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瀛晨
摘要:在十九大精神的引領下,中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上奮勇前行。高職高專更成為國家建設的人才資源儲備庫,是社會發(fā)展的中堅力量。在“中國夢”大國夢的指引下,高職高專如何做好學生的理想和信念的建設,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將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其中,引領大學生更好地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中國夢的實現(xiàn)提供精神助力,成為我們探討的課題。
關鍵詞:中國夢;高職高專;理想信念
習總書記同社會優(yōu)秀青年代表座談時曾指出:“中國夢是我們的,更是你們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yōu)楝F(xiàn)實?!鼻嗄昱d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在于青年的努力,重任在于教育。我們要以“中國夢”為指引,加強高職高專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主力軍。
一、“中國夢”為高職高專學生正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良好的契機
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浪潮下,思想的多元化正影響著當代的大學生,作為高職高專的學生,技能是武器,但是頭腦和精神更應成為我們的根基。
(一) “中國夢”的時代性引領高職高專學生的思想多元化
在“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一體化思潮中,中國與世界聯(lián)系日趨緊密,各國文化思想交融與碰撞,文化的多元化也日益凸顯。高職高專的學生面對西方自由主義、普世價值、實用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多種社會思潮和價值觀念的沖擊,需要有一定的甄別能力,這就需要理想信念的指引。
理想信念指引人的發(fā)展方向,同時也不斷推進社會進步,習總書記說: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的“缺鈣”。在全民共創(chuàng)“中國夢”之時,她便以鮮明的時代性,引領當代大學生價值觀走向,以獨特的凝聚力引領大學生共同理想的樹立。把中國夢作為精神力量融入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高職高專學生自覺抵制、消解多元化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帶來的消極作用;有助于高職高專學生將“中國夢”內化為一種信仰,堅定理想信念,形成共同的人生方向和奮斗目標。
(二) “中國夢”使高職高專的學生堅定理想信念
當今社會,思想、信仰逐步呈現(xiàn)多元化,但是這些思想、信仰良莠不齊,對人類進步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甚至有的還會起到相反的作用。當代高職高專的大學生由于缺乏社會經(jīng)驗,對其人生的體驗和思考還不足,多元的思想很容易影響他們的理想信念。 當前,在一些大學生中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錯誤人生觀盛行,究其根源,出現(xiàn)這種不良現(xiàn)象均是因為這些大學生的理想信念不夠堅定。
“中國夢”的提出,堅定了高職高專大學生的理想和信念,為高職高專學生的理想和信念指明了方向。也為我們從事一線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指明了方向,我們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引下,自信、自制、努力地實現(xiàn)我們的“中國夢”。
二、當代高職高專學生理想和信念教育現(xiàn)狀
(一) 高職高專教育內容的實效性有待加強
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一些新興的問題總會出現(xiàn)在學生周圍。道德理想信念,生活理想信念,職業(yè)道德信念,每一個都關系到高職學生的切身成長和發(fā)展,但是我們的教育內容卻沒能及時更新。當前網(wǎng)絡迅猛發(fā)展,自媒體時代的到來,更加凸顯理想和信念教育的必要性。我們應該去粗取精,刪除陳舊的不合理的內容,增加最新的有關理想信念教育的內容。
而且要增加針對高職高專學生的理想信念內容。高職高專學生和本科學生有所不同,我們的學習更具有職業(yè)針對性,我們的教育更加貼近實際工作,這也就要求政治課程教育要針對高職高專的特有特點,對學生的理想和信念進行職業(yè)滲透,針對學生在職場面臨的一些問題作出有針對性的指導。所以我們的理想和信念教育也需要具有針對性。
(二) 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有待創(chuàng)新
在自媒體迅速發(fā)展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下,每個人都是主播,每個新聞都可以從不同渠道獲得,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就要求一線教師在教學上要有所創(chuàng)新,要緊跟時代,思想政治課程在教學方法方式上也要有所突破。
第一,教育教學渠道創(chuàng)新性不足。目前我們只是傳統(tǒng)教學基礎上進行一些慕課和微課的教學輔助,但是對于現(xiàn)在的神通廣大的自媒體來說,我們的嘗試太有局限性了,我們需要和時代很多先進的“武器”相結合,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在思政課上可以引導學生正確使用自媒體,而且在很多的真實案例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和信念。
第二,教學實踐不足。作為思想政治課程,在“學習——實踐——學習”這個科學模式中,還存在很多的不足。當前學生大部分甚至全部時間都在課堂上,很少甚至沒有實踐的機會。學生只是一味的聽、看教師的講解和視頻,沒有親身感受的機會,更沒有太多與其他學?;蛘呓M織機構交流的機會,這讓學生的學習呈現(xiàn)出單一化的趨勢。
三、加強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對策
高職院校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一直以來都是思政課的核心內容,在全國上下努力實踐“中國夢”的大背景下,可以采取主攻主課堂,助攻網(wǎng)絡新課堂的方式來進行。
(一) 主攻主課堂
在高職高專,理想和信念教育有著重要的地位,而高校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又承擔著重要的使命,我們必須利用好這個主陣地,引導好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一方面 教學方面要深化理想信念教育。作為一線教師在教育教學上,應該注重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理想和信念。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加大學生對理想和信念的理論學習。用真實的案例教育、感化、引導學生的理想信念。深入到班級,在主題班會活動中,組織以理想信念為主題的班會,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學生相互討論,在活動中進行思想的碰撞,對自我的理想信念進行思考和糾正。
另一方面教師要多多走進學生當中。高校作為學生人生中重要的階段,也是信念理想塑造的關鍵時期,所以高校教師應該把握好這個關鍵時期,多和學生接觸,除了課堂的90分鐘,更多的是走進學生的生活,成為學生的朋友,解決學生的困惑,把握好學生的動向,引導學生的理想信念。
(二) 助攻網(wǎng)絡新課堂
教師可以借助一些外部力量,構筑理想信念網(wǎng)站。制作網(wǎng)站時可以請學生來參與制作和維護,也要請學生每日打卡簽到,要求閱讀數(shù)目,這樣可以作為學生平時成績的一部分。學生在網(wǎng)站上,不但可以瀏覽內容,還可以留言評論,與教師、學生互動,這樣促進學生和教師,學生和學生的交流,在交流中教師要認真關注,如遇學生有思想上的問題和癥結,要及時與之溝通,并將其成果運用到理想和信念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繼而增強時效性。
四、結語
當代高職高專學生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主力軍,我們作為高校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應該肩負起引領好學生理想和信念教育的重任,在課堂上做好理論教學,在課堂外做好學生的“大朋友”,把科學的理想和信念轉化為實現(xiàn)“中國夢”的實踐行動,在實踐中成就偉大的篇章。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5-05.
[2]李金.開拓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新路徑[J].人民論壇,2013(32).
[3]葉再春.“中國夢”隨想[J].前線,2013(1):58-61.
[4]姜華.把“中國夢”作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主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6).
[5]蒲鴻志.中國夢引領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探究[J].毛澤東思想研究,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