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軍
摘 要:語文是小學教學中的重要課程,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是學習的重點內(nèi)容。要想提高小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采用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整合模式具有顯著的效果。但是如何實現(xiàn)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整合又是教學中面臨的另一問題和挑戰(zhàn)。對此,語文教師應針對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整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以使教學獲得實效。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寫作;有效整合;寫作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6-011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6.073
小學是人生教育的基礎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養(yǎng)成學習思維習慣的重要時期。但是,由于小學生本身的各項綜合能力水平較低,導致小學生單獨面對語文的閱讀寫作訓練時難度較大。教師若不及時進行科學的指導和教育,保持住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一旦錯過學習教導的時機,就會嚴重影響學生日后的學習。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整合是新興的閱讀寫作教學模式,即通過主題式的閱讀和寫作,能夠有效實現(xiàn)寫作與閱讀之間的配合。這樣,在閱讀時同時學習寫作的技巧,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靈活運用能力,能夠有效提高小學語文閱讀寫作的教學質(zhì)量和效果,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
一、 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整合過程中的問題
明確了解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整合中的問題,才能制定有效的解決干預對策。目前在小學語文閱讀寫作整合中存在較多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整合的質(zhì)量,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
(一)方法單一,效率低下
有效實現(xiàn)小學語文的閱讀與寫作的整合是重要的目標,其中效率是關鍵點。目前在實際教學中實現(xiàn)的閱讀與寫作整合大多流于表面[1],這使得課堂教學質(zhì)量較差,學生也得不到有效的鍛煉和訓練,對于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的概念也不甚清晰。
(二)閱讀和寫作整合度不高
不少的學校雖然積極推行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整合,并積極應用于臨床實踐,但是多數(shù)情況下選擇的閱讀材料與寫作項目整合度不高[2],教師往往忽略了閱讀素材與寫作能力之間的關系。一般情形下,開展語文閱讀的主要是為寫作積累足夠的素材,并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讓學生學習到相關的寫作技巧,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品鑒素養(yǎng)。但是若是不能選擇適合的閱讀材料,那么學生學到的知識和技巧便不能有效運用到寫作中去,會影響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
(三)教學模式老舊
小學生的意志力和控制力較差,本身對世界的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活潑好動難以靜心閱讀,對語文閱讀和寫作的興致缺缺。而且,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更是枯燥無聊,嚴重打擊了學生閱讀和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導致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均較低,難以有效提高學生語文閱讀和寫作的能力。
二、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整合的相關措施分析
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整合是一種新興的教學嘗試,其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使得學生能夠快速把握文章的內(nèi)涵和中心思想,教會學生寫作的技巧以及如何靈活運用所知的素材,但是在教學嘗試的過程中仍存在不少的問題,嚴重阻礙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教學質(zhì)量和成果。只有明確語文閱讀與寫作整合教學中的問題,才能制定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的干預措施。
(一)營造適合的教學情境,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
教師應該充分把握并利用學生性格和心理特點,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措施。首先,教師應改變原有的課堂教學模式,增強學生對閱讀與寫作的興趣,激發(fā)學生閱讀與寫作的積極性和熱情。其次,教師應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掌握程度和學習能力,來選取合適的材料,把握教學的進度和節(jié)奏。教師在此過程中應做好指導者的角色,幫助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利用情境創(chuàng)設法營造合適的閱讀情境[3],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投入度,使得學生能夠更加集中精神和注意力進行閱讀和學習。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實施及時進行指導,教會學生基礎的閱讀技巧和寫作技巧。
(二)提高閱讀與寫作間的整合度
要想提高閱讀與寫作間的整合度,閱讀素材的選擇十分重要。合適的閱讀素材十分契合寫作項目和內(nèi)容,學生在閱讀后能夠靈活將掌握的單詞和美句運用于寫作,學生在寫作中遇到的疑惑和問題也能從閱讀文章找到答案[4]。由此可見,閱讀材料與寫作主題之間的關聯(lián)性至關重要。而且,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善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閱讀材料和寫作主題之間的關聯(lián)性,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和思考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有助于學生語語文綜合能力和素養(yǎng)的提升。
(三)采取多種形式的活動,增加師生間的活動
實際上目前教學活動少之又少,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對于活潑好動的小學生而言,長時間進行閱讀和寫作難度較大。因此,教師應多組織相關的教學活動,這樣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閱讀和寫作的主動性,還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效率,有效減少學生走神等注意力不集中情況的發(fā)生。此外,教師可以實行小組合作模式,加強學生之間的協(xié)同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合作模式能夠有效增加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增進學生和教師的感情,還能夠增加思想火花的碰撞,讓學生學會多角度進行思考和學習。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師需要有效把握好課堂進行的速度和進度,在保障教學質(zhì)量的同時也要兼顧教學質(zhì)量[5]。
綜上所述,將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進行有效整合效果顯著,具有多重的教學優(yōu)勢,但是要想在教學中廣泛實踐是一艱難而漫長的過程,存在著許多問題和挑戰(zhàn)亟待解決。但只有明確了解其中存在的問題,就能制定有效的干預方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能有效推動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整合工作的進展,從而真正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李秀娟.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效整合[J].考試周刊,2015(49):46.
[2] 夏勝玲.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整合教學現(xiàn)狀探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1):8.
[3] 朱琳.試論如何實現(xiàn)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效整合[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43):92.
[4] 張煥芳.淺談如何實現(xiàn)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效整合[J].新課程·小學,2015(4):99.
[5] 樓燕.淺談如何實現(xiàn)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效整合[J].課外語文(上),2016(7):1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