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玲娟
摘 要:音樂鑒賞可以使受教育者有機會接觸更多的音樂作品,擴大其音樂眼界,在培養(yǎng)人的健康向上的音樂審美情感、提高人的音樂審美能力、促進人的全面和諧發(fā)展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運用了音樂審美心理學、音樂美學以及音樂教育學的相關理論,結合《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提出的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通過探索更符合學術規(guī)律和高中生審美情趣的音樂鑒賞教學方法,為審美教育的實施提供有效的理論依據,以期真正實現(xiàn)音樂審美教育。 提高音樂鑒賞能力對豐富高中學生的知識內涵,成為高素質的人才,在今后的學習、生活、工作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巨大作用。
關鍵詞:高中音樂鑒賞;音樂審美;鑒賞能力;重要性
一、高中音樂鑒賞對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
1.高中音樂的審美心理
高中音樂新課程最重要的基本理念是"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這是由高中音樂新課程的性質而決定的。貫徹"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就是要使高中音樂課程按照美的規(guī)律來設置、構建和實施,把對音樂美的感受、體驗、表現(xiàn)、創(chuàng)造作為課程的基本方式,將培養(yǎng)審美情趣、增強審美意識、提高審美能力視為其重要價值觀。"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決定了音樂課程目標、音樂課程內容和音樂課程實施的審美性質、特征和原則。也就是說,在音樂課程中,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都應圍繞著"審美"這個要素來展開,音樂教學目標的設計,音樂教學內容的安排,音樂教學方法選擇,都要體現(xiàn)"審美"的意義。
2.高中音樂新課程的模塊和理念
高中音樂課程作為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和必修學科,在多年來取得一定發(fā)展的同時,尚存在著諸多不適應時代要求的問題,如課程定位、性質、理念、目標、內容、教學方法、評價方式、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教材的編寫與使用等問題。尤其是高中音樂課程是整個基礎教育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的狀態(tài)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與素質教育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難以跟上二十一世紀社會經濟和教育發(fā)展的步伐。因此,在音樂教育面臨發(fā)展機遇和嚴峻挑戰(zhàn)的今天,如何加強高中音樂教育自 身的建設,完善音樂課程體系,推進美育的發(fā)展,己成為擺在音樂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十分重要和緊迫的課題。 音樂課程作為審美教育的重要途徑,有著與一般學科不同的教學方法,主要體現(xiàn)為:從感性入手,采用體驗的方式,以情動人,以美感人,重視教育的潛效應。
3.高中音樂鑒賞的地位
《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中首先對"音樂鑒賞"進行了內容定位:即"音樂鑒賞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具備良好的音樂鑒賞能力,對于豐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養(yǎng)、增進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個性具有重要的意義"然后又提出了關于"音樂鑒賞"的教學建議:"針對高中學生,更應采取多種教學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鼓勵學生主動探究并對所聽音樂有獨立的感受與見解,幫助學生建立起音樂與人生的密切關系,進而為終身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基礎。"
二、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應遵守的原則
1.情感性原則
音樂是情感藝術,音樂給人情感的移入比其他藝術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地進入人的情感世界。審美教育從本質上講是一種情感教育。情感,是音樂審美過程中最活躍的心理因素,是音樂審美感受的動力和中介。
2.體驗性原則
音樂是體驗的藝術。音樂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和鑒賞都離不開人的親自參與和體驗。因此,音樂教育和教學基本上不能通過講授的方式來進行,它只能意會,不可言傳。音樂教學過程應是一個在教師啟發(fā)和指導下學生主動參與體驗音樂的過程,可以說,沒有學生的主體參與,就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音樂教學。
3.形象性原則
形象性是音樂藝術的主要特點之一。由旋律、節(jié)奏、和聲等音樂語言所創(chuàng)造的音樂形象,具有聲態(tài)、情態(tài)、形態(tài)、動態(tài)等一系列形象化特征。音樂審美教育正是借助這些具體可感的形象來引發(fā)和感染受教者。因此,在音樂教學中貫徹形象性原則,以美引真,最易為學生所接受,尤其是在音樂知識、識讀樂譜等教學中,變抽象、枯燥的概念為生動有趣的形象,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愉悅性原則
音樂作為人類的一種精神食糧,人們之所以需要它,是因為它能夠給人以愉悅,能使人在精神上產生美感。因此,保持學生的良好心境,使其充分感受音樂的愉悅,這既是音樂教學能否獲得成功的前提,也是音樂教學的目的之一。
5.審美性原則
音樂教學環(huán)境的審美性,其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聽覺環(huán)境和視覺環(huán)境的優(yōu)美,二是兩者間的和諧,這是創(chuàng)造良好音樂教學氣氛和情境的外部條件。音樂是聲音藝術,音樂教學的基本手段之一是聆聽。音響美,是創(chuàng)造良好聽覺環(huán)境的關鍵因素。
【結語】
高中也是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階段,是一個人接受審美教育的最佳時期。教師應摒棄以往老舊的音樂教學模式,對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一定要學會在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并結合自身條件與學生的現(xiàn)實狀況,制定合適的教學方式。以上就是我對高中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的一些看法。審美能力對一個人的成長是十分有必要的,而高中音樂中滲入審美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是最好的選擇。作為高中音樂教師,要積極探索,努力創(chuàng)新,選擇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創(chuàng)設更好的高中音樂課堂。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S].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
[2]朱慕菊.走進新課程[C].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曹理.音樂學科教育學[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4.
[4]吳躍躍.新版音樂教學論[M].湖南文藝出版社,2005-8.
[5]尹愛青.音樂課程與教學論[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
[6]馮季清.高中音樂新課程理念與實施[S].海南出版社,200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