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寧寧
曾有一位資深教育家說過:“體育課一定要了解學生的求知和情感需要,教師要用心耐心,更要靈活智慧,在教學實踐中,多發(fā)現(xiàn)和巧妙運用“標志線”,發(fā)揮標志線的最大作用,走心的設計和關注學生的需求,激發(fā)學生興趣,調(diào)動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鑄造學生青春飛揚、快樂成長的工作坊,為學生提供“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生活場,讓體育課堂更加有效而高效,讓學生暢游高效課堂,樂享體育魅力。”
一、借力跑道線,助力課常規(guī)
低年級的體育課,課堂常規(guī)是重中之重。而排隊、站姿、稍息立正是常規(guī)中的基本內(nèi)容。由于剛剛從幼兒園踏入小學校園,很多學習習慣都沒有養(yǎng)成,方向感和協(xié)調(diào)性更是因為年齡特點,分不清和不達標。
例1:排隊。上課排隊時,總是站的彎彎曲曲,不能成一條直線,這時塑膠跑道上的白色標志線就派上用場了,讓小朋友在排隊的時腳尖頂?shù)桨拙€的后面,這樣一條條筆直的隊伍,整齊劃一的狀態(tài),讓人感覺神采奕奕,精神煥發(fā)。
例2:站姿。練習站姿時,在白色的直線上點幾個圓點,進行站姿的教學。讓學生腳跟靠攏,腳尖分開,把圓點夾在兩個腳前掌之間,正好露出來,可以看到圓點,這樣腳的姿勢就是非常標準了。再加入其他的口訣“腳跟靠攏,腳尖分開,兩腿伸直,手貼褲縫,抬頭挺胸,眼看前方”,一顆顆筆直的“小松樹”,一個個英姿颯爽的“小解放軍”就出現(xiàn)在了我們的面前。
例3:稍息。在進行稍息練習時,我們低年級是讓學生左腳跨出一步成開立,與肩同寬,重心在兩腳之間。但低年段的學生空間方位感較差,分不清左右。此時,我們可以運用跑道線,學生四路縱隊,位于白線的右側(cè),當聽到老師口令“稍息”時,跨出左腳,跨過白線,落于左側(cè)跑道線上。這種方法有助于學生做好“稍息”的動作,同時也能保持隊伍的一致性。
例4:上下肢方位訓練。在體育課上,學生進行手臂的方位練習時,可以借助跑道線,垂直或者水平,讓學生以現(xiàn)實的標志線為參照物,更加形象和具體,同時更加有助于訓練效果的提高。
二、借力跑道線,助力教與學
例1:低年級直線走教學時,如果在沒有直線的場地上進行教學,縱然教師進行多次的講解和組織,學生仍然很難理解和做到按照直線進行走和跑。但我們借助于直道上的直線,讓學生站在線的一端,進行各種姿勢和要求的直線走,沿著地上固定的直線進行走和跑,學生自然而然就養(yǎng)成了正確的行走方式,同時也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2:馬蹄形投擲隊形的運用。在進行投擲練習時,如果一直是四列橫隊,時間一久,學生就會出現(xiàn)厭煩情緒,此時,我們可以運用足球場或籃球上的表現(xiàn)線,讓兩組學生站在后面橫線上,另外兩組分別在兩側(cè)的斜線上,這樣新穎的隊形,對于孩子們興趣的提高具有顯著效果。
例3:立定跳遠的教與學。在進行立定跳遠時,低年級的孩子對于距離的長短沒有具體的概念。此時,我們可以巧妙運用跑道線,把一條跑道線作為起跳線,另外一條作為重點或者目標點,還可以在終點線前面再畫一條短線,充分考慮到每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每位學生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一條線。這樣學生在練習時,就可以判斷自己跳躍的距離,同時也可以和其他人作比較,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
例4:趣味跑的教與學。在進行趣味跑練習中,常規(guī)做法是讓學生兩路或四路縱隊繞操場跑圈,但由于低年級學生容易推搡打鬧,再加上速度控制不好,很容易出現(xiàn)安全隱患。此時,我們可以借助于綠色草坪上足球場的標志線,從底端的直線開始,繞罰球線直角轉(zhuǎn)彎,凡是足球上白色標志線,都是趣味跑的路線,一圈下來,孩子們興趣盎然,既增強了體質(zhì),又熟悉了足球場的分布,可謂事半功倍。
例5:游戲的妙用。在進行“大魚網(wǎng)”的游戲中,我們可以借助草坪中間的圓圈,讓學生當作小魚,集中在圓圈中,不能出圓圈(魚塘),凡是被漁夫捕到的“小魚”就要自從圓圈中剔除,學生既可以享受了游戲的快樂,同時也增強了規(guī)則意識。
例6:籃球直線運球。學生可以沿著地上的直線進行運球練習,從而達到直線運球的目的。在籃球教學中,學習三步上籃時部分學生總是掌握不住“第一步大,第二步小,第三步要高跳”的動作要領,特別是在跨第一步時,總有跨不大或跨反等現(xiàn)象,使整個動作不協(xié)調(diào),教學中,我們可以采用籃球場上的標志線,讓學生找準位置及調(diào)節(jié)好步伐,促使動作更加協(xié)調(diào)。
例7:足球射門游戲。在進行足球練習時,可以充分利用草坪上的白色標志線,擺放兩個標志桶,當作小球門,讓課堂氛圍增趣,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積極性。
低年段的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專注度不高,注意力極易分散。體育課程,要以學生為主體,寓教于樂。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要上好小學的體育課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因此就要求體育老師在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上要大膽改革,敢于嘗試,敢于擺脫原有模式的束縛,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場地資源,讓學生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讓不喜歡體育課的學生對體育課產(chǎn)生興趣,讓喜歡體育課的學生更加喜歡體育課。作為一線的體育老師要多嘗試、多實踐,體育課堂才能更加豐富多彩,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洲學校)
學子·上半月2017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