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第五小學 張晨芳
學校是重要的教育場所,需要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教學的各環(huán)節(jié)中,這是小學各課程教學中的重要任務,尤其是小學語文老師的教學,更需要擔負起此職責。因為語文課程具有的工具性、交際性與人文性特征,能巧妙地將人的生活經(jīng)歷、內(nèi)心體驗、個人情感等因素進行完美的融合,將之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能增進師生間情感的相互交流、思維相互碰撞、興趣相互牽引、語言相互啟迪,從而在師生共同的開發(fā)與利用語文資源的過程中,將語文課堂教學的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平臺作用發(fā)揮出來。
但想要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就需要老師抓好切入點與結合點,將心理健康教育有計劃、有目的地滲透到教學中,為學生的全面、主動、健康發(fā)展奠定扎實基礎。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大量的課文,涉及的范圍較廣,有訓練學生語言文字的內(nèi)容,有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內(nèi)容,還有維持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內(nèi)容。老師需要根據(jù)實際教學內(nèi)容對心理因素信息進行挖掘,潛移默化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從小具有良好發(fā)展的基礎。有些課文的心理教育內(nèi)容十分明顯,不需要深入去挖掘,可以直接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以此途徑來合理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比如在學習《司馬光》課文時,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即如何得知司馬光沒有說謊而其他小朋友說謊了呢?當學生對課文有了大概的感知之后,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并讓學生對不同的角色進行輪流扮演,如沉著的司馬光、慌張的孩子、掉進缸的孩子等,這樣學生通過對所扮演每個角色的體驗之后,不僅能夠快明白清司馬光沒有說謊,而且還能夠真實的感悟到,當困難來臨之時,需要做的是多思考與從容不迫,而不是慌張,能在此節(jié)課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多謀善斷的意志品格,相信這對于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不斷提升有較大的幫助。
小學語文教學需要通過課堂來實現(xiàn),所以簡短的課堂教學時間十分重要,老師需要充分利用好此段時間來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這就需要老師合理捕捉課堂契機,將課文中的心理健康因素進行良好展示。比如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過程中,根據(jù)實際課文可以設計一系列的問題,以開火車方式來回答問題,看哪列火車的速度最快,前面幾輛火車開的都十分順利,學生們也回答得非常開心,而開最后一列火車的學生回答錯了問題,火車就停了,此時前面的學生由于沒有回答盡興,開始責備甚至是嘲笑此學生,此學生感覺非常抱歉于是低下了頭。此時正是捕捉課堂契機的重要時機,要開始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任何時候人與人之間都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而不是相互嘲笑;既然開展此游戲活動,所有的學生都是一個團體,需要做的是想方設法幫助有困難的學生,而不是無條件地責備他人;即使是答錯問題車停下來了也不要緊,此過程中只要去認真思考并認真回答了,就是一種成功,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心理。因此,每個小學語文老師都需要明確,合理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機并不是隨機的,更不是隨意的,而是需要用心去捕捉,這樣才能真正將心理健康教育合理滲透于教學各環(huán)節(jié)中,給予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機會。
語文課程教學的內(nèi)容比較廣泛,想要讓學生從小具有廣闊的學習視野,就需要設計合理的實踐活動,語文實踐活動具有開放性、愉悅性、自主性與活動性特征,能對語文課堂教學進行不斷延伸。并且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有著較多的心理教育契機,只要老師能夠合理把握與滲透,必然能達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語文教材中有大量的社會實踐活動和口語交際內(nèi)容,都是學生能夠全身心參與的有效活動,能使學生在活動中不斷豐富自身的體驗,感受成功、失敗、挫折,學生會隨著活動的不斷變化而發(fā)生變化。因此,只要利用好這些活動并在活動中及時對學生進行引導,必然能使每個學生都具有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為后續(xù)的學習、發(fā)展及生活點滴扎實基礎。
現(xiàn)代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小學生存在心理問題,作為小學語文教育者必須要高度重視此問題,從教學的各環(huán)節(jié)來挖掘、捕捉與設計,相信通過長此以往的堅持,必然能使每個小學生都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從而順利地學習及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