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職業(yè)院校學生年齡和文化基礎的特點,決定了他們躁動迷茫,自主學習能力不足,但又對未來充滿希望,對知識和技能充滿渴望,這就要求職業(yè)學院教師要具備較高的素質和較強的專業(yè)能力,做學生專業(yè)學習的老師,人生道路上的領路人。
關鍵詞:愛心;責任心;耐心;導師;專業(yè)能力
職業(yè)院校學生年齡從十五六歲到二十出頭,大部分處于躁動的青春期;文化起點不盡相同,有初中畢業(yè)生也有高中畢業(yè)生,正處于知識積累的重要時期。他們對未來充滿希望,對知識充滿渴望,但他們也正處于人生的迷茫期,也有很多人對未來的人生目標不明確,不知道現(xiàn)在應該做什么怎么做,或者目標明確,但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擾,不能持之以恒……怎樣引領這些朝氣蓬勃又懵懵懂懂的孩子們,成長成才,成為合格的勞動者,是一個值得職業(yè)院校教師思考和研究的問題。我認為作為職業(yè)院校教師,應該具備如下素質和能力:
一、具有愛心和責任心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因為有愛所以就會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發(fā)自內心地欣賞和鼓勵他們,讓他們從老師的肯定中獲得自信,引導他們做更好的自己。因為有愛所以對他們身上的缺點和錯誤,就不會視而不見,就會及時糾正。糾正錯誤時,要維護學生的自尊心,態(tài)度應和藹,語言應溫和,但當學生出現(xiàn)原則性錯誤時,態(tài)度要嚴厲,不可輕描淡寫,嘻嘻哈哈。教不嚴,師之惰。因為有愛,在處罰學生就不會有侮辱性的惡意懲罰,會讓懲罰也充滿了愛,如讓體重超標的同學快走500步,讓書寫潦草的同學認真書寫500字的知識點,讓說臟話的同學抄寫文明禮儀守則……
一個有責任心的老師會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對待。希望老師怎樣對待自己的孩子,就怎樣對待自己的學生。即使不是班主任,對待任課班級的學生也像班主任一樣,除了關注課堂教學,也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關注他們的衛(wèi)生習慣和身體健康,用塑料袋盛熱湯飯,提醒他們注意飲食安全;衣著打扮不得體時,教給他們怎樣著裝才是美;出言不遜時,教給他們說話的藝術;坐姿不端正時,教給他們日常禮節(jié)……一位負責任的老師應該是這樣的“全科教師”。
二、具有寬容心與耐心
我們的學生正處在十幾歲到二十出頭的年齡,正是精力旺盛,活潑好動,好學也好奇的年齡,所以在學習好的東西,也可能會模仿不好的東西,在成長的過程中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是正常的,他們也正是在犯錯改錯中成長的。作為老師應該有一顆寬容的心,因為他們是朝氣蓬勃活潑可愛的孩子,而不是桌子椅子。當他們犯錯誤時,應該耐心指出他們的錯誤,說明道理,并教給他們該怎樣做。如一個女同學涂了很厚的脂粉,很夸張的口紅,不要簡單否定,而是要肯定她的愛美之心,然后告訴她怎樣化妝才會更美,可以她身邊化妝得體的同學為榜樣,讓她學會化妝。如果兩個同學發(fā)生矛盾甚至沖突,不要簡單地各打五十大板,而是先從當事者本人到對方,再到第三者,多個角度分析對事情的看法,經(jīng)過換位思考最后引導他們自己得出正確結論,最后握手言和。做到這些需要的是寬容和耐心。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不缺乏感受冷暖的能力,教師的教育應該象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三、做學生人生的導師。
一位優(yōu)秀教師應該加強道德修養(yǎng),做學生為人的楷模。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影響,都會在學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記。教師要注意自身的修養(yǎng),努力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為人處事給學生以示范,做學生的榜樣。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加強自身修養(yǎng)是對每位教師的基本要求。
“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每一個公民的要求。
教師應該教給學生怎樣愛國。關心國家大事,傳播正能量。如對別有用心的人在網(wǎng)絡上詆毀我們黨、國家,社會主義制度的謠言,不輕信不傳播,并及時舉報。利用新媒體作為教學手段,利用紀錄片如《國家記憶》、《國家相冊》等,經(jīng)典節(jié)目如焦點訪談等的熱點話題,鴉片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的大量史實等,作為教學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意識。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將愛國之心付諸于日常行為中。如愛護環(huán)境,不亂丟垃圾,愛護公共設施,遵守交通規(guī)則等。
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感恩和誠信教育。我們的學生是在網(wǎng)絡時代成長起來的00后,互聯(lián)網(wǎng)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平臺和工具,教師可以利用網(wǎng)上好的視頻、照片、文章、身邊的故事和公益廣告(如爸爸的謊言、打包餃子),進行感恩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之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朋友,感恩對手……懂得感恩的人,會成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對他人,對社會有益的人。古人云“不信不立,不誠不行”,誠信是人的立足之本。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和起碼的道德修養(yǎng),也是社會的規(guī)范。學校的誠信教育應該從杜絕作業(yè)抄襲,考試作弊,論文造假入手,從學生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建立個人誠信檔案,積累個人信譽,從而養(yǎng)成誠信做人的優(yōu)秀品質。
職業(yè)教育是目標是培養(yǎng)合格的勞動者。為此,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敬業(yè)精神,并付諸實際行動??梢砸曨l、故事、紀錄片為教學資源,既生動形象又有說服力。教師的教學中要嚴格要求,因材施教,尊重學生個性,促進學生不斷提高。教育學生把學習當工作,刻苦學習,用心鉆研;實習中培養(yǎng)學生認真負責,善始善終的做事態(tài)度。學生不僅要學習過硬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而且要培養(yǎng)吃苦耐勞,精益求精,鍥而不舍的工匠精神。
四、有過硬的專業(yè)能力
教師應該勤奮好學積極進取,不斷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做知識的富有者。教師的天職是“傳道、授業(yè)、解惑”,而學生最不能原諒的就是教師的一知半解。學生并不因為教師年齡比他大就信服和尊重你,而是因為你確實有知識才敬重和信任你,教師如果沒有真才實學是很難在學生中樹立威信的。因此,教師必須不斷用新知識充實武裝自己。不僅要精通所教學科,還要熟悉所教專業(yè)的相關知識。
一位優(yōu)秀教師,應該是專業(yè)過硬的教師。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是智慧的化身,這正是教師威信產生的前提。一名優(yōu)秀的任課教師,能夠用45分鐘征服學生,用一技之長震撼學生,如果教師能夠通過他的智慧和才干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這種權威,學生就愿意在生活中模仿他,學習中追隨他,就能起到言傳身教,不令而行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桂生著:《教育原理》,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2]黎加厚 信息時代的教育敘事與教師主體意識的覺醒[J],《中國電化教育》2004 年第10 期
[3][德]福祿培爾著,孫祖復譯:《人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作者簡介:牟淑云,山東省城市服務技師學院高級教師,從事會計專業(yè)教學二十五年,會計師,注冊稅務師,金融學碩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