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唯佳
(中國政法大學 光明新聞傳播學院, 北京 100088)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我國一直致力于在國際上確立和發(fā)展新中國的大國形象,因此展現(xiàn)的多是政治形象和外交形象,這也是我國國家形象研究的起點。然而國家形象的塑造與傳播是一種在國家發(fā)展建設下多維度多層次的系統(tǒng)工程。“以國家的名義所做的事情,最能對國家形象造成直接的影響”[1]7。國家形象塑造涉及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諸多方面,其中也包括以法治建設為基礎,以法治傳播為塑造手段的“法治形象”。從國家本身的意義來看,“國家是由國內的法律秩序創(chuàng)造的共同體,國家作為法人是這一共同體或構成這一共同體的法律秩序的人格化體現(xiàn)”[2]203。國家與法的聯(lián)系之緊密,使法治形象脫離了單純的法律范疇并對國家的整體形象有著“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宏觀影響。構建“國家法治形象”也因此成為每個國家形象塑造中不可缺少的側面??梢哉f國家法治形象的塑造與傳播是國家全面依法治國戰(zhàn)略的直接反映,是國家形象戰(zhàn)略傳播布局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如何在多層次、多元化的國際交往中樹立良好的國家形象,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國家形象的塑造與傳播也隨之成為各國增強國際競爭力、爭取國際話語權的博弈策略。自從我國提出“依法治國”戰(zhàn)略以來,國家法治形象成為國家形象中與當下國家運轉狀態(tài)最為貼切的反映,也隨之成為中國展現(xiàn)法治建設的重要窗口。國家法治形象的塑造與傳播實際上回擊了國外對我國社會主義國家形態(tài)下法治碎片化和工具化處境的謬論,顯示出中國足夠統(tǒng)一的價值共識和法治目標、努力擴大國際法治話語權、勇于進行各種法治對話的形象。隨著法治國家建設進入新時代的歷史征程,國家法治形象的傳播同樣也面臨著一定的變革與挑戰(zhàn)。其中重要的變化在于:一方面,傳統(tǒng)的文字傳播環(huán)境已經被視覺傳播環(huán)境所取代,大量的影像圖片等視覺信息成為人們新的信息來源和接收習慣;另一方面,法治形象的塑造,也從強制性的宣傳口號逐漸轉變?yōu)槭鑼缘姆ㄖ螠贤?、交流與傳播,富有藝術性的柔性傳播更能引起受眾的心理共鳴。
縱觀當前對國家形象這一領域的研究,大多以國家公共外交和公關行為作為研究角度,集中于對國家形象定位與輸出的整體建構和對外傳播策略研究。這樣的研究固然具有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但是卻在某種程度上無法對國家形象本身的多種層面進行側寫,且容易將國家形象研究陷入一種工具性和狹隘性之中。本文認為, 國家形象的研究始終與當下的治國理念和傳媒環(huán)境息息相關。當傳播手段能夠將某種國家理念充分地表達出來,則能對國家形象產生更為深刻的傳播效果。因此本文擬從依法治國下的國家法治形象入手,以法治傳播中的視覺敘事為范式,探討目前國家法治形象塑造的困境,并試圖回答在視覺敘事下如何有效傳播國家法治形象。
鑒于國家形象“最終決定于一個國家秉持何種國家理念以及在這種國家理念指導之下所進行的國家建設實踐”[3]。國家法治形象首先應當呈現(xiàn)出的是國家當前的法治建設狀況,并在此過程中形成對法治理念的普及和對公民的教化過程。國家法治形象的外延具有多面性而內涵具有抽象性,因此對“形象”塑造與傳播離不開傳播媒介的輔助和催化。經過電視時代的轉型和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大量的圖像與影視的呈現(xiàn)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最快速和主要的方式,視覺空間成為法治傳播的主要陣地,視覺敘事成為塑造國家法治形象的新途徑,其傳播模式更宜于將抽象法治理念隱喻在具象的法治圖像、影像之中。
在網絡、新媒體日益發(fā)達的時代,多元化的媒介不僅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而且把視、聽、讀、觸等人體官能統(tǒng)合起來,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認知方式。其中,視覺傳播所占的比例日益擴大,由“視看”編碼而成的信息內容已經成為一種常用的“敘事”程式。這種具象性的傳播手段我們稱之為“視覺敘事”。從概念上講,視覺敘事中的“視覺”,是人類獲取信息并進行認知、審美判斷的重要途徑之一。事物的客觀本質總是以人的主觀意向為基礎,人們借助視覺看到“世界顯現(xiàn)給我的樣子”,不僅讓事物的抽象內容得以具象化,而且構成了人認識事物的首要參照。柏拉圖、阿奎那曾指出視覺能“為理智服務”,引起人們的直觀記憶和思考;康德也認為視看與知性能力相聯(lián)姻,調動人們的思維、情感和想象力。此外,“眼見為實”讓視覺所捕捉到的信息也成了大眾判斷世界的來源與證據(jù)?!皵⑹隆眲t是故事化的陳述。心理學者哈沃德·加德納曾經將敘事定義為“我們的居所”,認為人類依故事而生,并且生活在敘事所形成的世界中[4]。不難想象,人類有了所見,自然想要將其告知他人,人們對于視覺信息分享與轉述的渴望產生了最初的傳播,而敘事成為其選擇告知的方式之一。隨著人們對于“事”的判斷不斷增強及“敘”的能力不斷提升,敘事也逐漸成為人們評估社群環(huán)境、相互溝通與調和關系的一種方式。因此,視覺敘事借助視覺性來進行敘事活動,它集合和調動了人類“看”“聽”“說”等一切的感官因素,成為一種清晰、直觀同時又深入人心的傳播方式。
總體而言,“國家形象”是 “國家的客觀狀態(tài)在公眾輿論中的投影”[5]。國家法治形象不僅源于國家法治的本質存在和客觀狀態(tài),是關于國家法治建設整體信息和判斷的總和,而且源于公眾對國家運行狀態(tài)和治國戰(zhàn)略的認知、判斷和情感,具有一定的動態(tài)性、變化性和構筑性。因此,完善國家法治客觀狀態(tài)的設計與建設,并借助傳播手段引導公眾對其的認識與感知,成為國家法治形象構建中兩項十分重要的工作。視覺敘事的傳播方式,不僅符合信息時代人們對信息接收的選擇慣性,而且可以將抽象的政治內容轉化為生動、豐富、可感可觸的政治圖像,幫助國家和社會之間展開直觀意義的象征互動。因此對于以國家為主導,與公眾生活空間聯(lián)系更為密切的國家法治形象來說有著深刻的傳播意義。
無論從視覺敘事所代表的傳播環(huán)境還是從國家法治形象所包含的傳播需求來看,當下視覺敘事傳播正在為國家法治形象傳播開辟一個新格局。其特征性對于法治國家形象傳播的積極意義,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視覺敘事有更為鮮明的“具象化”特質,有助于國家法治形象的直觀呈現(xiàn)。美國學者尼古拉·米爾佐夫指出,“可視性之所以被看重,是因為當今人類的經驗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視覺化和具象化了”[6]3。視看對信息的感知,是人類具象認知信息的第一步,比其他任何器官都更加直截了當。國家法治形象并不是一個實體或固有物,而是對國家制度、法律體系、行政執(zhí)法等多種政治社會實踐的抽象概括。在非可視化的境況下,國家法治形象只能依托語言文字進行傳播,其部分內容艱深難懂,公眾解碼成本過高,說明闡釋也相對費力。如果國家法治形象以圖像、影像化的直觀形式出現(xiàn),則便于公眾以最快的速度把握法治的精髓和價值內涵。圖像、影像化的視覺信息不僅能夠將現(xiàn)實的三維世界二維化,令國家形象具體地表現(xiàn)出來,而且能在此過程中給予公眾基于圖像基礎上的主觀認知空間,達到有效信息二次及多次分享傳播的目的,有助于最終形成共有的國家法治形象認同。
第二,視覺敘事具有極強的說服性力量,對國家法治形象的宣傳有益。修辭學者華特·費舍提曾指出“敘事”具有一定忠實性:在敘事的過程中,人們獲得的感受、價值、標準等往往會最終成為評判整個敘事內容的標尺。這是因為,首先,視覺信息直接觀感存在一種表意上的直觀真實,而公眾的推理正是以這種直觀真實為依據(jù);其次,視覺敘事給公眾一種沖擊和帶動,隨后才有了潛移默化地接受敘事的內容的心理動作。雖然視覺結構不像語言文字一樣具有嚴密的邏輯,但也正是因為這樣一種不確定性,同樣能夠激發(fā)受眾在理解視覺形象并對視覺形象進行解釋的過程中更積極地參與。而在參與的過程中,他們會獲得一個自己推導的結論并因此深信不疑[7]14?;氐絿曳ㄖ涡蜗蟮膯栴}上,不難看出,視覺敘事并不單單地展現(xiàn)“法治”的景象,更是為公眾提供一個認識、理解“法治”的語境。當公眾進入這種語境中,則會將自我意識與法治信息的敘事邏輯結合起來充分“對話”,最終自覺地吸納法治信息、了解法治內容并獲得法治觀念。這無疑是國家法治形象走近主體、深入人心的最佳路線。
第三,視覺敘事的隱性傳播和隱喻建構功能有助于國家法治形象潛移默化地“開花結果”。美國學者西摩·查特曼從傳播學的角度分析了從作者到讀者互動交流的過程。除了一般信息傳播的主客體之外,同時衍生了隱含的作者與隱含的讀者。實際上是將視覺敘事中可視信號暗含和隱喻的深意與其潛在的信息生產者和受眾納入到這一傳播過程中。視覺信息是否能夠使信息生產者與觀看者達成順暢的關系,取決于傳播過程中的每組對象是否能夠站在同樣立場解讀信息。如電影的制作,對于同樣的主題,針對不同的受眾則制作的形式不盡相同。在電影表現(xiàn)的過程中,導演、攝影師等電影制作者基于不同的立場,并運用長短鏡頭、景別、景深等多種表現(xiàn)手法對潛在的觀眾傳遞直觀信息或隱喻信息,只有多樣考慮,才能使制作者與觀眾達成一致。因此在視覺敘事中,對于信息所涵蓋的視覺隱喻的表現(xiàn)與受眾特點和視覺素養(yǎng)的關注在傳播中則尤為重要。
綜合上述,視覺敘事的傳播模式本來所具有的隱喻空間給抽象的法治理念、意識形態(tài)、國家價值等信息分散、隱匿在可視信息之中,敘事的傳播模式則將視覺傳達的圖像影像集中,盡量詳盡地、真實地、通俗化地顯現(xiàn),讓抽象信息不再曲高和寡或難以形成共鳴,而是調動一切豐富的因素,沖擊、切割觀眾的感受力,迎合觀眾的心理印象和情感共識,達到法治傳播的效果。
當今我國國家法治形象的傳播,歸根到底還是一種政治化的宣傳模式。這種模式的特點在于:傳播主體在某種形象的建構之初,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話語體系,即強制性政治話語的先入為主和權威性政治立場居高臨下的灌輸,并在傳播中不斷加強和重復。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公眾對于法治信息的選擇與需求變得愈發(fā)自主,當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也能充當信息的制造者,便對信息來源的公共立場有了更高訴求,并在這個過程中尋求一種公平與公正。部分人士本著對長期“填鴨式”宣傳的不滿與反叛心理,將法治建設現(xiàn)實中的不完善之處視作國家法治形象的污點,并以此對抗宣傳設計中的優(yōu)良法治形象,更有甚者一直對我國的法治狀況和人權保護頗有微詞。這些沖突不僅來自他者因自身國家利益和發(fā)展現(xiàn)實不同所帶來的差異感,讓其對中國法治形象存在盲點和誤區(qū),而且來自國際媒體與中國媒體國際話語權愈發(fā)激烈的爭奪的現(xiàn)實。中國法治形象也成為國家政治博弈的一個砝碼。我國法治形象的傳播既要堅持國家法治建設的統(tǒng)一性,又要適應視覺傳播的多元性,因此要敢于直面對媒體功能、視覺沖突和信息解讀方面的挑戰(zhàn)。
視覺敘事具備電子傳播時代主體化、多元化、非中心化的技術特征,然而視覺敘事的管控權在政府的手中。國家法治形象本身應具有的政治性和嚴肅性,是政府在運用視覺敘事進行法治形象傳播時必須遵循一定的界線和基調。這種宣傳性的視覺敘事雖然略顯單調,但卻保持了法治傳播的權威和統(tǒng)一。在新媒體、自媒體豐富的今天,信息的多元表達變得低門檻、娛樂化。政府掌握的體制內媒體既要滿足法治形象宣傳,完成其政治性的功能使命,又要迎合視覺傳播所需要的多元平臺和敘事內容所展示的社會性需求。視覺敘事的嚴肅性和娛樂性面對不同的目標群體需要保持有尺度的偏向,視覺媒介政治功能與社會功能在敘事過程中的沖突將可能使視覺敘事走向指令化或庸俗化的單行線。
視覺敘事在法治形象的宣傳中傳遞了大量的圖像與影像,力圖將法治形象變得有聲有色,讓公眾目有可見,心有可感。然而在視覺敘事中不僅存在真實的形象,而且存在大量的經過藝術加工和基于某種目的編造的虛假視覺形象。視覺敘事的本質是將“真實信息”進行視覺“再現(xiàn)”,中間經過了一些視覺媒介的加工,使視覺信息能夠在故事情境中展現(xiàn)。尤其是在大量充斥主觀想象和藝術審美的影視劇作品中,很難去保證一種“絕對的真實”。當然,在一些官方主流的新聞節(jié)目或紀錄片中,法治形象在主流敘事框架下會盡量保持著未經篡改和嚴肅有效的真實信息,力求法治形象上的視覺真實。然而,在凸顯法制宣傳目的傳播框架下,視覺形象不可避免地會進行有目的地拼接、拆分、刪除和重組,從而將需要公眾知道的有效的信息快速傳遞,以期達到一種法治的“教化”功能。如此,視覺敘事中“虛”“實”圖景陷入了一種悖論,即無法判斷視覺敘事中的法治形象是實然的、應然的抑或是虛構的。
視覺敘事的敘事范圍主要集中在具體表現(xiàn)的層面上,這其實是對法治形象的一種拆解和象征,這種表現(xiàn)方式更有利于形成一種固定的視覺形象共識。誠然,對于法治形象所應包含的抽象的、概括性的內涵性信息,視覺敘事的特性和能力在呈現(xiàn)上稍顯不足,它所能做的是將法治的某種內涵外形化、可視化,而這種傳遞出來的視覺形象如何得到認可和認知,更依賴于受眾的自我解讀。上文提到視覺敘事過程其實更是對某種信息或形象“再現(xiàn)”的能力,在這種“再現(xiàn)”能力顯露之前,法治形象已不可避免地受到公眾的檢驗與挑選。觀眾心中基于自己的認知背景對法治形象已有了自己腦海中“預設”形象,出于興趣本能,他們會選擇與自己腦海中形象最為相近的信息去鞏固證實自己的判斷,加深他們的印象,增強他們的確信。反之,當傳播出的形象不符合他們的心理預期,沖擊之下受眾會形成逃避或者對抗的心理。如果沒有輔以其他手段進行說服,這種形象將不被他們接受或被他們認為是一種信息錯位。
國家法治形象的最佳視覺敘事效果就是澄清法治形象當中的混亂內容,及時辨識公眾輿論中的錯位信息,還原一個更真實和更容易接受的視覺呈現(xiàn),因此在其視覺敘事中需要考慮到以下幾點。
國家法治形象不僅依賴傳播主體的塑造,各種媒介平臺的傳播,而且依賴觀眾基于其認知與感受對法治視覺形象的解釋。政府作為國家形象最重要的傳播主體,除了要保證自己在行政過程中對法律的尊重與遵循,在掌控視覺空間的優(yōu)勢上,還應對視覺敘事的表達肩負起積極引導作用,由己及彼,不斷地強化和灌輸統(tǒng)一導向的法治形象,使受眾形成一致的法治中國全景圖。為了弱化政府宣傳帶來的宏觀與夸大,這種主導應當考慮到視覺敘事本身的敘事模式,盡量真實地表現(xiàn)視覺信息的細節(jié),讓法治圖像呈現(xiàn)客觀寫實風格,避免對政治場面、人物、背景進行表象性、印象性或想象性的描繪,以此觸發(fā)受眾的凝視狀態(tài)而非解讀心態(tài)。與其說該條件下的政治圖像是可視、可感的,不如說它是理性、邏輯的。因此這一點可稱為“加強圖像內涵邏輯性而淡化感知性”。對于公眾輿論場中觸及現(xiàn)實法治問題和有違法治形象樹立的情形,政府應敢于在視覺敘事中保持客觀公正的視覺語言力量,樹立國家主導的公信力,避免公眾形成對抗性的閱讀和理解,讓公眾能夠在國家的主導下不輕信不盲從其他的信息來源,對于法治形象有一個統(tǒng)一的正面的認識。
國家法治形象作為向公眾傳遞國家法治狀況的窗口,所涉及的話題是嚴肅的、權威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一切法治信息都必須靠單一的政治畫面去宣傳表達。事實上,“傳播技術從語音到文字、從文字到圖片、從圖片到影像、從影像到‘活動’的變革,要求意識形態(tài)的傳播更加影像化、符號化、故事化、活動化”[8]。法律天生不完美,而人是富有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質的,在對法治的具體理解和實踐上也略有不同。如同法治在現(xiàn)實生活中需要考慮各種層面剛柔并濟一般,法治形象也應當具有剛性的一面和柔性的一面。在視覺敘事中,剛性的法治形象有助于塑造法律的權威性和法治的規(guī)范性,給觀眾威懾力;而柔性的形象則更能夠感化人的內心,符合觀眾的傳統(tǒng)習慣,讓觀眾產生一種情感共鳴。因此在視覺敘事中,要恰當?shù)匕才欧ㄖ蔚膭傂孕蜗蠛腿嵝孕蜗螅{整視覺畫面呈現(xiàn)與法治內涵之間的關系,兼顧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禮法共鳴,形成強大的情感感召力。
同樣的事物在不同的視角下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視覺景觀。在視覺敘事中,由于視覺圖像的弱解釋性和敘事表達的豐富性更容易產生“自我”與“他我”兩種視角。因此對于法治形象的視覺傳播可以依據(j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情感差異,在真實傳達的基礎上有角度地去表達統(tǒng)一的理想價值,以調和宏觀表達所帶來的內容混亂。在角度的選擇上,應當弱化對法治形象傳播整體獲知的“宏觀”效果,而注重公眾對“微觀”角度感知,突出對受眾需求和感受的尊重,以建立他們對國家法治形象的好感。此外,形象本來就應由文字、圖像、色彩等視覺符號再現(xiàn),所以在視覺敘事中的法治形象是應當具有一定的藝術性的。視覺敘事中的象征藝術可以讓法治形象更加富有內涵,寫意精神可以讓法治形象凝練飽滿,色彩表現(xiàn)則可以讓法治形象更具沖擊性。這些視覺性的呈現(xiàn)也能夠增強與受眾之間的溝通與關聯(lián),提升敘事的表達效果。
法治視覺形象的建立最終要回歸到法治文明這一價值內涵中來。法治國家形象所反映的法治文明,塑造著公眾評判體系中的價值標準,即在塑造傳播法治形象的過程中將現(xiàn)代法治價值功能上的公平性、正義性、合理性等公認理念,潛移默化到公民的社會交往中。國家形象的塑造離不開一種“共有知識”的基礎性,這種“共有知識”是指“行為體在一個特定社會環(huán)境中共同具有的理解和期望”[9]19。法治文明所蘊含的法治價值不僅能夠滿足國家層面的法治建設需要,而且迎合了公民的法治期待。因此以法治文明為價值共識的國家法治形象很容易被公眾理解和認可,并在輿論評估中得到良好的、積極的、正面的反饋。法治國家視覺形象不僅要體現(xiàn)出法治這一制度化特征,而且要體現(xiàn)國家社會文明化的進程,即在器物、制度和精神層面都反映出法治的內涵和烙印。這種法治文明的要求同樣體現(xiàn)在視覺敘事的形式與內容的合法性、文明性和規(guī)制性中,這實際上是對法治形象在視覺空間的拓展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價值層面上對國家法治形象進行定位和傳播,回歸國家形象法治價值和法治共識的統(tǒng)一,并創(chuàng)造出新的法治文明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