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農村留守兒童指由于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農村的家鄉(xiāng),并且需要其他親人或委托人照顧的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兒童(6~16歲),其身心發(fā)展處于一個需要倍加呵護和關愛的關鍵時期。
我校雖是縣屬小學,因地處城鄉(xiāng)結合部,農村戶口的學生占在校學生的81.6%,招生范圍外的學生占在校學生的67.4%,留守兒童問題比較突出。為了全面掌握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情況,找到關愛留守兒童的行動策略,建立起切實可行的幫扶制度,我設計了《學生情況調查表》,對我校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一、我校留守兒童基本情況分析
此次調查的對象是我校2017—2018學年一年級新入學的學生。其中,男生人數占52.9%,女生人數占48.1%;樣本總數占被調查學生的23.9%;留守兒童占總樣本數的35.1%,男性兒童占留守兒童總數的51.1%,女留守兒童占留守兒童總數的48.9%。
1.父母在外打工情況分析
被調查學生中,父母一方在外打工的占27.9%,雙方均在外打工的占7.2%,合計為35.1%。由此可見,我校學生中留守兒童的數量是比較龐大的,由此產生的教育問題不容忽視。
2.父母在外打工地域情況分析
留守兒童中,父母放孩子在縣城,自己留在家鄉(xiāng)務農的占21.6%,跨縣市打工的占53.4%,跨省打工的占20.5%,還有5%的兒童屬單親家庭孩子或不知道父母什么地方打工。
3.在外打工父母回家頻率的調查
留守兒童中,父母常年在外的占10.2%,一年回來一次的占14.8%,半年回來一次的占17.0%,每個月回來一次或幾次的占58.0%。從數據顯示的情況來看,有三分之一的家長半年甚至半年以上才回一次家,外出打工父母與留守兒童子女的親子關系維系松散、親情嚴重缺失。
4.留守兒童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情況分析
有67.0%的留守兒童與媽媽生活在一起,有5.7%的留守兒童與爸爸生活在一起,有26.1%的留守兒童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有1.1%的兒童與其他親戚生活在一起或寄養(yǎng)在別人家里。生活上的單親家庭合計為72.7%,隔代撫養(yǎng)為26.1%,家庭缺失的情況較為嚴重。
5.留守兒童在學習生活中尋求幫助的對象情況分析
在學習上遇到了問題,留守兒童選擇的第一求助對象是父母,比例為38.6%;第二求助對象為老師,比例為27.3%;選擇同伴的比例為25%,選擇臨時監(jiān)護人的為10.2%。生活中有了煩惱,留守兒童選擇的第一傾訴對象為父母,比例為76.1%;第二為同伴,比例為13.6%;選擇臨時監(jiān)護人或老師的比例為11.4%。數據顯示,留守兒童從情感上對父母的依賴性比較強但又得不到滿足,從老師、同伴處尋求幫助的比率也較高,尤其是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
6.留守兒童對父母外出打工的態(tài)度分析
調查發(fā)現,留守兒童在表達是否希望父母外出打工的意愿時,表現出較高的成熟度。希望父母外出打工的占10.2%,希望父母外出打工但希望經?;丶业恼?5.9%,不希望父母外出打工的占25%。留守兒童對自身的家庭情況有較為清楚的認識,對父母外出打工較為理解。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家庭生活狀況和父母在外務工的艱辛在留守兒童心里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記。
二、留守兒童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此次調研中,發(fā)現父母外出打工對農村留守兒童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這導致了他們發(fā)展中的一些問題。
1.缺乏親情撫慰造成的情感孤寂問題
對于尚處在中小學階段的留守兒童,依戀性情感是他們基本的需要之一。但由于其家庭的不完整性和缺乏父母的親情感染以及現有的社會體系對他們的關照不多,他們的這種依戀性情感很難得到滿足。
2.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導致的道德行為方面的問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環(huán)境。溫暖的家庭氣氛、和諧的親子關系、關懷與愛護的父母態(tài)度,有助于親子之間的認同傾向,是發(fā)展道德良知的最佳環(huán)境。調查說明,我校留守兒童的道德行為水準還是基本吻合一般少年兒童道德行為水平的。但我們必須看到,對于留守兒童來說,親子關系的相對疏離,家庭功能的缺失,使得他們更難得到來自父母的道德教化及其有效控制和幫助,這就加大了他們產生不良道德品行的可能性,很容易使他們偏離主流的道德價值觀,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3.監(jiān)護人對留守兒童學習關注過少導致的學習行為方面的問題
根據調查,目前留守兒童學習行為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部分留守兒童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積極性不高,紀律渙散,陷入了新的“讀書無用論”。二是留守兒童的學習中存在著一定的困難,缺乏信心,產生了學習上的自暴自棄。
4.監(jiān)護人監(jiān)管不力導致留守兒童安全難以得到保障
在留守兒童中,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缺乏對兒童的安全監(jiān)管,加之部分監(jiān)護人和代養(yǎng)人對留守兒童的安全教育不夠、意識不強、監(jiān)護不力,導致部分留守兒童的安全難以得到保障。
三、解決對策
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是當今農村勞動力轉移過程中帶來的問題 , 這些問題的形成有社會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的原因,也有學校方面的原因。下面,就我校在關愛留守兒童方面的一些做法介紹如下。
一是建立了留守兒童檔案制度。學校全面調查了解留守兒童基本情況,掌握學生個人、監(jiān)護人、家長、臨時監(jiān)護人等具體情況,建立專門的留守兒童電子信息檔案。
二是開設了親情電話,學校建立了家校聯系卡制度。通過撥打親情電話,建立聯系卡,學校定期與家長聯系,匯報孩子學習生活情況。同時方便“留守兒童”與家長聯系,架設了留守兒童與家長之間的親情橋梁。
三是建立了代理家長制度。針對留守兒童長期缺乏父母關愛的情況,學校給留守兒童,特別是那些父母都不在、寄養(yǎng)在別人家里的孩子,配備“代理家長”,主要是班主任、任課教師、志愿者等擔任,對他們在生活上給予無徽不至的關心照顧,在學習上給予耐心細致地輔導,在心理上及時加強溝通疏導。
四是建立了結對幫扶制度,實行一對一幫扶。積極聯系社會愛心人士,發(fā)動學校教師、學生幫扶貧困留守兒童,有效解決了貧困留守兒童上學難的問題。
五是建立了心理咨詢室。建立留守兒童談心制度,關注其心理健康。學校要求班主任、心理咨詢教師經常與留守兒童談心,及時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六是開展了各項主題教育活動,營造良好育人氛圍。積極開展留守兒童關愛專項行動,做到有計劃,有安排,有落實,有成效。同時,廣泛開展校園讀書節(jié)、合唱節(jié)、英語節(jié)、體育競賽、演講比賽、奧數競賽、主題班會、慶“六一”等活動,為留守兒童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
解決留守兒童問題,不僅僅是學校教育的責任,同時也要靠各級政府部門積極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提高公共服務水平,需要社會各界人士志愿者伸出援手,承擔責任。只有政府、學校、社會人士通力配合,留守兒童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城市化建設才能更上一個臺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