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楊
摘要: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對于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實施良好德育教育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結(jié)合教學的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實施良好的情感教育,為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意義;對策
新課程改革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三維教學目標的提出,給當前教師的教學指明了方向。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也應當結(jié)合新課改的三維教學目標,改變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不斷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的模式,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基本目標。從根本上講,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對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提升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認知和了解,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改變過去以學生考試成績?yōu)楹诵牡慕虒W模式,實現(xiàn)學生成績和能力同步提升的教學目標。本文結(jié)合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的意義,探索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的對策。
一、 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的意義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從過去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變?yōu)椤皹穼W”,樂于接受,樂于學習,促進學生能力和素質(zhì)的全面提升。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下,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缺乏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學生缺乏自主權,而知識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嚴重阻礙了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同步提升。而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有效地改變這些問題。那么,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具有哪些積極的意義呢?
1. 有利于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
有人曾經(jīng)問過:人的一生,到底是智商重要,還是情商重要。關于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謂是眾說紛紜,各有千秋。筆者認為:任何一個人的成長,智商和情商的共同作用,方能取得成功。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很多教師的教學都是只注重學生的“智商”教育,忽視學生的“情商”培養(yǎng)。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心理品質(zhì)的培養(yǎng)。而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會讓教師在強化學生智商的過程中,促進學生情商的培養(yǎng),最終達到智商和情商同步提升這種雙贏的局面。由此可見,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對于改變傳統(tǒng)過度重視知識的教學現(xiàn)狀,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具有積極的意義。
2. 是實施語文德育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徑
語文學科具有兩大功能,即“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一般都只重視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而忽視人文性。有學者研究表明:語文是實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當通過不斷的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實施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而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對于健全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對于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也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筆者認為: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是實施語文德育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徑。
二、 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的對策
結(jié)合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對于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實施良好的德育教育都具有積極的意義。那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該如何滲透有效的情感教育呢?
1. 重視學生主體地位,構(gòu)建和諧師生關系
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構(gòu)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實施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徑。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結(jié)合新課改的理念,改變過去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形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型教學模式,這是實施情感教育的前提和基礎。從根本上講,這種主體地位的構(gòu)建,有利于學生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而和諧的師生關系,則有利于讓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為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礎。
2. 教學內(nèi)容生活化,從生活中領悟情感
對于當前的小學生而言,他們很多出生于獨生子女家庭,而獨生子女,有絕大一部分相對來講比較自私自利。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懂得知足、感恩的情懷。如何培養(yǎng)呢?筆者認為,教學內(nèi)容的生活化,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學生懂得感恩。例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在講解到有關父愛、母愛的內(nèi)容時,可以通過情感的渲染,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學生懂得感恩自己的父母,感恩幫助過自己的人;此外,教師也可以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將生活中一些互幫互助的案例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助人為樂的精神,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
3. 引導學生朗讀,在朗讀中體會情感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正是語言能力快速提升的關鍵性階段。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yǎng),提升學生表達和交流的能力。朗讀作為提升學生語言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在教師的教學中占據(jù)重要的地位。而有感情的朗讀,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還可以實施良好的情感教育。因此,教師在語文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應當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通過朗讀,激發(fā)學生的語文情感,實施良好的情感教育。例如:在《難忘的一課》中,筆者通過情感的渲染,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篇課文,在朗讀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主義情感,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精神,實施良好的情感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講,朗讀過程中情感的滲透,對于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具有促進作用。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fā)展的社會背景下,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應當改變過去過度重視知識傳授的教學模式,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具有很多積極的意義。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結(jié)合教學的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實施良好的情感教育,為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蔡娟.品賞細節(jié)感受真情——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五條途徑[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11).
[2]沈吉剛.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情感教育滲透研究[J].亞太教育,2016,(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