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蓮
摘 要:部編語文教材,尤其是新版語文教材,雖然編排體例沒有發(fā)生多大變化,但增加古詩文篇目是比較明顯的。這樣的教材釋放出一個今后一段時間的語文教學信號,必須在所教學生中形成閱讀祖國文化經(jīng)典的良好態(tài)勢。
關鍵詞:教材編排;語文教學;策略思考
今年秋,全國使用部編語文教材。為什么現(xiàn)在不使用地方語文教材而要全國性的大一統(tǒng)?雖然其中所蘊含的道理是我們一個個一線教師所不能去說明白的,但只要人們?nèi)シ_一冊冊今秋學生所使用的課本,其中的奧秘也可略知一二。如現(xiàn)在的課本古詩文閱讀篇目的大幅增加,就意味著語文教學的一個導向,讓學生多接受祖國經(jīng)典文化的熏陶感染。
一、多接受祖國經(jīng)典文化熏陶感染需讀深讀透古詩文文本
入選于小學語文教材的古詩文篇目,無論是原有教材已經(jīng)入選的,還是新編輯進去的,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文本節(jié)奏明快,語言朗朗上口,所含意義有的比較明確,有的道理蘊含其中。這些古詩文符合小學生學習語文課程的規(guī)律,學生能夠比較樂意地接受。如果我們采取一定的手段,小學生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將所有古詩文背得滾瓜爛熟,基本完成教學任務。但這樣能夠發(fā)揮古詩文熏陶感染作用,讓小學生得以經(jīng)典文化之理想的熏陶感染?這需要打個疑問號。以往讓學生在課文閱讀中閱讀古詩文,之所以多次強調(diào)就是多次的不得成功,其原因就在我們將學生機械化了,沒有讓學生進入課外閱讀古詩文的理想境界。所以,現(xiàn)在的教材編進更多的古詩文,我們不能以為這樣教學顯得輕松了。應當思考怎樣讓學生在讀深讀透的基礎上去接受到經(jīng)典文化的熏陶感染,思考讓學生樂意接受祖國經(jīng)典,得到比較全面廣泛而又深刻的經(jīng)典文化的熏陶感染。竊以為,首先必須讓學生去讀深讀透教材中的古詩文。對教材文本的古詩文,應當這樣去看待,它們是古詩文經(jīng)典之最,之所以被打撈出來編進小學語文教材,是因為它們在許許多多方面有著獨特之處。作為教學,需要將古詩文的獨特之處引領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挖掘出來,讓這些獨特產(chǎn)生感人的力量。促進小學生能夠心悅誠服地閱讀古詩文,促進小學生愉悅地得以熏陶感染,情操得以陶冶,心智得以啟迪。
二、多接受祖國經(jīng)典文化熏陶感染需發(fā)揮古詩文文本作用
泱泱大國,具有幾千年的文明史。古詩文就是鑲嵌在祖國優(yōu)秀歷史文化長廊中的一顆顆極為璀璨的明珠,照亮著中華民眾炎黃子孫之前進的道路。小學生的生活閱歷有限,社會經(jīng)驗淺薄。教材多編進乃至全部以古詩文當家,倘若學生不能深明其意,那熏陶感染效果也是比較小的。學生也就不可能在幼小的心靈對經(jīng)典產(chǎn)生美感,對經(jīng)典產(chǎn)生好感。從這個意義上說,語文教學多接受祖國經(jīng)典文化熏陶感染需發(fā)揮古詩文文本的具體作用,這作用既包括文字層面的作用,也包括文學層面的作用,更包括文化層面的作用。這作用的發(fā)揮,需要我們在具體的古詩文教學中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去讀、感、悟,需要我們在具體的古詩文教學中進行觸類旁通,利用舉一反三的策略讓學生去讀到更多的古詩文。
三、多接受祖國經(jīng)典文化熏陶感染需加強古詩文閱讀實踐
小學生學習的興趣是比較容易激發(fā)出來的,小學生學習的欲望也是比較容易誘發(fā)出來的。但現(xiàn)實告訴人們的是,小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不是十分穩(wěn)固的。要想讓小學生多接受祖國經(jīng)典文化的熏陶感染,還需努力加強學生古詩文閱讀乃至課外閱讀的實踐。加強學生課外閱讀古詩文的閱讀實踐,我們可以采取鏈接的辦法,每讓學生學習一首古詩,我們都需要尋求相關古詩的鏈接點。應當說每首古詩都有每首古詩的鏈接點,有的還不僅僅是一個。如詩歌的意境是一個鏈接點,如同情、熱愛等;如詩歌的體裁樣式是一個鏈接點,五言詩、七言詩等,還如絕句和律詩等;小學語文教材中,不僅僅是詩,而且也出現(xiàn)了詞;再如詩歌的作者也是一個比較理想的鏈接點。如此之多的鏈接點,可供我們?nèi)レ`活使用。教學時,抓住某個鏈接點,去鏈接相關的古詩文,那學生不僅僅能增強閱讀的興趣,還能提高閱讀感悟能力,提高廣泛閱讀的理想效果。在學生閱讀前,我們可以對相關詩文的朝代進行限制,如以唐詩為主,或以宋詞為主,學生所閱讀的則在所限制的方面有所體現(xiàn)。加強學生課外閱讀古詩文的閱讀實踐,我們還可以采取繪本的形式,讓學生得以充分的實踐,如讓學生通過閱讀去描繪詩歌的意象。加強學生課外閱讀古詩文的閱讀實踐,我們更可以采取寫作的形式,如讓學生去做文包詩的寫作訓練,或以小論文的形式寫出自己對所讀詩文的膚淺理解。
參考文獻:
[1]祁智.剝開教育的責任[M].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06.
[2]肖川.教育的使命與責任[M].岳麓書社,2007.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