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南
摘要: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人們對語文課堂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語文課堂教學不僅傳播知識,還是生命教育的平臺。如何讓語文課堂煥發(fā)活力,讓語文學科變成一門生命的教學,是值得教師探討的一個話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 ? 生命教育 ? 煥發(fā)活力
一直以來,語文課堂被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束縛,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往往采用固定的授課模式。人類因思想而偉大,世界因有趣的靈魂而變得更加生動,所以對于學生而言,最重要的教育不是知識的傳播,而是思想教育和有趣靈魂的培養(yǎng)。這就要求教師要以學生為出發(fā)點,把握學生的特點,不斷改善語文課堂教學環(huán)境,將課堂設計內容和學生思想相結合,打造出有利于提升學生素質、塑造自身靈魂、富有生命力的課堂。
一、亦師亦友,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學生成績,讓學生具備基本的學習素養(yǎng),但是這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成為一個更優(yōu)秀的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放下架子,融入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信任學生,才能聽到學生真正的聲音,在課堂教學中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只有真正地敬重、愛戴這名教師,才能從心底里愿意學習這門課程,才會更加主動地參與課程活動。在日常生活中、在上下班的過程中,如果教師碰見學生和家長,應該積極主動地跟他們溝通交流,多在家長面前鼓勵學生,給他們以動力和方向,這都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
二、融入生活,煥發(fā)課堂活力
眾所周知,小學語文課本內容不僅是文學作品,并且還涉及社會現象、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等,可謂是包羅萬象,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可見,將語文課堂教學融入生活,能讓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活潑。
三、靈活多變,豐富教學方法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課堂互動的接受者,是學習角色的扮演者。教師讓課堂教學煥發(fā)活力的關鍵,在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產生學習興趣。小組合作比學生個人自主學習的效率更高,與教師在課堂上一味講授的傳統(tǒng)授課方式相比,也讓學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選擇空間,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無論是作文課還是普通的課文講授,對學生而言,多和同學進行溝通交流,都是一種不錯的體驗。
四、多些肯定,激發(fā)學生潛能
語文問題大多是開放式問題,學生可以暢所欲言,說出心中之所想。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維邏輯都不一樣,所以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對學生的想法要及時給予肯定和支持,即使他們之中存在不妥之處,也要選擇恰當合適的方法指出。語文是一門依靠想象力的學科,而小學生想象力十分豐富,所以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對于學生思考后的答案,教師要多鼓勵,不能過分拘泥于形式,讓學生按照標準答案來回答,學生經過思考得出的答案更有價值。
如在教學《裝滿昆蟲的衣袋》時,教師提問:“主人公為什么要把昆蟲裝進口袋呢?”對于這一問題的答案,教師不必拘泥于教材的標準答案,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闡述,有比較奇怪的想法或富有想象力的答案時,即使與正確答案不符,教師也不要著急否定,要先肯定學生的想象力,然后再讓他繼續(xù)思考。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的發(fā)言積極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進而激發(fā)學生的潛能。
五、結語
語文課堂應當是充滿魅力的,語文學習應當是對學生心靈的洗滌。教師作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應該重視自己的地位和作用,讓語文課堂煥發(fā)活力。
參考文獻:
[1]王芳.教學方式多樣化讓初中語文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J].考試周刊,2017,(A1).
[2]胡地國.自主學習——課堂活力的源泉[J].語文世界(小學生之窗),2017,(12).
[3]胡曉娟.給小學語文課堂增添一抹綠色[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10).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市蘇州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