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對于被喚之日益風干,學生漸成木偶的語文教學,就必須促使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但這種積極思考的過程單靠外部施加壓力是不能實現(xiàn)的,只有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身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時,積極思考才能有效的實現(xiàn)。因為在興趣的誘發(fā)下,學生會更加干勁十足地學習,他們的感知會更敏銳,想象力會更豐富,我們整個語文課堂也因此而變得“活色生香”。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我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
一、美言激情法
記得日本有位學者濱田正秀在《文藝學概論》中曾經(jīng)說過:“語言半是事物的代名詞,半是精神和感情的代名詞?!绷袑幰舱f:“人的思想只有被濃厚的情感滲透時,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積極的注意記憶和思考?!边@告誡我們教學的語言不僅僅是一門技術(shù),更是一門藝術(shù)。特級教師于漪授課的最大特點就是用聲情并茂的教學語言去征服學生。所以如果我們在教學中能夠?qū)胝Z,過渡語,結(jié)束語設(shè)計新穎,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學習熱情必然會空前高漲。
廣東省中山市濠頭中學的沙玉偉老師在上《米洛斯的維納斯》一課時,這樣導入:“同學們,殘缺也是一種美。秋天因少了綠色才有了紅葉的燦爛;冬天因少了生氣才有了雪的潔白。清晨因太陽還未升起才有了晨曦,夜晚因有陰缺才有了彎月。維納斯因有了斷臂才登上藝術(shù)巔峰。事物本身是殘缺的,然而殘缺更顯其美的質(zhì)樸。”充滿詩情畫意的導入語,這才是語文的本色。學生因此被吸引,順利進入最佳的課堂狀態(tài)。
二、情境體驗法
此法就是通過設(shè)置學習方法指導活動的場面或環(huán)境,把學習的方法形象而直觀地展示出來,然后讓學生身臨其境、心受其情,不斷得到感化和領(lǐng)悟。我在教《范進中舉》分析胡屠戶這個人物形象時,就抓住中舉前后的語言、動作進行情景體驗,模擬分析,讓學生自己感悟、表演、體驗。如中舉前“橫披衣服、腆肚子”、“一口啐在臉上”、“罵一個狗血噴頭”,中舉后“連斟兩碗”、“壯膽”。鮮明的細節(jié)動作對比,讓學生在歡聲笑語中感受到了這個前倨后恭、虛偽做作的市儈形象。
蘇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是戲劇單元,學生對于這陌生的情節(jié)一開始是興奮的,急于去了解,可熟悉了文本之后,就乏味了。為了更好地掌握劇本的形式特點,我讓他們自編自導自演,任選題材。有的同學改編的是《曹劌論戰(zhàn)》,有的同學改編的是《愚公移山》,有的同學改編的是《我的叔叔于勒》等。學生真正體驗到了編劇、導演、演員三大角色的苦與樂。他們在周記中這樣寫道:“這次活動我將終身難忘,我知道了光環(huán)背后付出的艱辛是巨大的?!庇械膶懙溃骸霸瓉硪恢闭J為編劇可望不可及,沒想到今天自己真正當了一回編劇,太奇妙了!”“原來我還有當演員的潛質(zhì),大家都說我演得最到位了!”一位扮演《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麗斯”如此寫道。
簡單的一次活動,能夠帶領(lǐng)學生悟出這般深刻的道理來,不入情不入景,焉能做到?
三、懸念制勝法
有人說:“平平常常的事物,一旦用上懸念,抓住人們急切的心情,則成了不平常的事物?!币黄≌f一部電影只有不斷設(shè)置懸念,情節(jié)曲折,才會吸引更多的讀者和觀眾。教學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目光,從而迫切地去探究求知。
特級教師寧鴻彬老師在上《七根火柴》一課時,他先讓學生看注釋:作者王愿堅,當代著名作家,本文選自《人民文學》1995年月號。然后再讓學生讀課文。讀完課文之后他設(shè)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假如有一座博物館叫做“紅軍博物館”,假如你是這個博物館里面的一名講解員,假如在你負責的展臺上擺放著六根火柴,請你以講解員的身份,用講解員的口吻,根據(jù)這篇課文的內(nèi)容向你的觀眾簡要介紹這六根火柴的來歷。你看,題目是“七根火柴”,怎么一下子變成六根火柴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心潮起伏,疑惑陡生,頓時精神亢奮,思維當然會高度集中了,這種質(zhì)疑就似條件反射,學生不知不覺就進入了情境的學習中。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碑攲W生處于這種想說又說不出來,冥思苦想又想不通的狀態(tài)時,我們才有可能激發(fā)他們的熱情,拓寬他們的思維。
四、打趣逗樂法
教學中教師如一味地按照常規(guī)方式說話,平平淡淡,刻板單調(diào),有時會行不通,偶爾會不方便,間或無效果。碰上此情此景,我們不妨幽默兩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不定會出現(xiàn)神奇的場景。六月份一個悶熱的下午,初一年級的課堂里,有人昏昏欲睡,有人觀望窗外,面對如此心不在焉的學生,老師用詩的情調(diào)說:“小孩讀書不用心,不知書中有黃金,你們厭倦這‘三味書屋了,想去外面的‘百草園吧?”說罷,學生笑了,老師也笑了,隨之,倦態(tài)與困意消失了。
又如一位老師上課時間向?qū)W生交待練習答案時,發(fā)現(xiàn)少數(shù)同學心不在焉,神態(tài)淡漠,為了提醒這些同學,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這位老師并不是高聲地指責這些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學生,而是用幽默的話語來講解閱讀器“飛機發(fā)明者”,由此吸引孩子們的上課興趣。本來這道題的答案只有四個字:賴特兄弟。但這位教師卻插入了一段風趣俏皮的話,他說:“別看這弟兄倆又癩又禿,可就是有本事,會制造飛機?!鳖D時教室笑聲大發(fā),精神萎靡的同學也來了勁,學習的熱情霎時高漲。
五、異想天開法
學生都有著獵奇心理,有的時候提供一些求新求異的拓展材料,另辟蹊徑,學生的思路會得到更有效的拓展。我在教學《羚羊木雕》時,在最后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文中的主人公是你,如何來處理呢?接著就展開小組討論,我下臺巡視時,每一小組的成員都急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爭先恐后,思維的火花四處迸濺。三分鐘后代表發(fā)言時,可想而知,答案五彩紛呈。有的同學說:“我仍舊和萬芳保持那段純真的友誼,但會向父母打一個欠條,有效期15年,賺了錢,再買一個還給父母?!边€有的同學說:“來個‘偷梁換柱,仿制一個,暫時穩(wěn)住父母,說服了萬方,再替換過來。”課堂氣氛輕松活躍,既發(fā)散了思維,又向?qū)W生提供了遇到此類矛盾的建設(shè)性意見,必定受益匪淺。
又如一位老師教學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項鏈》一課時,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小說通過借項鏈、失項鏈、配項鏈這一故事情節(jié)的描述,尖銳地諷刺了瑪?shù)贍柕逻@一追求享樂思想的小資產(chǎn)階級婦女形象,但也有提出不同看法,認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瑪?shù)贍柕伦非竺缿摕o可厚非,當今大力發(fā)展生產(chǎn)力,就是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zhì)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你同意哪一種觀點呢?”這一問題的拋出,帶給了學生新的感受新的啟發(fā)。
當然,以上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只是一些手段,本質(zhì)還在于教師自身的素養(yǎng),如獨特的教學風格,靈活的教育機智,率真的人文魅力等,都是課堂決勝的關(guān)鍵。若能妥善處理、發(fā)揮好,舉手投足間以自身的基本功征服學生,那么我們的語文課堂才能真正充滿活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市實驗中學(2142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