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新課程改革已經(jīng)深入人心。英語新課程標準強調英語學習既要提高學生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又要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英語繪本具有豐富的故事內容,圖文結合的形式使得在教學中,幾乎不需要文字,教育內涵中的價值觀就已經(jīng)深入人心,在教學過程中,比如在組織教學以及突破教學難點時很好地使用繪本故事,寓教于樂,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英語教學;繪本式教學;英語繪本
【作者簡介】王鈴琳,衢州學院外國語學院。
一、英語繪本的定義
“繪本”一詞,源于日本,英文為Picture Book,直譯為圖畫書,是一種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的書籍。繪本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故事講的既好看,又清晰,可以讓不認字的孩子,讀出其中的意思。英語繪本上的文字是用英文來表達的,英語繪本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
二、英語繪本的優(yōu)點
1.符合學生的知識基礎。繪本故事符合學生的知識基礎,在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學生學過和掌握的英語知識很少,繪本較文字更形象,更直接地反應信息內容,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習的興趣。英語繪本故事把單詞、句式套入學生所熟悉的故事情境中,這種方式契合學生的知識結構層次,因此他們樂于參與,學得愉快。
2.符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小學生活潑、好動,讓他們枯燥地背誦外語單詞,學生大多沒有熱情。繪本故事將語言與情境結合,創(chuàng)造生動、活潑的課堂學習氛圍,學生在獲得愉悅的同時,更激活了學習的心理內驅力,使大腦充滿生機和活力。
3.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將英語繪本引入教學符合從感知到理解的認識規(guī)律。語言知識融合于有趣的繪本故事中,知識與趣味、抽象與形象緊密地結合起來,架起了由感性認識通往理性認識的橋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著高昂的斗志和濃厚的興趣。
三、英語繪本的選擇
1.英語繪本應針對實際。小學階段的學生生活經(jīng)歷較少,若選擇難度大的英語繪本,會給學生的學習和理解造成困難,所以要選擇難度較小的英語繪本。其次,小學生富有童心,應盡量選擇學生喜歡的童話故事來講,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閱讀,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再者,英語繪本故事應貼近實際生活。例如繪本故事“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該繪本故事通過大兔子和小兔子之間的對話,表達了母愛的深沉。母親是每個學生每天朝夕相處的人,這個繪本故事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更容易引起共鳴,通過大小兔子的對話,一直強調“I love you...”讓學生在理解故事的同時加深記憶。
2.注意語言的重現(xiàn)性。在小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理解能力并不高,所以語言的重現(xiàn)對學習的關系重大。因此,在選擇英語繪本的時候須注重語言的重現(xiàn)性,促使小學生能夠在多次閱讀后對詞匯有深刻的理解,促使小學生能夠對英文句式更加深刻掌握,進而加強對英文語篇的記憶。例如在學習“monkey”一詞時,可以運用英語繪本故事“five little monkeys”,重復出現(xiàn)“monkey”一詞,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加上生動有趣的圖片,激發(fā)學生的學生興趣。
3.文本改編,減少難度,簡化內容。繪本原著(The giving tree):
Once there was a tree, and she loved a little boy.And every day the boy would come and he would gather her leaves. And make them into crowns and play king of the forest. He would climb up her trunk and swing from her branches and eat apples. And they would play hide-and-go seek. And when he was tired, he would sleep in her shade. He loved the tree and the tree loved to play with him...
改編后文本:
A long time ago, there was a huge apple tree. A little boy loved the tree and the tree loved to play with him. Time went by, and the little boy became a man, he didnt like to play with the apple tree. So the tree gave him a lot of things, such as apples, truck to make the boy play with it. At last, the tree had nothing to give, it gave the boy its old roots to rest.
原來的愛心樹文本冗長,語法難度大,在講述的過程有可能會出現(xiàn)學生難以理解的情況,從而失去了英語繪本故事的作用,而改編后的文本通俗易懂,更加生動活潑,學生更容易理解其中的情感。
四、結束語
英語繪本是一種很重要的教學方式。把英文繪本與英語教學密切結合起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陶冶情操,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當然,英文繪本要注意科學地使用,切忌濫用,才有助于教學。總之,利用英文繪本教學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歡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促進對難點的理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梅德明.新世紀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4.
[2]陳琳,王薔,程曉堂.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解讀(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