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佩瑛
【摘要】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高中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等方面。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對于每一位高中生來說都很重要,語文是開展其他任何學科的學習的基礎,較高的語文素養(yǎng)有助于高中生對問題的理解,讓高中生能夠條理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有利于高中生個性的發(fā)展,讓其能夠全面地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升方法;積累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語言構建與運用能力的提升
語言構建與運用是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它是指學生通過不斷地積累與學習,將在不同情景學習而來的各種語言表達方法同化成為自己內(nèi)在的東西,并利用其自主的個性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及與他人溝通交流的能力。如要提升這一能力,要求學生要敢于主動與他人交流,以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及語言活動經(jīng)驗,建立良好的語感。對于收集來的語言材料,高中生要能夠找到它們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將其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同時要能夠掌握漢語言文字的基本規(guī)律,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將語言放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去理解,要學會結合歷史背景以及文化內(nèi)涵去理解每一句話的真正意義,這樣才能有效地完成交際活動??偠灾胍岣哒Z言構建與運用的能力,要求高中生要大膽主動地與不同的人交流,進而形成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
二、思維能力的提升
語言的發(fā)展與思維的發(fā)展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一個人表達自己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維方式,與他人溝通交流時也能體現(xiàn)出這個個體獨特的邏輯規(guī)律,高中生可以通過閱讀書籍了解一些著名人物的生平事跡,從他們處理問題的方式中得以窺探其思維的過程,從中學習他們的可取之處,結合時代背景將這些方法化為己用。當我們讀某本書頗有感觸時,我們通常會提到“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我個人認為“產(chǎn)生共鳴”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讀者與作者的思維方式有一定的相同之處,也就是說,他們的思維軌跡有重合的地方。
三、積累
在語文學科學習過程中,積累十分重要,高中生可以準備一個用于積累的本子,將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優(yōu)美詞句摘錄下來,沒事的時候拿出來反復閱讀、品鑒,如此一來,學生審美鑒賞能力一定會有所提升。例如陸游的《釵頭鳳》一詞: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對陸游比較感興趣的學生就一定知道還有一首《釵頭鳳》,據(jù)說這首《釵頭鳳》為陸游的第一任妻子唐婉所作,內(nèi)容為: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同樣的,在遇到生字詞或不懂是什么意思的成語時也可以將它們摘錄下來,然后去查閱詞典,將其準確地釋義寫在該詞后面,如果有條件的話,還可以深究其出處,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長此以往,學生的語文水平將會有大幅度的提高。例如成語“葉公好龍”其意為: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并不真愛好,甚至是懼怕、反感。這個成語出自漢代劉向所作的《新序·雜事五》:“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施尾于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這些積累可以在高中生的寫作或與人交流時派上用場,積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學生要有耐心,盡量做到厚積薄發(fā)。
四、文化的傳承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在這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出了數(shù)不盡的文化瑰寶,高中生要有民族自豪感,熱愛傳統(tǒng)文化。高中生可以通過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來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例如學習書法。文化的傳承不僅是傳承一項技能,更是要將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精神傳承下去。高中生可以通過對我國的經(jīng)典名著的閱讀從中學習到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精神。閱讀古籍的前提條件是看得懂文言文,所以想要傳承傳統(tǒng)文化基本的知識儲備是必不可少的。高中生要樹立積極的人生理想,增強為民族振興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五、結語
高中生語文素質(zhì)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語文是一門需要積累與時間沉淀的學科,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對于高中生的語文核心素質(zhì)的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高中生對于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也是其能否學好語文學科的關鍵因素,通過語文學科的學習,讓高中生更加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與文化是高中生對于語文學科學習的意義所在。高中生通過不斷積累,不斷主動與他人交流以及對傳統(tǒng)文化的深入了解,一定能夠提高其語文核心素質(zhì),進而提升其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曲延純,曲琳琳.古書中帶有“龍”字的典故[J].檔案與建設,2000(2).
[2]曹丁.沈園魂夢斷腸情——從《釵頭鳳》里透視陸游與唐婉的愛情關系[J].北方文學,2015(1).
[3]李靜.多種策略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構建高效語文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2015(z1).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