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摘要]興趣是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內部動力,學習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主要靠課堂上教師的引導來激發(fā)。我國中職學生大部分缺少學習的興趣,只有讓他們對學習產生了興趣,他們才會主動尋求知識。通過分析學生學習C語言興趣缺失的原因,提出相應的方法與對策。
[關鍵詞]中職生;C語言;學習;興趣
C語言因具有高效、靈活、功能豐富、表達力強和較高的移植性等特點被廣泛應用。C語言在計算機專業(yè)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說是計算機專業(yè)的必修課程,對于中職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學會C語言也是基本的要求。由于C語言本身的特點,學生較難理解,容易出錯,所以一些學生想學會、學好存在著困難。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學會這門課程,就要引導學生喜歡上它,要激發(fā)學生學習C語言這門課程的興趣。為了激發(fā)中職學生學習C語言這門課程的興趣,教師應針對中職生的特點,在日常教學中提高他們學習C語言的興趣。
一、中職生學習C語言興趣不高的原因
1.學生自身主觀的原因
中職生普遍學習基礎差,學習底子薄,并且缺乏刻苦學習的精神,又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對于C語言這種比較抽象、專業(yè)性比較強的課程來說,理解起來非常困難,學習時間久了,自信心就會受挫,從而對這門課程失去興趣。
2.教學中的客觀原因
本門課程因其抽象化和專業(yè)化決定它難度比較大,中職學生不易理解。例如,在講《指針與函數(shù)》一課的時候,有兩個定義,前者為指向函數(shù)的指針,意思是有一個指針是指向函數(shù)的入口的,后者為返回指針值的函數(shù),意思是被調用的函數(shù)帶回一個指針類型的值返回到主調函數(shù)??此茀^(qū)別很大的兩個指針問題,大部分同學理解起來卻很困難,尤其是在應用的時候因為形式很像,所以總是出錯。由于總是聽不懂,應用不好這些知識點,所以學生對本門課程失去了興趣。
另外,學校教育有些滯后。第一,教學形式及方法上仍然存在單調枯燥、照本宣科等問題,教師一只粉筆一個黑板就能完成一節(jié)課。有時教師只是一味地把知識灌輸給學生,并未考慮到學生是否已經把知識吸收了,最后的結果是教師把授課內容全部講完,但學生卻很茫然,這樣的課堂氣氛必然導致學生對課程失去興趣。第二,理論課教學比例大于實訓課。中職生有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文化課基礎差,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大多數(shù)學生對于理論課都不感興趣。由于他們很活潑好動,所以對于動手操作的內容特別感興趣。但是,由于一些原因,中職學校的實訓課開設的課時比較少,實訓操作時間不足,學生只能枯燥地學習理論課,由于理論知識多,又不容易理解,學生慢慢對理論課感到厭倦,從而對C語言這門課程失去了興趣。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C語言興趣的方法與對策
1.改進教學形式及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C語言的興趣
想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教師就要優(yōu)化教學課堂理念,結合多媒體資源,通過豐富資源和多種教學手段營造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去主動發(fā)現(xiàn)和主動探索。例如,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自己當“小老師”,講課前把要講的課時任務布置給學生,讓學生回家預習,第二天由學生來講,這樣做能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學生會十分重視課堂,并充分準備,對于新知識會主動查閱、思考和理解,當知識被理解消化了,對C語言這門課學懂了,自然就對這門課程有了興趣。教師還可以在上課時先設置情境,提出一些與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有關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思考如何解決,以任務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的主動性。比如,在教程序輸出時,學生知道用輸出語句把數(shù)據(jù)輸出來,當有多個數(shù)據(jù)需要輸出時,學生自然會想到用多個輸出語句,由于輸出數(shù)據(jù)多,輸出語句多,操作起來麻煩且重復,這時學生就會向教師提出問題,此時再引出新課講授的內容,用一條輸出語句如何輸出多個數(shù)據(jù)。這樣做的效果要比教師直接講授要好得多,學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另外,除了用PPT制作幻燈片來吸引學生外,還可以通過圖示法、類比法將抽象的知識點直觀、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幫助學生理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2.強化技能訓練,突出實踐性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C語言的興趣
教師應努力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和動手能力。中職生所處的年齡決定他們特別好動,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一特點引導他們多動手多實踐,增加學習C語言的興趣。C語言本身是一門實踐操作性比較強的課程,學生只有多上機操作,才能對本門語言的語法和規(guī)則掌握牢固,對程序設計的每一個步驟才能熟悉。比如,我在講課的時候,通常理論課上把例題程序分析講解完,就會安排上機實踐操作,讓學生親自動手上機編寫、調試和運行程序,讓學生自己查找檢驗錯誤之處,并加以改正。這個過程可以使學生很好地熟悉并牢固掌握程序,更能讓學生體會到成功帶給他們的樂趣。除了每一個例題我都會讓學生上機測試外,我還會針對每一道類型題給學生出相應的練習題,讓學生按照知識點獨立完成程序的編寫,然后親自上機編寫、調試和運行程序,來測試程序功能的正確性,以此推動學生的求知欲望,增強學生學習C語言的興趣。
3.增加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相連的案例,激發(fā)學生學習C語言的興趣
教師應努力增強課堂的實用性,多與生活的案例緊密聯(lián)系,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結合一些有趣味的題目來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比如,在講循環(huán)程序設計這部分內容時,有一道典型的趣味例題:百錢買百雞。這是一個很實際的生活問題,對于這樣的題目,學生一看到題就很容易產生興趣。本題出自于《算經》,即:雞翁一值錢五,雞母一值錢三,雞雛三值錢一。百錢買百雞,問雞翁、母、雛各幾何?這是一道非常有趣的例題,學生都想要試一試。學生基本都想到了用數(shù)學的方法來解決這道題目,想到可以用數(shù)學方程式來解決,于是列出了相應的方程式。本題的方程式比較簡單,學生輕而易舉就能完成,但要把這個方程式解開卻不容易。因為是三元方程,根據(jù)條件解不出來,看到學生一個個失望又不甘的表情,我引導他們說:“我們可以用我們的C語言來解決這個問題,編寫一個程序,讓計算機完成這個工作。”通過我的引導,學生都對課程產生了興趣。對于不定方程問題,要先確定一個變量的值,才能對其進行求解,由問題中給出的條件,很容易得到三個變量的取值范圍,根據(jù)分析可知基本的解題思路,經過我的分析講解,學生有了思路,最終編寫出了程序。
4.利用校本教材的開設,激發(fā)學生學習C語言的興趣
在當前的中職教學中,教材往往紙上談兵,這也包括C語言教材,缺乏與實際的結合,這就與中職教育的特色相背離。由于中職生自身的學習能力較為欠缺,對于C語言這種理論性和專業(yè)性強的課程,學生學起教材里的知識很吃力。這時候開發(fā)校本教材,既可以兼顧學校差異和學生差異,符合所在學校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又能整合教師隊伍在教學實踐中總結的豐富經驗,能夠優(yōu)選出吸引學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教學實例。校本教材是學校根據(jù)特色制定的教材,應充分發(fā)揮教材的作用,根據(jù)學校和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編寫,依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把難于理解的概念、解題方法和解題思路簡單化,更有利于中職生的理解,讓中職生更有興趣學習C語言這門課程。比如,按照統(tǒng)一教材講解程序的編寫時,大部分中職生拿到題目根本就沒有解題思路,這種情況下,我們在編寫校本教材時,就應根據(jù)中職生的理解能力,把程序編寫總結為四個部分:數(shù)據(jù)定義部分、數(shù)據(jù)值的輸入部分、題目功能部分、數(shù)據(jù)值的輸出部分。每一個部分都有其相對應的書寫格式,當學生拿到任何一道題,馬上就會有思路,可以知道程序從哪里下手開始寫,一些學生能把程序全部寫出來,另外一些學生除了程序要完成的功能部分不容易寫出,其余三個部分都能完成,這樣一來學生都可以編寫出程序,對自己都有了信心,這樣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C語言這門課程的興趣。
5.開展學生課余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C語言的興趣
豐富多彩的計算機課外活動不僅僅是課堂教學功能的延伸,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擺脫課堂壓抑的學習氣氛。比如,我通常會采用第二課堂的形式,分層進行活動,對于程度好一點的可以成立C語言興趣小組,講授C語言程序設計在實際中的應用,出一些題目,讓他們利用互聯(lián)網完成相應的題目。我還采取小組競賽的形式,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讓他們有了求知的欲望,從而大大增強學習的興趣。對于程度不太好的學生,我對他們主要進行基礎知識的輔導,也會出一些簡單的題目讓他們完成,比如把書中例題變化一下,也采取小組競賽的形式完成。當他們能很好地完成任務時,他們就有了成就感,這不僅讓他們覺得老師并沒有忽略他們,而且能激發(fā)他們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
除此之外,我每學期都會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組織C語言課程技能大賽,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并設有獎項,對獲得名次的學生頒發(fā)榮譽證書及獎品,并在全校大會上進行表揚,以此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好C語言這門課程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譚浩強.C語言程序設計教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吳建財.中職學生C語言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科教文匯,2001,(36).
(責任編輯 馮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