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夏梅
近期發(fā)現(xiàn),一部分當年筆者曾經幫扶磨過幾次課的青年老師在專業(yè)成長上不但沒有進步,反而出現(xiàn)倒退的現(xiàn)象。其實磨課不僅僅是為了盡量完美地展現(xiàn)一節(jié)課,更需要把這節(jié)課當作案例,引發(fā)專業(yè)思考,促進專業(yè)提升,從而提升每一節(jié)常態(tài)課的質量。因此,借著又一次幫扶青年教師磨課,我開始思考磨課的出發(fā)點和方式,改變了以往手把手地幫助甚至是代替授課教師進行教學設計、設置過渡語、設計板書等的做法,而是從問題診斷入手,讓磨課有效進行,從而達到以磨代訓、切實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目的。
一、教學診斷
1.了解教學的出發(fā)點
執(zhí)教本課的張教師有四年教學經歷,本次執(zhí)教的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普羅米修斯盜火”一課,課文講述的是一個膾炙人口的希臘神話故事。主人公普羅米修斯是古希臘神話傳說中的神,本文寫的是他為了解除人類沒有火種的困苦,不惜觸犯天規(guī),勇敢地盜取天火,從而給人類帶來光明和智慧,并與宙斯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的動人傳說,頌揚了普羅米修斯不畏強暴、不怕犧牲、為民造福的偉大精神。
通過課后交流,筆者了解到這是一位善于鉆研業(yè)務、勤于思考的教師。張老師說到,本校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課題為“普羅米修斯盜火”,而這篇文章在很多版本的教材里都有,但在很多版本中文本不一樣,課題也有不同。如滬教版叫作“天上偷來的火種”。張老師把這些教材放在一起橫向比較,發(fā)現(xiàn)人教版教材省略了普羅米修斯盜取火種的背景,而北師大版本卻花了大量的筆墨對這段進行描寫,對比起來,北師大版本的教材更有趣,由于交代了背景,因此不會顯得很突兀,學生更易理解他為什么要盜取火種為人類做貢獻。于是,在課堂上老師做了大量的文本補充,補充的目的是為了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豐滿的人物形象。板書的設計以宙斯和普羅米修斯的人物特點做對比,從而凸顯普羅米修斯不畏強暴、不怕犧牲、為民造福的偉大精神。從課后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張老師對該文本的教學價值取向確定精準,值得肯定和學習的是對文本的解讀有思考、有想法,既有橫向比較,又有縱向考量。
2.把脈教學的問題點
在文本的整體教學理解和解讀上,張教師有著較為清晰的認識,但是課堂呈現(xiàn)卻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是教師沒有將教學理解轉化為教學能力,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問題。
問題診斷一:教學目標的設定不準確。張老師將該課設定為四個教學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用關鍵語句的方法揣摩人物心情,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fā)學生閱讀古希臘神話故事的興趣。從目標設定上可見老師不太清楚本節(jié)課要教什么。朗讀目標缺位。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用關鍵語句的方法揣摩人物心情是本課的一個教學策略,是為了體現(xiàn)英雄人物偉大形象而服務的,因此不能作為目標來設定。激發(fā)閱讀情趣是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不能作為這節(jié)課的一個目標。目標的設定不能太多,是基于這節(jié)課所要完成的任務,而不是大而統(tǒng)一的目標。
解決思路:解讀教材,明確目標,知道這節(jié)課要教什么。
問題診斷二:沒有文體意識。老師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篇神話,僅把它當作真實的英雄故事去教,以至于在挖掘英雄人物品質的時候有的學生笑場。
解決思路:帶領教師解讀教材,明確語文教育不僅僅是語言教育還是文學教育,不同的文體教學策略各不相同。
問題診斷三:沒有學情意識。
1.課堂導入忽略學習起點。本節(jié)課是第二課時,教師卻以第一課時初步接觸課文形式導入課文。
2.課堂提問沒有學段意識。課堂上師生一問一答,沒有思維含量的問題比較多,老師的提問也沒有方向,提問的目的僅僅限于把這堂課串講下來。一堂課下來,學生不加思考,口頭對答導致口干舌燥。
解決思路:帶領教師研學課標,明確本學段應該培養(yǎng)什么能力。
二、教學重構
1.明確教什么,確定教學目標
引導教師站在文本特點、學段特點、單元教學主題的角度去思考應該教什么,從而確定教學目標。教材選編這篇神話故事的目的,一是使學生對希臘神話故事有所了解,知道普羅米修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一位神,是英雄的化身,具有為人類謀利益時不畏強權、勇于犧牲的精神;二是進一步學習把每部分內容連起來以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并練習講述故事。因此本課的目標設定為: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普羅米修斯為人類謀利益時不畏強權、勇于犧牲的精神;梳理文脈,學會講神話故事。
2.樹立文體觀,確定教學思路
(1)了解文本,樹立文體意識
朱自強先生《文學教育》一文明確提出: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文學教育與語言教育是一張紙的兩面,它們相互依存不可分離。語言教育是指從語言學的角度進行有關漢語言文字的基本知識、技能的教學,其內容涵蓋語音、文字、詞匯、語法、標點符號、修辭、寫作等。主要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漢語言文字的能力。文學教育是指在語文教育教學中,將兒歌、兒童詩、童話、寓言、故事、小說、散文、古詩等文學樣式所具有的語言教育價值和人文精神轉化為學生的語文能力和人文能力的一系列過程和行為。在語言中學習文學,在文學中學習語言。語言是文學的語言,文學是語言的文學,互為載體,互為主體,互相轉化,互相提升。不同的文體即不同的文學表現(xiàn)形式。不同的文學樣式應該有不同的教學價值和目標,只有基于文學樣式思考的語言文字訓練才是有語文味的語文課,才是基于學生成長的語文課。
(2)解讀文體,厘清教學思路
語文學科不僅要有語言教育,還要關注語文本身是由一篇篇不同的文學體裁構成,教學本身還應是文學教育。在教學中,要關注語文本身還有童話、寓言、故事、小說等區(qū)分。另外,與目標無關的大量繁瑣的提問應該大刀闊斧地去除,并且?guī)ьI學生“走進來,走出去”,在文本中走個來回。要站在文學角度去欣賞如何通過人們大膽、超越的想象體現(xiàn)英雄人物的光輝形象,這才是神話文學和真實的英雄人物故事教學的本質區(qū)別。這樣的話,學生就不會在心理上糾結故事的真假問題,評析人物形象時心里上有排斥的態(tài)度甚至課堂上笑場了。因此,教學可以從“神話”文體創(chuàng)作背景入手,讓學生明確,神話是人類最早的幻想性口頭散文作品?!吧瘛痹谟谌祟惼嫣?、大膽、超越的想象。而這種想象看著不太現(xiàn)實,但并不是毫無根據(jù)的,因為遠古時代生產力水平低下,奇特的想象是人們?yōu)榱藸幦∩妗⑻岣呱a能力而產生的認識自然、支配自然的美好愿景?!霸挕笔侨藗兛陬^相傳的文學樣式,所以,才會出現(xiàn)不同版本不同文本的現(xiàn)象,這點恰恰說明了神話本身的文學特殊性。神話一般分為三類,即創(chuàng)世神話、神佛神話、英雄神話。本篇課文是關于英雄為主題的神話,教學重點是體會英雄人物形象,因此問題設計的出發(fā)點應該直指體現(xiàn)人物形象的核心。endprint
3.把握學情,確定教學歸宿
(1)課堂導入,源于學習起點
本節(jié)公開課是第二課時,但是課堂導入的時候忽略了學生學習的起點,以一篇陌生課文的形式進入。導入時設計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有沒有讀過《古希臘神話》這本書?第二個問題是:對這本書中的哪個人物印象深刻?接著板書課題,初讀課文。授課者以聽課者為本位,忽略了學情,忽略了生本,只是為了表演,為了展示。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應以生為本,把學生時時刻刻放在課堂的正中央。本節(jié)課為第二課時,應該是在第一節(jié)課初讀課文、掃清閱讀障礙、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突破重難點。導入時的問題設計應刪繁就簡,去掉花哨的旁枝末節(jié),簡簡單單,返璞歸真,從學習起點出發(fā),指向學段能力的培養(yǎng)??梢宰寣W生說一說普羅米修斯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或者是簡要地說一說這篇神話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課堂提問,鎖定學段目標
課堂提問應該基于學生語言發(fā)展、思維生長的考量,以核心問題主題,即直指人物形象的核心問題。以輔助性為題為輔,即為了了解人物形象而提出的過程性問題,并指向本學段和神話文體教學應有的故事敘述能力提高的訓練?;谝陨纤伎?,導入后應從文字的感性認知走向理性品味,思考文章從哪些方面讓我們感受到光輝形象。學生會發(fā)現(xiàn)接受“懲罰”的殘酷畫面中能夠讀出人物形象。之后重點品讀本段,以想象為策略,抓語句品讀人物心情變化為落腳點,品讀人物形象的同時領悟神話的想象奇特之美。最后整體把握文章,按照“取火、懲罰、自由”的順序來寫,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應板書,目的是為了縷清文脈,為練習敘述故事服務,鍛煉學生的復述能力。這既是本單元的訓練目標,也是中段學生應訓練的語文素養(yǎng)。最后再回到文學角度,滲透相關的神話創(chuàng)作背景,對神話文本有更深入的了解,初步感悟文學的藝術之美。其中,語言文字的訓練、教學目標的達成不露痕跡,融無痕的教育于神奇的文學熏陶中。
因為這個班本學期班級讀書會的研究主題是神話故事,每位學生都有《古希臘神話》這本書。后來我建議,當堂課可以在后半部分補充,或者是開設班級讀書會時圍繞“單元閱讀”主題,把神話故事的學習主題進行延伸,既可以以普羅米修斯這個人物為主題選擇篇目,也可以從英雄神話這個角度選擇篇目帶領學生讀故事,用課堂上所學習到的欣賞神話的方法讀神話人物、說神話故事。由課堂至課外,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無限的延伸、生長,整節(jié)課的學習思路是從文學欣賞走向故事內容,再回到文學中去指導課外閱讀。
三、研課反思
1.授課者反思——思路延展,清晰對語文的認識
研磨后我與張老師繼續(xù)保持網絡交流,張老師隨筆記錄下本次研課的感受,摘錄如下:
在這次研討中,我如沐春風、豁然開朗,開始真正地思考語文課到底要教什么,該怎么教。
是的,語文教學在小學階段除了要體現(xiàn)語言知識外,還應在學生“力所能及”之處給予孩子們文學的熏陶。知識的儲備有時并不如一顆敏感的心靈和由內而外的文學氣質。所以,我想,當我們時常在抱怨孩子們枯燥的習作成品時,也許應該反思,在平常的閱讀教學中是否要摒棄簡單而刻板的詞句理解,或者生硬地執(zhí)行關于概括主要內容的教學步驟。例如,“普羅米修斯盜火”既然是一篇古希臘神話故事,就應該重點處理故事的脈絡,梳理人物的偉大形象。當然神話與一般的小說又有所不同,在于神話起源于古代人民與自然的抗爭。那么,大膽的夸張和豐富的想象會貫穿始終,可以嘗試讓孩子們初步感知這一文學特色。
教育學理論中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起到主導的作用。主導,即主要引導學生學習的最簡單的做法,教師用一個個問題串連課文,和學生共同感知文本的魅力。此時,教師的提問就顯得至關重要,有價值的、值得思考的問題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幫助學生深入探索。例如:“普羅米修斯盜火”中,開篇關于人類沒有火的生存狀況,學生完全可以在文中找到,因此不存在知識的提取和遷移的可能,因此缺乏思考性。類似這樣的瑣碎問題較多,我提出了很多無效性、沒有任何思考價值的問題,我提問的目的不是思考,而是為了把課文按照順序串講下來。據(jù)束老師統(tǒng)計,大約有近一百個小問題。束老師將這一問題提出后,確實讓我恍然大悟,開始警惕——自己對于文本思考的深度,以及學生階段學情要求的把握。一位教師,如果鉆研文本沒有深度和廣度,沒有關注學段學情,那么就會讓課堂降低效率,進而就會失去“導”的能力,更不必說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
2.幫扶者反思——問題診斷,尋找成長突破點
通過本次磨課,使我對幫扶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有了新的思考。在以往的磨課中,幫助磨課的老師事必躬親,總是手把手地把教學設計整理好,甚至課堂過渡語怎么說都一字不落地讓授課教師背下來。授課教師就像一位演員,只是把一堂課演繹下來而已,缺少對課本身的思考,自然難以促進專業(yè)成長。這個道理就如同老師給學生上課一樣,如果僅僅教知識,學生只能得到有限的知識,而如果訓練思維、培養(yǎng)方法的話,學生則能得到無限的知識。磨課要達到的目的,不僅僅是盡量完美地呈現(xiàn)一節(jié)課,更主要的是以課為教研的例子,從課堂出現(xiàn)的不足之處入手,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思考問題產生的深層原因,尋找解決途徑、突破方法,促進專業(yè)內省,因而達到促進專業(yè)思考、提升專業(yè)成長的目的。因此,我們可改變以往磨課的方法,從問題診斷入手,讓授課教師明白語文學科應該賦予的教育使命,并由遠及近,落地生根,明白自己要教什么,怎么教,為什么要這樣教。
俗話說,藥到才能病除。把脈青年教師課堂,從問題診斷入手,對癥下藥,讓磨課有效進行,是提升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有效途徑。
[責任編輯:白文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