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曉霞
摘要:閱讀是英語學習中重要的學習活動,學生通過閱讀能夠積累大量詞匯、培養(yǎng)語感、強化對英語句型結構句子成分的認識。因此,強化閱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和英語學習效果。本文針對初中英語學科提出了幾點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措施,以供同仁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習慣;教學;培養(yǎng)
一、培養(yǎng)閱讀興趣,激發(fā)閱讀熱情
興趣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行為的原始動力。在興趣的驅(qū)使下,學生無需意志努力便可以提升注意力的集中性和指向性,并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因此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首先要通過精選閱讀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根據(jù)學生情況,可以分別向?qū)W生推薦短篇閱讀、長篇閱讀以及雜志報刊等資源,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和能力,有選擇的閱讀。例如,教師可以向?qū)W生推薦老人與海、傲慢與偏見長篇閱讀資源,以供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進行閱讀;教師也可以精選短篇閱讀,選擇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短篇閱讀資源,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得愉悅的精神體驗,被短篇閱讀資源中的情節(jié)牢牢吸引,從而愛上閱讀、獲得興趣的鞏固與強化。另外,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向?qū)W生推薦實時性較強的英語閱讀周報,如英語沙龍、英語世界、百科英語等。通過以上閱讀資源的推薦,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適合自己能力的閱讀資源這種方式,在本質(zhì)上就是一種分層閱讀。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當前的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如微信公眾號、訂閱號或者校園搭建的家?;悠脚_,向?qū)W生推送必讀和選讀閱讀資源,讓學生的閱讀視野逐步開闊,讓身邊的英語閱讀資源唾手可得。
二、課堂教學陣地,培養(yǎng)閱讀技巧
課堂是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要陣地,良好的閱讀習慣仍然要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和鞏固。對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1.帶著問題閱讀
目前,深層次的閱讀是以習題的方式引導學生挖掘閱讀資源中的有效信息。對此教師在學生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中,要培養(yǎng)學生先閱讀習題再開展閱讀的習慣,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從而提高閱讀的目的性。例如,在七年級上冊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以本單位閱讀題2b為例,讓學生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圈畫勾勒出healthy activities and unhealthy habits of Tony and mary,并引導學生帶著這兩個問題進入本節(jié)課的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注重圈畫和標注有用的信息,根據(jù)自己在閱讀前獲得的問題有目的的進行閱讀,從而提高閱讀效率和問題解答的準確率。帶著問題閱讀,更能夠提升學生閱讀的目的性、提升閱讀效果。
2.精讀和略讀結合
八年級英語閱讀,詞匯量大增,文章中出現(xiàn)了不少影響學生做題的干擾項。對此,教師培養(yǎng)學生更多的閱讀技巧,引導學生通過精讀和略讀相結合,讓學生簡略得當?shù)拈喿x、有重點的閱讀,才能讓學生刪除無用信息、圈畫勾勒關鍵信息,從而提升閱讀的準確率。對此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培養(yǎng)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學習習慣,也就是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手持一支筆,將閱讀資源中該問題有關的內(nèi)容圈畫起來,將無用的信息刪除,從而突出閱讀資源中的重點。例如,在八年級上冊i a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這一單元的教學中,2b模塊的閱讀就提醒學生:underlin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riends and circle the similarties,教師便可以這道題目為依托,讓學生學會圈畫和標注關鍵信息,培養(yǎng)學生精讀和閱讀相結合的閱讀習慣。
3.邏輯推理,深層理解
到九年級階段,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考察已經(jīng)不僅限于學生單詞語法和句型的掌握情況,更側重于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考查。而在閱讀資源中,關鍵的詞匯能夠幫助學生突破閱讀難點,推測不熟悉的單詞的詞義,從而進一步理解閱讀資源的含義。對此,教師需要提醒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十分留意句子中的關鍵詞、信號詞等,讓高年級的初中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認清閱讀中的題眼,才能突破閱讀瓶頸,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要提醒學生留意閱讀中的關鍵詞,如in addition / moreover / also / then / besides / however / on the contrary等,并引導學生學會根據(jù)這些關鍵的信號詞進行推理和分析,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推理能力和分析習慣。
三、注重閱讀積累,強化閱讀能力
閱讀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也是診斷和檢測學生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不足過程。例如當學生在閱讀中遇到自己看似面熟,但是卻難以回憶起其詞義的單詞時,此時學生便需要十分注重對該單詞的掌握,這是由于學生在雖然已經(jīng)對其進行了思維加工和記憶,但是卻未能真正的為學生所掌握,而這個單詞卻恰恰是閱讀中常見的高頻單詞。對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建立一本屬于自己的高頻詞庫,而這個高頻詞庫中所記錄的單詞便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夾生飯。這種閱讀方式才是最為高效,最具針對性的閱讀。這一方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積累習慣,讓閱讀成為學生檢測自我、豐富視野、積累和拓展詞匯量的重要途徑。
總結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培養(yǎng)學生高效閱讀的重要組成,正所謂好的教育,從習慣養(yǎng)成開始。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注重閱讀積累兩方面課外閱讀措施進行培養(yǎng),也可以通過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精讀和略讀相結合以及邏輯推理等方式閱讀,逐步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1]陸愉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探究[J].中學課程資源,2017(09):22-23.
[2]張家蓮.初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探略[J].新課程導學,2017(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