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海外留學生被害問題研究
——基于7起留學生被殺害案件的分析

2017-12-27 09:28:40
理論月刊 2017年12期
關鍵詞:犯罪人留學生犯罪

□ 屈 佳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犯罪學學院,北京 100038)

中國海外留學生被害問題研究
——基于7起留學生被殺害案件的分析

□ 屈 佳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犯罪學學院,北京 100038)

中國訪美學者章瑩穎于2017年6月9日在美失蹤,海外留學生被害問題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本文搜集了2016年國內(nèi)新聞媒體公開報道的7起中國留學生在海外留學期間被殺害案件,運用日?;顒永碚搶Ρ缓υ蜻M行分析,發(fā)現(xiàn)其具有的安全防范意識、應激反應能力、主動反抗意識不足等特征是其被害的重要原因,而犯罪人與被害人所處的封閉空間以及監(jiān)管力量嚴重缺失是推動犯罪發(fā)生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提出通過避免接觸潛在犯罪人、降低自身的吸引力、提高防范危險的能力,來預防被害的對策建議。

中國留學生;被害預防;日常生活方式

中國訪美學者章瑩穎于2017年6月9日在美失蹤。7月3日,備受關注的章瑩穎案開庭,28歲的犯罪嫌疑人勃蘭特·克里斯滕森首次出席聯(lián)邦法庭的審訊。目前,美國執(zhí)法人員認為章瑩穎已經(jīng)遇害[1]。一時之間,該案成為全球華人關注的焦點,也成為國內(nèi)各大新聞媒體競相報道的熱點。事實上,隨著近年來中國出國留學人數(shù)大幅上升,且呈現(xiàn)出低齡化的發(fā)展趨勢,有關留學生在海外留學期間死亡、失蹤、被搶劫、遭受暴力犯罪侵害等事件的報道不時見諸于國內(nèi)外各大新聞媒體。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2000年以來,至少有27名中國留學生在海外遇害,平均年齡為23.8歲,其中女性超過70%[2]。

中國海外留學生群體被害問題日益凸顯,除了對被害人的不幸遭遇深感震驚和痛惜,對犯罪人的殘忍行徑表示強烈憤慨和譴責之外,更應該深思其被害的原因,并尋求有效的預防對策,防止類似悲劇再次重演。因此,對中國海外留學生被害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但回顧現(xiàn)有的文獻發(fā)現(xiàn),專門針對中國海外留學生被害問題進行的研究較少。一些針對海外中國公民安全問題的研究中,往往將刑事案件作為中國公民在海外面臨安全威脅的一部分進行探討[3]。

日?;顒永碚摚≧outine Activity Theory)作為犯罪被害人學領域一個著名的理論,可以為研究中國海外留學生被害問題提供一個很好的理論視角。該理論由美國犯罪學家勞倫斯·科恩(Lawrence Cohen)和馬庫斯·費爾森(Marcus Felson)于1979年提出,認為犯罪行為的發(fā)生與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因素密切相關,人們的一些日?;顒釉黾恿藗€體接觸“有動機的犯罪人”的時間,從而增加了個體被害的風險[4]。日?;顒邮侵笇W習、工作、娛樂、社會交往等經(jīng)常性的普通活動。該理論認為大多數(shù)犯罪的發(fā)生需要有動機的犯罪人、適合的犯罪目標、有能力的監(jiān)管力量缺失在一定時間和空間聚集[5]。該理論自產(chǎn)生起,就得到了諸多學者的廣泛關注,西方學者進行了大量的實證研究來驗證其有效性,發(fā)現(xiàn)增加與犯罪人的接觸、增加易受傷害性或者減少監(jiān)管的休閑活動與被害呈正相關[6]。該理論提出的有關被害原因的分析思路在此后的犯罪學研究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據(jù)此提出的犯罪預防策略也在諸多國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7]。

為此,本文通過搜集國內(nèi)新聞媒體公開報道的中國留學生在海外留學期間被殺害案件,梳理出留學生被害的現(xiàn)狀及特點,從日常活動理論的視角對被害原因進行分析,并對如何有效預防被害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1 中國海外留學生被害的現(xiàn)狀及特點

通過搜集國內(nèi)新聞媒體的公開報道,發(fā)現(xiàn)2016年共發(fā)生7起中國海外留學生被殺害案件,造成7名被害人死亡(詳見表1)①由于筆者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沒有找到官方有關中國海外留學生被殺害的專題報告,但國內(nèi)新聞媒體對每起案件都作過較為詳細的追蹤報道,所以本文選擇以新聞媒體的相關報道作為資料來源。為保證資料真實可靠,避免少數(shù)報道存在偏差,導致分析結論不準確,所以盡量選取新華網(wǎng)、網(wǎng)易、搜狐等網(wǎng)站上報道的信息,并對來自不同網(wǎng)站的信息進行仔細甄別。②該表是筆者根據(jù)國內(nèi)新聞媒體的相關報道整理制作,具體資料來源見:中國留學生遇害事件頻發(fā)[EB/OL].http://qnck.cyol.com/html/2017-02/15/nw.D110000qnck_20170215_1-04.htm,中青在線,2017-2-5.。經(jīng)分析發(fā)現(xiàn)上述案件呈現(xiàn)出以下特點,一是從被害人的身份特征來看,以女性居多,均為25歲以下的青年人;二是從被害人與犯罪人的關系來看,既有親屬關系、戀人關系,也有一般認識關系,甚至是陌生人;三是從被害發(fā)生的時間來看,既有白天也有夜晚;四是從被害發(fā)生的空間來看,主要發(fā)生在住宅(共4起案件,占57.1%)和街道(共3起案件,占42.9%);五是從犯罪人的身份特征來看,7起案件共涉及犯罪人12人,犯罪人以男性居多,年齡最大的32歲,最小的僅16歲,以外國人居多,僅有1起案件的犯罪人是中國人,多數(shù)犯罪人無犯罪前科;六是從犯罪的目的與手段來看,犯罪人實施犯罪的目的多元化,使用的犯罪手段極其殘忍。

表1:2016年中國海外留學生被殺害案件一覽表②

2 中國海外留學生被害的原因分析

日?;顒永碚撝貜谋缓θ巳粘;顒拥囊暯莵矸治龇缸锉缓Φ脑?,認為故意傷害他人或奪取他人財產(chǎn)等掠奪型犯罪活動的數(shù)量與分布,不僅與犯罪人的行為密切相關,而且與潛在被害人的日?;顒用芮邢嚓P。由于被害人的某些日?;顒臃绞?,導致其與潛在犯罪人在同一時空下發(fā)生頻繁的接觸,為潛在犯罪人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犯罪機會[5]。掠奪型犯罪的發(fā)生是有犯罪動機的犯罪人、適合的犯罪目標、有能力的監(jiān)管力量缺失三個要素在一定時間和空間聚集的結果,其中后兩個要素是激發(fā)潛在犯罪人實施犯罪的重要因素[8]。為此,本文以日常活動理論為視角,著重從犯罪目標(即被害人)和監(jiān)管力量角度出發(fā),來分析上述留學生被害的原因。

2.1 被害人方面

“適合的犯罪目標”是犯罪人選擇侵害對象時首先會考慮的因素[9],被害人具有的某些特征是其被害的重要原因。通過對上述7名被害人的特征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多是25歲以下的女性,具有一些容易使自己成為潛在犯罪人眼中“適合的犯罪目標”的特征。

2.1.1 安全防范意識不足。由于年紀尚輕,人生閱歷和社會經(jīng)驗不足,缺乏安全防范意識,面對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危險缺乏辨識力,獨自出入治安狀況較差的貧民區(qū),或是夜晚獨自一人外出;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盲目輕信他人;對熟人往往放松警惕,喪失自我防衛(wèi)的意識和條件。例如,被害人李洋潔晚上出門慢跑時路遇犯罪人辛雅,辛雅佯裝發(fā)生緊急情況、屋內(nèi)有人急需幫助,將被害人誘騙至一空置住宅,與另一名犯罪人塞巴斯蒂安共同對被害人實施了侵害,最終導致被害人死亡。該起案件中,犯罪人正是利用了被害人心地善良、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zhì),才得以成功實施犯罪[10]。而在另一起案件中,犯罪人巴雷特是被害人冷夢梅的姨夫,正是因為二人之間存在的親屬關系讓被害人對犯罪人放松了警惕,最終導致被害人遇害。

2.1.2 應激反應能力不足。由于身型和體力的限制,女性往往反抗能力較弱;由于應激反應能力不足,面對突如其來的不法侵害或是窮兇極惡的犯罪人,容易出現(xiàn)頭腦一片空白、身體僵硬、不知所措,甚至失去抵抗能力等癥狀,即典型的“戰(zhàn)或逃綜合癥”,犯罪學上也稱之為“雙F 選擇”,為犯罪人實施犯罪提供了機會[11]。例如,被害人江玥駕車和男友返家途中,因等紅燈,將車??吭谧筠D(zhuǎn)車道上。犯罪人戴維斯駕駛的車撞上被害人的車,被害人的男友下車查看車輛受損情況,發(fā)現(xiàn)犯罪人坐在駕駛位,手中持槍,透過汽車前擋風玻璃對著自己,于是立即返回車中,讓被害人快走。被害人立即打方向盤準備離開,結果被右前方的車輛擋住了去路。此時犯罪人來到被害人的車旁,持槍隔著車玻璃對準被害人的頭,被害人準備駕車離開,但在慌亂之中,掛錯了檔位,結果不幸被犯罪人槍殺[12]。

2.1.3 主動反抗意識不足。由于長期在國外學習生活,面臨來自文化沖擊、思鄉(xiāng)、成功的壓力、社會隔離、語言障礙、歧視等多方面的障礙[13],許多留學生在國外經(jīng)常會感到孤獨[14],內(nèi)心深處渴望有一份真摯的愛情,以獲得心理上的慰藉與情感上的關懷。一些女性在戀愛過程中,即便發(fā)現(xiàn)對方有暴力傾向,遭受對方打罵,卻由于舍不得結束這段戀情,或是生性懦弱,害怕分手后遭到對方打擊報復等方面的原因,羞于將自己的遭遇告訴家人、同學、朋友,選擇默默忍受。施暴者由于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而更加肆無忌憚,暴力不斷升級。例如,被害人畢習習遇到了在酒吧工作的空手道黑帶選手約旦·馬修斯,兩人很快確定了戀愛關系,畢習習為約旦提供住處,購買衣服和汽車。約旦暴力傾向明顯,嫉妒心、控制欲極強,連續(xù)數(shù)月對畢習習實施肢體和語言虐待,但畢習習并沒有選擇報警或是向親人求助,只是一味地默默忍受,甚至用化妝來掩蓋臉上的瘀青,當親友問起,竟謊稱眼下的黑斑是“復習太累”所致,馬修斯更加變本加厲,最終將畢習習毆打致死。

2.2 監(jiān)管力量方面

從上述7起案件發(fā)生的時間和空間來看,多發(fā)生在一個相對隱私且封閉的空間內(nèi),例如,犯罪人或被害人的住宅內(nèi)。被害人遭受犯罪侵害時,現(xiàn)場只有犯罪人和被害人,警察、保安等有能力的監(jiān)管力量處于嚴重缺失狀態(tài),被害人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15]。上述情境很容易讓犯罪人主觀上認為存在適合的犯罪目標,犯罪收益較大,而犯罪風險較低,是實施犯罪的最佳時機,導致被害的發(fā)生。例如,被害人冷夢梅在阿姨和犯罪人巴雷特的家中被害,當時阿姨和表弟都不在家,現(xiàn)場只有被害人和犯罪人,沒有人可以出面阻止犯罪人實施犯罪。同樣在李洋潔一案中,從犯罪人辛雅將被害人李洋潔誘騙上樓到辛雅與另一名犯罪人塞巴斯蒂安一同對被害人實施暴力犯罪,期間沒有其他人出現(xiàn)過,犯罪人才會如此肆無忌憚地實施犯罪。

3 中國海外留學生被害預防對策

傳統(tǒng)的犯罪預防策略以犯罪人和潛在犯罪人為中心,面對全球犯罪持續(xù)增長,犯罪學家們對其有效性提出了質(zhì)疑,開始尋求其他的補充或替代措施,例如被害預防[16]。日?;顒永碚摓樘骄糠缸锉缓︻A防提供了方法論視角,其依據(jù)是犯罪的數(shù)量和分布,不僅與犯罪人相關,而且與被害人日?;顒酉嚓P[9],阻止有犯罪動機的犯罪人、適合的犯罪目標、有能力的監(jiān)管力量缺失這三個要素在一定時間和空間的聚集,可以有效預防犯罪的發(fā)生[5]。因此,通過消除被害人日?;顒又写嬖诘娜菀渍T發(fā)潛在犯罪人犯罪動機或者促成犯罪發(fā)生的被害因素,避免成為適合的犯罪目標,可以有效預防被害的發(fā)生[17]。

3.1 避免接觸潛在犯罪人

出國前應通過多種渠道了解留學目的國法律知識、社會規(guī)則以及當?shù)刂伟矤顩r;出國后,盡可能選擇居住在學校宿舍,或者通過正規(guī)的房屋中介機構租房,租房不僅要考慮節(jié)省開支,更要考慮安全問題,應選擇租住在離學校較近、治安環(huán)境較好的社區(qū);出行盡量選擇乘坐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開車不接受陌生人搭便車,避免將車輛??吭诃h(huán)境幽暗、人煙稀少的區(qū)域;避免出入治安環(huán)境較差的貧民區(qū)以及一些魚龍混雜的娛樂場所;避免夜間出行,尤其是女性,如必須外出,應結伴而行;交友應保持謹慎,不與吸毒、黑社會、違法犯罪、有暴力傾向以及背景不明的人員交往。

3.2 降低自身的吸引力

在日常生活中,應保持低調(diào),避免衣著暴露、炫財露富、言行招搖,改變個性偏執(zhí)、疏忽大意、容易沖動、貪圖小利、任性驕縱等不良個性;避免向他人透露自己的家庭背景和經(jīng)濟狀況;外出時避免攜帶大量現(xiàn)金和貴重物品;不輕易將自己的生活習慣、活動規(guī)律告訴他人;家中安裝防盜裝置,注意關好門窗,家中不要存放大量現(xiàn)金;不輕信陌生人,不單獨與陌生人約會;選擇戀愛對象時應多了解對方的人品和性格,雙方建立平等的關系,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如不幸遭遇戀愛暴力,不能一味忍讓,保持沉默,應及時向警方或家人求助,并勇于對施暴者說“不”。

3.3 提高防范危險的能力

出國前應接受安全教育培訓和應激訓練,提高防范危險和應激反應能力;到國外后熟記報警電話,遇到危險或矛盾糾紛立即報警;夜間出行時刻保持警惕,注意是否有陌生人尾隨;駕車出行時,注意是否有人跟蹤,如發(fā)現(xiàn)有人跟蹤,立即駕車至警察局或消防隊;打車時應搭乘正規(guī)出租車,上車后與家人或者朋友保持聯(lián)系,一旦察覺異樣,例如,司機未按事先商議的路線行使,應找借口要求下車,如果被拒立即撥打報警電話,或者遇到紅燈停車時迅速下車,大聲呼救;外出聚會應選擇正規(guī)餐廳和娛樂場所,控制飲酒,遠離毒品;如不幸遇到歹徒,應努力讓自己保持冷靜,沉著應對,切忌盲目反抗,盡可能減少犯罪造成的傷害。

4 結語

《中國留學生發(fā)展報告(2016)》顯示2015年中國在海外留學的學生有126萬人,留學生群體呈現(xiàn)低齡化發(fā)展趨勢[18],年紀較輕、社會閱歷不足、防范意識淡薄、自我保護能力欠缺,容易成為各類犯罪活動的侵害對象。本文希望留學生安全問題能夠引起理論界和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共同探索預防留學生被害的有效途徑,防止類似的悲劇再次重演。

[1]章瑩穎案最全案情披露 嫌犯或曾將她綁架至公寓[EB/OL].新華網(wǎng),[2017-07-01].http://news.xinhuan et.com/world/2017-07/01/c_129645339.htm.

[2]留學生遇害 熟人作案占4成[EB/OL].網(wǎng)易新聞,[2017-07-06].http://news.163.com/17/0706/13/COL QRU7T00018AOP.html.

[3]蔣凱.海外中國公民安全形勢分析[J].太平洋學報,2010(10):83-89.

[4]Kuo Shih Ya, Cuvelier Steven J, Sheu Chuen Jim,Jihong Zhao.The concentration of criminal victimization and patterns of routine activit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Comparative Criminology, 2012, 56(4):573-597.

[5]COHEN L E, FELSON M.Social Change and Crime Rate Trends: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79, 44(4):588-608.

[6]BILLY HENSON, PAMELA WILCOX, Bradford W REYNS, et al.Gender, Adolescent Lifestyles,and Violent Victimization:Implications for Routine Activity Theory [J]. Victims and Offenders, 2010, 5(4):303-328.

[7]李綦通.慣常行為理論與大學生被害預防[J].青少年犯罪問題,2010(2):23-27.

[8]王廣聰.性犯罪女性被害趨向的實證研究[J].中國刑事法雜志,2011(4):79-83.

[9]雷連莉.論女性被害原因及預防:以日?;顒永碚摓橐暯牵跩].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9(5):80-85.

[10]中國留德女生李洋潔案繼續(xù)庭審 一段監(jiān)控視頻成重要證物[EB/OL].新華網(wǎng),[2016-12-15].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12/15/c_12940576 3.htm.

[11]黃冬,何炬松,岳洋.我國女大學生被害預防研究:以女大學生被害案件為視角[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2(4):19-24.

[12]江玥男友還原生死一幕:掛錯擋 錯過逃生機會[EB/OL]. 央廣網(wǎng),[2016-01-22].http://news.cnr.cn/native/gd/20160122/t20160122_521204417.shtml.

[13]DAIGLE L E, HOFFMAN C Y, JOHNSON L M.The Extent and Risk of Violent Victimization Among Intern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Enrolled in the United States:A Gendered Analysis[J].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2016:1-21.

[14]中國留學生心理現(xiàn)狀調(diào)查:近半學生感到孤獨[EB/OL].網(wǎng)易教育,[2014-01-15].http://edu.163.com/14/0115/16/9IL355VO00294IIE.html.

[15]陳童鑫.關于熟人強奸被害人的被害性研究:基于A省H市五年案件數(shù)據(jù)的分析[J].犯罪研究,2015(4):67-72.

[16]屈佳.試論從預防犯罪到預防被害的發(fā)展趨勢[J].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16(3):93-95.

[17]趙守博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刑事司法·社會公平暨勞動正義:趙守博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G].臺北市:元照出版社,2011:302-303.

[18]CCG 發(fā)布《中國留學發(fā)展報告(2016)》[EB/OL].搜狐網(wǎng),[2017-04-09].http://www.sohu.com/a/13287 3452_560611.

10.14180/j.cnki.1004-0544.2017.12.031

D917.9

A

]1004-0544(2017)12-0184-05

屈佳(1983-),女,貴州都勻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學學院博士生。

責任編輯 趙繼棠

猜你喜歡
犯罪人留學生犯罪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和諧人際關系的構建與犯罪人的再社會化
新華月報(2019年24期)2019-09-10 07:22:44
Televisions
留學生的“撿”生活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7:56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小學科學(2019年12期)2019-01-06 03:38:45
減刑假釋實行申請制之倡導
什么是犯罪?
未成年犯罪人的刑罰制度分析
重新檢視犯罪中止
梧州市| 阳信县| 共和县| 溧阳市| 康乐县| 桂林市| 安乡县| 阿城市| 安西县| 太和县| 大渡口区| 澄城县| 松原市| 濮阳县| 大关县| 新巴尔虎右旗| 开封市| 丰顺县| 桓台县| 灵璧县| 明光市| 柳河县| 潞城市| 壶关县| 江城| 和硕县| 汉源县| 苍南县| 曲麻莱县| 东莞市| 仙游县| 定远县| 和静县| 庆云县| 宽城| 荆门市| 织金县| 崇文区| 西城区| 芮城县| 通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