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艷宏
(新作文雜志社 山西 太原 030000)
對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曾作出指示:“能否做好意識形態(tài)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盵1]對思想政治工作與宣傳工作的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均有過不同的指示要求。2013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面臨的挑戰(zhàn)和困難前所未有,必須堅持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激發(fā)全社會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事關旗幟和道路,事關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事關順利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事關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鼻罢咧赋鏊枷胝喂ぷ髟诋斍皻v史時期的復雜性與艱巨性,后者則強調輿論宣傳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重要性。無論是思想政治工作,還是輿論宣傳工作的落實,一定程度是通過出版來實現(xiàn)的。因為國有出版企業(yè)是國家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建設中不可或缺的組成力量,是黨和國家宣傳思想工作的主陣地之一。因此,出版從業(yè)人員必須時時牢牢將意識形態(tài)和思想政治兩大意識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
教輔(英文名稱Refenence Books)即“教學輔導”的簡稱,是教學輔導類圖書資料的總稱,也稱同步輔導、參考書等,是一種輔佐教材的參考性書籍,往往由知識講解和練習題組成。其使用者包括學生、教師及教研員等。教輔根據(jù)形式的不同,一般有軟教輔和硬教輔之分。
所謂軟教輔,大多是以期刊、報紙形式,以培養(yǎng)學生基本素質為主。這要求在形式上新穎靈活,對出版社的師資有嚴格的要求。軟教輔的弱勢在于針對性訓練較少,大多數(shù)教師只是選擇其為課外材料。
硬教輔即常見的教輔圖書,優(yōu)勢在于緊貼考試,針對強化訓練,但是由于入門門檻較低,常常會有些粗制濫造的產品。
同是出版,同是媒體人,不同出版類型出版人對意識形態(tài)這個問題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樣的。相較而言,從事“文藝領域”“時事政治”“思想評論”等出版人員,意識形態(tài)的敏感度就非常高,而對教輔出版編輯來說,雖然也會講,也知道“意識形態(tài)”的重要性,但實際工作中卻容易疏忽大意。原因在于:教輔是圍繞國家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的教材來工作,教材沒有問題,教輔內容就出不了問題。再者,教輔是教育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以真、善、美為核心,給人傳遞的都是知識、溫暖與友愛,一般不會存在意識形態(tài)的問題。誠然,教輔內容是教材的輔助,是以教育為中心的,但并不因為它們有這樣的特性,就不存在意識形態(tài)的問題,就可以在工作中放松意識形態(tài)這根弦。人們常說:“越是危險的地方,往往越安全。”同樣,“越是認為安全的地方,越潛藏著不安全的因素?!睆氖陆梯o出版,大家往往覺得不會有意識形態(tài)的問題,就越容易放松警惕,出現(xiàn)問題。如果負責終審的人員麻痹大意,稍有不慎就可能釀成出版事故。
兩年前,學生編輯將一份“動漫秀場”這個欄目半年的策劃案拿給我審閱。
一連六期雜志,他選擇的是日本動漫大師宮崎駿。第一期重點介紹宮崎駿本人的經歷及創(chuàng)作特色,之后每期介紹他的一部動漫作品,詳析其作品主題及表現(xiàn)手法。從《千與千尋》到《風之谷》,將宮崎駿的代表作品如數(shù)家珍羅列了一遍,用半年的時間,向國內的小學生介紹宮崎駿的作品。而拿出這樣的一個策劃案,是一位參加工作不滿三年、政法專業(yè)畢業(yè)的大學生。
對編輯來說,這樣的一個策劃案,解決了欄目半年用稿的問題,當然是應該高興的一件事。但是,這樣的策劃案,顯然這個年輕的編輯缺乏“意識形態(tài)”這樣重要的出版意識,對國家當前的出版方針政策不夠了解。當前,國家提倡“發(fā)掘本土資源,弘揚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雖然知識、學術是沒有種族之分、國別之限,宮崎駿在漫畫界也是極其有影響的動漫大師,但如果不是搞專題研究,就沒有必要這樣大張旗鼓,用半年時間,那么大篇幅來介紹宮崎駿本人及作品。作為一個教輔報刊編輯,在貫徹國家在出版及宣傳方面方針政策時,應將思路重點放在我們自己國土之上。這絕非是一種排外思想,也不是一種狹獈民族主義,而是作為一個文化傳播機構,作為一個出版人,我們有責任、有義務讓我們的讀者、下一代了解我們祖先輝煌燦爛的民族文化。只有出版者從欄目策劃時就有較強的政治意識,才能從源頭上保證給孩子提供什么樣的閱讀內容,給孩子的精神世界打上怎樣的底色。很顯然,年輕的編輯在做這個策劃時,他或許根本就沒考慮到這些,他只考慮的是給孩子介紹什么人、什么內容,如果心里裝著“意識形態(tài)”的問題,在涉及國外的內容時,應該是敏感而慎重的,不會如此草率而盲目。當問及為什么花這么長時間、這么大篇幅做一個日本動漫大師時,他說:“宮崎駿在世界上多有名啊!他的動漫作品多好啊!”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位編輯只考慮了一個人的名氣或影響,而沒有政治意識的觀念,沒有思想政治掛帥的意識,這是比較危險的。教輔期刊,其讀者對象,又是少年兒童,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他們是祖國的未來,在這樣重要的人生階段里,他們讀了怎樣的內容,不僅會影響到其信息的儲備與知識的結構,更會影響到基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形成。所以,教輔出版給孩子們提供什么樣的內容,這一點至關重要。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從這樣的高度認識文藝的地位和作用,認識自己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努力創(chuàng)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yōu)秀作品,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边@個講話精神雖然是針對文藝工作者,但作為一個出版人而言,誰都明白,這是出版、選題策劃、用稿的方向,也是根本要求。
“弘揚中國精神”“要把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是國家目前對出版行業(yè)大的方向與引導,就是明確告訴我們要在“本土化”“民族性”“傳統(tǒng)文化”中深掘,給讀者盡可能多地提供本民族文化的內涵與外延性內容。而且,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輝煌燦爛的文明歷史,是世界上唯一文化沒有斷裂的古老民族,祖先給我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既有先人的生命軌跡,又有先賢的智慧與創(chuàng)造。如果教輔出版立足于此,從我國的經史子集和歷代文化典籍中挖掘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那我們給年青一代提供的閱讀內容一定是充滿中國氣息,讓他們接觸和了解到的,都是中國的元素與中國的文化,為身為中國人而感到驕傲與自豪,而不是說起我們的民族文化時,知之甚少,面露難色。更可怕的是,當一代代的中國人,當他們只熟悉西方文化時,對我們本民族的文化必然是一點點疏遠著、陌生著、遺棄著。這是一個民族的悲哀,更是出版的失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宣傳思想陣地,我們不去占領,人家就會去占領”“無論改什么、怎么改,導向不能改,陣地不能丟”[2]。是不是中國人,不是看他的膚色,也不是看他的形體,而是在于他的思想認知里有沒有中國文化的元素,有沒有中國文化的精神與魂魄!出版則承擔著中國人精神與魂魄的建設工作。
以上一再強調我們中國的元素與中國文化,在強調本民族文化的時候,對于外來優(yōu)秀文化,我們是不是可以充耳不聞、視而不見,采取一種排斥、抵制、敵視的態(tài)度呢?顯然不是這樣的,因為我們在文化戰(zhàn)略上強調“本土化”“民族性”的時候,其宗旨是強調對待文化態(tài)度與文化傳播時處理好“本”與“末”的關系,一個“體”與“用”的問題,而非排外。面對外來文化,毛澤東在早些年已給出了科學合理的取舍態(tài)度,即“洋為中用”。因此,對待外來文化,我們不是夜郎自大,不是固步自封,也不是不問清紅皂白的拒絕,一概從之,更非只知、只懂外來文化,從而遠離、淡忘本民族文化,而是積極面對,取其善者補己之不足。
宮崎駿的動漫作品及創(chuàng)作風格,在我國的少兒教輔出版物上不是不能出現(xiàn),不能介紹,而是宮崎駿作為世界級的動漫大師,也只是世界動漫界的一員,那就給予世界一員的對待就好了,用一期的內容,介紹一下宮崎駿本人的經歷、動漫創(chuàng)作風格、其代表作品有哪些,重點介紹一部作品,通過這部作品體現(xiàn)其創(chuàng)作特點,用一期兩個版的篇幅介紹足矣,而非每期兩版,六期連續(xù)推介。相反,中國傳統(tǒng)的經典動畫——《大鬧天宮》《哪吒鬧?!贰短鞎孀T》《小蝌蚪找媽媽》《張飛審瓜》等,這些經典作品,應該向中國的少年讀者大力推薦。《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這些作品,包含了太多的中國元素與中國文化,讓世界認識了一個不同的中國,而獲得了當時國際性動漫大獎。對一個九零后的編輯來說,他自己都不知道這些內涵,又怎么可能會向年輕讀者推薦這些內容?在這樣的關鍵節(jié)點上,如果沒有資深的出版人把關或指點,那么年輕編輯更熟悉的只會是“漢堡包”“圣誕節(jié)”等內容,不自覺間向少年讀者提供、輸送這樣的文化內容,而年輕一代能對“本土化”“民族性”的文化感興趣,有了解,基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為無論何種出版物,其版面有限,信息容量有限,提供了這方面的內容,必然提供不了那方面的信息,或者這方面提供多了,那方面提供的必然會少。作為文化消費對象的讀者呢?同樣如此,接受了這方面的信息,接受不了其他的信息,這方面信息接受多了,其他方面的信息接受必然會少。
出版的關鍵在于人,把關在人,搞好出版工作隊伍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關鍵在人。新聞輿論工作隊伍的政治素養(yǎng)、理論水平、政策水平、業(yè)務能力,直接關系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效果?!盵3]這一重要論述,不僅指出了意識形態(tài)工作隊伍建設的重要性,而且為出版業(yè)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從業(yè)人員思想政治意識提供了工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