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閱讀教學應(yīng)重視技能的培養(yǎng),使學生自主形成獨立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和自我檢測能力。本文就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通過實施有效教學,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技能;進而提升閱讀層次,開拓學生視野,最終促進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
關(guān)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改進
一、 引言
任何知識的學習都要通過大量的閱讀,英語也是如此。現(xiàn)如今,閱讀在英語課程中占據(jù)越來越多的位置,成為檢測學生的一個重要指標。教師應(yīng)致力于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讓學生充分意識到英語閱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閱讀效率。高中英語閱讀是一個轉(zhuǎn)折點,也是一個難點,如何快速提升學生的閱讀實踐能力是所有英語教師非常關(guān)注的問題。
二、 傳統(tǒng)模式下閱讀教學的不足
一直以來,閱讀教學理論被定義為:單純的詞匯講解、某些知識點的串聯(lián)、語法的正確運用,致使閱讀課成了學生“打太極”的平臺??v觀國內(nèi)近年來的英語教學,雖然不少名校都開設(shè)了英語閱讀課,讓學生通過廣泛閱讀,逐步積累,形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實際上,這種形式閱讀并沒有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相反,長期無意義、無目的、無方式的閱讀給學生帶來很多的壓力,使高中的課程更加繁重,從而很多學生都失去了英語學習的積極性,甚至讓他們產(chǎn)生厭煩的情緒。
三、 實施有效教學,掌握閱讀技能
我國的英語閱讀教學研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①心理語言的猜測;②圖片式理論和文化背景知識;③閱讀技能訓練;正是有這些理論和研究成果做鋪墊,使得教師在實施教學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閱讀作為獲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手段,而英語閱讀是當今世界上的國際通用語言,百分之七十的人都在使用英語,其使用范圍非常廣。通過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獲取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讓學生在運用英語交流時能夠做到準確快速。
作為教師,要將理論聯(lián)系到實際,授人以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閱讀教學設(shè)計的創(chuàng)新性。轉(zhuǎn)變自身陳舊的教學思維,建構(gòu)合理的知識體系,緊扣教材,使教學進度與課本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豐富教學內(nèi)容和課堂活動,實施有效的閱讀教學改進策略,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 制定教學目標:
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逐漸延伸到對于整篇文章的綜合理解,由單一向多元化發(fā)展,讓學生運用不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快速準確地獲取信息,提升語言綜合運用能力;通過對整篇文章的整體閱讀,使學生在理解其意思的基礎(chǔ)上感悟所蘊含的生活哲理,讓學生產(chǎn)生心靈的共鳴。
2. 選準閱讀材料:
英語教材的核心是對日常生活、主體意義、情感交流的定位,它能夠幫助學生學習新的單詞句型和語法,把握語言材料的融合組成,發(fā)展各方面素質(zhì)能力,引導他們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學習策略。高中英語教材的內(nèi)容豐富,閱讀文章題材多樣,教師要好好利用各個單元的主要課文,使學生融入到其中。
3. 豐富教學方案:
閱讀實踐是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閱讀實踐可以讓學生在不斷的閱讀過程中掌握閱讀技巧,提高閱讀的效率。教師應(yīng)在課前進行精心準備,豐富閱讀教學方案,將學生引入課堂,高效率完成課堂閱讀任務(wù)。現(xiàn)以人教版高一必修一課本中“English around the world”教學方案簡要敘述。
設(shè)計分析:Warming up部分簡要介紹英語在不同國家的差異,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多元化,對英語有個大概的了解;Pre-Reading部分提出兩個問題引發(fā)學生對文章主題的思考;Reading部分則對英語的起源、發(fā)展等進行了概況;Comprehending部分是檢測學生對本篇閱讀文章的整體把握。
課時安排:The first,Speaking.讓學生完成前兩個部分的學習,說出對英語的了解,抽問學生;The second,Reading.通讀全文,勾畫描寫英語來源,發(fā)展的句子;The third,Teach language points.板書寫出知識重點,讓學生掌握寫作手法,通過訓練擴展學生的閱讀積累;The forth,Using and Listening,學習完全文后,指導學生獨立完成課后訓練并聽錄音鞏固所學知識。
4. 及時教學反思:
英語閱讀教學是要教師在預設(shè)課堂之前明白“怎么做?”、“怎么做好?”,理清自己的思路和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在實施教學中關(guān)注學習策略,牢牢把握文本內(nèi)容。因此,教師要及時對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得失進行反思,準確定位課堂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如果設(shè)計的教學目標與實際教學進度不符合,應(yīng)該立即采取相應(yīng)行動進行改進。
四、 提升閱讀層次,開拓視野
英語閱讀教學研究表明,將教材內(nèi)容和教學活動分層地進行講解,對教學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在讓學生閱讀時,首先讓學生了解本文大意,訓練他們的閱讀技能,總結(jié)閱讀技巧,深化對新詞的理解。通過“目標——閱讀——感情”的步驟分層次地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充分理解文章細節(jié),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情感體驗。
閱讀教學重點體現(xiàn)“理解”,這就需要學生擁有大量的詞匯基礎(chǔ)、豐富的語法知識和精準的邏輯順序。教師通過對各個知識點的分層次講解,最后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化解教學中的矛盾,使得閱讀教學有一個平衡。對于學生來說,除了掌握基礎(chǔ)知識之外,還需要強化練習,總結(jié)技巧。
書籍是開闊學生視野的重要工具,也是文化知識傳播的載體,淺薄狹隘的閱讀會讓學生在學習英語時顯得力不從心,因此,不管是學校還是家長,都要為學生選取更多更好的閱讀資源,讓學生在課后也能閱讀,了解社會的變化,彌補英語知識的不足。與此同時,閱讀要平靜心態(tài),千萬不要粗略泛讀,這樣即使是完成了閱讀任務(wù),對自己的閱讀能力也起不到任何提升的作用。
五、 結(jié)束語
總之,英語閱讀教學是一個體系,教師要通過知識的建構(gòu),理解教學目標的相互性,時刻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興趣,對文章進行深層次的理解,有效閱讀,促進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葛炳芳.英語課堂中的預設(shè)與生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07(6).
[2]毛齊明.教學即參與——兼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J].課程·教材·教法,2010,30(4).
作者簡介:陳晶雅,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師范學院附屬鵬峰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