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永君
廟號、謚號、尊號及年號,在我國古籍中現(xiàn)身頻頻。前三者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而年號則是中國歷代帝王用以紀(jì)年的名號?,F(xiàn)就所知,將四者來龍去脈略加辨析考述,以饗讀者。
一
所謂廟號,乃古代帝王駕崩后,必于太廟立室奉祀而追尊之名號,例以某祖或某宗名之,始于殷代。如太甲稱太宗,太戊稱中宗,武丁稱高宗。關(guān)于選定廟號之依據(jù),《后漢書》引《禮記》有云:“祖有功,宗有德?!睗h應(yīng)劭注曰:“始取天下者曰祖,高帝稱高祖是也;始治天下者曰宗,文帝稱太宗是也?!碧祁亷煿抛⒃唬骸皯?yīng)說非也。祖,始也,始受命也。宗,尊也。有德可尊?!彼蝿憚t云:“顏說非也。始受命稱太祖耳;有功亦稱祖,商祖甲是也?!鼻宸桨吨u法》有云:“祖者始也,故宗無定數(shù),祖一而已?!钡聦嵅⒎侨绱?。漢劉邦廟號高祖(又稱太祖),劉秀廟號世祖,一朝已有二祖?;蚩山忉尀閯钅宋鳚h始祖,劉秀乃東漢始祖。但至曹魏時,卻有三代廟號相繼稱祖:曹操(武帝)為太祖,曹丕(文帝)為世祖,曹睿(明帝)為烈祖,即所謂“曹氏三祖”是也。故而唐劉知幾《史通·稱謂》云:“古者天子廟號,祖有功而宗有德,始自三代,迄于兩漢,名實相允,今古共傳。降及曹氏,祖名多濫。”清人顧炎武《日知錄·除去祖宗廟謚》亦有“稱祖之濫,始于曹魏之三祖”之議。稱宗之情形更濫。顧炎武更批評道:“王莽尊元帝廟號高宗,成帝號統(tǒng)宗,平帝號元宗,中興皆去之……稱宗之濫,始王莽之三宗?!保ㄍ希┑搅颂拼?,濫情尤甚。清人王鳴盛《十七史商榷·三祖》諷曰:“自李唐始無代不稱宗,其濫斯極。除一祖之外,其余諸帝,不問有功與否,莫不稱宗?!?/p>
歷代廟號并無嚴(yán)格規(guī)定,亦非每位皇帝一定享有廟號。西漢時,劉邦廟號高祖(景帝又尊其為太祖),而劉盈無廟號;劉恒廟號太宗,劉啟無廟號,而劉徹廟號世宗。時至唐代,某些皇帝由于某種原因亦無廟號,如武則天等。故而劉知幾云:“歷觀自古稱謂不同,緣情而作,本無定準(zhǔn)?!碧?、宋兩代,一般是一祖而多宗。偶爾亦稱某宗為祖,以示特別尊崇之意。如北宋紹圣時,稱趙禎為仁宗,而又稱仁祖。元、明、清三代,變化更多。如元代既稱成吉思汗為太祖,又稱忽必烈為世祖;明代既稱開國之君朱元璋為太祖,又稱第三任皇帝朱棣為成祖(又稱太宗);清代既稱努爾哈赤為太祖,又稱福臨為世祖,復(fù)稱玄燁為圣祖等。
一般而言,每位皇帝只有一個廟號,但亦有例外。如劉邦就有高祖、太祖兩個廟號;明朱棣有成祖、太宗兩個廟號;朱由檢甚至有毅宗、懷宗和思宗三個廟號。朱由檢以亡國之君,卻有三個廟號,乃是由于都中人士曾先謚為懷宗,蓋有懷念之意;南明福王(朱由崧)又由高弘圖等尊之為思宗,亦有思念之義;后趙之龍疏議思字不美,再改毅宗。而綜上可知,得廟號者必是皇帝,而后妃王侯皆不得與也。
二
所謂謚號,又稱謚,乃帝王、大臣、士大夫身后,朝廷依其生前事跡予以之稱號?!蹲髠鳌ば辍酚性疲骸班嵢烁脑嵊墓?,謚之曰靈。”考上古有號無謚,周初始制謚法。秦皇廢不用,漢初復(fù)之。其后帝王謚號,由禮官議上,王公大臣定謚。唐宋時由考功定行狀,太常博士作謚議;明清時定謚屬禮部。士大夫身后,由親族門生故吏為立謚者,稱私謚。古人最重名位,故而對謚法多有講究。如春秋時孔圉謚“文”,子貢不解,問孔子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孔子答曰:“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苯忉屃丝奏鏊灾u“文”之理由?!兑葜軙ぶu法解》云:“謚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xì)行受細(xì)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薄栋谆⑼āぶu》云:“謚者何也?謚之為言引也,引烈行之跡也……明別善惡,所以勸人為善,戒人為惡也。”
謚法中,常擇特定含義之字以表死者之善惡。洪邁《容齋隨筆·文用謚字》云:“先王謚以尊名……謚之為義,正訓(xùn)名也。”諸多固定之字乃作歌功頌德之用。如“經(jīng)天緯地曰文”,“剛強(qiáng)直理曰武”。同時亦有用以貶責(zé)或悼念之字。如西漢劉欣只享壽二十五年,依謚法“恭仁短折曰哀”,謚為哀帝;劉炳壽僅三歲,在位只一年,依謚法“幼小在位曰沖”,謚為沖帝;劉隆享位一年,壽二歲而崩,依謚法“短折不成曰殤”,謚為殤帝。依謚法謚以“愍”字者,有“在國遭憂”“在國逢艱”“禍亂方作”“使民悲傷”等四種情狀。西晉愍帝之謚,就是依第一、二、四種情況而定之也。謚以“恭”字者,有九種情狀,其九乃“尊賢讓善曰恭”。唐高祖李淵謚隋代王楊侑、王世充謚隋越王楊侗為恭帝,乃李淵和王世充將奪取帝位假托為楊侑和楊侗“尊賢讓善”而欲蓋彌彰之舉。
擇以貶責(zé)之字,曰“惡謚”。最早被予以惡謚者乃周厲王。其在位時,多行不義,“謗”言四起,便使人“監(jiān)謗,以告,則殺之”,導(dǎo)致“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終致國人暴動,狼狽出奔于彘。死后依謚法“殺戮無辜曰厲”,被謚曰“厲王”。
初,謚一般為單字,亦有二字者。如周威烈王之“威烈”,魏安釐王之“安釐”,蜀漢昭烈帝之“昭烈”,南朝梁簡文帝之“簡文”,北魏道武帝之“道武”等謚號皆取二字。個別亦有三字者。如衛(wèi)武公謚“睿圣武”公;孔文子謚“貞惠文”子;曹魏曹芳謚為“劭陵厲”公;曹髦謚為“高貴鄉(xiāng)”公等。謚號字?jǐn)?shù)多寡,與褒或貶并無關(guān)系。獨(dú)孤及有云:“謚法……在議美惡,不在字多……二字不必為褒,一字不必為貶。若褒貶果在字?jǐn)?shù),則是堯、舜、禹、湯、文、武、成、康,不如周威烈王、慎靚王也;齊桓、晉文不如趙武威、魏安釐、秦莊襄、楚考烈也。”
西漢惠帝以降,謚一律加“孝”字,如孝文帝、孝景帝等。史家述之,一般多省“孝”字。另,有廟號謚號連綴兼用者,如西晉開國之君司馬炎為“世祖武皇帝”,“世祖”乃廟號,“武”乃謚號;而以下三帝即惠帝、懷帝和愍帝,則屬于有謚號而無廟號者。亦有廟號謚號皆無者。如西漢最后一個皇帝孺子嬰,曾為傀儡皇帝三年,王莽廢之,廟號謚號皆無。
帝王之謚,例由禮官議上。既有初謚,又有加謚,如南宋高宗趙構(gòu)崩,孝宗朝謚為“圣神武文憲孝皇帝”;光宗朝又謚為“受命中興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而臣下之謚,先由禮官擬上,朝廷審定。如唐韓愈謚文公,明王守仁謚文成公。明人吳訥《謚議》云:“漢、晉而下,凡公卿大夫,謚必下太常定議,博士乃詢察善惡賢否,著為謚議,以上于朝?!倍街u之法,始于東漢。陳寔死,海內(nèi)赴吊者三萬余人,謚為“文范先生”;陶淵明死后,顏延年作誄,謚為“靖節(jié)征士”。道士、僧人可有謚,南朝陶弘景死,謚“貞白先生”,乃道謚之始。北魏太祖時,僧人法果死,賜號趙胡靈公,乃僧謚之始。endprint
唐制,三品以上官死,得請謚。然定謚要考核其生平表現(xiàn)。如唐蕭瑀死,太常謚之曰“肅”,太宗因蕭多忌,改謚為“貞褊”。裴矩死,開始謚“恭”,劉洎提出異議,認(rèn)為裴矩奢侈放肆,改謚為“縱”??梢娞拼谥u相當(dāng)嚴(yán)肅。至宋代仁宗時,詔臣僚薨卒,當(dāng)賜謚,而本家不陳乞者,令有司舉行,既為恩賜,謚號便有褒無貶矣。明代王鏊撰《震澤長語·國猷》云:“本朝之謚,有美無惡,所謂謚者,特為褒美之具而已?!?/p>
皇帝謚號(包括廟號),多是由后一代皇帝追加。然亦有由隔代或后數(shù)代而追贈者。如后梁太祖朱全忠害死唐朝末代皇帝李柷,將其謚為“哀皇帝”,后唐初,又追謚其“昭宣光烈孝皇帝”,廟號景宗。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1644 年)清兵入關(guān),追謚朱由檢為莊烈帝;七月,又追謚朱允炆為“恭閔惠皇帝”,后世簡稱為明惠帝。
皇帝、大臣之外,“匹夫”“匹婦”、宦官、“蠻夷”,亦有得謚者。蘇洵有云:婦人有謚,始自周景王穆后;“匹夫”有謚,始自東海漢隱者;宦官有謚,始自東漢的孫程;“蠻夷”有謚,始自東漢時莎車。明楊慎則認(rèn)為早在春秋時,齊人黔婁,妻子即私謚曰“康”。
三
所謂尊號,乃為尊崇帝后為之所上之稱號,始于秦代。據(jù)《史記·秦始皇本紀(jì)》:“臣(王綰、馮劫、李斯)等謹(jǐn)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之語?!稘h書·高祖紀(jì)下》有云:“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號?!庇郑梦换实圩鹎盎实蹫樘匣剩鹎盎屎鬄榛侍?、太皇太后,亦稱上尊號。時至唐代,為皇帝上尊號之風(fēng)大盛,有生前奉上者,亦有死后追加者。而生前加尊號又有兩種情況:一是加于在位之時,如武后稱圣母神皇,高宗稱天皇,中宗稱應(yīng)天神龍皇帝等便是;到玄宗時,已成為制度。宋范祖禹《唐鑒》有云:“尊號之興,蓋本于開元之際。主驕臣諛,遂以為故事?!泵魍跞浮豆沤袷挛锟肌酚性疲骸靶陂_元以后,宰相率百官上尊號,以為常制。”生前尊號,玄宗一代先后曾加六次。先天二年(713)加尊號“開元圣文神武皇帝”;天寶元年(742)加為“開元天寶圣文神武皇帝”;天寶七載(748)加為“開元天寶圣文神武應(yīng)道皇帝”;天寶八載(749)再加為“開元天地大寶圣文神武應(yīng)道皇帝”;天寶十二載(753)復(fù)加為“開元天地大寶圣文神武孝德證道皇帝”。由最初四字加至十四字。此外,皇帝遜位之后,為太上皇,由繼位皇帝為之加尊號,此再舉玄宗之例:乾元元年(758),肅宗上玄宗“太上至道圣皇天帝”之號便是。唐代皇帝多次加尊號,陸贄于《奉天論尊號加字狀》評論曰:“臣子之心,務(wù)崇美號,雖或增盈百,猶恐稱述未周?!彼螌O甫《開元神武皇帝尊號》亦云:“古天子之稱,曰皇、曰帝王,蓋稱其德也。秦不顧德之所稱,但自務(wù)尊極,故稱皇帝,然亦未有尊號也……(唐)高祖、太宗,各有功德,俱無尊號。高宗徇武后之意,始稱天皇,中宗從韋庶人之欲,乃號應(yīng)天……是妄自尊大……明皇以賢繼位,祖宗善惡之事,聞見固熟,何故忘高祖、太宗之實德,襲高宗、中宗之虛名。蓋臣下諂諛,不守經(jīng)義,逢君之過而然也?!?/p>
死后加號者,如玄宗死后,肅宗于上元二年上尊號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此乃玄宗又被稱為明皇之緣故。唐代皇帝死后,尊號多有數(shù)次追加。如高祖李淵于貞觀九年(635),先由群臣上尊號為“大武皇帝”,高宗上元元年(674)又改上尊號為“神堯皇帝”,玄宗天寶十三載(754)三上尊號為“神堯大圣大光孝皇帝”。太宗于貞觀二十三年(649)崩,百官上尊號為“文皇帝”,高宗上元元年,又上尊號為“文武圣皇帝”,玄宗天寶十三載,三上尊號為“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
唐代以降,帝后尊號字?jǐn)?shù)有增無減。宣宗時,其尊號已是十八字,即“元圣至明成武獻(xiàn)文睿智章仁神聰懿道大孝”皇帝;宋神宗尊號為二十字,即“體元顯道法古立憲帝德王功英文烈武欽仁圣孝”皇帝;明太祖被尊為“開天行道肇紀(jì)立極大圣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達(dá)二十一字;清乾隆皇帝被尊為“法天隆運(yùn)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圣純”皇帝,竟多達(dá)二十三字。實際上不難看出,后邊一長串亦可以視為謚號?;屎蟆⑻笠嗫傻米鹛?。如清末慈禧太后,生前得尊號為“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xiàn)崇熙”圣母皇太后,死后又謚“孝欽顯皇后”。因此,謚號與尊號雖各有含義,但又多糾纏一處,難以區(qū)別。依筆者之見,尊號乃帝后禁臠,他人不得染指;而謚號不為帝后所獨(dú)享,其余人等亦可得之;而就帝后而言,于在世時所加者屬于尊號,而崩后所加者,則可以謚號視之也。
唐宋以后,歷經(jīng)元、明而至清代,帝后尊號愈加愈長。這與中央集權(quán)專制制度及皇權(quán)日益膨脹聯(lián)袂而行,息息相關(guān)。明、清時期,集權(quán)專制登峰造極,皇帝尊號亦疊加成長長一串,大有將世間美好字眼盡收囊中之態(tài)勢。今人每每觀之,常忍俊不禁。
四
年號,是中國歷代帝王用以紀(jì)年的名號,往往也是時運(yùn)變化的標(biāo)志。按慣例,新君即位大多會頒行新年號,稱為改元。年號蘊(yùn)涵著帝王君臨天下、宣示正統(tǒng)的特殊意義,朝野為之矚目,司其事者索遍枯腸,絞盡腦汁。
漢武帝以前,無年號之名目。史書以帝王的年次紀(jì)年,記時則與帝號合稱。如周宣王元年、二年、三年,一直延至帝位更迭為止。嗣王即位或改朝換代新帝登極,則改用嗣王或新帝年次紀(jì)年,稱元年、二年、三年等。這種“帝號紀(jì)年”或“王位紀(jì)年”之法一直沿用至漢代,帝王在位期間從無“改元”現(xiàn)象。至漢代文帝、景帝時,情況有所變化。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前十六年沿用年序紀(jì)年之法,稱元年、二年,直至十六年;而后七年即第十七年起,改稱后元年、后二年……后七年。景帝在位十六年,前七年稱元年、二年……七年;后六年稱中元年、中二年……中六年;最后三年,稱后元年、后二年、后三年??梢暈楦脑疄E觴。
關(guān)于最早出現(xiàn)的年號,大致有二說。一是據(jù)《漢書·武帝紀(jì)》,十九年十月,武帝率眾狩獵,獲稀有獨(dú)角獸白麟一只,眾臣一致認(rèn)為這是吉祥之物,值得紀(jì)念,便向武帝建議用來紀(jì)年,于是便立年號為“元狩”,稱此年(前122)為元狩元年?!搬鳌蹦舜颢C之意。以后則有元狩二年、三年……清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認(rèn)為漢武帝此舉乃立年號之始。此后,武帝將即位元年至元狩之間的十八年追補(bǔ)了建元、元光、元朔等三個年號,每隔六年更換一個。而到元狩六年時,在山西獲三足寶鼎一尊,眾臣認(rèn)為是吉祥寶物,建議用來紀(jì)年,于是武帝便改年號為“元鼎”。“建元”就是“建為元年”之意,表示年號紀(jì)元開始使用。于是就有了第二說,即顏師古認(rèn)為的“自古帝王,未有年號,始起于此”。后代的史學(xué)家大都將建元元年作為年號紀(jì)年之始。 其后,每遇軍國大事、重大祥瑞、災(zāi)異,帝王常常改變年號。而新皇登基,更需確定新年號,以示君威。一般改元從下詔的第二年算起,其間亦有從當(dāng)年某月即算起之情況。endprint
回溯歷史不難發(fā)現(xiàn),明代以前,一位皇帝在位時,往往多次改元。例如,漢武帝在位44年,用過11個年號。也有皇帝在即位時使用前一代皇帝的年號,例如五代時期吳的“天祐”、后晉的“天?!?、后周的“顯德”等。至明、清兩代,除明英宗(年號正統(tǒng))因被蒙古瓦剌部俘獲,后被送回并復(fù)辟,并改元天順而一帝二號之外,都是一帝一號,因此人們也常用年號來稱呼明、清兩代的皇帝,例如永樂帝、康熙帝等。
年號被認(rèn)為是帝王正統(tǒng)的標(biāo)志,稱為“奉正朔”。一個政權(quán)使用另一政權(quán)的年號,被認(rèn)為是藩屬、臣服的重要標(biāo)志之一。在中國四分五裂的時期,這種現(xiàn)象便經(jīng)常出現(xiàn)。例如,五代十國時期,閩國、楚國使用后梁、后唐年號;吳越國則使用唐、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和北宋的年號。同時,諸多地方割據(jù)政權(quán)和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以及農(nóng)民起義軍也常常自立年號紀(jì)年。史家因立場不同,著述所用年號多有不同。如三國時,陳壽撰《三國志》,以三國年號并列,分別以各自年號紀(jì)年紀(jì)事;而習(xí)鑿齒《漢晉春秋》,則認(rèn)為蜀為大漢延續(xù),故奉蜀漢為正統(tǒng),用其年號紀(jì)年。年號不僅為紀(jì)年之名號,還有著復(fù)雜的背景、內(nèi)涵及意義。無論是研究歷史,還是整理古籍,都不得不予以關(guān)注。
中國年號的使用情況非常復(fù)雜,同一時期并存的政權(quán),往往各有年號。有的政權(quán)還一年之中數(shù)次改元,幾個年號重疊使用。也有政權(quán)自己不建年號,而沿用前朝或其他政權(quán)的年號。例如后晉的天福年號用至九年,改為開運(yùn)元年。3年后,后漢劉知遠(yuǎn)稱帝,不自建年號,也不沿用開運(yùn)年號,而是追承天福十二年。尚有不少年號在不同時期被重復(fù)使用。如“建元”就5次被使用。還有因避諱或其他原因,一個年號有幾種不同寫法。
通觀歷代所定年號,大多以二字命名,如漢建初、晉永和、唐貞觀、宋元嘉、明萬歷等。但亦有用三字、四字乃至六字者。三字年號始于王莽“始建國”(9~13)。之后又有梁武帝“中大通”(529~534)、“中大同”(546~547)等。四字年號較三字為多,始于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440~451);唐武則天稱帝后,曾用“天冊萬歲”(695)、“萬歲登封”(696)等;宋太宗曾用“太平興國”(976~984);宋真宗曾用“大中祥符”(1008~1016)等。此外,尚有六字年號,如西夏景宗“天授禮法延祚”(1038~1048)、惠宗“天賜禮盛國慶”(1069~1073)。
帝王年號于選詞擇字十分考究,須經(jīng)重臣集議、反復(fù)篩選,要求字意吉祥、詞意雋永,多用“天、大、太、應(yīng)、元、中、永”等字開頭。尤其是以“天”字開始之年號,達(dá)66 個之多。其次是“建”字打頭者,有30 個。以“永”字作首字者有28 個,用“隆”字的年號19 個,有“龍”字的年號有13 個,有“鳳”字和“皇”字的年號各有11 個。由于擇字范圍狹窄,歷代年號重復(fù)使用屢見不鮮。如“建興”出現(xiàn)11次,為使用次數(shù)之最;“太平”出現(xiàn)9 次;“建武”年號曾出現(xiàn)7次;另外“中興”“永和”“永平”“永興”“建和”“建平”等年號亦分別曾被6位皇帝所用。究其原因,有的是皇帝大臣缺乏歷史知識,有的是有意追慕模仿前朝,因而導(dǎo)致年號重復(fù)。
就寓意而論,帝王年號一向考究,并冀望在位期間能四海承平,國泰民安。如唐高祖年號武德,表示以武佐德,平定天下;宋太祖年號建隆,希望國運(yùn)興隆。在擇字方面,尤偏重《易經(jīng)》。以《易經(jīng)·彖辭·上傳》之《乾卦》為例,其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tǒng)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區(qū)區(qū)57 字,卻有大明、乾道、保合、太和、利貞、咸寧等六個詞匯曾分別被用作年號。然亦有年號選擇頗為隨意甚至荒唐者,如武則天稱帝后,夢見一巨人,有巨足一雙,她覺得是上天降福,便心血來潮,改元稱“大足”;唐代宗即位后不久,夜夢天上有巨大黃金印璽掉落于大唐國土,以為吉兆,翌日便取年號“寶應(yīng)”等等。
年號選擇亦曾改變讀書人命運(yùn)。宋太祖趙匡胤稱帝,因出身行伍,只粗識文墨,對年號未甚考究,只要求選一古來未曾用過者即可。因眾臣大多孤陋寡聞,集議改元“乾德”。而乾德三年,他無意中發(fā)現(xiàn)宮人所用銅鏡背面刻有“乾德四年鑄”字樣,大惑不解,于是詢問宰相趙普。此公標(biāo)榜“半部《論語》治天下”,被問得張口結(jié)舌。后召翰林學(xué)士竇儀詢問,方知“乾德”原是前蜀王衍用過的年號,而此鏡子定是蜀中所出。趙匡胤嘆曰:“宰相須用讀書人”,自此定下重用儒臣之策。
據(jù)筆者統(tǒng)計,中國歷史上使用過的年號共有720個左右。其中,使用年號最多的皇帝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夫婦二人。李治自650年至683年,在位共34年,先后使用了14個年號。其妻武則天則從684年到704年,共在位21 年,先后使用17 個年號,其中使用兩個年號的年份就有五個之多。而使用年號最多的年份,是公元684 年甲申。這一年,唐高宗李治由“萬歲”而“萬年”,武則天立太子李顯為中宗,定年號為“嗣圣”,繼而又廢中宗而立李旦為睿宗,改年號為“文明”。未幾,干脆取而代之,再改為“光宅”。一年之中,三改年號,折射出謀奪皇權(quán)的激烈斗爭。
歷史上使用年號最多的一年,是公元386 年,共計有10 個。即前秦苻登太初元年;后燕慕容垂建興元年;后秦姚萇建初元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登國元年;后涼呂光太安元年;西燕段隨昌平元年;西燕慕容建明元年;西燕慕容瑤建平元年;西燕慕容忠建武元年;西燕慕容永中興元年。
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是清圣祖玄燁的年號“康熙”,自1662年到1722年,經(jīng)歷了一個多甲子,長達(dá)61年;其次,是玄燁的孫子清高宗弘歷的年號“乾隆”,從1736年到1795年,共60年。一般而言,同一時間段內(nèi)年號多而短暫,則折射出神州板蕩,國運(yùn)衰微,而年號少而長久,則顯示出國力隆盛,天下承平。
辛亥鼎革,民國肇基,定以國號即中華民國紀(jì)年。后袁世凱自稱“中華帝國”皇帝,改元“洪憲”,但未幾便被廢止。1932年,清廢帝溥儀充任偽“滿洲國”執(zhí)政,改元“大同”;二年后又更名“滿洲帝國”,改元“康德”,但通常不為中國正統(tǒng)史書所承認(rèn),而以清末所用“宣統(tǒng)”為最后年號。新中國成立后,采用公元紀(jì)年,年號成為歷史。
年號發(fā)源于中國,后傳至鄰國,日本、越南、朝鮮皆曾各自使用過自己的年號。由于日本至今仍實行君主制度,故成為世界上唯一使用年號紀(jì)年的國家。日本國選擇年號極為鄭重,多取自《易經(jīng)》《尚書》和《史記》等漢文經(jīng)典。如“明治”(1868~1912)取自中國《易經(jīng)·說卦》中“圣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大正”(1912~1926)取自《易經(jīng)·無妄·彖辭》中“大亨以正,天之命也”;“昭和”(1926~1989)取自于中國的《尚書·堯典》“百姓昭明,協(xié)和萬邦”;而當(dāng)今所用“平成”(1989~),則取自《史記·五帝本紀(jì)》中“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nèi)平外成”。
古語云: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廟號、謚號、尊號及年號,皆中國古代國粹,并已伴隨專制時代之結(jié)束而壽終正寢,飄然而去。今朝予以審視回味,其感受如何,評價怎樣,必定是因人而異,見仁見智矣。
(選自《尋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