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軍+趙曉玲
摘 要:小學英語教學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提高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是維持好課堂秩序,抓住學生注意,課后及時反思。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效率課堂秩序;注意;反思
教學質量是一個學校的生命線,也是衡量一個教師教學水平和能力的標準之一,而一個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的高低,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下面,結合本人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和大家進行探討。
一、 運用各種方法,保持良好的課堂秩序
課堂上,小學生大多坐不住、愛動、注意力不集中,面對這種情況教師不能一味喝斥,但也不能放任自流,而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把學生注意了吸引到你的課堂中來。比如用突然提問、變換教學模式、目光注視法等來提示那些不專心聽講的學生。我們一堂課不能總是死板地用一種模式進行教學,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要靈活地變換教學模式,使學生感到新鮮,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對你的課不厭倦,學生的學習效率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自然也就高了。
1. 上課時,教師語言要和藹可親
教師和藹可親的語言有時候似春風化雨,使學生聽起來如沐春風,讓一些學生,尤其學困生在課上心情愉悅,不至于緊張,能夠積極回答問題,參與課堂活動。反之,如果教師簡單粗暴,動輒對學生呵斥,則容易使學生噤若寒蟬,在課堂上不敢舉手回答問題,不敢參與回答,課堂氣氛沉悶,這樣的老師即使課講得再好,也不會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2. 在課堂上要嚴肅
教師和藹可親的語言和笑容滿面的表情的確能夠使課堂氣氛活躍,但教師不能在課堂上和學生嘻嘻哈哈,有時為了活躍氣氛,開一些無原則的玩笑,該嚴肅時不嚴肅,對一些學生中的不安定分子的一些行為不及時制止,甚至縱容。這樣就會導致課堂秩序混亂,一些學生不認真聽講。因此,教師還必須有一定的震懾力。教師初次上課就要給學生留下威嚴感,定幾條課堂紀律。比如課堂上不可大聲喧嘩,不可嘻嘻哈哈等。對那些在課堂上的“不安分分子”要及時進行“懲戒”。但處理問題學生時要方法靈活,把握好尺度。如,某學生在課堂上思想不集中,不認真聽課,教師可以注視他,如果還不收斂,就走到他身旁,促使其把注意力收回到課堂。某學生在老師講課時和同桌說話做小動作,影響其他學生上課,教師就應該停止講課,注視這個學生,讓全班同學都知道他的行為。
3. 教師的課堂要充滿吸引力
僅僅靠以上兩個條件還不夠,教師得課堂還要充滿吸引力。如果教師用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照本宣科,學生就會感到厭倦,長期以來就會產生教師在課堂上喋喋不休,學生在下面昏昏欲睡的現象。所以教師要經常變換教學方式,因為人都有喜新厭舊的天性,長期用一直模式教學,學生就會產生視覺疲勞,從厭倦你的課程到討厭你,這樣的課堂怎么提高教學成績呢?但是一堂有吸引力的課程,不是簡單地變換語言和板書那么容易。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多下功夫,首先得認真?zhèn)湔n,準備課件等素材。其次還要設計好整堂課的上課思路,設計好每一個細節(jié),考慮每一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對癥下藥,這樣在課堂上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到你的課堂上來,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教師還要不斷地在各種資料中吸取營養(yǎng),以適應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比如最新的時事,最時髦的名詞,不然在課堂上就會被學生的提問弄的很尷尬。
二、 吸引學生的眼球,努力提高教學效率
1. 設計有意義的游戲
在小學英語課堂設計一些小游戲,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們在教學中要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特點設計一些簡單易操作的游戲,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角色扮演,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來展示課程內容,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促使學生熟悉課程內容。在教學五年級下冊第一模塊時,教師可以讓幾個學生分別扮演課文中的幾個角色,讓他們提前準備,這就促使他們在課前自己熟悉課文內容,在上課時他們能夠熟練地進行英語交際。這樣既讓扮演角色的學生能夠把課文內容爛熟于心,又使沒有扮演的學生產生下次我也要扮演的想法。
2. 在課堂上使用各種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
多媒體教學資源在今天的各種課堂上已經普及,所以我們在上課時特別是上英語課時一定要充分使用這一重要的教學資源。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我們有一個錄音機就感覺很時髦了,但當我們使用現代教學媒體,通過聲音、圖像、視頻、網頁等一系列的教學資源,將大量的知識信息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呈現給學生時,必然會使學生耳目一新,就會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從而使學生感到新鮮有趣,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這對于提高教學效率無疑是一個最好的契機。
3. 積極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努力提高課堂效率
我們中國人學英語,特別是農村小學生學習英語,最缺乏的就是學習的語言環(huán)境,因為學習一種語言要有一個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所以我們在課內課外要抓住一切機會,積極創(chuàng)設各種情景,使我們的學生能夠有機會說英語。比如教師進教室后,學生說“Good morning,Mr Wang”教師就要和學生對話說“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 Sit down,please”。有時,根據課文內容可以選擇在不同的地方進行教學,比如可以在操場上,大樹下,商店,超市等等。教師可以把教材中的重難點恰當地放到情景中,讓學生在練習情景交際交流時將課文的重難點反復練習,這比教師一人在講臺講更有效果。所以我們說可以讓英語課走出教室,把英語課和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生活成為我們學習英語的第二課堂,就會把以前枯燥乏味的英語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三、 教師要在課后進行積極反思,以便總結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進行教學反思有助于教師逐步培養(yǎng)和發(fā)展自己對教學實踐的判斷、思考和分析能力,從而為進一步深化自己的實踐性知識,直至形成比較系統(tǒng)的教育教學理論提供了有效的途徑。換言之,進行教學反思有助于教師立足于教學實踐,深入地鉆研、體會教學理論,從而不斷提高自身專業(yè)素質和能力。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相反,例如有的教師已從教數年,但課堂教學的效果一直沒有達到最佳,為什么呢?這是和不夠重視課后反思,及沒有找到合適的對策有直接的關系。作為教師,理論知識和專業(yè)水平固然重要,但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乏對日常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和不斷積累的意識,教師很難掌握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只有通過反思,教師才會不斷地剖析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優(yōu)缺點,細致地、冷靜地加以推理總結,具體地對于某一個問題的對策、某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的質疑,甚至某一個辯論回合展開思考。
1. 做好課后教學總結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
“課后小結”是提高教師教學技能、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讓教師可以從反思教學的得失,及時制定改進方案,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我們常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來評價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也就是常說的“以學論教”然而實際操作中課堂教學的形式不可能一成不變,根據課堂教學的結構類型,課后小結可以是發(fā)議論、談感想、畫表格或摘要點、提措施等等??偠灾處熞罁W生掌握知識的具體情況和學生思維發(fā)展現狀來評價教學的得失,從中提出改進的意見。許多人在課堂教學完成后就開始寫小結,其實這是片面的,課上反饋的許多信息或多或少都帶有以部分概全貌的色彩,完整系統(tǒng)的小結只有在當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教師批改完作業(yè)之后,反饋回來的信息才是全面能評價教學效果的準確信息,所以一份完整的課后小結必須持續(xù)到此時才算完結。上完課寫小結,批改完作業(yè)以后還要再進行補充記錄。
2. 要努力把高效的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
當你以愉悅的心情給你的學生上完一堂“高效”課后,你是否想過怎么使你的這種高效得以延伸呢?一個好的老師會在課前檢查家庭作業(yè),這是為了了解學生對上一節(jié)課的知識掌握的情況;會在課前對新課的預習進行檢查提問,這是為了使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課前預習可以使學生提前對新課有所了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家庭作業(yè)可以使學生復習鞏固所學知識,這就是所謂的溫故而知新。但教師一定要做到作業(yè)有布置就要有檢查,形成一個好的習慣,久而久之學生就養(yǎng)成了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好習慣,這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成績都有重要的作用。在課上給學生確認,鞏固上節(jié)課所學語言的機會。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個體、同桌、小組、全班、師生間等學習活動,以實現全體學生都能獲得練習的機會。對于教師所提出的要求,盡量讓所有同學都能有所表現,或依次表達,盡量做到平均,讓學生在一種平等的環(huán)境與氛圍中接受所學知識。
總之,我們要以飽滿的熱情,把教書育人這一職業(yè)當做自己終生奮斗的事業(y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中,深入了解學生,積極研究教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緊跟時代步伐,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