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吉軍
退行性脊柱側彎作為特殊脊柱側彎類型,指成年后因退變引發(fā)的側彎問題,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形勢加劇,使得退行性脊柱側彎患病率呈遞增趨勢,患者常伴有進展性背痛,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1]。手術作為退行性脊柱側彎重要治療方法,能幫助患者糾正受損脊柱,緩解病痛,但醫(yī)務人員對手術方式尚有不同見解。本文就椎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治療退行性脊柱側彎作如下研究。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來我院就診的78例退行性脊柱側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9例。所有入選對象均同意參與研究,排除繼發(fā)于脊柱椎體器質性病變引發(fā)的側彎及精神交流障礙者。研究組中,男19例,女20例;平均年齡(59.24±4.62)歲;平均病程(3.42±1.12)年。對照組中,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齡(59.36±4.37)歲;平均病程(3.64±1.21)年?;颊呔橛胁煌潭妊?、下肢麻木及間歇性跛行等癥狀,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組患者行椎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術前告知患者術中注意事項,給予心理疏導,緩解其負面情緒,同時根據患者個人情況選擇適宜椎弓根螺釘,設計手術方案,行氣管插管麻醉,保持俯臥位,于患者兩側髂部墊薄枕,架空胸腹部,便于其呼吸順暢同時避免腹部受壓。待麻醉起效后于其背部正中做切口,以側彎最突出的部位為中心,在C型臀X線機指引下將椎弓根螺釘置入患者體內用以降低椎體內部壓力,用全椎板對脊柱側彎部位進行減壓,剔除棘突部位軟組織,摘除椎間盤,對患者側隱窩部位及神經根管進行減壓處理,安裝預防側彎連接桿,糾正畸形脊柱同時進行內固定,將備用軟組織或碎骨置入椎間盤間隙處,術后放置引流管,清洗消毒,分層縫合切口,給予預防感染治療。
對照組患者行椎管減壓術,患者保持俯臥位,行氣管插管麻醉,麻醉起效后于背部正中做切口,對狹窄椎管及神經根管進行減壓處理,放松神經根。中央型椎管狹窄者可采用一側半椎板減壓,盡可能保留側后方關節(jié)突,剔除椎板深面骨質或黃韌帶,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清除骨屑,充分止血,分層縫合骶棘肌、皮下組織及皮膚,術后給予預防感染治療。
臨床療效:以日本骨科協(xié)會評估標準為參考[2],痊愈,經X線片檢查其改善率達100%,患者腰痛、下肢麻木及間歇性跛行等癥狀消失;顯效,改善率為60%~99%,臨床癥狀消失;有效,改善率為25%~59%,癥狀有所緩解;無效,改善率低于25%。觀察患者治療前后Cobb角度變化情況;借助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患者術后疼痛情況,0分:無痛;10分:劇烈疼痛。
采用SPSS 20.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達94.87%(37/39),其中痊愈12例、顯效17例、有效8例、無效2例;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達79.49%(31/39),痊愈7例、顯效9例、有效15例、無效8例,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3,P=0.042)。
術前,研究組患者Cobb角度為(48.36±3.12)°,與對照組的(47.69±3.58)°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881,P=0.191);術后,研究組患者Cobb角度為(23.57±3.45)°,優(yōu)于對照組的(34.21±3.1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4.223,P=0.000)。
術后6 h、1 d、3 d研究組患者疼痛指數分別為(4.26±0.12)分、(3.16±0.02)分、(2.12±0.78)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4.78±0.47)分、(3.56±0.08)分、(2.58±0.68)分,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695、-30.293、2.776,P<0.001、<0.001、0.007)。
脊柱側彎又稱脊柱側凸,指脊柱一個或數個結節(jié)向側方彎曲引發(fā)的椎體旋轉三維脊柱畸形,退行性脊柱側彎作為老年民眾多發(fā)疾病,當下已成為影響老年群體生活質量的重要原因,調查統(tǒng)計,50歲以上民眾其發(fā)病率高達6%,退行性脊柱側彎多因非對稱性椎間盤退化導致脊柱節(jié)段受力失衡引發(fā)脊柱側凸,以往患者多選保守治療,但因保守治療無法根除病痛,加之近幾年醫(yī)療手段越發(fā)完善,醫(yī)務人員推薦病情較重者行手術治療以便擺脫病癥[3-5]。目前臨床應用較為常見的手術為椎管減壓術與椎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椎管減壓術主要通過松懈脊椎所受壓力以改善Cobb角度及脊柱功能,但該手術療效有限,椎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通過內部矯正的方式改善損傷脊柱,醫(yī)務人員可通過C型臀X線機準確把握患處,給予針對性治療,不僅能提高療效,同時可減少對身體內部神經組織的損傷,提高手術安全性[6-7]。
與青少年脊柱側彎不同,退行性脊柱的治療,更多得是注重緩解癥狀,治療上更加偏向方便簡單、創(chuàng)傷小的方式,且該類患者年齡偏高,采用椎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安全性高、穩(wěn)定性好,術后需應用抗感染、抗骨質疏松藥物。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Cobb角度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術后不同時段患者疼痛指數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結果與畢海峰,張平,閆棟,等[8]《退形性脊柱側彎患者經椎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治療的效果評價》結果相符,即行椎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可提高治療優(yōu)良率,但在研究中并未就手術對術后疼痛情況進行分析,而在本次研究中,提出內固定手術可明顯緩解患者的術后疼痛程度,故而可為患者推薦最佳手術方法,另外還需術前進行全面檢查,評估其脊柱側彎情況,設計個性化治療方案,準確把握手術適應證及禁忌證,在保證手術療效的同時提高治療安全性。
綜上所述,退行性脊柱側彎患者行椎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治療療效顯著。
[1]謝恒虎. 椎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治療退行性脊柱側彎的臨床效果[J]. 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25(6):110-111.
[2]方艷志,尚習文. 椎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治療退行性脊柱側彎患者的臨床效果[J]. 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6,1(7):32.
[3]管少春. 椎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對退行性脊柱側彎的治療作用探討 [J]. 飲食保健,2017,4(1):12-13.
[4]黃小金,王萬宗,徐皓. 成人退變性脊柱側彎研究進展[J]. 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15,30(7):779-781.
[5]魏波. 椎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在治療退行性脊柱側彎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 中國處方藥,2017,15(10):130-131.
[6]張耀申,楊晉才,周立金,等. 成人退行性脊柱側彎臨床分型的研究進展[J]. 中華醫(yī)學雜志,2017,97(9):717-720.
[7]陳俊,王強,繆逸鳴. 植骨融合內固定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運用及優(yōu)越性評估[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36):55-57.
[8]畢海峰,張平,閆棟,等. 退形性脊柱側彎患者經椎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治療的效果評價[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6,16(9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