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勃·迪倫(Bob Dylan)給他在紐約的第一任女友蘇西·羅托洛(Suze Rotolo)的信中這樣寫道:這兒什么也沒發(fā)生,狗在等著出門,賊在等著老婦人,孩子們在等著上學(xué)。每個人都在等著更涼快的天氣,而我只是在等你,那些美好就在我們身邊,但卻沒有被留意……
我特意去聽了一下這首歌。果不其然,這首歌并不讓人太過欣喜,甚至覺得平淡無奇。但說實話,歲月沉淀過的韻律是值得回憶的。
答案?答案!答案……
拾起你生命中的不甘,我們有血紅的夕陽,干涸的水流,寂靜的村落,寧靜的夜晚,自己的答案。當你迷惘、絕望時,想想還有幾十億細胞只為你存在著。
你要化過很多濃妝,才會欣賞素顏的清新;你要喝過很多碳酸飲料,才會回歸白開水的平淡健康;你要穿很久的高跟鞋,才會想念帆布鞋所代表的青春;你要見慣城市的喧囂,才會依賴田園的安靜;你要錯過很多人,才會在某一刻一把抓住對的那個人。這就是你為什么繼續(xù)的答案,因為你即將不斷彌補你生命中的不滿、嫉妒與瘋狂。
既然因果早定,壞事情無法避免,那迷失自己之前擁有的每個時刻的平靜,對我來說也足夠了。那是我自己的答案。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選擇。前進或后退,正視或逃避。當你有自己的答案時,無論你選擇哪種生活方式,我們總是可悲的。我們把自己拋棄在了自己的臆想中。看淡了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忽略了生命中的悲歡離合。我們胡謅出了自己的選擇時,夕陽不再燦爛,河流不再流淌,人們不再歡樂,你不再存在。
好比南行的人一路向北。
這是一種孤獨,但這份孤獨如同在靜脈中流淌的血液,與生俱來,卻在遇到你的時刻,沉默地沸騰起來。目前你的人生豐富得只剩內(nèi)心戲。
為何總要追求一個答案?
每天打扮成自己喜歡的模樣,然后安靜地吃完一頓飯。還有時間也可以逛一逛街,看一看這個繁華的世界。一個人獨立完成所有的事,這種生活不是孤獨,也不是一個人的堅強,而是對自己生活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
最不敢做的事是午睡,如果一覺睡到六七點,黑色朦朧的時候醒,會有被整個世界拋棄的感覺,孤獨在那一刻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秋江冷,月清愁,蘆花白頭。寥廓江天數(shù)點星,遠笛聲幽。拈葉細看,楓葉丹紅露濕透。
這可能是我內(nèi)心最后的答案。
不要輕易去依賴一個人,他會成為你的習(xí)慣,當分別來臨,你失去的不是某個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學(xué)會獨立行走,它會讓你走得更坦然。
【點評】
因鮑勃·迪倫榮獲諾貝爾文學(xué)獎,這位民謠搖滾奠基人、詩人、畫家,聲名大噪的同時,他的《答案在風中飄蕩》也廣為流傳。黎人豪同學(xué)抓住了關(guān)鍵詞“答案”,卻不只寫答案,而寫了因果、選擇、孤獨和獨立。文意雋永,值得細細品讀。
(指導(dǎo)教師 黃宇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