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需要扮演引導者、組織者、幫助者等多種角色,這就決定了教師應在實踐中不斷充實自己,提升教學能力與水平。高校英語作為高校教育必修學科,對學生日后學習與發(fā)展起著關鍵性影響,而專業(yè)共同體是有益于促進教師發(fā)展的有效模式,因此基于共同體視角提升高校英語教師教學水平至關重要。
【關鍵詞】共同體;高校英語;教師教學水平
【作者簡介】牛倩(1986.03.12-),女,漢族,陜西銅川人,運城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引言
教師教學水平是課堂教學質量高低的主要影響因素,如何提升高校英語教師教學水平是高校教育應長期努力的方向。專業(yè)共同體是切實可行的發(fā)展模式,在為教師發(fā)展創(chuàng)建良好條件的同時營造平等的環(huán)境,每位英語教師平等地交流、學習、合作,共同進步與發(fā)展,如何基于共同體視角提升高校英語教師教學水平,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一、共同體視角下高校英語教師教學水平提升可行性分析
通過分析與總結相關教師研究,可以發(fā)現教師教學水平提升存在一定的不足,常與個人主義相掛鉤,加上缺乏良好的互動體制、分享機制,教師教學水平提升日益暴露出一定的平庸主義。Hargreaves對教師文化的理解是,其是個人主義的主要呈現,具體表現是圍繞課堂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相對孤立,教師之間缺乏良好的交流與反饋,雖然是教師個人特征與性質原則性的主要體現,但站在整體上來說,對教師教學水平提升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教師教學水平提升方式雖然在創(chuàng)造力開發(fā)方面起到了促進作用,但忽視了合作,進而影響到價值觀、行為觀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而專業(yè)共同體作為一種新的發(fā)展模式,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落實到高校英語教師教學水平提升方面來說,不僅提供了平等、和諧的環(huán)境,保證每位英語教師的公平化學習與發(fā)展;而且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水平提升的學習資源,以相互對話與交流的平臺促教師知識與經驗的分享??傊诠餐w視角提升高校英語教師教學水平具有切實可行性。
二、如何基于共同體視角促進高校英語教師教學水平提升
1.重視理念創(chuàng)新及共同體教師個體作用。教學內容多以考試知識點為主,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教師主體性、學生次要性的結果,教師是課堂教學的核心人物,主要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習者學習興趣,挖掘學習者潛在能力,多渠道滿足學習者學習需求與感情需求?;诠餐w視角的高校英語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實際不斷進行學習任務優(yōu)化,制定合理的獎懲制度提高學習者感知,激發(fā)學習者課堂參與,提高學習者學習能力與英語素養(yǎng),這就決定了共同體視角下高校英語教師除了要樹立與時俱進的觀念,還要轉變自身行為,扮演傳授者、引導者、促進者等多種角色。與此同時,基于共同體視角的高校英語教師還應提高對教師個體的重視,每位教師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個性思想與教學水平,對同一知識點的理解與看法存在差異,結合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來看,每位教師選擇的教學內容、制定的教學模式也有所不同,所以共同體視角下的高校英語教師體現著一定的多樣性與差異性,只有充分尊重共同體下每位教師的個體差異,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師整體教學水平。
2.對知識共享過程管理進行優(yōu)化與完善。每個人都具有一定的防范心理,從這層角度上來分析,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人們因自身的防范心理不愿打開心扉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交流關系,這無疑阻礙了自身知識、經驗與情感的共享,但組織人們進行團體生活則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即成員能夠打開心扉,互相之間主動分享知識、經驗與情感,究其緣由就是團體具有強烈的排他性,只有與其他成員保持一致的行為,才能更好地融入團體,不被排斥。從本質上說,高校英語教師教學水平提升共同體建立就遵循了這一原則,即組織教師進行團體學習,共同討論、解決問題?;诠餐w視角的高校英語教師成員無論是表達的語言還是作出的行為都具有較高的可信度,不僅有利于維護彼此之間的秘密,而且是提高問題解決效率與教師教學水平的保障,反之則會影響工作進度,甚至導致團體破裂。高校英語教師教學水平提升共同體的實現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建立符合現實需求的協作文化境遇,即高校英語教師通過差異化方式協調協作氛圍。由于個性、需求等存在差異,學習者所追求的目標也存在一定的差異,高校英語教師需要在了解與掌握學生差異的基礎上不斷優(yōu)化自我認知,提高差異因素應用能力,以此達到促進師生交流、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
3.建立符合現實需求制度保障。民主管理體制是共同體視角下高校英語教師水平提升的重要保障,但民主管理體制易受多種影響影響,要想建立符合現實需求的體制,則要給予教師決策參與權。高校英語教師作為特殊且關鍵的群體,對教學改革發(fā)展有著決定性影響,其教學水平提升理應得到重視。高校英語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升共同體主要涉及三個部分,即教學探索、水平提升、教學發(fā)展,共同體成員在關注整體發(fā)展需求的同時應重視自我發(fā)展特征與需要,通過討論交流、共同體實踐完成相關任務。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制度保障的強化需要從不同層次實施:一是內容層次,內容方面需要建立有益于實踐活動有效作用發(fā)揮的制度,如分享溝通制度、過程記載制度、反思制度與整合匯報制度等;二是特征層次,特征方面需要綜合考慮實踐活動的各方面影響因素,保證實踐活動的全面貫徹與落實。只有激發(fā)每一位教師的活動參與,提高教師歸屬感,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專業(yè)共同體在教師教學水平提升方面的積極作用。由此可見,建立符合現實需求制度保障也是共同體視角下高校英語教師教學水平提升有效路徑。
參考文獻:
[1]朱淑華.高校英語教師學習共同體的交互主體性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7).
[2]肖桃華.教師學習共同體——高校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途徑[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