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改革以來,兒童詩在小學語文教材的比重大幅增加。兒童詩教學更是越來越受到一線教師的追捧,而兒童視角應(yīng)成為兒童詩教學的一個基點,教師更要以兒童視角解讀文本,在與文本的反復磨合中覓見童心,讓學生在賞讀兒童詩的同時感受其獨特的語言魅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兒童視角;低段;兒童詩教學
詩人圣野說:“一個自幼受過兒童詩熏陶的人,長大肯定是個有是非觀,有真性情的人?!笨梢姡瑑和妼Φ投螌W生的重要性。兒童詩是為了兒童而寫的,詩篇幅短小,讀起來朗朗上口、妙趣橫生,猶若浩瀚無垠的星空,閃爍跳躍的精靈。低段學生的好奇,腦袋里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和詩歌的特性相契合,基于這樣的合拍,加上教師正確的引導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低段學生對兒童詩的興趣。
一、誦讀———引領(lǐng)兒童語感生成
兒童詩的語言淺顯易懂,貼近學生的生活,充滿了童趣,尤其適合低段學生閱讀。筆者認為在兒童詩教學中,誦讀是引領(lǐng)學生走進兒童詩樂園的“門票”。每日持續(xù)的晨誦午讀,讓學生自悟自得,潤澤心田,從而得到靈感的激發(fā)、語感的積淀。作為老師,我們要做有心人,為孩子創(chuàng)設(shè)多種情境,使孩子樂于誦讀兒童詩。
(一)基于兒童本位,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
基于兒童本位,不妨說是換一種視角帶學生游歷文本,用兒童的思維、眼光、心靈去想去看去碰撞出曼妙的情愫。好的課堂導入猶如春色初展,鮮花含露,令人鐘情。以美國謝爾·希爾弗斯坦的兒童詩《河馬的夢想》為例,課堂伊始,一只戴著編織的翅膀的大河馬引發(fā)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學生紛紛展開想象,說出了自己的猜想。這時,教師帶有表演形式的范讀給學生接下來的誦讀做了很好的示范。
課堂是激發(fā)誦讀熱情的磁場,在課堂上,教師把激情的話語拋向孩子,把會心的笑容傳遞給孩子,學生才會心潮澎湃、心領(lǐng)神會。當教師充滿激情地引讀:“你能把河馬的使勁讀出來嗎?”“河馬想飛起來可不容易了,誰能幫幫它,再用力一些。我們?nèi)嘁黄饋韼蛶退?!”層層遞進,讓學生身臨其境,越讀越有興致。低段學生愛表演,像這樣有趣的兒童詩還可以加上肢體動作表演著讀,學生邊做邊讀更是興致昂揚。
(二)妙用助詞疊詞,吟誦充滿活力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眼中有學生,教學才能充滿活力。筆者認為教學兒童詩不僅要挑選適合孩子誦讀的詩歌,還需要教師基于兒童的視角,選擇有趣的方式,創(chuàng)造歡笑輕松的氛圍,讓詩教課堂活力四射。
二、品析———喚醒兒童語言天賦
臺灣詩人林良稱兒童詩為“淺語的藝術(shù)”。這一首首小詩雖然篇幅短小,語言淺顯易懂,但之中卻飽含作者的用心。兒童詩的創(chuàng)作者無一不基于“兒童視角”的審美體驗去創(chuàng)作,而我們一線教師更應(yīng)基于“兒童視角”的立足點去“教”。教學生如何品析感悟語言文字的奇妙,更要點撥學生學會在關(guān)鍵傳神的詞句中駐足欣賞,咀嚼體悟,共鳴情感。在教學時,尊重學生富有個人感情色彩的表達,尊重學生對詩歌的獨到見解。
三、想象———解開兒童思維密碼
兒童是最富有想象力的,他們擅長用那不可思議的想象力編織屬于自己的世界,而兒童詩則為兒童搭建了一座可以與之心靈對話的“奇思妙想城堡”。如筆者在教學《河馬的夢想》中,巧設(shè)懸念,讓學生與文本展開溝通,大膽想象河馬的結(jié)局,共話精彩。詩歌因想象而豐富多彩,因有不同的想象而有更多精彩紛呈。學生通過文本,找到那座“奇思妙想城堡”,在當中充分自由地想象,體驗文字表達的快樂氛圍,在課堂中掀起一股名叫“快樂”的浪潮。兒童詩的教學就是幫助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捕捉詩歌的意境。
四、創(chuàng)作——激活兒童言語智慧
詩人詹冰說:兒童詩就是兒童看得懂的詩。我們的教學更是要基于兒童視角,千萬不要開腔就是“寫”,讓學生對不明了的指令感到手足無措。筆者認為,小學低段學生正處于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模仿力以及語言創(chuàng)造力時期,而一線教師應(yīng)充分把握這點做好聽說讀寫的有機整合,有計劃地進行語言文字運用的訓練。緊扣文本進行仿寫、續(xù)寫、改寫兒童詩,引導學生結(jié)合自己既有的生活經(jīng)驗,幫助學生尋找寫詩的素材,鼓勵學生大膽地創(chuàng)作兒童詩。如蘇教版《鮮花和星星》這一課,句式相似,易于模仿。教者只要搭好梯子,學生便有了創(chuàng)作的靈感。
然而,教無定法,兒童詩可以用很多方式呈現(xiàn)在孩子們眼前。但是在小學低段兒童詩的教學中,教師應(yīng)基于兒童視角,在吟詩誦韻中引領(lǐng)兒童語感的積淀生成,在品詩琢句中煥發(fā)兒童的天性,在想象天際中舒展兒童的爛漫,在啟迪創(chuàng)作中激發(fā)兒童言語智慧,以“詩情”撥動“童心”,以“詩意”守衛(wèi)“童真”,舒展詩意語文的魅力,展現(xiàn)兒童詩教學的敞亮境界。
參考文獻:
[1]趙雪敏.基于兒童立場的童詩教學[J].語文教學通訊·小學,2014(10).
[2]楊冬蘭.以吟誦為主導開展小學語文兒童詩教學初探[J].語文天地,2014(7).
[3]柏海燕.一課一得:小學低年級兒童詩教學初探[J].課外語文,2017(34).
[4]林啟發(fā).站在“語用”的立場教學兒童詩[J].福建基礎(chǔ)教育研究,2015(3).
[5]朱明成.從兒童本位角度分析小學語文兒童詩誦讀教學策略[J].好家長·小學教育研究,2016(51).
作者簡介:苗菁,1990年出生,女,本科,現(xiàn)任職于江蘇省南京市南師附中仙林學校小學部,一線語文教師,校閱讀教研組長。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