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富
【摘要】? 思維導圖是一種發(fā)散性思維結構的工具,能夠?qū)⑻摂M的思維可視化,將復雜的內(nèi)容直觀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物理知識較為抽象,同時又具有比較緊密的結合度,思維導圖能夠直觀地運用圖像和文字將不同的知識點的關系及相關的層次結構表現(xiàn)出來,從而建立起學習內(nèi)容的記憶鏈。在初三物理復習課中運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將散亂的知識點內(nèi)容進行有效整合,使知識結構更加系統(tǒng)化,從而提高復習效率。
【關鍵詞】? 思維導圖 初三物理 復習課
【中圖分類號】? G633.7?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12-137-01
0
初三的學生正面臨著中考,任務繁重,壓力較大,在復習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單純的進行知識的回憶和題海戰(zhàn)術帶領學生進行復習,效率不高。物理知識較為抽象和枯燥,學生在復習中相對困難,思維導圖在初三物理復習課中的有效應用能夠幫助學生建構清晰的知識體系,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減輕學生復習壓力,提高學習效率。
一、思維導圖在初三物理復習課中的應用優(yōu)勢
思維導圖就是指學習者對某一主題知識體系的建構和知識結構的視覺化表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傳統(tǒng)的復習模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傳統(tǒng)的物理復習課大多是知識的復述,要求學生對知識點進行背誦和掌握,這種復習方式只會給學生造成更大的壓力,因此,將思維導圖應用在初三物理復習課中,轉(zhuǎn)變物理復習課的教學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一)可以使學生將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形象化,促進學生理解
思維導圖具有主動性的特征,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這一過程中就是學生主動思考、發(fā)散思維的過程,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化的掌握,還能在繪制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初三物理復習所要掌握的知識點龐大,學生的思路很難的清晰,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繪制能夠?qū)⒘闵⒌闹R貫穿成一個習題,通過關鍵知識點的篩選,濃縮知識體系,降低記憶的信息量。更直觀、形象的表現(xiàn)知識點,利于學生復習。
(二)思維導圖有利于提高學生復習效率
初三的復習任務較為繁重,物理復習課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復習教學時間運用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復習效率。
一方面,復習課教學運用思維導圖能夠提高學生記課堂筆記的效率。教師讓學生準備不同顏色的筆,讓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對知識點、概念和相關內(nèi)容進行連線,畫一個初步的思維導圖,然后讓學生對關鍵的知識點進行深入的加工和整理,使學習的內(nèi)容符合自己的認知規(guī)律,這種方式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的同時,提高復習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另一方面,在復習課中運用思維導圖,能夠使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問題。教師安排學生對某一具體章節(jié)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這一過程中學生的知識點掌握逐漸明晰,也能夠檢查自己的復習情況,查缺補漏,不清楚的問題也會逐漸明朗,鞏固知識點,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
二、思維導圖在初三物理復習課中的應用策略
在初三物理復習中運用思維導圖進行知識點的梳理和整合,能夠增強學生知識點的記憶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和對知識點的整體把握能力。因此,教師引導學生在物理復習中的應用是很必要的。
(一)教師教學方式的轉(zhuǎn)變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方式有著深刻的影響,因此,作為教師要積極落實新課程改革,在復習課中轉(zhuǎn)變教學方式,構建高效的課堂。
在物理復習課中思維導圖是有效的教學方法。公式只有在一定的物理情境中才能有具體的應用,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滿足當前物理教學的需要和學生多樣化的需求,引導學生物理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的情感。教師要運用思維導圖活躍課堂氣氛,創(chuàng)設教學環(huán)境。
思維導圖的應用需要教師的引導,這是以生為本教育理念的貫徹,化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教師的“教”轉(zhuǎn)移到學生的“學”,所以,在應用思維導圖時,就要從“教學生畫思維導圖”慢慢轉(zhuǎn)變?yōu)椤敖虒W生畫思維導圖”,明確復習范圍和目標之后,通過小組討論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填充和知識體系的自主建構,這一過程中學生對知識點的邏輯關系逐漸明晰,能夠使各個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進步,使學生快樂地學習。
(二)思維導圖的具體應用案例
思維導圖具有8種思維模式,包括圓圈圖、氣泡圖、括號圖、橋型圖、樹狀圖等。某一具體思維導圖的應用要根據(jù)學生的思維特點和具體的復習內(nèi)容進行設計。目前樹狀圖是初中物理復習教學中應用較多的一種類型。例如,整個初中物理課程是主題,分章節(jié)就是各個分支、各個分章節(jié)的內(nèi)容又可以進一步分解為子分支,每一個知識點也可以進行進一步的劃分。同時在這進一步的劃分中可以運用到圓圈圖、氣泡圖、流程圖、括號圖和橋型圖。
如,在復習“萬有引力”這一章時,首先我們要復習的是萬有引力的定義,萬有引力與重力的關系(萬有引力內(nèi)容、公式、適用條件),然后復習萬有引力定律的實踐應用(主要用來測量天體質(zhì)量和天體密度,進一步拓展測量方法),然后進一步引申出三個宇宙速度(首先要熟知三個宇宙速度的推導公式和意義;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物體在獲得這一水平方向的速度以后,不需要再加動力就可以環(huán)繞地球運動;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秒,地球上的物體要脫離地球引力成為環(huán)繞太陽運動的人造行星;第三宇宙速度16.6公里/秒,是航天器脫離太陽引力場所需的最低速度)。根據(jù)三個宇宙速度也就能進一步地掌握人造地球衛(wèi)星(近地衛(wèi)星、同步衛(wèi)星及其記憶點)、航天器的相關知識。這就是一個完整的“萬有引力”復習樹狀圖。
[ 參? 考? 文? 獻 ]
[1]景海霞.利用思維導圖提高高中生物理問題解決能力[J].科教導刊(下旬),2015.
[2]房愛翠.略談普通高中基本能力科復習課:借助“思維導圖”實現(xiàn)知識的真正結合[J].大眾文藝,2010.
[3]新課程背景下思維導圖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實踐研究[D].王偉紅.上海師范大學,2010.
[4]初中物理習題教學中實施有效教學策略探索[D].仲崇鵬.東北師范大學,2009.
[5]高中物理思維導圖策略下的教學實踐研究[D].閆宇.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