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煒
?
美國研究生教育的困境與出路——《研究生院之道》讀后感
張 煒
《研究生院之道》討論了美國研究生特別是人文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如雙軌模式定位不清、課程教學脫離實際、綜合考試方法欠佳、論文寫作偏離培養(yǎng)目標、完成學業(yè)時間過長、輟學率偏高、學術就業(yè)供求矛盾等,并從歷史演變、系統(tǒng)背景、市場作用等視角分析了原因,建議應加強道德規(guī)范、優(yōu)化培養(yǎng)目標、改革課程教學、明確論文要求、拓寬就業(yè)選擇、強化導師責任,對于了解和借鑒美國研究生教育不無裨益。
研究生院;人文博士研究生;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過程;研究生教育學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會長趙沁平院士多次強調,應加強研究生教育學的學科建設[1]。在他的直接關心和指導下,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戰(zhàn)軍教授策劃組織,啟動了世界研究生教育經典譯叢的翻譯出版。2017年3月,學位 與研究生教育雜志社周文輝社長轉來榮利穎博士翻譯的《研究生院之道》一書的文稿,有機會先睹為快。
“The graduate school mess: what caused it and how can fix it”一書于2015年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2],作者萊納德·卡蘇托是美國福德漢姆大學教授、《高等教育紀事報》“研究生”專欄的撰稿人。他本科畢業(yè)于哥倫比亞大學,在哈佛大學獲文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美國文學和文化的教學 科研工作,對美國研究生教育有親身體會和理論 思考。
此書出版后引用和評論不少。書商在推介該書時強調:美國研究生教育處于混亂(disarray)已不是秘密[3]。Schuman非常贊賞作者自己指導博士生的做法和觀點,即導師要與學生討論如何在攻讀學位與家庭生活之間尋求平衡[4]。Rodrigues認為,作者不僅描述了美國研究生與研究生院存在的問題,也檢驗了圍繞這些問題的一些假說,還為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出了建議[5]。Grossman認為,作者指出的美國博士教育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Marks贊許作者沒有就事論事,而是在大學與社會關系這個更大范圍內討論研究生教育[6]。Bush強調,作者通過研究生教育這個透鏡,向讀者展示了當今美國社會的“學術病”(ills of academia)。還有書評指出,有很多指引研究生走向學術的書籍,但至今還沒有一本寫給研究生教師和導師及管理者的專著,人文研究生、項目管理者和高校教師可能會發(fā)現閱讀此書是一項值得的投資[7]。Hayford則強調,盡管本書是針對大學教授寫的,但卻是說給公眾聽的[8]。
多年來,國內文獻較少直面美國高等教育的問題[9],存在不少認識誤區(qū)和似是而非的觀點[10]。即使美國不少文獻涉及其博士生教育體系存在的問 題[11],阿特巴赫也在10多年前就在我國期刊上介紹美國研究生教育的現狀與問題[12],但依然有國內文獻認為美國博士生培養(yǎng)模式是世界博士生教育改革的“金本位”[13]。《研究生院之道》的翻譯出版[14],為我們了解和借鑒美國研究生教育,提供了一個有益的窗口。
作者在書中毫不掩飾對于美國研究生教育的不滿,在前言中的首句就發(fā)問:“我們的研究生制度已經‘病入膏肓’了嗎?”并強調“這種病態(tài)無疑橫行內外,貫穿始終”(pp1-2)。①作者回顧總結了美國研究生教育的歷史、發(fā)展和現狀,并著重以人文學科為例,深入剖析了美國研究生教育存在的問題。
在美國博士生教育的早期階段,博士既是純知識探索的象征,也有實際應用的職責,而博士學位的教學功能遠不及研究使命來得重要(p110)。
在19世紀末,美國高校注冊學生僅23.8萬人,1947增加到233.8萬人[15]。學生數量的快速增加使得高校教師供不應求,博士生培養(yǎng)重心轉向準備和提供師資,為此有批評意見認為研究生院成了“偽裝的師范學院”。面對上述問題,不少大學嘗試分設學術博士與專業(yè)博士,構成了博士生教育的“雙軌模式”,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對于應用型高級人才需求的矛盾,但學術博士與專業(yè)博士的界限糾纏不清,專業(yè)博士的聲譽不高。例如,教育博士被貶稱為“低端的”“刪減版的”教育學博士(Ph.D. in education)(p112)。
盡管如此,專業(yè)博士培養(yǎng)模式持續(xù)實施,已涵蓋教育博士(Ed.D.)、文科博士(D.A.)、音樂藝術博士(D.M.A.)、工商管理博士(D.B.A.)和工程博士(D.Eng.或E.E.S.)等。同時,第一級專業(yè)學位(first professional degree)的數量快速擴張,自1969年起一直超過學術博士與專業(yè)博士之和[16]。
但是,文科等專業(yè)博士解決美國高校師資緊缺的角色正在受到沖擊,伴隨美國高等教育規(guī)模增速趨緩,對高校教師的需求也隨之減弱,加之學術博士也對本科教學崗位趨之若鶩,導致一些大學取消了文科博士培養(yǎng)項目,文科博士學位的授予規(guī)模也有所縮?。╬115)。
有文獻認為,我國研究生對于課程體系合理性及前沿性的滿意度較低[17],與美國相比,我國博士生的課程教學更加松散、隨意、不嚴格[18]。而作者卻認為,美國博士生的課程教學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已經多年教學不得其法”(p23)。由于忽視對人的關懷,“教學法的地位岌岌可?!?。教師(包括管理者)沒有投入足夠的時間去了解研究生的學習,并提供指導,甚至根本就不愿去了解研究生想學什么、應該學什么(pp12)。
研究生院的教師之間很少交流如何授課,他們“從來不聚在一起討論該如何教”,給同一批學生授課的教師即使不經意間地討論教學也會感到不自在(p33)。
另外,盡管國內文獻對研討課(seminar)贊賞有加[19],但作者認為,一些不負責任的教師使得這種教學方式問題頻出。有的研討課從一個話題蹦到另一個話題,“就像一場多人沙灘球游戲,球從一人傳到另一人”,而有的教師非但不加以組織引導,甚至根本就沒有遵循教學大綱(p30)。
有文獻認為美國博士生的資格考試涉及的課程面廣,考試程序嚴格,淘汰率高[20],這既保證了博士生在校人數的平衡,又控制了博士生的質量,提高了博士生的競爭力[21]。近年來,也有文獻指出,博士生資格考試的角色應該重新定位,以過程為導向,側重其對博士生科研的導航和推動力作用,而不是將其作為終止博士生學習進程的淘汰過濾機制[22]。
在美國,研究生的“綜合考試”(comprehensive exams)是基于教學內容而設計的考試,它所注重的考察范圍是一個學科領域內的全部知識。同時,與綜合考試相似的“通識考試”(general exams)、“資格考試”(qualifying exams)也在使用。作者認為,上述考試都太過專注于“折磨”研究生而缺乏目的性(p53)。
美國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實行上述考試,原因在于研究生數量的大量增加,使得僅僅依靠學術論文一種手段來對學生進行考核已經不夠用,需要增加一道關口來剔除那些讀研能力不足的學生。這種考試的合理性在于,讓不夠格的研究生盡早退出,因為即使他們勉強完成了學業(yè),最后也會由于準備不充分或水平欠佳而就業(yè)困難(p54)。
盡管舉行這些考試的初衷無可厚非,但如何考和考什么值得商榷。作者認為,這種“覆蓋其專業(yè)領域中所學全部知識的口頭審查”,將“考查重點放在費時的死知識上”,對于博士生撰寫學位論文并沒有太大的幫助,就像通過跳高來“測試他們是否具備參加馬拉松比賽的資質”(p55)。
作者指出,“全世界的博士生幾乎都有學位論文的要求”,也有大量書籍指導如何書寫論文,但導師不僅很少講授如何撰寫學位論文,反而誤導博士生“堅信他們的學位論文是應該被出版的”。不少博士生花費大量時間“過分修飾”論文的語言文字,這已成為他們延長學業(yè)的又一重要原因(p101)。
調查顯示,我國42所研究生院2007年以前入學并于2010年7月畢業(yè)的博士生獲得學位的平均時間為4.5年[23],而美國博士生完成學業(yè)往往需要8到10年[24]。對此,作者批評美國博士生“獲取學位的時間過長,在人文領域嚴重到了滑稽而令人蒙羞的程度”(p142)。20世紀60年代之前,在美國完成博士學位很少超過四五年(pp9),但現在獲得人文博士學位大約需要9年(pp3)。
同時,由于學術就業(yè)市場競爭的加劇,大學教師聘用委員會一般會優(yōu)先選擇那些學習時間較長、學術成就更多及工作經驗更豐富的申請者,迫使產出能力較強的研究生“延長學習時間”以順應這種標準,也使得“有保障的經濟資助”反而會增加學位獲取時間(p138-139)。
在美國,有高達50%的博士生最終放棄學業(yè)(p83)。原因在于,一是錄取的標準不高。20個世紀中期,最挑剔的美國研究生院都錄取了一半的申請者,稍差一些的研究生院基本上是來者不拒。在威斯康星州,所錄取研究生的40%曾排在系里的后一半。二是導師和管理者的責任缺位。一些教授對博士生放任不管,對他們不能按時完成進度不聞不問(p83),有的甚至“不讓學生愉悅地受教、愉快地育人,而讓他們飽受折磨、苦不堪言(p23)”。
一些博士生處于獲得學位希望不大但又不甘終止學業(yè)的兩難境地,不僅浪費緊缺的教育資源,也浪費這些學生的青春年華。而要作出輟學的決定是一個非常痛苦的抉擇過程,因為要面對巨大的環(huán)境及輿論壓力。美國的學術文化不支持研究生輟學,研究生院要考核博士完成率,博士生自身也會認為輟學是人生經歷的失敗,盡管有的博士生入學后很快就意識到自己并不適合讀研、特別是寫論文,他們也會不得不努力拼搏至最后一刻(p82-84)。
作者批評美國大學在博士生培養(yǎng)過程中,很少顧及培養(yǎng)對象的職業(yè)需求,未能使他們準備好面對多種多樣的職業(yè)生涯。在美國高等教育規(guī)??焖僭鲩L的“黃金時期”,教職崗位需求量很大。此后,“大多數人文學科博士并不能進入研究型大學的終身教職崗位”(pp10),不得不重新開始新的職業(yè)生涯,或在高校從事低收入的輔助工作。結果是,“年輕的學生經過長年累月的學術訓練,只能換來一份收入低廉、不受尊敬、充滿不確定性的工作(pp4)。”
但是,盛行的觀點依然認為“研究生院是培養(yǎng)未來教授的專業(yè)訓練場所”(pp1)。導師們依然教導“學生不去找圈外的工作,告訴他們這充其量只是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會讓導師們失望(pp7)?!辈簧俨┦繉W位獲得者并未做好在高校學術崗位以外就職的心理和技能準備。加之學術就業(yè)市場的門檻不斷提高,“競聘者為了一個助教職位都要發(fā)表很多文章,甚至……比他們面試者的發(fā)文量還要多(p131)?!?/p>
1861年,耶魯大學頒發(fā)了美國第一個哲學博士學位,而美國的研究生院及博士學位的標準化起始于1876年成立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p99-100)。一百多年來,對美國博士生教育存在諸多似是而非的假定和由來已久的偏見。
通過對美國高等教育發(fā)展變化的回顧,作者指出,“美國是一個高等教育的使命與中產階級身份和目標難以分離的國家”,而中產階級的身份變化及社會結構變化,也使得大學(不包括英格蘭式的文理學院)的使命向培養(yǎng)公民與生產知識二者并重轉變后,大學功用出現了過分強調專業(yè)教育而忽視通識教育、將研究置于比教學更重要位置、重研究生教育輕本科教育等突出問題。例如,芝加哥大學在成立時就明確“研究是最重要的,教學排第二”“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設計并沒有包含本科生,克拉克大學也沒有(p6-7)”。
同時,“研究生教育整體的保守性”(pp2),甚至“在某種意義上抗拒改變”(pp10),使得研究生院“在‘人’這個層面出現了極大的問題”(pp7)。在美國高等教育由“老三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室為中心)向“新三中心”(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以學生學習為中心、以學習效果為中心)轉變的過程中[25],研究生教育依然是“以教師為中心”,研究生院的結構設計仍然根據教師的需要以及制度的需要,而不是學生的需要(pp11)。導師們受制于迂腐成規(guī),總是選擇用自己讀書時的“受害”方式再去“為害”學生(p58),加之“又懶又自戀的教授數不勝數”(p30),使得學生們“感到失望甚至憤怒”(pp13)。
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美國研究生教育中出現的問題不少都源于“整個高等教育系統(tǒng)內更大的制度問題”(pp2)。因此,“研究生院的問題離不開美國高等教育的大背景”(p1)。
作者反對把高等教育看作是“商業(yè)行為”的觀點,認為“高等教育的日漸商品化掩蓋了高等教育的使命”(p3),批評美國聯(lián)邦政府對高校資助的縮減,批評高等教育學費太貴且上漲過快(p143),而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博士生在讀期間花費過量的時間投入教學,“更何況有時他們只是要賺點課時費”(p81),影響了自身的課程學習和論文寫作。
同時,由于經費緊張等原因,大學教師的結構發(fā)生重大變化,兼職教師的比例不斷提升。1975年,多數大學還是由終身教授或教師授課,到2009年已跌破25%(p153),不僅對高等教育的質量構成威脅,也使得博士的學術就業(yè)更加困難。
基于市場視角,美國研究生教育一方面是市場失靈,盡管高校終身制崗位需求有限,但博士的供給依然嚴重過剩,供給和需求嚴重扭曲(distorted)。另一方面是市場驅動,由于高校擴大博士生規(guī)模可以吸引更多高水平的教授,以此提高研究生院的知名度和名次,管理者和教師都不愿砍掉一些招生項目以縮減博士生規(guī)模[26]。
作者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純市場調節(jié),……市場也需要宏觀上的人為調控(p34),”更何況“學術就業(yè)市場從根本上說并不能稱之為市場”,因為大學既生產博士,也聘用博士,并非是獨立的生產者和消費者(p151)。這些都使得市場在調節(jié)大學對博士生的供求關系上顯得力不從心。而學術市場供過于求的狀態(tài),造成了博士生教育的投入產出問題,“大量的輸入意味著研究生院必須大量豢養(yǎng)教授,極少的輸出意味著只有很少的研究生能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并且到負有盛名的學府擔任教師(p83)。”
攻讀博士學位不僅剝奪了研究生賺錢的機會,還使他們背負沉重的債務負擔。2004年,美國博士生的中等債務水平為4.5萬美元,有些研究生的貸款額達到7.5萬美元以上。作者認為,當教師和管理層明知學生貸款負擔加重還要維持(甚至延長)獲取學位的時間,“就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p144)。另外,這樣一種投入產出,依然有大量的申請者躍躍欲試,市場的調節(jié)作用似乎有限。
榮利穎博士將原著的“結論”部分放在譯著的第一章,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也是作者反復強調的。美國研究生院已經失去了大部分研究生以及大眾的信任,要“重新贏回信任”,就必須證明研究生院“值得被信任”(p13)。因此,“高等教育需要一個新的共同的道德規(guī)范”,以“提供一種重新思考”當代教育行為的方式(p2),“形成21世紀高等教育新的‘關懷’倫理”,特別是應更加專注對學生的關懷,把人文社科的博士生教育與其個人發(fā)展目標相結合(pp8-10)。研究生和教授必須共同努力,“以保持學術界的正常運轉,重建共生共榮、相互支持的關系”(p16)。實際上,這也就是構建“學習共同體”的關鍵所在[27]。
為了使公眾了解和理解學術工作及其價值,作者主張應教給研究生“溝通”的技巧,并加強與各級教育的聯(lián)系,構建“有學術意識的社會共同體”,促使博士生“學會如何接觸不同知識層次的受眾”,引導他們開眼看世界,幫助其與專業(yè)圈子之外的社會建立聯(lián)系(p18-19)。
如前所述,按照市場規(guī)律,博士畢業(yè)生就業(yè)難,說明供給超出需求,解決之道是壓縮招生規(guī)模,但作者卻主張調整“培養(yǎng)模式和目標以適應時代的需要”(pp14)。
國內已有文獻介紹美國博士生教育目標從“學科看護者”到“可雇傭的人”的轉變,培養(yǎng)學者不再是博士生教育的唯一目標[28]。作者也認為,大學、研究生院與導師都必須對研究生的職業(yè)生涯負責,必須明確告知能為他們提供何種教育,以及他們畢業(yè)后會有哪些出路,特別是這些出路絕不僅僅局限于學術圈(pp6)。
“學會如何從工作中找尋快樂才是研究生教育最重要卻常被忽視的部分”。為此,作者強調要拓展對于研究生成功的定義,不能將成功僅僅局限于很多博士畢業(yè)后實際上難以進入的學術工作(p147)。21世紀的研究生教育應當包括實用的技能訓練,為畢業(yè)生在高等教育系統(tǒng)外部的就業(yè)做準備(pp11)。為此,應定期審查進度,并提供更好的財政支持和更加友善的就讀環(huán)境(p84)。同時,要獎勵那些能力出眾、努力縮短就讀時間的研究生,建立長效的獎勵機制(p142)。
研究生教育回歸公共服務的使命,必須改革研究生院的教學,更新研究生課程(p147),因為“課堂教學變或不變事關全國碩博教育事業(yè)的興衰?!彩玛P整個高教體系的興衰(p32)?!备母锏暮诵脑谟?,要從現行的“教師中心型課程”向“學生中心型設置”的課程轉變(p35),著力改進課程設置和標準,為學生進入更廣闊的就業(yè)市場做好準備(pp4)。
關于課程內容,在本科通識教育與專業(yè)教育仍然爭論不休之際[29],作者主張要為研究生設置“一個核心課程群”(p1),并“兼容不同就業(yè)需求的學生”,從“無視學生需求的內容主導式教學”轉向更加“重視知識技能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提高諸多在圈外崗位就業(yè)的能力”(p44)。
關于綜合考試的范圍和重點,作者建議應該與研究方法及實踐相互關聯(lián)起來,將長期以來把綜合考試作為對學生基本知識掌握程度的測試(頂石法),變?yōu)閷⑵淇醋髡撐碾A段開始的標志(基石法),象征著學生可以從通用基本知識的學習階段進入具體專業(yè)領域的研究工作,以指引學生向論文選題的方向思考(p59)。
既然研究生的職業(yè)生涯具有多樣性,就應“對博士論文格式的要求更加靈活”,明確撰寫學位論文的目的是為了使其獲得指導委員會的批準認同以獲得博士學位,而不是為了出書(p105)。
對于這一點,作者于2011年就指出,學位論文對于博士生在學術界工作非常重要,但非學術界的雇主通常更關心文憑(credential)。盡管“要么出版、要么離開”(write a book or else)是年輕學者接到的命令而不是建議,但并非所有的博士論文都適合出版。為此,作者建議在博士學位論文真正達到專著的水平后再去出版[30]。
關于“學術就業(yè)市場”的范圍,作者認為應包含學術工作、學術圈內的非教職工作與非學術工作(p151),并建議統(tǒng)計并公布歷屆博士的就業(yè)情況,以使研究生、導師乃至社會都明了學術就業(yè)形勢(p168)。同時,應從研究生一入學就加強就業(yè)教育,如召開職業(yè)發(fā)展研討會、強化就業(yè)服務合作關系等(p90),使研究生在入學時就清楚他們的前景,盡職盡責地輔導并幫助他們做出選擇,為他們提供咨詢和實習機會(p23)。
美國高校對于研究生導師的稱謂并不一致,多見“adviser”,也有叫“director”“sponsor”“mentor”,早期還稱為“master”。作者主張用“adviser”,并將其界定為“大學里那些輔導畢業(yè)生論文并在上面 署名的教授”(p63)。他認為“導師就像園丁,培 養(yǎng)著一株株的嫩苗。修枝剪葉、澆水施肥只為他 們能茁壯成長”。師生關系如果處理得當,能使 雙方受用終身,雙方還能成為朋友,如家庭成員 般親密無間;處理不當,會導致憤怒、怨恨、痛 苦(p81)。
導師可以改變研究生的一生,為此作者提出,導師應該有兩個目標:第一,幫助學生完成學位論文,或者勸退;第二,為學生在其自主選定的學術或非學術就業(yè)領域做準備(p71)?!拌b于當今的就業(yè)前景,許多有前途的學生不會去追求教書這條路。這個決定可能會讓導師失望,但是戰(zhàn)勝這樣的失望恰恰是導師的職責所在”,特別是導師應該“理解和支持學生輟學”(p88)。
作者強調,導師應根據研究生的日趨多樣性來為他們提供“量身定做”的個性化建議,并訓練其朝著確定的目標努力,并主張導師“每月見一次學生,檢查他們的筆記和草稿,或者規(guī)定最后期限,或者讓學生集體開會匯報進度,導師還可以指定參考書目或建議一個研究主題,等等”,特別是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應竭盡全力幫助他們(p79),“與學習上有困難的研究生坐下來好好談談(p86)?!?/p>
相形之下,國內文獻對于導師的期望和要求更高,主張導師要對研究生的學習、科研、品德及生活等各方面?zhèn)€別指導并全面負責,并強調這是研究生培養(yǎng)體系的核心因素[31]。調查顯示,對師生關系滿意或很滿意的研究生和導師分別達到了79.6%和91.9%,對師生關系不滿意的研究生和導師分別只占3.2%和0.4%[32]。
本書寫得通俗易懂,翻譯得也準確流暢,適合高校研究生、教師、研究人員,乃至關心關注高等教育的人士閱讀。當然,本書也有一些可以完善之處。例如,敘事較多,但說理不透。一是作者認識到歷史的原因使得美國博士生教育的功能定位含混不清與變化不定(p6),但沒有深入剖析大學使命演變的深層次原因及對博士生教育的影響,包括大學理念的演變創(chuàng)新及經濟社會發(fā)展變化對高等教育需求的不斷提升與多樣性[33]。二是作者指出要從高等教育大背景來思考研究生院存在的問題,呼吁“自下而上重塑我們的高教體系(p147)”,但對美國高等教育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原因著墨不多且顯得零散,提出的建議力度和效度不足。三是作者對學術就業(yè)市場的經濟學分析和解讀深度不夠,使得讀者有些不得其法。
建設高等教育強國,需要更多的高層次拔尖人才。我國博士生教育的規(guī)模還需擴大、結構更要優(yōu)化[34],統(tǒng)籌協(xié)調規(guī)模、質量、結構、效益,實現內涵式發(fā)展,學習借鑒發(fā)達國家經驗教訓,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學理論和學科體系[35-36]。
[1] 趙沁平. 開拓、創(chuàng)新、求真,科學構建研究生教育學學科體系[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6):1-3.
[2] CASSUTO L. The graduate school mess: what caused it and how can fix it [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5.
[3]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About this book[EB/OL]. [2017-07-13]. http://www.hup.harvard.edu/catalog.php? isbn=9780674728981.
[4] Schuman R.A conversation with Leonard Cassuto on ‘the graduate school mess’ [EB/OL]. (2015-11-08) [2017-09-06] .http://www.chronicle.com/article/A-Conversation-With-Leonard/234101.
[5] Rodrigues S.Is there a solution for the PhD problem? [EB/OL].(2015-11-09)[2017-09-06].http://www.popmatters.com/feature/is-there-a-cure-for-the-phd-problem/.
[6] Marks J. The dream is gone: Leonard Cassuto’s the graduate school mess[EB/OL].(2015-09-16) [2017-09-06]. https://www. jamesgmartin.center/2015/09/the-dream-is-gone- leonard-cassutos-the-graduate-school-mess/.
[7]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Reviews [EB/OL]. [2017-07-13]. http://www.hup.harvard.edu/catalog.php?isbn=9780674728981&content=reviews.
[8] Hayford E. Reviews [EB/OL]. [2017-09-06].https:// zh.scribd.com/document/51902271/Psychology-Education-Harvard-University-Press.
[9] 張煒. 哈佛的光榮夢想與迷失變革[J]. 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45-53.
[10] 張煒. 對美國高等教育的十個認識誤區(qū)[J]. 高等教育研究,2005(6):88-95.
[11] GUMPORT P J. Graduat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terdependence and strain [M] //ALTBACH P G, BERDAHL R O, GUMPORT P J.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5:450-453.
[12] 阿特巴赫,別敦榮,陳麗. 美國博士教育的現狀與問題[J]. 教育研究,2004(6):34-41.
[13] 王東芳. 美國博士生培養(yǎng)的理念與制度[J]. 高等教育研究, 2013,34(9):54-60.
[14] 卡蘇托. 研究生院之道[M]. 榮利穎,譯.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7.
[15] 張煒. 中美兩國高等教育學生規(guī)模的比較與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2008(8):104-109.
[16] 張煒,張蓉,劉延松. 建設高等教育強國視角下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中美博士研究生規(guī)模與結構的比較[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8(8):73-77.
[17] 周文輝,王戰(zhàn)軍,劉俊起,等. 2015年我國研究生滿意度調查[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5(10):14-19.
[18] 包水梅. 美國學術型博士生課程建設的特征與路徑研 究[J]. 高等教育管理,2016,10(1):116-124.
[19] 馬啟民. “seminar”教學范式的結構、功能、特征及其對中國大學文科教學的啟示[J]. 比較教育研究,2003(2):20-23.
[20] 程永元,邱成悌,王華. 關于博士生資格考試問題的探討[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1995(5):41-42.
[21] 楊庚,楊健. 對美國博士生資格考試制度的分析與借 鑒[J]. 南京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2):35-38,42.
[22] 于書林,喬雪峰. 博士生資格考試:過濾器還是導航儀?[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2(9):64-67.
[23] 李海生. 我國博士生延期完成學業(yè)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對42所研究生院的問卷調查[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2(5):9-15.
[24] 李海生. 美國博士生學業(yè)完成的困境及原因分析[J]. 全球教育展望,2014(11):101-111.
[25] 趙炬明. 論新三中心:概念與歷史——美國SC本科教學改革研究之一[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3):35-56.
[26] MCKENNA L. The educational bridge to nowhere [EB/OL].[2017-07-13].https://www.theatlantic.com/education/archive/2015/09/whats-the-point-of-a-phd/405964.
[27] 張煒,萬小朋,張軍,等. 高等教育強國視角下的學習共同體構建[J]. 中國高教研究,2017(2):1-3.
[28] 王東芳. 培養(yǎng)學科看護者?——博士教育目標的學科差異[J]. 復旦教育論壇,2015,13(2):18-24.
[29] 張煒. 基于素質教育框架的通識教育與專業(yè)教育集成[J]. 中國高教研究,2015(12):29-30.
[30] Cassuto L.It's a dissertation, not a book [EB/OL]. (2011-07-24) [2017-09-05]. http://www.chronicle.com/ article/Its-a-Dissertation-Not-a/128365.
[31] 張淑林,裴旭,方俊,等. 我國研究生導師聘任制的歷史沿革和未來走向[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11):17-21.
[32] 周文輝,張愛秀,劉俊起,等. 我國高校研究生與導師關系現狀調查[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9):7-14.
[33] 張煒. 大學理念的演變與回歸[J]. 中國高教研究,2015(5):15-19.
[34] 牛夢虎. 重識美國博士學位授予規(guī)?!谌N發(fā)展軌跡的分析[J]. 中國高教研究,2015(8):76-81.
[35] 趙沁平. 關于我國研究生教育的二十個問題[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6):1-2.
[36] 張應強,劉鴻. 關于建構研究生教育學學科體系的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1(3):72-75.
(責任編輯 黃歡)
①本文引用《研究生院之道》都加注頁碼,其中pp代表前言的頁碼,p代表第一章至第七章的頁碼。
張煒,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西北工業(yè)大學黨委書記,教授,西安710072。
10.16750/j.adge.2018.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