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建三江管理局前鋒農場學校 寇亞瓊
在我們日常課堂教學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弊端,例如不重視學生的能動意識,沒有為學生創(chuàng)設足夠的活動的時間和空間的條件等。這些違背了《課標》中倡導的理念和精神。課堂教學的中心應該是促進學生發(fā)展,因此,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必須讓學生有足夠的發(fā)展天地。那么,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我認為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中“活”起來。
“活”起來,即學生在課上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成為課堂的主人,那么怎樣做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呢?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如果教師想要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平等的教學環(huán)境,那么首先教師要改變自己以往嚴厲的形象,我們要用微笑、話語、激情去感化學生,親近學生,和學生成為平等的朋友。同時我們要對學生更加寬容,當學生出現錯誤時,我們不要訓斥、責罵,更不要懲罰而是要耐心指導,當學生進步時,我們要及時地給予肯定,并給予充分鼓勵。當然我們也不能忽略學困生,更不能討厭或者蔑視他們,我們要更加耐心的鼓勵,及時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哪怕是一個小小的進步,我們也要用放大鏡去看,這樣給他們從新建立自信心,從而轉變學習態(tài)度。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學習動力,當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時,那么學習將不會成為他的負擔,學習時他會更加自覺,同時內心也是快樂的,這樣學習的效率也會大大提高。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教師應該從實際出發(fā),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及生理特點以及所要教授的內容,來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從而努力創(chuàng)設一個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如我在教學新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荷葉圓圓》這一課時,我把靜態(tài)的課文變成動態(tài)的舞蹈,我領著學生用動作模仿圓圓的荷葉、飛翔的小鳥、尖尖的草芽、以及神氣的雪人。課堂氣氛一下就活躍起來了,學生在跟老師做動作的同時也記住了課文,完成了本課的一個學習目標,學生玩的高興,也學的高興。
我們一直致力于把課堂還給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給孩子提供獨立的活動空間和思考空間,讓所有的孩子都有參加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讓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角色,充分地展現自己。例如,我的一位同事在講解《雨點》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從分體會作者索要表達的意境,從而仿佛身臨其境的感受這篇文章所描摹場景。她給學生留了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讀、男女生對讀、分角色朗讀等等不同的形式讀課文,在讀的同時要抓住重點詞語“睡覺、散步、奔跑、跳躍”理解這些詞語并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根據自己對課文的感悟,讓學生表演。雖然剛開始效果并不是太理想,學生出現表情不自然,動作僵硬等一些問題。但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慢慢的放開了,把課文表演的活靈活現,課堂上充滿了學生歡快的笑聲,從而使課堂“活”起來了。
總之,在教學中,我們要盡量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課堂會收到更好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