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穿刺后干預組肺壓縮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P"/>
盧瑞琦
【摘 要】目的:探討胸腔穿刺并發(fā)氣胸原因分析及預防效果。方法:納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90例胸腔穿刺患者,隨機將患者分組,對照組予常規(guī)的胸腔穿刺,干預組予細致化胸腔穿刺。比較兩組穿刺前后肺壓縮程度;氣胸發(fā)生率。結果:穿刺前兩組肺壓縮程度相似,P>0.05;穿刺后干預組肺壓縮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5。干預組氣胸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胸腔穿刺并發(fā)氣胸者實施細致化胸腔穿刺效果好,可改善肺壓縮程度,減少氣胸發(fā)生率。
【關鍵詞】胸腔穿刺并發(fā)氣胸;原因分析;預防效果
【中圖分類號】R56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9--01
胸腔積液是呼吸系統(tǒng)的常見疾病。胸腔穿刺術作為診斷和治療胸腔積液的常用方法。若操作不當可能會發(fā)生并發(fā)癥,而其中氣胸是胸腔穿刺比較多的并發(fā)癥的一種,這是影響患者康復,增加患者痛苦,延長住院時間的重要并發(fā)癥,有必要進行有效預防[1]。本研究分析了胸腔穿刺并發(fā)氣胸原因分析及預防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90例胸腔穿刺患者,隨機將患者分組,干預組男、女占23例和22例。年齡34歲最低,最高是78歲,平均(54.14±2.68)歲。有3例出現氣胸,原因是:1例胸腔積液量太少,1例忽視體檢,1例胸腔插入手術不當。
對照組男、女占20例和25例。年齡32歲最低,最高是79歲,平均(54.24±2.11)歲。有10例出現氣胸,原因是: 4例胸腔積液量太少,2例忽視體檢,4例胸腔插入手術不當。兩組一般資料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予常規(guī)的胸腔穿刺,干預組予細致化胸腔穿刺。根據氣胸發(fā)生原因采取相應的穿刺措施,預防氣胸的發(fā)生。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穿刺前后肺壓縮程度;氣胸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SPSS22.0軟件統(tǒng)計, t、卡方檢驗作為檢驗方法, P<0.05為差異顯著標志。
2 結果
2.1 穿刺前后肺壓縮程度分析
穿刺前兩組肺壓縮程度相似,P>0.05;穿刺后干預組肺壓縮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5。如表1.
2.2 兩組氣胸發(fā)生率分析
干預組氣胸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2.
3 討論
胸腔穿刺和氣胸原因分析在于:第一,胸腔積液量太少:當胸腔積液量少時,胸壁與肺部距離相對較近,肺部擴張呼吸活動時,穿刺針可以輕易穿刺內臟胸膜并發(fā)生氣胸。 第二,忽視體檢:由于依賴輔助檢查,忽視定期體檢的重要性。第三,胸腔插入手術不當:胸腔積液中操作者對穿刺針深度的掌握不夠準確。例如抽吸后患者的胸腔積液明顯減少,流出不順暢。外科醫(yī)生錯誤地認為穿刺針被拉出胸膜腔并繼續(xù)進入針頭。穿刺重新擴張的肺組織并引起氣胸[2]。也有大量胸腔積液的患者在穿刺針泵送過程中出現氣胸,這被認為與胸腔積液的快速引流有關。
為了有預防胸腔穿刺氣胸發(fā)生,需要做到:第一,掌握胸腔穿刺的適應證:胸腔穿刺和氣胸導致胸膜量增加積液太小,因此,如果沒有必要明確診斷需要診斷性穿刺或膿胸進行胸腔沖洗等,胸腔積液B超檢查表明長度小于3 cm的患者應避免穿刺。 第二,B超,X線片,體格檢查聯合輔助診斷:胸腔積液B超檢查對判斷胸腔積液量,穿刺部位的選擇和針插深度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應同時測量胸水深度等情況。 X射線檢查結果更客觀,可以彌補B超檢查結果缺乏主觀影響[3]。上述輔助檢查和常規(guī)體檢的結合可以明顯減少臨床誤診。 第三,加強患者的指導,使其更好配合手術:胸腔穿刺前應及時告知患者,避免胸部咳嗽和過度呼吸;經??人缘娜藨撛谛厍淮┐糖凹訌婃?zhèn)咳治療。第四,提高胸腔穿刺技術。術前進行精確B超定位,并對進針深度進行準確記錄。若穿刺針進針深度大于局麻進針深度卻無胸液抽出,可能出現堵塞,需要重新調整。第五,改進材料。選擇無刺激性、柔軟導管留置,減輕損傷和患者痛苦[4-5]。
本研究中,對照組予常規(guī)的胸腔穿刺,干預組予細致化胸腔穿刺。結果顯示,干預組肺壓縮程度、氣胸發(fā)生率方面相較于對照組更好,P<0.05。
綜上所述,細致化胸腔穿刺在胸腔穿刺并發(fā)氣胸穿刺中的效果確切,可改善肺壓縮程度,減少氣胸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周樂飛.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fā)自發(fā)性氣胸的診治體會[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45):116-117.
曾雪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fā)氣胸患者不同干預方式的療效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6,15(03):240-243.
章陽,肖天林.中心靜脈導管胸腔引流術在氣胸治療中的療效與安全性[J].臨床急診雜志,2015,16(12):982-984.
熱下提·吐拉樸.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fā)氣胸的臨床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11):48.
蔡松旺,廖洪映,安軍,黃邵洪,翁毅敏,李昀,何錦園,張軍航,狄金明.腎區(qū)手術史的腹腔鏡腎癌根治術后氣胸的診治[J].中華腔鏡泌尿外科雜志(電子版),2014,8(06):44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