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碧偉
最近筆者聽了幾堂《相信未來》的公開課,發(fā)現(xiàn)該詩第三節(jié)中“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的停頓以及第五節(jié)的“皮肉”和第六節(jié)的“脊骨”等意象的理解存在較大分歧。
此次上課的老師,有的用了央視主持人倪萍老師的朗誦視頻,或用了央視主持人朱軍老師在2010年“新年新詩會”的朗誦視頻,老師們根據(jù)視頻的停頓均將第三節(jié)的停頓處理為“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保ê笪暮喎Q“第一種停頓”)。而有的老師以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一“活動體驗”的提示為依據(jù),將第三節(jié)的停頓處理為“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后文簡稱“第二種停頓”)。在課堂上和課后評課時,有的老師說,詩無達詁,兩種停頓都可以。后來筆者查閱了有關(guān)資料發(fā)現(xiàn),2011年的《語文建設(shè)》也有文章認為,兩種停頓都可以。
而對第五節(jié)的“皮肉”和第六節(jié)的“脊骨”等意象的理解,老師們或語焉不詳,或主觀臆測,無一定說。
莫非這就是所謂的詩無達詁?但筆者不認同這種模棱兩可的看法和不求甚解的閱讀。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呢?筆者發(fā)現(xiàn),不論是第三節(jié)停頓存在分歧的句子還是第五、六節(jié)意象理解存在分歧的句子,這些句子都有一個指示代詞“那”連接著,我們?nèi)魷蚀_理解了這幾個“那”字,一切將豁然開朗。下文筆者以“那”字為突破口,從語法和語境等角度對第三節(jié)的停頓以及第五、六節(jié)的“皮肉”和“脊骨”的理解,作簡要分析。
一
第三節(jié)詩的第一種停頓,“指”和“掌”均作動詞解,”排浪”和”大?!狈謩e是“指”和“掌”的對象,作”指”和“掌”的賓語,兩個“那”分別指代“排浪”和”大?!?。這種停頓,從詩歌局部看,第一句意思是“我要用手指著那排浪”,“那”指代“排浪”。第二句這樣停頓則稍顯別扭,需將“掌”理解為動詞才行,可理解為“我要用手擊打著大海”。
這兩句詩這樣停頓,從語法角度分析,似乎是解釋得通的。但是,任何文本的分析理解,都需要從文本整體語境出發(fā)。這兩句詩這樣停頓,得到的語義與后兩句能否貫通呢?這里“手指排浪”“手掌大海”兩個動作與第三、四句“搖曳著曙光”“寫下相信未來”這兩個動作又有什么內(nèi)在邏輯聯(lián)系呢?筆者以為,它們?nèi)狈?nèi)在邏輯聯(lián)系的。
從句式上看,該節(jié)第三句與前一、二兩句是一樣的。既然前兩句都是到“手”這里停頓,那么第三句也可以到“曙”處停頓吧?即作“搖曳著曙/光那支溫暖漂亮的筆桿”這樣停頓,但很顯然,這樣處理是根本說不通的。既然第三句大家都認可到“曙光”處停頓,相同的句式,為什么前一、二兩句卻是到“手”處停頓而不是到“手指”“手掌”處停頓呢?
因此,筆者以為,這第一種停頓沒能結(jié)合詩歌整體語境理解詩句,是不可取的。
二
第三節(jié)詩的第二種停頓,各句語義在詩歌整體語境上是貫通的。我們也用上面的方法作一分析。先看第一句,從語法角度看,若到“手指”后停頓,“我”是主語,“用”是謂語,“手指”是動詞“用”的賓語?!澳怯肯蛱爝叺呐爬恕笔鞘裁茨?,那”是理解整句詩的關(guān)鍵。首先,這里的”那”指代“排浪”。其次,這里的“那”還復指前面的賓語“手指”,也就是說,“那涌向天邊的排浪”也是“用”的賓語之一,這里的“排浪”就是“手指”。為什么這么說呢?其實,“排浪”與“手指”在詩句里是比喻與被比喻的關(guān)系,即將“手指”比作“涌向天邊的排浪”。只是這里省略了比喻詞,而指示代詞“那”則成了連接它們的關(guān)鍵詞。這句詩,我們再給它省簡一下,其實就是“手指那排浪”。有學者稱,這種由代詞連接本體和喻體,使喻體與本體之間在結(jié)構(gòu)上構(gòu)成同位關(guān)系,意義上形成復指、注釋關(guān)系的比喻為同位比喻,它可以還原成判斷式比喻(簡稱判斷喻)或修飾式比喻簡稱飾喻)。這種同位比喻在口語中較常見,如“某某(女孩名)那妖精”“某某(人名)那老狐貍”“愛情這美酒”等都是如此。所以,這第一句詩若還原成判斷喻,就是“我要用手指,手指是(像)那涌向天邊排浪”,語言明顯噦嗦了。若還原成飾喻,則為“我要用像涌向天邊排浪一樣的手指”但也冗長拖沓。同時,這里的喻體“涌向天邊的排浪”成了本體“手指”的修飾語。而在原詩句里,這修飾語是后置的。
同理,第二句“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保彩峭槐扔骶?,“那”連接著本體和喻體,既指代“大?!庇种复笆终啤薄_@句詩還原成平常的判斷喻則為“我要用手掌,手掌是(像)那托住太陽的大海”。還原為修飾喻就是“我要用像托住太陽的大海一樣的手掌”,這樣“托住太陽的大海”則是中心詞“手掌”的修飾語,而在原詩中也是被后置的。不論是還原成判斷喻還是還原成修飾喻,都不如原詩凝練、新奇。
我們再從語境語義上看,作者通過這樣新奇的比喻,給我們讀者展現(xiàn)了一雙巨大無比的“手”,他用這雙巨大無比的“手”握住“曙光”這支巨筆“寫下相信未來”。語義邏輯一氣貫通。所以,第三句詩歌說“搖曳著曙光那支溫暖漂亮的筆桿……”
三
第三句與前兩句句式一樣,也是同位比喻句,“那”既指“筆桿”,又指“曙光”,連接著本體“曙光”與喻體“筆桿”,整句詩還原成判斷喻為“搖曳著曙光,曙光是(像)那溫暖漂亮的筆桿”,還原成飾喻則是“搖曳著像溫暖漂亮的筆桿一樣的曙光”。
也許有人會問,這里是否理解成“搖曳著像曙光一樣溫暖漂亮的筆桿”更妥?即將“筆桿”作為“本體”。的確,這里的本體與喻體互換似乎更加通俗。而且修辭學也告訴我們,喻體在前本體在后也是很常見的。但是,我們要關(guān)注詩歌上下文句式和語義的連貫性以及詩歌的表達效果。這節(jié)詩的第一句和第二句,很明顯都是本體“手指”“手掌”在前,喻體“排浪”“大?!痹诤螅堑搅说谌?,作者為什么要將本體喻體位置互換呢?此其一。其次,我們從全詩看,詩歌的第一節(jié)是“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這里的“筆”是“雪花”;“雪花”雖然純潔美好,但又轉(zhuǎn)瞬即逝,極易消失。第二節(jié)“我依然固執(zhí)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涼的大地上寫下相信未來”,這里的“筆”是“枯藤”;“枯藤”往往歷經(jīng)滄桑,但隨時可能腐壞寂滅。可見,一、二兩節(jié)的“筆”都不是實體的筆,而是或美好或歷經(jīng)滄桑但又極容易消失的“雪花”和“枯藤”。為什么詩人要用這雖漂亮但又極易消失的意象作為“筆”來書寫相信未來呢?其實,書寫之筆越容易消失,越能體現(xiàn)詩人的堅韌與執(zhí)著。因此,第三節(jié)的“筆”也不一定是實體的筆桿,而是與“雪花”和“枯藤”具有類似特征——雖然美好但又極易消失的“曙光”。endprint
據(jù)食指先生的夫人翟寒樂女士回憶,食指曾說:“整個詩分兩部分,前三段為第一部分……第三段寫一只手,大海一樣的一只手,‘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陽的大海,這么巨大的一只手,握著曙光這支筆桿……”可見,將“手指”“手掌”和“曙光”理解成本體,是合乎詩人原意的。
另據(jù)義海先生2009年4月7日新浪博文所載,他在2009年3月25日參加無錫“中國·古運河”詩歌節(jié)時,曾遇到食指先生并與他談及此詩。當晚,食指先生曾告訴他;很多人把第三節(jié)第一句念成“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把“指”當成動詞來理解,這是誤讀。其實這里的“手指”是名詞,后面的“那涌向天邊的排浪”是“手指”的比喻。這一句應(yīng)該這樣朗誦:“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钡诙鋺?yīng)該這樣朗誦:“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即用“托住太陽的大?!北扔鳌笆终啤薄5谌渲械摹皳u曳”則是上面兩行中的“手指”和“手掌”的謂語。
所以,無論從上文筆者對詩歌文本的分析看還是從詩人自己的本意看,這第三節(jié)詩句就是由“那”連接著本體與喻體所構(gòu)成的三個同位比喻句,整節(jié)詩的意思就是:“我要用像涌向天邊的排浪一樣的手指,我要用像托住太陽的大海一樣的手掌,搖曳著像溫暖漂亮的筆桿一樣的曙光,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边@樣理解,語義連貫,意境宏闊!浪漫美好!
所以,第二種停頓是合乎詩歌原意的。
四
最后再分析一下第五節(jié)的“皮肉”和第六節(jié)的“脊骨”這兩個意象的理解。
不管人們對于我們腐爛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悵,失敗的苦痛,
是寄予感動的熱淚,深切的同情,
還是給以輕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諷。
我堅信人們對于我們的脊骨,
那無數(shù)次的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
一定會給予熱情、客觀、公正的評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著他們的評定。
這兩節(jié)詩里的“皮肉”和“脊骨”怎么理解?其實,這兩節(jié)詩的一、二句與第三節(jié)的前三句手法一樣,它們也是由“那”字連接本體與喻體而構(gòu)成的同位比喻句,我們只要關(guān)注一下兩個“那”字之所指,“腐爛的皮肉”和“脊骨”的含義將一目了然。
“不管人們對于我們腐爛的皮肉,那些迷途的惆悵,失敗的苦痛……”,“那”字指代什么?指代“迷途的惆悵,失敗的苦痛”是很明確的。其實,“那”也復指上句“腐爛的皮肉”。即作者就是將“迷途的惆悵,失敗的苦痛”比作“腐爛的皮肉”。將這兩句詩還原成通俗的飾喻句,就是“不管人們對于像我們腐爛的皮肉一樣的迷途的惆悵,失敗的苦痛……”
“我堅信人們對于我們的脊骨,那無數(shù)次的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作者也是將“無數(shù)次的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比作“我們的脊骨”。這里的“那”既指代“無數(shù)次的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也復指“我們的脊骨”。若將它還原成飾喻句,就是“我堅信人們對于像我們的脊骨一樣的無數(shù)次的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而原詩,由“那”字連接著本體和喻體構(gòu)成同位比喻,節(jié)奏鮮明,韻律優(yōu)美。
怎么理解將“迷途的惆悵,失敗的苦痛”比作“腐爛的皮肉”,將“無數(shù)次的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比作“我們的脊骨”?這些遲早總是要被人們忘卻的,不就像“腐爛的皮肉”一樣,遲早要消失在時間的洪流里嗎?所以作者說人們對這些“不幸的遭遇”的態(tài)度,也許“是寄予感動的熱淚,深切的同情”,也許是“給以輕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諷”,兩種情況皆有可能。而“那無數(shù)次的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這里的重點不是“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而是“無數(shù)次”,因為這“無數(shù)次”折射出的就是堅毅執(zhí)著的精神。這種精神,不就是魯迅先生所說的我們民族的“脊梁”嗎?所以,詩人說它是“脊骨”,并且說“我堅信人們”“一定會給予熱情、客觀、公正的評定”。這“脊骨”,是《相信未來》的靈魂;這“脊骨”,正是作者堅信未來的最重要的理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