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英
(利州區(qū)盤龍第一小學 四川廣元 628001)
要想寫好作文,孩子們必須要有廣闊的視野,廣闊的視野從哪里來?從閱讀中來,從書中吸取知識、營養(yǎng);從書中與名人交流;從書中游歷山川河流;從書中感悟人生……總之在書中我們可以積累知識,為我們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也是說讀和寫的關(guān)系。葉圣陶先生也說過寫東西靠平時的積累,不但著作家、文學家是這樣,練習作文的小學生也是這樣,大量閱讀既可開闊學生的視野,學生的語感,又可為學生積累寫作的素材,豐富學生的詞匯?!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只有在大量的素材積累之后才會有東西可寫。否則就會出現(xiàn)“無米下鍋”的情況。[1]
要想寫好作文,還要有廣闊的視野,廣闊的視野從哪里來?從觀察中來,我們應該試著讓孩子走出課堂,走進神奇的大自然,走進生活,走進社會,教會他們善于觀察生活,體味百味生活。不斷從生活中體會值得寫的東西出來。[2]
1.神奇的大自然
大自然是美好的,也是神秘的,大自然對孩子們有著無限的吸引力,初升的旭日、廣闊的原野、蒼翠的樹木、晶瑩的雪花、連綿起伏的山巒都是孩子們作文的生動素材,要寫好自然景物,就需要孩子們抓住景物本身的特點作出細心的觀察。把有意觀察和無意觀察相機結(jié)合起來,引起更深層次的思索,豐富學生的生活素材,為孩子的寫作提供有力的幫助。
2.身旁特別的人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和人的接觸可以說是最經(jīng)常不過的了,如何學會運用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等特點來清晰地呈現(xiàn)一個人,就要抓住對象“與眾不同”的特點。我們要仔細觀察別人的神態(tài)、語氣、動作。來提升這個人的思想品質(zhì)。并且能把它們記錄下來,整理出來,作文就會信手拈來。我們能對這些人、景、物帶著感情,用我們學過的觀察方法,用心聽,細心看,動腦想,動手記。作文時我們就不會因無事可寫而犯愁了。
3.周圍特殊的事和物
在激發(fā)學生觀察興趣的同時,還要指導學生如何觀察,怎樣去觀察,要讓學生知道在觀察中要注重抓住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所以,我要求學生每天把身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要善于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的異常之處和變化之點。
4.在玩中學,提煉素材
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在活動中指導孩子留心搜集有意義的作文素材。可以利用班會、隊會和學校組織的活動以及社會各類活動。指導學生用幼小的心靈去感受生活,獲取真實感人的作文材料?;顒又幸蹲接幸饬x的素材仔細觀察;活動后要回顧總結(jié),進行梳理。
總之,只有我們用心地走進大自然、走進生活,走進社會,用心地觀察,細細地體味,我們的寫作才會有動力的源泉。有了豐富的生活積累,表達時就信手拈來,涉筆成趣。
豐富的聯(lián)想不僅能夠喚起孩子對知識的回憶,溝通知識內(nèi)在聯(lián)系,提供解決問題的線索,更能引起孩子的創(chuàng)新欲,促進孩子智育的發(fā)展。奇特的想象是知力活動中最有活力的方面,是學生創(chuàng)新的起點源泉。學生的想象力尤為豐富,只要我們多給他們提供想象的空間,允許自由地想象,鼓勵他們大膽想象,引導他們創(chuàng)造的想象,對于寫作,也要養(yǎng)成學生的良好的寫作習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自覺的去寫作,樂于去寫作。
葉圣陶先生說:“為養(yǎng)成寫作的習慣,非多作不可。寫日記、作讀書筆記、作記敘事件的文章,作抒發(fā)內(nèi)容情思的文章,凡遇有需要寫作的機會,決不放過?!惫膭顚W生以記日記、周記、隨筆、片段描寫等方式把生活中有感觸的東西及時寫下來。鼓勵學生一邊積累一邊練筆,學生積累得多,練筆的機會就越多。練得多,積累就越多,這樣日積月累,學生頭腦中的素材就變得充實,寫作起來就會文思泉涌,不愁“無米下鍋”了。[3]
加強作文指導,做好批改、講評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起決定性的作用。
1.指導審題,作文要有明確、正確、集中的主題。
2.指導選材,讓學生明白選擇什么材料才能更好地為中心服務。
3.要動用所有的感官來描寫作文。這樣的觀察才是立體的,這樣的作文寫出來,才會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
4.恰當?shù)男揶o手法為你的文章潤色添彩。
5.對學生作文的批改、講評。形式多種多樣,如同桌互評互改、個人自改自評等。讓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作文中的缺點,學習他人作文中的優(yōu)點,達到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批改好作文后,再抄寫作文本。作文交上來后,我對每個學生的作文都進行認真地批改。在給學生批改作文時,我盡可能用上一些激勵性的評語,把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挖掘出來。最后,將優(yōu)秀的作文在班上朗讀展示,甚至提高到更高平臺,讓孩子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孩子寫作的后續(xù)動力,促進孩子在寫作的路上的越走越遠,越走越長。
習作教學之路不是一帆風順的,也不是一就而蹴的,它需要持久的動力,不懈的努力。我們要勇于探索,精于思考,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關(guān)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加強習作技巧的指導,相信作文教學一定會跨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