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恒
(江蘇師范大學(xué)語言科學(xué)與藝術(shù)學(xué)院, 徐州 221009)(英國諾森比亞大學(xué)人文系, 紐卡斯?fàn)朜E1 8ST)
時間是人類存在的基本形式。然而, 時間看不見、摸不著, 人們也缺乏相應(yīng)的器官對其進行感知。那么, 時間概念如何表征?概念隱喻理論認為, 所有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表征都必須借助于具體概念, 時間也不例外(Boroditsky & Ramscar,2002; Gibbs, 2017; Lakoff & Johnson, 1980)??缯Z言研究表明, 幾乎所有的人類自然語言都傾向于借助空間概念來表達時間, 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時間的空間隱喻” (spatial metaphors for time)(Evans, 2004; Li, 2017; Moore, 2014; Nú?ez &Cooperrider, 2013)。由于三維性是空間的基本特征,而時間在空間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才能加以表征, 故在前后、上下、左右三條空間軸線上都有可能形成時空隱喻映射(Bender & Beller, 2014; Laudau,2016)。在這當(dāng)中, 以“前后”時間隱喻最為常見。
從隱喻映射方向來看, 在英語、西班牙語等大多數(shù)語言中, 人們都傾向于用“前”表示“未來”,用“后”表示“過去”。Clark (1973)認為, 這主要與空間經(jīng)驗密切相連。人們朝前走, 而一般不會倒退。從時間上看, 過去經(jīng)歷過的地方通常處于身體的后方, 因此“后”與“過去”相連, 而未來將要走到的地方處于身體的前方, 故“前”與“未來”相連。與此相反的是, 目前發(fā)現(xiàn)在某些語言和文化中, 也存在用“后”表示未來, 用“前”表示過去的說法。例如, Nú?ez和Sweetser (2006)發(fā)現(xiàn), 由于艾依瑪拉語(Aymara)中存在大量表示言據(jù)性(evidentiality)的語法標(biāo)記, 即語言使用者在表達信息/知識的來源時, 必須明確指明其是否為親眼所見。受此影響, 由于過去的事情或經(jīng)驗常常為說話者所親歷, 因此艾依瑪拉人傾向于將其放在身體(眼睛)的前方, 表示具有較高的可見度。與此相反的是, 未來事件很少能為人們所預(yù)見, 故艾依瑪拉人偏好將其放在身體的(眼睛)的后方, 表示可見度低。
需要指出的是, 時間和空間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不僅存在于外顯的語言表達中, 同時也存在于人們的心智思維中, 可能形成不同方向上的“內(nèi)隱時空映射(implicit space-time mappings)” (Casasanto,2016; de la Fuente, Santiago, Román, Dumitrache, &Casasanto, 2014)。心理學(xué)研究表明, 語言和心智思維中的時空映射方向有時保持一致, 有時卻呈現(xiàn)出分離的狀態(tài)。這說明, 語言可能不是影響內(nèi)隱時間認知的唯一要素。針對上述問題, 本文首先回顧外顯和內(nèi)隱時空映射的同一性和差異性,其次根據(jù)近幾年興起的“時間焦點假設(shè)”, 分析影響人們內(nèi)隱時空映射的主要因素, 最后對現(xiàn)有研究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并對未來研究前景進行展望。
近年來, 研究者發(fā)現(xiàn)時間和空間的聯(lián)系不僅存在于語言表達中, 而且二者在信息加工上也會相互影響, 存在深層次的認知聯(lián)系。例如, 人們傾向于將從過去到未來的時間想象成沿著某一空間方向延伸的線, 即心理時間線(mental timeline)。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 諸多語言講話者在前后方向上的內(nèi)隱時空映射與其口頭表達中的外顯映射完全一致, 存在空間-時間聯(lián)合編碼效應(yīng)(李恒, 張積家,2016; Walker, Bergen, & Nú?ez, 2017; Stocker,Hartmann, Martarelli, & Mast, 2016)。Torralbo,Santiago和 Lupiá?ez (2006)最早利用反應(yīng)時任務(wù)考察了該效應(yīng)。在實驗中, 電腦屏幕上首先出現(xiàn)一張朝左或朝右的側(cè)臉, 然后在人臉的前方或后方呈現(xiàn)一個與時間相關(guān)的詞匯。研究者要求西班牙語被試口頭回答出該詞所代表的時間事件(“過去”或“未來”)。結(jié)果發(fā)現(xiàn), 當(dāng)表示“未來”的詞匯出現(xiàn)在人臉前方或表示“過去”的詞匯出現(xiàn)在人臉后方時, 被試的反應(yīng)更快。這一反應(yīng)模式與西班牙語中利用“前”表未來, “后”表過去的時間隱喻完全一致, 體現(xiàn)了時間語言和時間思維的認知同一性。
除反應(yīng)時任務(wù)外, 研究者發(fā)現(xiàn)時間心理表征的空間性在人們的體態(tài)和手勢中也有所表現(xiàn)(Rinaldi, Locati, Parolin, Bernardi, & Girelli, 2016;Sell & Kaschak, 2011; Sullivan & Bui, 2016)。大量研究表明, 人們在表達時間概念時, 往往無意識使用一些體態(tài)和手勢, 這些動作所包含的方向反映出深層次的時間思維方式, 是內(nèi)隱時空映射的重要體現(xiàn)(McNeill, 1992; Walker & Nú?ez, 2017;李恒, 2016)。如 Miles, Nind和Macrae (2010)發(fā)現(xiàn),當(dāng)英語母語者在想象一個與未來相關(guān)的事件時,其身體表現(xiàn)出一定程度的前傾, 而在想象一個與過去相關(guān)的事件時, 其身體會后傾。Nú?ez和Sweetser (2006)觀察到, 艾依瑪拉人在表達過去時間時, 傾向于做出向前運動的手勢; 在表達未來時間時, 手勢往后運動。手勢運動的方向恰好與其口頭表達中的“未來在后, 過去在前”時間隱喻一致。上述結(jié)果說明, 空間經(jīng)驗是時間概念得以表征的重要基礎(chǔ), 時空隱喻映射在語言和認知中具有較強的認知同一性。
雖然大量研究在不同語言和文化中都發(fā)現(xiàn)了外顯和內(nèi)隱時空映射的同一性。然而, 近年來有研究表明, 人們在使用時間隱喻時, 其時間內(nèi)隱認知并不總是與語言表達一致, 有時甚至出現(xiàn)分離的狀態(tài)(Casasanto, 2016; Walker & Cooperrider,2016)。如 Casasanto 和 Jasmin (2012)發(fā)現(xiàn), 英語講話者口語中主要使用“未來在前, 過去在后”的時間隱喻。然而, 在他們的伴語手勢中, 卻傾向于做出向左的手勢表示“過去”, 向右的手勢表示“未來”。所以如此, 從語用交際的角度來看, 人們在面對面交流時, 如果使用過多前后方向上的手勢,可能侵犯他人空間, 有不禮貌之嫌(Cienki, 1998)。從信息傳達的角度來看, 前后方向上的手勢運動受到更多身體上的限制, 范圍通常只有左右方向上的一半(如難以延伸至身體的后方), 也不如后者靈活, 信息傳遞的數(shù)量和效率自然受到影響,因此人們更加傾向于使用左右方向上的手勢表達時間信息。
除此之外, 時間語言和時間思維的不一致性,不僅體現(xiàn)在對不同軸線的選擇上, 還有可能出現(xiàn)在同一軸線上的不同方向。例如, de la Fuente,Santiago, Román, Dumitrache和 Casasanto (2014)發(fā)現(xiàn), 雖然摩洛哥大理亞人(Darija)在其口語中傾向于使用“前”表示未來, 用“后”表示“過去”, 但其時間手勢卻表現(xiàn)出相反的時空隱喻映射模式,手勢向前表示過去, 手勢向后表示“未來”, 體現(xiàn)了外顯和內(nèi)隱時空映射的分離性。
目前, 研究者從不同角度對外顯和內(nèi)隱時空映射的同一性與分離性進行了解釋, 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模型和假設(shè)??偨Y(jié)起來, 一是從語言和思維的關(guān)系入手, 提出了“隱喻構(gòu)念觀(Metaphorical Structuring Theory)”, 認為時空隱喻是塑造時間思維的主要因素; 二是從具身認知的角度出發(fā),提出了“時間焦點假設(shè)(Temporal Focus Hypothesis)”,認為時間思維是環(huán)境和個體因素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
Lakoff和Johnson (1980)提出的概念隱喻理論認為, 人們可以利用具體可及的空間經(jīng)驗對缺乏實體的抽象概念(如時間等)進行體驗式表征和加工。雖然該理論首次指明了空間經(jīng)驗在時間等抽象概念建構(gòu)中的重要作用, 但有研究者提出, 概念隱喻理論長期囿于語言證據(jù), 無法有效地證明時空隱喻的心理現(xiàn)實性, 更不能對隱喻加工的心理機制作出說明(Haser, 2005; McGlone, 2007;Murphy, 1996; 江桂英, 李恒, 2011)。與此同時,有研究者受到語言相對論啟發(fā), 認為不同語言在結(jié)構(gòu)、意義和使用方面的差異, 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說話者的思維方式(Whorf, 2000)。Boroditsky(2000, 2001)在此基礎(chǔ)上, 結(jié)合其對時間隱喻加工的研究, 提出了隱喻構(gòu)念觀。該觀點認為, 個體在其語言中所包含的時空隱喻引導(dǎo)下, 會有意識地在心理和思維層面建立起與之相對應(yīng)的時空映射關(guān)系, 因此語言是影響人們時間思維方式的重要因素。對上述兩種觀點進行對比后不難發(fā)現(xiàn), 二者的根本分歧實際上在于是否認為空間和時間之間的經(jīng)驗聯(lián)系貫穿隱喻習(xí)得與加工的全部過程。隱喻構(gòu)念觀認為, 人們思維中某種時空隱喻映射的建立與強化, 其關(guān)鍵因素在于其使用的語言,而非空間和時間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經(jīng)驗聯(lián)系。如漢語講話者使用更多的垂直隱喻, 因此其更有可能形成豎直方向上的內(nèi)隱時空映射。相反, 阿莫達瓦人(Amondawa)的語言中不存在利用空間術(shù)語表達時間的說法, 因此心智思維中也不能形成任何內(nèi)隱時空隱喻映射(Sinha, Sinha, Zinken, &Sampaio, 2011; Sinha, Sinha, & Zinken, 2016)。
雖然隱喻構(gòu)念觀得到了許多實證研究的支持,尤其對外顯和內(nèi)隱時空映射同一性這一現(xiàn)象具有較強的解釋力。但需要指出的是, 該理論也存在可復(fù)制性的問題(Chen & O’Seaghdha, 2013; January& Kako, 2007; Tse & Altarriba, 2008)。如 Chen(2007)認為, 對漢語母語者自身而言, 其縱軸時間表征相比于橫軸時間表征并不具有任何優(yōu)勢。但 Fuhrman等人(2011)認為反對派并沒有嚴格復(fù)制之前的實驗, 在方法上存在明顯缺陷, 如實驗材料沒有在被試間平衡等。此外, Chen等人的實驗結(jié)果似乎同樣表明, 相較于英語講話者, 漢語講話者更容易形成縱軸時間表征。另一方面, 目前的實驗證據(jù)大多來自于跨文化研究, 其本質(zhì)屬于準(zhǔn)實驗設(shè)計。被試在實驗開始之前, 就已經(jīng)是某種語言的講話者, 研究者無法排除其他因素(如文化、閱讀書寫等)對時間思維方式的影響, 因此難以證實時間語言與時間思維之間的因果關(guān)系。但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 時空隱喻表達確實可以塑造人們的心理時間表征。Hendricks和Boroditsky(2017)要求一組英語母語被試學(xué)習(xí)一種在其語言中不存在的時空隱喻映射, 如“早飯在晚飯之上”或“晚飯在早飯之下”, 當(dāng)中暗含了“過去在上, 未來在下”的隱喻聯(lián)系, 另外一組被試則學(xué)習(xí)一種完全相反的映射模式。結(jié)果發(fā)現(xiàn), 經(jīng)過訓(xùn)練的被試傾向于按照之前學(xué)習(xí)過的時空隱喻映射將時間事件進行上下排列。雖然Boroditsky及其合作者對之前的質(zhì)疑進行了較好的回應(yīng), 但需要指出的的是, 隱喻構(gòu)念觀依然無法對某些群體身上出現(xiàn)的外顯和內(nèi)隱時空映射分離現(xiàn)象作出說明。在此背景下, 有研究者提出了“時間焦點假設(shè)”。
既然語言中的時空隱喻映射無法預(yù)測摩洛哥人的內(nèi)隱時間思維, 研究者開始思考其他可能決定內(nèi)隱時空映射的因素。這當(dāng)中, 以de la Fuente等人(2014)提出的“時間焦點假設(shè)(Temporal Focus Hypothesis, TFH)”最具代表性。該理論認為, 人們內(nèi)隱思維中的前后時空隱喻映射主要取決于時間焦點, 即認知主體對于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等時間事件的注意力。根據(jù)具身認知理論, 在身體活動與客觀世界互動的過程中, 人們會獲得各種各樣的空間經(jīng)驗。隨著經(jīng)驗的積累, 人們會以身體為中心, 建立起一系列空間概念, 如上下、前后和左右等。在此基礎(chǔ)上, 才能建立起更加抽象的概念(如時間等) (Barsalou, 1999, 2016; Meier, Schnall,Schwarz, & Bargh, 2012; 葉浩生, 2010)。按照一般經(jīng)驗, 注意力主要與視覺相連。比如在日常生活中, 人們傾向于將需要更多注意力的事物放在身體前方以及視線范圍內(nèi), 而將不那么重要的事物放在身體后方或者移出視線范圍之外。因此, 如果人們對某一時間事件的注意力越多, 就越有可能將其與前方相連。反之, 得到注意力較少的時間事件, 則更有可能與后方相連。
為了驗證這一假設(shè), de la Fuente等人(2014)使用了一個時間圖表任務(wù)以考察西班牙和摩洛哥被試的內(nèi)隱時間思維。測試材料由一個卡通人物和兩個正方形組成。從上往下看, 主人公的正前方和正后方各有一個方形小框(圖1)。被試首先閱讀一個場景:圖中的卡通人物昨天去拜訪了一名喜歡動物(植物)的朋友, 明天要去看望一名喜歡植物(動物)的朋友。被試需要將植物和動物放置在他們認為合適的方框里(植物、動物的出現(xiàn)順序在
被試間平衡)。從實驗設(shè)計來看, 該任務(wù)時間概念(昨天和明天)并未與空間方位(前方和后方)直接相連, 實驗?zāi)康碾[蔽, 避免了空間提示性強的缺陷, 因此能夠較好地考察時間和空間的內(nèi)隱聯(lián)系。為進一步考察被試的時間心理傾向是否與其隱喻選擇一致, de la Fuente等人(2014)設(shè)計了一份“時間焦點調(diào)查問卷”。問卷共包含 20個以“過去” (10 個)和“未來” (10 個)時間相關(guān)的問題, 如“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優(yōu)于現(xiàn)代生活方式” (過去焦點)和“創(chuàng)新以及適應(yīng)新變化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未來焦點)。要求被試在5點量表(1=非常不同意, 2=不同意, 3=不一定, 4=同意, 5=非常同意)上對表述進行評分。
研究者發(fā)現(xiàn), 在時間圖表任務(wù)中, 西班牙人更有可能將表示未來的事物放在身體前方, 將表示過去的事物放在身體后方, 而摩洛哥人則表現(xiàn)出相反的認知模式。研究者認為, 這主要與二者的文化態(tài)度有關(guān)。西班牙人重視科學(xué)發(fā)展、社會進步, 表現(xiàn)出較強的未來關(guān)注性思維, 對未來事件的注意力更多, 因此傾向于使用“未來在前, 過去在后”的時間隱喻模式。與此相反的是, 摩洛哥人重視傳統(tǒng)文化, 強調(diào)古代儀式傳承, 表現(xiàn)出較強的過去關(guān)注性思維, 對過去事件的注意力更多,因此傾向于使用“過去在前, 未來在后”的時間隱喻模式?!皶r間焦點調(diào)查問卷”的結(jié)果也證實了這一觀察:西班牙人對與未來時間相關(guān)表述的評分更高, 而摩洛哥人對與過去時間相關(guān)表述的評分更高。西班牙人和摩洛哥人對過去和未來相關(guān)事物的關(guān)注程度能夠較好地預(yù)測二者對兩類時空隱喻選擇的偏好, 從而證明了“時間焦點假設(shè)”的正確性。
從上述實驗可以看出, “時間焦點假設(shè)”既可以對時間語言和時間思維的同一性現(xiàn)象作出解釋,如西班牙語講話者在口頭表達和內(nèi)隱時間任務(wù)中都表現(xiàn)出“未來在前, 過去在后”的時空隱喻映射,也同樣可以說明時間語言和時間思維產(chǎn)生分離的動因, 如摩洛哥人的前后時空隱喻映射在語言和認知中恰好相反。應(yīng)當(dāng)說, 相比于隱喻構(gòu)念觀,“時間焦點假設(shè)”具有更強的解釋力。近兩三年來,受該假設(shè)啟發(fā), 研究者采取相同的實驗任務(wù), 在不同環(huán)境下對多個人群的時間認知方式進行了考察。結(jié)果發(fā)現(xiàn), 除語言外, 諸多與時間焦點相關(guān)的因素都有可能影響人們的內(nèi)隱時間認知, 這不僅說明了時空隱喻映射的復(fù)雜性, 也體現(xiàn)了人類時間認知系統(tǒng)的靈活性。
“時間焦點假設(shè)”認為, 對過去和未來時間的關(guān)注度是塑造人們內(nèi)隱時空映射的關(guān)鍵因素。另有研究發(fā)現(xiàn), 文化態(tài)度、個體差異(如年齡等)、生活場景(如居住環(huán)境等)以及認知訓(xùn)練等因素都有可能影響人們對不同時間事件的關(guān)注程度(Shipp,Edwards, & Lambert, 2009)。基于此, 不少學(xué)者開始探究這些與時間焦點相關(guān)的因素, 能否最終影響人們心智思維中的內(nèi)隱時空映射。
如上所述, 研究者認為, 西班牙人和摩洛哥人時間概念化方式的不同源于其文化態(tài)度上的差異。這說明, 文化是影響時間隱喻映射的重要因素。然而, de la Fuente等人(2014)主要關(guān)注歐洲和非洲人群。為了進一步驗證理論的普適性, 研究者嘗試將目光投向其他民族與文化。如Gu, Zheng和Swerts (2016)發(fā)現(xiàn), 相比于西班牙母語者(12.8%),漢語母語者更傾向于形成“過去在前, 未來在后”的隱喻映射(36.8%)。研究者認為, 這主要與中國人對懷舊具有更強的情緒體驗, 更加看重過去有關(guān), 因此支持“時間焦點假設(shè)”。Li和 Cao (2018)同樣在中國文化中考察了內(nèi)地青年未孕女性的內(nèi)隱時空映射,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 被試對兩種前后時間隱喻模式幾乎表現(xiàn)出相同的偏好(55.2 % vs. 44.8%,p= 0.391 by Sign Test), 并且被試對過去和未來事件的評分也沒有表現(xiàn)出明顯的差異。這說明,中國青年女性并未表現(xiàn)出明顯的懷舊情緒。時間焦點能夠較好地預(yù)測中國未孕女性被試前后時間隱喻模式的選擇, 同樣支持“時間焦點假設(shè)”。
但需要指出的是, 雖然上述兩個實驗均支持“時間焦點假設(shè)”, 但其結(jié)果卻存在差異, Gu等人(2016)認為中國人具有“過去朝向思維”, 而 Li和Cao (2018)認為中國人(至少女性)對過去和未來的關(guān)注度相同, 未表現(xiàn)出明顯的偏好。對此, 可能的解釋是:首先, 在 Gu等人(2016)的研究中, 雖然中國人相比于西班牙人更加喜歡使用“過去在前, 未來在后”的內(nèi)隱時空映射, 但就其自身而言,中國人對兩種前后時間隱喻模式的選擇沒有顯著差異(36.8% vs. 63.2%,p= 0.14 by Sign Test), 這與 Li和 Cao (2018)的結(jié)果一致。其次, Gu等人(2016) 實際上沒有對漢語被試的時間焦點進行測量。相反, 他們主要引用的是其他學(xué)者有關(guān)中國人懷舊情緒的研究。如 Ji, Guo, Zhang和Messervey (2009)發(fā)現(xiàn), 相比于加拿大人, 中國人對過去新的關(guān)注程度更高, 記憶力也更好。然而,這些研究并沒有涉及中國人對未來事件的感知與注意, 因此無從知道中國人對未來時間的關(guān)注度是否低于其對過去時間的關(guān)注度。
個體差異對于諸多心理活動或過程都會產(chǎn)生影響, 時間認知方式也不例外(Duffy & Feist,2014; 李恒, 2015)。對于生活在同一文化中的人群而言, 其時間隱喻選擇偏好以及時間焦點傾向也可能存在差異。如de la Fuente等人(2014)通過對比西班牙年輕人和老年人的時間焦點和內(nèi)隱時空映射發(fā)現(xiàn), 前者更加重視未來, 習(xí)慣于將“未來”放在身體的前方, 而后者更為珍惜過去, 故將“過去”放在身體的前方。這說明, 文化并不是決定時間認知方式的唯一方式。相反, 人們的時間焦點和時空隱喻映射模式有可能隨著成長過程和身體狀態(tài)的改變而發(fā)生變化。Waliński (2016)通過分析語料庫中反映時間焦點的表達也發(fā)現(xiàn), 波蘭年輕人更加關(guān)注個人、社會和職業(yè)發(fā)展, 因此使用更多表示未來時間視域的副詞, 而這一表達模式在中年人身上呈現(xiàn)出明顯的下降趨勢, 顯示出時間焦點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
進化心理學(xué)發(fā)現(xiàn), 女性懷孕后, 母親角色的轉(zhuǎn)換會引發(fā)其對未來生活和未來事件的深入思考和重新規(guī)劃, 如權(quán)衡工作和家庭的比重, 關(guān)注后代的良好發(fā)展等, 這些都可能促使個體表現(xiàn)出強烈的未來取向思維(李愛梅, 彭元, 熊冠星, 2015)?;谶@一假設(shè), Li和Cao (2018) 利用時間圖表任務(wù)發(fā)現(xiàn), 中國青年懷孕女性更加傾向于形成“未來在前, 過去在后”的內(nèi)隱時空映射, 并且在時間焦點評分中, 對未來事件的贊同度也更高, 同樣支持“時間焦點假設(shè)”。
在現(xiàn)實世界中, 人們生活的場景并非總是一成不變。研究者發(fā)現(xiàn), 由于人類認知系統(tǒng)的靈活性與可塑性, 生活經(jīng)驗也可能對時間認知方式造成影響。Li和Cao (2017)通過時間圖表任務(wù)和時間焦點調(diào)查問卷考察了不同時間長度的生活經(jīng)驗對中國被試內(nèi)隱時空映射的影響。從長期生活經(jīng)驗來看, 生活在胡同的居民比居住在現(xiàn)代公寓的居民更加傾向于形成“過去在前, 未來在后”的內(nèi)隱時空映射。在時間焦點上, 前者對代表過去時間的表述評分高于后者, 而對代表未來時間的表述評分低于后者, 從而支持“時間焦點假設(shè)”。這是由于, 胡同代表的是一種傳統(tǒng)的生活居住方式,更有可能觸發(fā)被試的過去取向思維, 而現(xiàn)代公寓代表的是當(dāng)代社會居住環(huán)境的發(fā)展趨勢, 更有可能導(dǎo)致被試形成未來取向思維。
研究者甚至發(fā)現(xiàn), 不僅長期的居住生活經(jīng)驗會對被試的時間認知方式產(chǎn)生影響, 短期的參觀經(jīng)驗也可能改變?nèi)藗兊臅r間焦點偏好, 從而改變其內(nèi)隱時空隱喻映射。Li和 Cao (2017)發(fā)現(xiàn), 參觀古代錢幣展的漢語母語者在時間圖表任務(wù)中傾向于將“過去”放在身體的前方, 而參觀先鋒藝術(shù)展的漢語母語者更有可能將“未來”放在身體的前方。所以如此, 是由于文物通常代表著歷史文化傳統(tǒng), 因此被試在該種環(huán)境下過去取向水平較高。與此不同的是, 先鋒藝術(shù)展意味著思維上的超前意識, 代表著一種新的秩序, 有利于被試產(chǎn)生未來情景思維。上述實驗表明, 二者對不同時間事件重視程度的差異導(dǎo)致其產(chǎn)生了不同的內(nèi)隱時空映射模式, 均證明了“時間焦點假設(shè)”的正確性。
目前有關(guān)“時間焦點假設(shè)”的研究, 大多采取準(zhǔn)實驗設(shè)計(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意指在無需隨機安排被試的前提下, 在自然環(huán)境中考察原始群體的時間認知模式。然而, 該范式的一個缺點在于其內(nèi)部效度較低, 結(jié)論往往只能證明兩個因素的相關(guān)性, 而非因果性。比如, 學(xué)習(xí)歷史學(xué)或人類學(xué)專業(yè)能夠促使被試產(chǎn)生更高水平的過去取向思維, 從而導(dǎo)致其更有可能使用“過去在前, 未來在后”的內(nèi)隱時空映射,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時間焦點會對時間隱喻產(chǎn)生影響(Li & Cao,2017)。但另外一種可能的解釋是, 具有某種特點時間取向思維的人群, 在其受教育的過程中, 更有可能選擇與對應(yīng)時間事件密切相關(guān)的專業(yè), 如過去取向思維的個體更有可能選擇歷史學(xué)專業(yè)。因此, 準(zhǔn)實驗設(shè)計無法確切地證明時間焦點與時間認知方式之間的因果關(guān)系或雙向關(guān)系。
為證明時間焦點與內(nèi)隱時空隱喻映射之間的因果性, de la Fuente等人(2014)采用認知訓(xùn)練的方法, 在充分控制其他無關(guān)變量的條件下, 將西班牙語講話者隨機地分配至“過去焦點”和“未來焦點”組, 以考察時間焦點對時間隱喻的直接影響。結(jié)果發(fā)現(xiàn), 接受過去焦點訓(xùn)練的被試在時間圖表任務(wù)中, 回答“過去在前, 未來在后”時空映射模式的頻率得到了明顯提升; 接受未來焦點訓(xùn)練的被試, 回答“未來在前, 過去在后” 時空映射模式的頻率明顯增高。該實驗確認了時間焦點和時空隱喻映射的因果關(guān)系, 為“時間焦點假設(shè)”的證明提供了更為有力的證明。與此同時, 該實驗也說明, 人類的時間認知系統(tǒng)具有較強的靈活性與可塑性, 即使通過短期訓(xùn)練, 其內(nèi)隱時空映射方向也可能得到改變(Casasanto & Bottini, 2014)。
由以上分析可知, 已有研究關(guān)注了外顯和內(nèi)隱時空隱喻映射前后方向上的的表現(xiàn)形式、影響因素及其發(fā)生的認知心理機制。研究表明, 內(nèi)隱時空映射模式的聯(lián)結(jié)方向可能受到語言、文化態(tài)度、個體差異以及生活經(jīng)驗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研究者運用“時間焦點假設(shè)”, 結(jié)合概念隱喻理論和具身認知理論, 對其發(fā)生的心理機制予以了系統(tǒng)解釋。從語言類型學(xué)角度來看, 研究者在不同語系語言中對“時間焦點假設(shè)”進行了考察, 如漢語(藏緬語系)、大理亞語(馬格里布語系)、西班牙語(羅曼語系)等。但總體來看, 語言種類比較有限,
實驗數(shù)據(jù)也較少。從理論構(gòu)建來看, “時間焦點假設(shè)”雖然可以較好地解釋某些文化群體中時間語言和時間思維的分離性, 但似乎不能完全證偽
“隱喻構(gòu)念觀”。例如, 對于西班牙語講話者來說,
其口語中的時空隱喻映射方向似乎與內(nèi)隱時空隱喻映射方向完全一致。如此一來, 語言和時間焦點均能對此做出解釋。綜上所述, 雖然目前學(xué)界對人們內(nèi)隱思維中前后時空隱喻映射的考察取得了諸多進展, 但是仍存在一些未解決的問題, 需要進一步研究。
首先, 從認知機制來看, 多種因素都能從不同方面影響個體的時間焦點, 從而影響其時空隱喻映射方向。雖然這些因素對時間焦點的差異都有貢獻, 但是它們在影響個體時間認知方式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它們之間的交互作用如何, 目前為止還缺乏深入的研究。在未來的研究中, 可以將文化態(tài)度、個體差異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綜合起來, 探討它們對于時間隱喻映射方向的影響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以便對個體的內(nèi)隱時間認知得出更加完善的認識。
其次, 從實驗材料來看, de la Fuente等人(2014)的時間圖表任務(wù)因其實驗?zāi)康碾[蔽以及實驗操作簡便, 已成為考察時空隱喻映射的經(jīng)典范式, 也在后來諸多研究中得到應(yīng)用。然而, 該實驗任務(wù)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其本質(zhì)乃是一種離線任務(wù), 無法考察被試對時間隱喻即時加工的時間進程。被試有可能意識到實驗?zāi)康? 并且使用特定的反應(yīng)策略對問題進行回答, 影響實驗結(jié)果。今后可采用事件相關(guān)電位 (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任務(wù)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等在線方法對被試的時間隱喻映射方向進行更為準(zhǔn)確的測量。
再次, 從取樣方法來看, 目前不少研究采取的都是橫斷面調(diào)查(cross-sectional study), 主要在某一特定時間內(nèi)對特定范圍內(nèi)人群, 以個人為單位收集和描述人群的行為特征, 如de la Fuente等人(2014)通過對比年輕和年老西班牙人發(fā)現(xiàn), 隨著年齡的增長, 年歲較大的西班牙人會出現(xiàn)懷舊性記憶上漲(Reminiscence bump)現(xiàn)象, 即傾向于更多回憶年幼時期以及青春期歲月里所發(fā)生的事情, 因此導(dǎo)致他們時間焦點思維的過去取向水平更高。然而, 年老群體與年輕群體在時間認知方式上的差異可能源于二者成長時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經(jīng)歷以及生活習(xí)慣等, 即存在同輩效應(yīng)(cohort effect), 并不一定表明時間焦點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更加偏向過去。未來的研究可采用歷時追蹤的方法, 通過標(biāo)記相同人群時間思維的年齡序列特點, 形成以壽命為記錄跨度的時間焦點變化曲線, 從而更加全面地考察人類時間認知系統(tǒng)的可變性。最后, 從研究范圍來看, 目前對于“時間焦點假設(shè)”的驗證, 主要集中在對前后時間軸上。由于不同軸上空間-時間聯(lián)合編碼效應(yīng)的強弱程度存在差異, 不同的時間焦點是否會影響人們在其他空間軸上的時間表征還值得進一步研究(Eikmeier,Alex-Ruf, Maienborn, & Ulrich, 2015)。目前有少數(shù)研究考察了時間焦點與左右時間軸的心理表征問題。劉馨元和張志杰(2016)發(fā)現(xiàn), 時間焦點在過去的被試在過去時間詞啟動下, 對左側(cè)空間反應(yīng)更快, 但未來時間與空間之間不存在顯著關(guān)聯(lián); 時間焦點在未來的被試在未來時間詞啟動下, 對右側(cè)空間反應(yīng)更快, 但過去時間與空間之間不存在顯著關(guān)聯(lián)。上述結(jié)果表明, 時間焦點對左右時間表征差異的影響可能弱于前后時間軸, 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時間焦點假設(shè)”。在今后的研究中, 還可進一步考察漢語講話者豎直軸上內(nèi)隱時空映射的強弱程度及其與時間焦點的關(guān)系。
早期大量研究表明, 人們的內(nèi)隱時空映射很大程度上受到時間隱喻的影響, 二者表現(xiàn)出較大的同一性。近年來, 有研究者發(fā)現(xiàn), 不少語言和文化中的外顯和內(nèi)隱時空映射呈現(xiàn)分離的狀態(tài), 從而說明語言不是影響時間思維的唯一要素。近年來興起的“時間焦點假設(shè)”認為, 人們內(nèi)隱認知中的前后時空隱喻映射主要受其時間焦點的影響,即認知主體對某一時間事件的關(guān)注度越高, 就越有可能將其放在身體的前方。近幾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諸多與時間焦點相關(guān)的因素, 如文化態(tài)度、生活經(jīng)驗以及認知訓(xùn)練等都有可能影響人們的時間思維方式。但需要指出的是, 此類研究仍較為分散,缺乏整合和理論框架。因此可以預(yù)期, 隨著“時間焦點假設(shè)”的發(fā)展, 我們需要發(fā)展一個動態(tài)的、綜合考慮多個因素的前后時空隱喻映射模型, 以期對其背后的心理機制做出更加合理、全面的解釋。
江桂英, 李恒. (2011). 概念隱喻研究在神經(jīng)科學(xué)中的新進展——以心理現(xiàn)實性問題為例.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 43(6),934–941.
李愛梅, 彭元, 熊冠星. (2015). 孕婦更長計遠慮?——懷孕對女性跨期決策偏好的影響.心理學(xué)報,47(11),1360–1370.
李恒. (2015). 壓力感對漢語使用者時間隱喻理解的影響.現(xiàn)代外語, 38(6), 770–778.
李恒. (2016). 時空隱喻的心理現(xiàn)實性:手勢和手語的視角.心理科學(xué), 39(5), 1080–1085.
李恒, 張積家. (2016). 聽覺任務(wù)下漢語母語者對不同類型時間句的加工.心理學(xué)報,48(6), 617–624.
劉馨元, 張志杰. (2016). 不同時間關(guān)注點下的空間-時間聯(lián)合編碼效應(yīng).心理科學(xué), 39(2), 279–284.
葉浩生. (2010). 具身認知: 認知心理學(xué)的新取向.心理科學(xué)進展, 18(5), 705–710.
Barsalou, L. W. (1999). Perceptual symbol systems.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2(4), 577–609.
Barsalou, L. W. (2016). On staying grounded and avoiding quixotic dead ends.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23(4),1122–1142.
Bender, A., & Beller, S. (2014). Mapping spatial frames of reference onto time: A review of theoretical accounts and empirical findings.Cognition, 132, 342–382.
Boroditsky, L. (2000). Metaphoric structuring: Understanding time through spatial metaphors.Cognition, 75, 1–28.
Boroditsky, L. (2001). Does language shape thought?: Mandarin and English speakers' conceptions of time.Cognitive Psychology, 43(1), 1–22.
Boroditsky, L., & Ramscar, M. (2002). The roles of body and mind in abstract thought.Psychological Science, 13(2),185–189.
Casasanto, D. (2016). Temporal language and temporal thinking may not go hand in hand. In B. Lewandowska-Tomaszczyk (Ed.),Conceptualizations of time(pp. 169–186).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Casasanto, D., & Bottini, R. (2014). Mirror reading can reverse the flow of tim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3(2), 473–479.
Casasanto, D., & Jasmin, K. (2012). The hands of time:Temporal gestures in English speakers.Cognitive Linguistics,23(4), 643–674.Chen, J. Y. (2007). Do Chinese and English speakers think about time differently? Failure of replicating Boroditsky (2001).Cognition, 104, 427–436.
Chen, J. Y., & O’Seaghdha, P. G. (2013). Do Mandarin and English speakers think about time differently? Review of existing evidence and some new data.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41, 338–358.
Cienki, A. J. (1998). Metaphoric gestures and some of their relations to verbal metaphoric expressions. In J.-P. Koenig(Ed.),Discourse and cognition: Bridging the gap(pp.189–204). Stanford, California: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Information.
Clark, H. H. (1973). Space, time, semantics and the child. In T.E. Moore (Ed.),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acquisition of language(pp. 27–63). New York, NY: Academic Press.
de la Fuente, J., Santiago, J., Román, A, Dumitrache, C., &Casasanto, D. (2014). When you think about it, your past is in front of you: How culture shapes spatial conceptions of time.Psychological Science, 25, 1682–1690.
Duffy, S. E., & Feist, M. I. (2014).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ambiguous statements about time.Cognitive Linguistics, 25(1), 29–54.
Eikmeier, V., Alex-Ruf, S., Maienborn, C., & Ulrich, R.(2015). How strongly linked are mental time and space along the left-right axi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41, 1878–1883.
Evans, V. (2004).The structure of time: Language, meaning,and temporal cognitio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Fuhrman, O., McCormick, K., Chen, E., Jiang, H. D., Shu, D.F., Mao, S. M., & Boroditsky, L. (2011). How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forces shape conceptions of time: English and Mandarin time in 3D.Cognitive Science, 35, 1305–1328.
Gibbs, R. W., Jr. (2017).Metaphor Wars: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human lif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u, Y., Zheng, Y. Q., & Swerts, M. (2016). Which is in front of Chinese people: Past or Future? A study on Chinese people’s space-time mapping. In A. Papafragou, D.Grodner, D. Mirman, & J. C. Trueswell (Eds.),Proceedings of the 38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pp. 2603–2608). Austin, TX: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
Haser, V. (2005).Metaphor, metonymy, and experientialist philosophy: Challenging cognitive semantics.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Hendricks, R. K., & Boroditsky, L. (2017). New space–time metaphors foster new nonlinguistic representations.Topics in Cognitive Science,9, 800–818.
January, D., & Kako, E. (2007). Re-evaluating evidence for linguistic relativity: Reply to Boroditsky (2001).Cognition,104, 417–426.
Ji, L. J., Guo, T. Y., Zhang, Z. Y., & Messervey, D. (2009).Looking into the past: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past inform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6, 761–769.
Lakoff, G., & Johnson, M. (1980).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udau, M. J. (2016).Conceptual metaphor in social psychology: The poetics of everyday life.New York, NY:Routledge.
Li, H. (2017). Barbara Lewandowska-tomaszczyk: Conceptualizations of time.Cognitive Linguistics, 28(2), 361–370.
Li, H., & Cao, Y. (2017). Personal attitudes toward ti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oral focus, space-time mappings and real life experiences.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58(3), 193–198.
Li, H., & Cao, Y. (2018). The hope of the future: The experience of pregnancy influences women’s implicit space-time mappings.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58, 152–156.
McGlone, M. S. (2007). What is the explanatory value of a conceptual metaphor?.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27(2), 109–126.
McNeill, D. (1992).Hand and mind: What gestures reveal about thought.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eier, B. P., Schnall, S., Schwarz, N., & Bargh, J. A. (2012).Embodiment in social psychology.Topics in Cognitive Science, 4(4), 705–716.
Miles, L. K., Nind, L. K., & Macrae, C. N. (2010). Moving through time.Psychological Science,21(2), 222–223.
Moore, K. E. (2014).The spatial language of time.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ress.
Murphy, G. L. (1996). On metaphoric representation.Cognition, 60(2), 173–204.
Nú?ez, R., & Cooperrider, K. (2013). The tangle of space and time in human cognition.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17(5), 220–229.
Nú?ez, R. E., & Sweetser, E. (2006). With the future behind them: Convergent evidence from Aymara language and gesture in the crosslinguistic comparison of spatial construals of time.Cognitive Science, 30(3), 401–450.
Rinaldi, L., Locati, F., Parolin, L., Bernardi, N. F., & Girelli,L. (2016). Walking on a mental time line: Temporal processing affects step movements along the sagittal space.Cortex, 78, 170–173.
Sell, A. J., & Kaschak, M. P. (2011). Processing time shifts affects the execution of motor responses.Brain and Language,117(1), 39–44.
Shipp, A. J., Edwards, J. R., & Lambert, L. S. (2009).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temporal focus: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10(1), 1–22.
Sinha, C., Sinha, V. D. S., & Zinken, J. (2016). When time is not space: The social and linguistic construction of time intervals and temporal event relations in an Amazonian culture. In B. Lewandowska-Tomaszczyk (Ed.),Conceptualizations of time(pp. 151–186). Amsterdam/ Philadelphia, PA: John Benjamins.
Sinha, C., Sinha, V. D. S., Zinken, J., & Sampaio, W. (2011).When time is not space: The social and linguistic construction of time intervals and temporal event relations in an Amazonian culture.Language and Cognition, 3(1),137–169.
Stocker, K., Hartmann, M., Martarelli, C. S., & Mast, F. W.(2016). Eye movements reveal mental looking through time.Cognitive Science, 40(7), 1648–1670.
Sullivan, K., & Bui, L. T. (2016). With the future coming up behind them: Evidence that time approaches from behind in Vietnamese.Cognitive Linguistics,27(2), 205–233.
Torralbo, A., Santiago, J., & Lupiá?ez, J. (2006). Flexible conceptual projection of time onto spatial frames of reference.Cognitive Science, 30, 745–757.
Tse, C. S., & Altarriba, J. (2008). Evidence against linguistic relativity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 case study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metaphors.Journal of Cognition & Culture,8(3), 335–357.
Walker, E., & Cooperrider, K. (2016). The Continuity of metaphor: Evidence from temporal gestures.Cognitive Science, 40, 481–495.
Walker, E. J., & Nú?ez, R. (2017). Speaking, gesturing,reasoning: Methods and issues in the study. In B.Lewandowska-Tomaszczyk (Ed.),Conceptualization of time(pp. 67–84). Amsterdam/ Philadelphia, PA: John Benjamins.
Waliński, J. T. (2016). Reflection of temporal horizon in linguistic performance. In B. Lewandowska-Tomaszczyk(Ed.),Conceptualization of time(pp. 273–293). Amsterdam/Philadelphia, PA: John Benjamins.
Walker, E. J., Bergen, B. K., & Nú?ez, R. (2017). The spatial alignment of time: Differences in alignment of deictic and sequence time along the sagittal and lateral axes.Acta Psychologica,175, 13–20.
Whorf, B. L. (2000). The relation of habitual thought and behavior to language. In J. B. Carroll (Ed.),Language,thought, and reality: Selected writings of Benjamin Lee Whorf(pp. 134–159). Cambridge, MA: MIT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