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教學作為教學活動的一種基本方式,有助于切實落實教學任務,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最終完成教學目標,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而聽課評課即是通過觀察教師的教學活動,及時發(fā)現其中的缺陷和不足之處,引導他們積極改進,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它規(guī)范了教學管理活動,有助于落實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推動學校教育質量的全面提高和改善。文章針對校長的聽課評課活動進行了探討和分析,提出了促進其實效性提升的幾點措施,以供相關教育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校長;聽課點評制;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7.1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10-24
作者簡介:范淑杰(1968—),女,山東煙臺人,中學高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英語、心理學。
一、聽課對象的確定
在管理學校各項教學業(yè)務的過程中,為了更加全面、準確地了解教學現狀,校長需定期有針對性、有目的地開展教學聽課活動,以便隨時掌握課堂教學動態(tài),并據此科學、合理地制訂教學計劃、確定科研方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統(tǒng)帥能力和管理能力。在聽課的過程中,校長可以明確掌握不同專業(yè)教師的教學情況,發(fā)現他們的教學優(yōu)勢和特色,有助于提升教學科研的理論依據,并且在給予教師施展平臺的前提下,推動各個科目教學效果的提高。例如,聆聽年老教師的教課,可以明確其教學理念是否適應新課改的節(jié)奏;聽年輕教師的課程,可以準確把握他們的教學技藝;聽優(yōu)秀教師的課,可以了解其對新課改的踐行效果。
二、評課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
在完成課堂教學聽課活動時,校長還需按照一定的教學程序,進一步優(yōu)化評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從而提升聽課評課的效果。第一,需要“看”,即校長在聽完教師講課后,翻看教師的課堂教學教案,了解教師的研究方向。第二是“聽”,即落實教師的說課環(huán)節(jié),加深對教師教學方式的了解,并且知曉教師的教學理念,通過訪問,及時發(fā)現他們在教學過程中的困惑和問題等。第三是“議”,在完成前兩個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工作后,校長可依據新課改的要求和形勢,說出自己的認知和理解,并且在一種輕松、平等的氣氛中,與教師探討課堂教學的實際開展情況以及新課改的引入,是否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
同時,校長需客觀、溫和地指出教師教學過程中的不完善之處,并為其指出明確的改善方向,對于教學效果較好的教師,校長也需正確對待,給予其一定的激勵措施。第四是“約”,根據教師授課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校長需增加聽課的頻率,并且提前預約聽課課程,針對其常犯問題的知識點,還可預約教師的授課環(huán)節(jié),從而加強對教師授課過程的規(guī)范管理作用,促進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促進評課人員素質的提高
校長作為一個學校各項教研活動和管理活動的統(tǒng)籌者和領導者,在推動學校的全面、穩(wěn)定發(fā)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為了提升聽課評課活動的時效性,校長需不斷加強對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和改善,既掌握一定的教學能力,又具有教學的技巧,此外,還需具有一定的心理分析能力,了解青少年的成長規(guī)律和性格發(fā)展特點,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管理各項學校業(yè)務的能力。因此,校長需緊跟時代的發(fā)展潮流,不斷創(chuàng)新,加強學習和研究,拓寬自己的眼界和知識面,具有精湛的教學技能和科學的遠見卓識。
四、擴大點評的范圍
為了在聽課評課的過程中取得更加廣泛的成效,充分發(fā)揮校長聽課點評的影響效應,需不斷擴大教學聽課點評活動的主體對象,將其深入到全校的教學團隊中來。根據每個教師個體的聽課點評情況,建立健全的聽課評課制度,并定期舉行。學校需整理各個教師的聽課點評情況,以便校長在每周的例會上進行匯總分析和點評。針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成績或者存在問題的地方,進行逐一分析和探討,推崇優(yōu)異的教學方式,改進有待提高的教學方式,并且充分發(fā)揮各個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其有效融入到討論中來,從而促進學校教學效果的全面提高。
綜上,校長有效地開展聽課、評課工作,有助于更加深刻和全面地了解教師的教學水平,并且及時發(fā)現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從而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進一步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教育,增強對學生的約束和管理作用,從而促使課堂教學過程更加嚴謹、有序。
參考文獻:
[1]孫 青.如何提高校長聽課點評的實效[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14(z4):68.
[2]李麗明.注重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實效性促進教師成長[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版),2014(5):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