,筆者除了把教材中所有的外語歌曲教唱外,還教給學生一些其他簡易爽口悅耳的外語歌曲?!禜appy birthday to you》《Good Morning to you》《the vegetable song》《Do-Re-Me》《Row song》and《the Happier Well be》。教唱形式多樣,我們采用課外教唱,廣播串唱,校報導唱、錄音放唱。要求學生課前唱,做游戲時唱、比賽唱、師生共唱,時時唱,處處唱,使整個學校真正出現(xiàn)一派歡歌笑語、興趣盎然的場面。endprint
三、Acting and Playing Games——表演與游戲是良好興趣的保持者
“興趣的源泉在于運用?!苯巧硌菖c游戲最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適合十幾歲孩子好奇、善于模仿和好表現(xiàn)的年齡特征。在表演前,讓學生對表演材料有充分的認識和準備,克服學生的情緒使表演自如,在表演時,要端正學生的學科思想,鼓勵學生開口,教師積極誘導,當好“導演”和“觀眾”雙重角色。隨著次數(shù)增多,學生掌握的句型就多,自然就會有興趣。
在新教材教學過程中,學生表演是每個外語教師必須重視的一種教學手段,它最能培養(yǎng)和保持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是一種興奮劑。在教學中,“游戲”更是一種特殊興奮劑。若能恰如其分地進行游戲,既能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達到復習和運用知識于實踐目的,又能集中學生注意力,還能有助于學習興趣的勃發(fā)和培養(yǎng)。教材中,安排了許多游戲。如:Polly says“Stand up”、you says“Sit down”、“Bingo finished”等,我們除做教材中的游戲外,還要善于安排其他一些活動來輕松活躍自己的教學。如,單詞接龍、蒙眼睛找朋友、猜物。
四、Forming the Teams of Interests——組建興趣小組
在興趣教學活動中,針對學生偏愛不一,在培養(yǎng)學生“四會”能力的基礎上,以興趣為中心,堅持學生自愿原則,幫助學生組建興趣小組,讓學生創(chuàng)造真正屬于自己的學習天地,更好地為教學服務。這些小組是:書寫興趣小組、朗讀興趣小組、講說興趣小組、聽力興趣小組、背書興趣小組。興趣小組成立后,活動按自己的計劃進行,組長負責制,教師定期檢查活動效果。
書寫興趣小組經(jīng)常自愿為班上辦英語???,漂亮而工整的字跡博得了同學們的一致好評。起初,小組成員只是轉(zhuǎn)抄別人的東西,現(xiàn)在書寫興趣小組成員個個能寫些簡易的小作文,諸如My Teacher,My Family,My friend, A Letter to Pen Friend等在班上的“Wall Newspaper”上發(fā)表。他們天天用英語寫日記,節(jié)假日一長,他們互相用英語書信來往。On weekends 教師宏觀指導第二課堂,當一名忠實的觀眾。可On Saturdays and Sundays,教師布置作業(yè),他們各自活動。星期六、日,大部分相距很近的小組成員相聚一塊,一邊幫助父母干活,一邊“興趣”起來。有一次,幾個臨近農(nóng)村同學結(jié)伴一伙去放牛,臨時組成幾個小組——講說小組,朗讀小組,背書小組。被村民們笑話稱為“一伙英國放牛娃”。
興趣小組成員見面一般用英語表達,不好表達的,就用手勢。教師經(jīng)常鼓勵他們大膽開口,大膽創(chuàng)新。朗讀興趣小組成員有時把錄制自己朗讀英語的磁帶放給同學們聽,他們還滿腹自信地說:“這是正宗原版”,講說興趣小組的成員經(jīng)常給同學們演練英語笑話、或扮演英語小品,他們滑稽的表演和淘氣的語調(diào)常常引得同學們捧腹大笑。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幾個興趣小組的相互影響和幫助下,各小組成員身兼幾組之成員,他們還帶動了一些后進生的轉(zhuǎn)變,現(xiàn)全班個個都是英語迷。逢大賽,學生都踴躍報名;每遇大考,統(tǒng)考,學生們成績都是遙遙領先。
“教學有法,而無定法”。但我們必須堅信一個原則:寓教于樂,寓學于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