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平
(湖南省衡南縣川口中心學校 湖南衡陽 421166)
朗讀作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基礎,更是學生提升語文學習能力的關鍵。唯有保證學生朗讀能力的習得及提高,才能幫助其對文章內容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從而全面提升其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1]。
從目前小學語文教學實情來看,朗讀教學并未受到足夠重視,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1)朗讀時間不足。部分教師會將朗讀學習放置在課前預習與課后復習階段,而在課堂教學中并未提供充足的朗讀學習時間,導致學生無法掌握合理的朗讀技巧,也導致學生朗讀學習意識難以形成;(2)朗讀內容過于單一。部分教師將朗讀視作為對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的檢查手段,所以朗讀內容完全局限于教材文章本身,殊不知只有豐富的朗讀內容才能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3)朗讀評價太過死板。部分教師在學生的朗讀中只會用“讀得不錯”“讀得很有感情”等概括性評價語言,學生無法從教師的評價中獲得建設性意見,久而久之學生的朗讀熱情逐漸消退,其朗讀能力的提高也成為空談。
為保證朗讀學習效果,教師首先需要對學生的朗讀興趣予以激發(fā),從而讓他們能夠主動進行朗讀,在積極性的推動下提高朗讀能力[2]。而小學生朗讀興趣的激發(fā),首先要綜合考慮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由于這一階段的孩子尚處在感性、形象思維階段,漢字儲備量并不對,并且難以長時間保持注意力,但他們對于形象具體、顏色鮮艷的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盡可能選用繪本、童話書等書籍去吸引學生注意,從而逐漸激發(fā)學生對朗讀的興趣。教師還可為學生布置課外朗讀任務,去收集自己喜愛的讀物,然后再課堂上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看誰朗讀得最好,如此一來小學生的朗讀積極性便能完全調動。
而小學生在朗讀古詩文時會表現出明顯的興趣不足,原因在于教師更看重古詩文內涵意義的解讀,而忽視了古詩文音韻的朗讀,所以為了激發(fā)學生對古詩文的朗讀興趣,教師可利用圖文對照的方式去幫助學生感受古詩文意韻。學生在觀看教師展示的洞庭湖美景圖片的同時,教師便可將“波光粼粼、水平如鏡、水天一色、寧靜和諧”等詞語板書出來,并且對文章中的比喻手法進行點撥,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去感知洞庭湖夜景,從而讀出古詩文的意韻美與意境美。
教師需要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提高重視,在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進行規(guī)劃時,需要將其融入其中進行綜合考慮。同時,教師需要結合新課程改革理念,通過對新課改理念的踐行去優(yōu)化朗讀教學過程。一般來講,在45分鐘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教師應當結合具體教學內容的多少去保證學生擁有5-10分鐘的朗讀時間,通過在這段時間內對文章開口朗讀,去形成個人體會與作者情感的交融。
比如,在教學《父親的菜園》這篇文章時,教師在進行文章講解之后便可鼓勵學生利用5分鐘時間,結合教師先前講過的文章主旨、作者情感表達等內容去認真朗讀,通過個人的朗讀去理解文章內容,感知之前忽略的細節(jié)與字眼。教師還要給與學生明確的朗讀目標,讓學生在目標指引下更加明確地展開朗讀,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在新課改理念推行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以凸顯,同時為了提高學生對朗讀學習的興趣,教師還需對朗讀教學方法予以創(chuàng)新,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教學活動開展,讓學生能夠自覺地參與到朗讀活動中,從而助力其朗讀能力的提高。
比如,教師可采取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去指導學生朗讀,要求學生在表演中要聲情并茂地進行朗讀,進而在朗讀過程中對文章中的人物性格及故事內涵有所理解,使其在學習情境中提高個人朗讀能力。如在學習《夜鶯的歌聲》這篇文章時,教師便可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表演中進行朗讀,感知文章內涵。此外,教師還可采取情境創(chuàng)設方法去指導學生朗讀,使其融入到情境當中去自發(fā)朗讀。如在講解《頤和園》這篇文章時,教師便可利用多媒體設備對頤和園的影像資料進行播放,讓學生對文章內容產生興趣,從而在直觀形象所創(chuàng)設的學習情境下,不由自主地對文章進行朗讀。
對于小學生的朗讀學習而言,教師的積極引導會發(fā)揮良性推動作用,所以教師需要對朗讀評價方式予以優(yōu)化,更多采用藝術性與鼓勵性的評價語言,確保小學生對朗讀抱有持久的熱情。通過藝術性語言進行朗讀評價,教師在面對學生存在朗讀不足的情況時,能夠用更加婉轉的語言去表達學生存在的不足之處,不僅能夠讓學生認識到自身朗讀能力與他人存在的差距,也能保證客觀事實正確傳遞[3]。比如學生朗讀速度過快,教師便可評價“你讀的非??欤f明你對所有生字都掌握清楚了,課前也肯定預習過了,但是為了其他同學能夠聽清楚,我認為你應該稍微慢一點,等等大家”。如此評價方式便能讓學生在意識到自身問題的同時,更加信服地接受教師的意見。而鼓勵性的評價,教師則需要根據學生的個人學習情況去設定評價標準,對基礎能力強的學生多給予明確的指導意見與方向,對于基礎能力弱的學生應當善于發(fā)現他們在朗讀中的閃光點,從而鼓勵其打好基礎再去逐步提高。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中需要重視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是在當前素質教育大力推行的今天,教師需要意識到朗讀能力屬于小學生語言能力的關鍵組成,因此需要采取多元形式的朗讀訓練活動,確定學生在朗讀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提升其朗讀能力的同時,深化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從而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