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歷史課程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學科,通過對歷史的學習能夠使我們了解朝代的更替以及時代的發(fā)展。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在進行初中生的歷史學習時,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非常有效的提高歷史學習的效率,而合作學習的關鍵就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充分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學習效果的考核也要注重學習的過程,不能過分重視結(jié)果,多給予學生鼓勵。本文主要對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的合作學習方式進行探討,僅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歷史;合作學習;興趣;參與;過程;能力
一、 引言
近年來,我國的很多課題都是圍繞著合作學習展開的,并不單單是對于初中歷史的學習,可見,合作學習是一項非常受推崇的教學方式。但是,目前很多人對于合作學習模式的認識還很短淺,對合作學習的看法也存在爭議。接下來,筆者結(jié)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以及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對當前的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的興趣、參與、過程以及能力等四方面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
二、 設立富含興趣的合作目標——合作有效性的前提
對于初中歷史的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布置合作學習的任務時要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設置的問題要讓學生有想要學習的沖動,這樣的任務安排才能夠真正地發(fā)揮出合作的價值。比如說,在進行《秦朝統(tǒng)一》的學習時,教師布置的合作學習的問題可以將“秦朝走向滅亡的原因是什么”改成“秦朝滅亡的密碼”或者是“秦朝為什么會曇花一現(xiàn)”等等,這樣富有趣味性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更加積極的探索知識,提升對于學習的興趣。當學生自主、合作,找到秦亡的主要原因:秦始皇的沉重的賦稅、繁重的兵役、嚴苛的法律等,秦二世的“指鹿為馬”社會矛盾快速激化,加速了秦亡的歷程。在前面的問題討論完成之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討論結(jié)果繼續(xù)提出問題,比如說,“面對秦王的昏庸無道,當時的歷史文物做出了那些舉動”、“他們的這些舉動成功了嗎?”等等問題,進而合理的開展下一次的合作學習任務的布置,這樣的引導和提出問題,學生的合作、探究,基于教材,但又有延展性,趣味十足,極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合作的興趣、學習的主動性,好的目標問題,是有效課堂成功的關鍵。
三、 合作學習重參與——有效合作的關鍵
由于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對于知識的吸收程度也不同,這也就產(chǎn)生了部分學生對合作學習的興趣不高,參與度較低的現(xiàn)象,尤其是一些知識掌握量不足的學生,他們認為,合作學習與他們無關,參與不參與都不會引起重視,甚至導致了合作學習成為了優(yōu)秀學生展示自己的舞臺。而教師最關鍵的就是要徹底地解決這一問題,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進來,在合作學習的初期,教師可以合理地安排給每位學生一個任務,讓所有的學生都“動”起來,保證所有的學生都有事可做,要讓每一位學生了解自己在合作小組中的重要性。在這其中合理的分組是非常關鍵的,如果小組中的人數(shù)太少,就會造成任務的分配不均,有人可能要一人完成兩項任務,如果小組中的人數(shù)又太少,就會造成有人無任務可做,另外,如果人數(shù)太多時,也會造成有部分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同時也失去了合作小組的意義。通常情況下,對于小組的分配以四人到六人為一個小組最佳,可以讓學習任務科學的分配,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讓每一位學生為完成任務而努力,同時,也讓學生了解集體的重要性,既增長了知識也增強了集體榮譽感。
四、 評價合作學習重過程——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核心
在運行合作學習的模式進行初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習的評價要以對合作學習的參與過程為主要的依據(jù),對合作學習進行評價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去學習。合作學習的評價,要以學生參與的積極程度,對教師布置問題的完成程度,對于自己的想法表達等方面綜合考量。比如說在進行抗日戰(zhàn)爭學習時,教師給出的“九一八事變”的時間、制造者、經(jīng)過、結(jié)果、原因、影響等,在進行了合作學習的方式之后,教師可以安排每個小組的組長對每個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監(jiān)督和檢查,在課堂上,可以組織知識競賽,以小組為單位,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搶答,讓每位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教師再根據(jù)學生的參與度進行評價,讓學生處在樂于學習的氛圍中。
五、 合作學習重能力的提升——合作學習的宗旨
傳統(tǒng)的合作學習模式都是以學習文化知識為主,通常情況下,是由教師在課前布置預習任務,要求學生在課前做好準備,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由教師進行知識的傳授,再進行小組的劃分,通過小組之間的合作、討論,并總結(jié)出問題的答案。比如說,在進行《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教學時,教師一般會給出類似召開的時間,會議的主要內(nèi)容、意義等問題,而學生在進行小組的討論時,積極性往往不高,對于學習能力的提升比較緩慢,而合作教學也無法發(fā)揮出真正的作用。隨著合作學習的廣泛應用,教師在進行合作學習模式應用時要以探究性的問題入手,結(jié)合教學中的視頻資料,為學生布置模擬情境。比如說,在十八大結(jié)束的十年后,我國陸續(xù)出現(xiàn)的模范人物有哪些,讓學生結(jié)合課本的內(nèi)容,為這些模范人物編寫頒獎詞。通過類似的合作方式,學生可以加深對學習內(nèi)容的印象,讓學生以學習興趣為前提進行討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綜合能力。
六、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新課標改革的深入,尋找更加有效的學習方式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內(nèi)容,而對于初中歷史而言,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在應用的過程中,不僅僅體現(xiàn)了學生對于知識學習的目標,還非常注重學生對于興趣的表達,更加關注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過程,讓學生不再感受到枯燥和乏味,增添了對于學習歷史的信心,合作學習也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增強了集體意識和班級凝聚力。
參考文獻:
[1]湯平.探究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華少年,2017(20):87.
[2]石海艷.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研究[J].新課程(中),2017(06):24.
[3]王學花.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新課程(中學),2017(05):36.
[4]陶雷.基于初中歷史教學和社會課堂有機融合下的合作學習策略研究[J].好家長,2017(16):177.
[5]李俊賢.芻議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新課程(中),2017(02):169.
作者簡介:
蘭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市,烏魯木齊第三十四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