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夢可
摘 要:依據(jù)考古發(fā)掘證實,距今8000年的興隆洼文化玉玦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玦”,其器形亦符合“如環(huán)而缺”的描述,用途為耳部裝飾。與此同時,另有幾件稱為“玦”的器物,他們既不符合“如環(huán)而缺”的器形,用途也各有不同。本文通過古文字學(xué)、文獻學(xué)、文物學(xué)的理論與方法,探索這耐人尋味的問題。
關(guān)鍵詞:玦;如環(huán)而缺;異物同名
中圖分類號:K876.8?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8)11-0033-03
若論其物,必先正其名。同一種器物都會有通用的名稱,這一“通用名稱”依據(jù)器物的器形或用途而定,以便“見其名,如見其物”,即以客觀性認知事物。夏鼐認為:“古代玉器的形狀和他們的定名和用途是有密切關(guān)系的。實際上,先秦時期玉器的名稱和用途主要是依據(jù)它們的形狀來推定的?!盵1]
器形、用途大不相同,卻異物同名,在文物中這樣的例子雖不多,但也有存在,例如“玦”。
一、“如環(huán)而缺”的玦
作為耳飾的玦是新石器時代的代表性器物。據(jù)現(xiàn)已發(fā)布的考古資料顯示,玦萌始于新石器時代,商代繼續(xù)發(fā)展,西周尤為流行,戰(zhàn)國時代逐漸銷聲匿跡,秦、漢時期僅有少量使用,延續(xù)了四、五千年的時間,分布地域較為廣泛,形制的變化較為明顯,演進線索較為清晰。
至今為止,關(guān)于“玦”字與甲骨文的對照,已有眾多古文字學(xué)家進行研究,并提出了許多不同的意見;金文中尚未見有表示此器之字;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玦,玉佩也。從玉夬聲”[2];清代王念孫《廣雅疏證》中曾論證:“古文獻中‘玦‘決‘抉為‘夬的異體字,均以‘夬為聲符?!盵3]現(xiàn)甲骨文字典、文字編中不見“玦”字,亦不見“夬”字,便很難從“從玉夬聲”來推想。
“玦”字最早出現(xiàn)于戰(zhàn)國《左傳》“佩以金玦”[4]、《國語》“佩之以金玦”[5];《荀子》“絕人以玦”[6];漢代韋昭注《國語》“玦如環(huán)而缺”[7],這是最早關(guān)于“玦”器形的注釋;南朝顧野王《玉篇》“如環(huán)而缺,不連”[8];唐代顏師古《漢書》注解“尨涼冬殺,金寒玦離”[9]“玦形半缺,故云離”[10];南唐徐鍇《說文解字系傳》“玦,環(huán)之不周者”[11];北宋陳彭年、丘雍《大宋重修廣韻》:“玦,佩如環(huán)而有缺,逐臣賜玦義,取與之訣別也?!盵12]
依據(jù)以上文獻,“玦”器形的注解“如環(huán)而缺”“環(huán)而不周”起始于漢魏時期;再者,“玦”意為“離”或“缺”,象征著決離、缺憾、不圓滿等,亦為“玦”器形定義的引申義。
經(jīng)黃士強多年研究考證:清代吳大澂《古玉圖考》,將符合漢魏時期“玦”定義的器物稱為“瓏”,器物呈環(huán)形,表面刻有龍紋,兩龍首之間有一缺口,或為瓏形玦。一些東亞及東南亞的考古遺址中出土的,有缺口但非環(huán)形的石器,可稱為“變形的玦”?!稜栄拧分薪忉尩摹叭鈧浜弥^之璧,好倍肉謂之瑗,好肉若一謂之環(huán)”,依照“玦如環(huán)而缺”“如環(huán),缺而不連”“玦,環(huán)而不周者”等定義,“環(huán)”不單指《爾雅》所界定的“環(huán)”,還包括“璧”“瑗”“環(huán)”??脊胚z址中出土的玦,也包括這3種類形[13]。
由此可知,“玦”形器物的命名重點在于,器物上有意開出或留下的“缺口”。
二、“異物同名”的玦
古器物圖錄中,名為“玦”的玉器,大多符合漢魏時期“如環(huán)而缺”“環(huán)而不周”的注解,不過也有幾個引人注意的例子。
(一)韘、韘形佩
宋元佑七年(1092年),呂大臨編撰的《考古圖》中,“玉環(huán)玦”圖右側(cè)的注解為“右不知所從得諸遭帶鉤玦也”[14],這一描述令人聯(lián)想到,現(xiàn)館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1951年河南省輝縣固圍村五號墓出土的鎏金嵌玉鑲琉璃銀帶鉤,“此帶鉤呈琵琶形,脊背正中,更嵌入三塊白玉玦,玦面篆刻榖紋,前后兩塊玦的中心,還各嵌一色調(diào)復(fù)雜的料珠”[15]。
時隔84年之后,宋淳熙三年(1176年),龍大淵等奉敕編《古玉圖譜》,乾隆四十四年康山草堂刊本,玦篇首頁寫道:“臣,僅按許慎說文云:‘環(huán)之不周者曰玦;廣韻云:‘玦者,佩如環(huán)而缺?!盵16]圖譜中注為“玦”的玉器有24件,卻僅有3件是“如環(huán)而缺”“環(huán)而不周”。既然身為朝廷命官的龍大淵明知玦是帶缺口的環(huán),為什么卻將這21件不符合“如環(huán)而缺”器物標(biāo)注為“玦”呢?或許,龍大淵《古玉圖譜》中關(guān)于“玦”的標(biāo)注,并非完全受到宋徽宗(1100年—1126年在位)時期大規(guī)模仿古活動的影響;《四庫全書》總編纂紀曉嵐曾認為,乾隆四十四年康山草堂刊本《古玉圖譜》是江春康山草堂為取悅乾隆皇帝而刻印的偽書;暫且不論真?zhèn)闻c否,單純討論《古玉圖譜》中“玦”的疑義或許另出有因。
在這21件不符合“如環(huán)而缺”器物中,有12件為韘形佩。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韘,射決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韋系,著右巨指。從韋枼聲”[17];春秋《詩經(jīng)》“芄蘭之葉、童子佩韘”[18];漢代毛亨《毛詩故訓(xùn)傳》“韘,決也。能射御則佩韘”[19];北宋陳彭年、丘雍《大宋重修廣韻》“失涉切,音攝”[20];清代朱右曾《集訓(xùn)校釋》“玦,決也,一名韘”[21]。“韘”的意思就是扳指。古文獻中“玦”“決”“抉”為“夬”的異體字,但器物“韘”的器形與用途完全不同于“如環(huán)而缺”的“玦”。
20世紀80年以來,隨著考古出土材料的增多,韘與韘形佩的相關(guān)研究也日益增加。夏鼐[22]、盧兆蔭[23]、楊建芳[24]、鄧淑蘋[25]、石榮傳[26]、那志良[27]、江榮宗[28]、黃曲[29]、許曉東[30]、徐汝聰[31]等學(xué)者都相繼發(fā)表了全面、系統(tǒng)的相關(guān)研究成果。在韘與韘形佩的器形、用途演變傳承方面,學(xué)界已達到較為統(tǒng)一的認識,即“韘”是射箭時用的扳指,“韘形佩”是由“韘”的器形演變而來的配飾。關(guān)于器物定名問題尚未統(tǒng)一,“指套”“扳指”“韘形佩”“心形佩”“雞心佩”這些名稱均有出現(xiàn),為以明確界定不同器物,現(xiàn)已鮮少在韘、韘形佩的器物定名中使用曾經(jīng)的異體字“玦”。
由此可見,韘、韘形佩的器形及用途與“如環(huán)而缺”的玦并無關(guān)聯(lián),更無演變之說。韘、韘形佩與“如環(huán)而缺”的玦確為不同的器物。
(二)帶扣
與“玦”相關(guān),出現(xiàn)此類“異物同名”問題的還有一物——帶扣。在現(xiàn)已發(fā)布的考古發(fā)掘資料中,就有名為“玦”的帶扣。1970年10月,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遺物中,除了大量金銀器之外,備受矚目的還有10副唐代玉帶,這是迄今為止唐代玉帶出土最完整、最多的一次[32],現(xiàn)館藏于陜西歷史博物館。盛裝玉帶的4件銀盒,盒蓋內(nèi)、外均有墨書題記,文字略有差異。時任陜西歷史博物館保管部副主任的韓建武,曾有這樣的記述,“‘光明紫砂銀藥盒的蓋內(nèi)記:‘光明紫砂一大斤,上上,碾文白玉純方胯一具,一十六事并玦,斑玉一具、白玉有孔一具,各十五事并玦,蓋外記:‘光明紫砂一大斤,上上,白玉碾文一具純方,一十六事并玦,又斑玉一具,白玉玉開孔一具,各十五事并玦;所裝物品有朱砂660克,伎樂紋方、圓銙共16件,缺失玦(帶扣),斑玉銙15塊,有玦,白玉有孔帶銙15件,有玦?!饷魉榧t砂銀藥盒的蓋內(nèi):‘光明歲紅砂一大斤四兩,白玉純方胯十五事,失玦,骨咄玉一具,深斑玉一具,各一十五事并玦,蓋外:‘光明碎紅砂一大斤四兩,堪服,白玉純方胯十五事,失玦,骨咄玉一具,深斑玉一具,各十五事并玦;所裝物品有朱砂852克,白玉純方銙15件,失玦,骨咄玉銙、深斑玉銙,各15件,有玦”[33]。由此可見,唐代時期“玦”確為帶扣的名稱。
“帶扣”是一種通稱,由環(huán)孔和舌針兩部分構(gòu)成,安裝在腰帶、革帶的一頭,做以束帶之用,帶扣的材質(zhì)有青銅、玉、金等。古人對于這種束腰帶、革帶用具的通稱并非“帶扣”,北方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將帶扣稱為“師比”,西漢劉向編定《戰(zhàn)國策·趙策》“賜周紹胡服衣冠、具帶、黃金師比,以博王子也”[34];中原地區(qū)將帶扣稱為“帶鐍”“鉤燮”“鉤 ”等,唐代李賢注《后漢書》“紫綬以上,縌綬之間得施玉環(huán)鐍云。通俗文曰:‘缺環(huán)曰鐍”[35]“黃金辟邪,首為帶鐍,飾以白珠”[36],隋代魏征《隋書》“素革帶,玉鉤燮,獸頭鞶囊”[37]“天子革帶玉鉤 ,皇太子革帶金鉤 ”[38]。
由“師比”“帶鐍”“鉤燮”“鉤 ”等名稱可知,束腰帶扣源于馬具,王國維《觀堂林集附別集》“帶具之名皆取諸馬鞍具”[39]。既然“帶鐍”之名源于馬具,李賢卻在《后漢書》的注解中強調(diào)“缺環(huán)曰鐍”,這出處于哪里呢?北宋陳彭年、丘雍《大宋重修廣韻·玦》中有26個字與“玦”字同音,其中便有“鐍,亦同又扃鐍出莊子”[40]“觼,環(huán)有舌也”[41],北宋丁度等編《集韻》“玦,玉佩也,或作璚”[42],由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可知“觼,環(huán)之有舌者,從角夐聲”[43]“矞,以錐有所穿也,從矛從 ,一曰滿有所出也”[44]。在上述文獻中,“玦”“觼”“鐍”“璚”“矞”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聯(lián),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中給出了簡單明確的答案:“觼或從金矞,矞聲也。莊子,固扃鐍。崔云,鐍,環(huán)舌也。按通俗文直謂鐍為玦字”[45]?!矮i”“觼”“鐍”“璚”“矞”都是帶扣的名稱,而“玦,玉佩也,或作璚”,并不是“如環(huán)而缺”的器物,而是特指玉質(zhì)的帶扣。如上所述,唐代李賢在《后漢書》注解中寫下的“玦”、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銀盒內(nèi)墨書題記的“玦”,所指的玉質(zhì)帶扣,在文獻資料與考古發(fā)掘?qū)嵨镏芯靡宰C實。
綜上所述,“玦”字將完全不同的器物,“如環(huán)而缺”的玦與名為“玦”的韘、韘形佩、帶扣聯(lián)系在一起。這幾件器物與“如環(huán)而缺”的玦對比,既沒有相似的器形,也沒有相同的用途,更無關(guān)功能的演變?!叭绛h(huán)而缺”的玦與名為“玦”的韘、韘形佩、帶扣確為異物同名。
參考文獻:
〔1〕〔22〕夏鼐.漢代的玉器——漢代玉器中傳統(tǒng)的延續(xù)和變化[J].考古學(xué)報,1983,(02):125-145.
〔2〕〔17〕〔43〕〔44〕許慎記,徐鉉校.說文解字[M].常熟:汲古閣,清.
〔3〕王念孫著,鐘宇訊校.廣雅疏證[M].北京:中華書局,1983.32.
〔4〕左丘明著,杜預(yù)注.左傳(上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143.
〔5〕〔7〕左丘明著,上海師范大學(xué)古籍整理組校.國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277,278.
〔6〕荀況著,楊倞注.荀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320.
〔8〕顧野王.宋本玉篇[M].北京:中國書店,1983.17.
〔9〕〔10〕班固編撰,顏師古注.二十四史前漢書卷(27中至卷28上)[M].上海:上海集成圖書公司,1908.
〔11〕徐鍇.說文解字系傳[M].北京:中華書局,1987.9.
〔12〕〔20〕〔40〕〔41〕周祖謨.廣韻校本(上冊)[M].北京:中華書局,1960.494,540,494,494.
〔13〕黃士強.玦的研究[J].考古人類學(xué)刊.中華民國六十年(37+38):44-69.
〔14〕呂大臨撰,羅更翁考訂.亦政堂重修考古圖[M].上海:黃氏亦政堂,清乾隆17年.
〔15〕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田野考古報告集(第一號)輝縣發(fā)掘報告[M].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1956.104-105.
〔16〕龍大淵.古玉圖譜[M].揚州:江春康山草堂,清乾隆44年.
〔18〕周振甫譯注.詩經(jīng)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2.88-89.
〔19〕毛公傳,鄭元箋,孔穎達等正義.毛詩正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36-138.
〔21〕朱右曾著,王云五主編.逸周書集訓(xùn)校釋[M].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37.157.
〔23〕盧兆蔭.玉振金聲——玉器與金銀器考古學(xué)研究[M].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2007.51-62.
〔24〕楊建芳.中國古玉研究論文集(第二版)[C]臺北:眾志美術(shù)出版社,2010.295-303.
〔25〕鄧淑蘋.漢代的玉佩[J].故宮文物月刊,1984,14(05):97-101.
〔26〕石傳榮.兩漢韘式玉佩分期研究[J].四川文物,2009,(04):55-58.
〔27〕那志良.中國古玉圖釋[M].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0.295-298.
〔28〕楊建芳師生古玉研究會.玉文化論叢(1)[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228-250.
〔29〕黃曲.淺論“韘”及“韘形佩”[J].考古與文物,2011,(02):55-62.
〔30〕許曉東.韘、韘式佩與扳指[J].故宮博物院院刊,2012,(01):49-66.
〔31〕徐汝聰.楚韘[J].漢江考古,1994,(05):46-62.
〔32〕陜西省博物館革委會寫作小組,陜西省文管會革委會寫作小組.西安南郊何家村發(fā)現(xiàn)唐代窖藏文物[J].文物,1972,(01):30-42.
〔33〕韓建武,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金銀器上的墨書題記(上)[J].收藏家,2017,(04):40-46.
〔34〕劉向集錄.戰(zhàn)國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667-671.
〔35〕〔36〕范曄撰,李賢注.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5.3674-3675,3677.
〔37〕〔38〕魏征.隋書(第一冊)[M].北京:中華書局,1973.218,253-255.
〔39〕王國維.觀堂集林附別集(第四冊)[M].北京:中華書局,1961.1069-1113.
〔42〕丁度,等.集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705.
〔45〕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88.
(責(zé)任編輯 姜黎梅)
赤峰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8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