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東
一、運用語言與思維相結合的原則
我們知道,語言和思維是相輔相成的,也是辯證統(tǒng)一的。人們不能脫離語言進行思考,只要有思考,語言就會參與進來。另外,人們經過思考,形成了思想,而要把這些思想表達出來,也要借助語言(口頭的或書面的)來具體實施?,F(xiàn)行的初中語文教科書,絕大部分課文都是語言和思維密切結合的范本,所以語文教師在講讀課文和閱讀課文中,在知識的傳授過程中,自始至終要緊扣語言和思維這兩個要素。因為缺乏語言材料,思維能力是沒有辦法表現(xiàn)出來的,只有通過語言這個工具性,才能將思維的思想性表達充分。
《新課程語文標準》側重強調學生聽、說、讀、寫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這四個方面的能力。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結合語言和思維的運用,把語言和思維貫穿于學生聽、說、讀、寫的訓練之中去。要讓學生明確認識到語言和思維所起到重要作用,同時教師在教授課文時,運用課文中語言和思維這個重要因素傳授給學生如何運用語言文字來表達,以及培養(yǎng)他們積極思維,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中結合語言與思維的運用
在培養(yǎng)學生理解能力的過程中體現(xiàn)語言和思維訓練相結合的原則。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是通過指導聽、讀來進行的。在聽、讀過程中、理解語言的能力和思維能力是共同發(fā)展的。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針對每篇課文的內容,都要通過語言文字來分析課文、理解作者意圖、人物形象、中心思想、寫作特點等。通過分析,讓學生掌握課文內容,并經過語言文字的理解,思考問題,從而達到培養(yǎng)他們思維的能力。例如“鼓勵”和“慫恿”這兩個詞,都有鼓動別人做某件事的意思。但前一個有明顯的褒義,后一個有明顯的貶義,需要仔細分辨,才能正確使用,不致誤用??梢?,大部分詞的褒貶色彩是需要根據上下文才能正確判斷的,這就說明在理解的過程中,不僅要有語言知識作基礎,還需要一種意識(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思維)去積極地參與。為了說明這一點,我們再舉一例,如高爾基的《海燕》中有一段文字,里面的“精靈”、“高傲”、“高叫”等詞語,如果不加分析,憑直覺就判定它們?yōu)橘H義,那就完全曲解了原意,也根本無法正確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而理解一篇文章,不僅牽涉到文字、詞語、句子、段落等問題,也牽涉到語法、修辭、邏輯等問題,對一些內蘊豐富的作品就更是如此了。
又如,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材魯迅的《藤野先生》中對藤野先生運用了白描手法,勾勒出作者初識藤野先生這個人物形象:“黑瘦的”“八字須”“戴眼鏡”,同時也運用了一系列動作:“挾著”“放在”“使用”“介紹”“說道”等。作者采用了人物的肖像、言語、行動描述,作者根據自己所見所聞所感,活生生地刻畫了藤野先生是一位嚴謹治學、生活樸素的一位學者形象,表現(xiàn)出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質和學者風度。這段文字也體現(xiàn)了語言與思維的運用。
我們只有透過外在的語言包裝,在思維的積極參與下,才能真正領會作者那深邃的思想。所以我們說,在指導學生聽、讀進而培養(yǎng)其理解能力時,對文章無論作局部性或整體性的剖析,無一不貫穿著分析、綜合、比較、分類、抽象、概括等一系列復雜的思維過程,充分體現(xiàn)著語言和思維訓練相結合的原則。
所以說,語文教師無論是講解分析課文時,還是指導學生閱讀分析課文時,都應該循序漸進誘導他們通過語言文字的材料去分析理解,也要逐步引導他們通過思維訓練來培養(yǎng)思維能力??傊Z言訓練也好,思維訓練也罷,事實證明,兩者在訓練理解能力過程中始終是密切聯(lián)系著的,兩者之間又存在著互相依存的關系。(作者單位:江西省信豐縣第三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