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開
聽了前面很多位發(fā)言人的發(fā)言有很多體會,歸結起來說有這么幾點。
第一點,我感受到現(xiàn)在政府間財政關系,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的研究越來越多學科化了,也就是它參與的主體、研究背景越來越多元化。也許大家剛才注意到了,前面一共有5位發(fā)言人,樓部長是官員;高所長是學者,是經(jīng)濟學、財政學背景;熊教授是法學背景;黃教授是政治學和公共管理學的背景,如果我沒有說錯的話;齊廳長雖然退下來了,還是地方官員的背景。
政府間財政關系是一個多學科跨學科的范疇。1994年前后,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主要研究財政學問題,后來出現(xiàn)了法學慢慢逐漸介入進來的情況,這個很值得關注。研究法律的人大家注意到他是很較真的,你到底應該誰做,應該把它固定化到什么程度,很認真。和一般我們隨便說說不一樣。這對我們深化財政體制改革是有很大幫助的。
另外,搞公共管理和政治學研究的人介入進來我覺得也是個好事兒,我們國家治理是政治治理,是政府治理,也需要多學科尤其是管理來介入??偟膩碚f這是一個好事兒,這是一個感觸。
第二個感觸,這些年以來,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是一個經(jīng)久不衰的話題。除了它保留了自身的一些固有的內(nèi)容,比如說支出劃分,事權劃分,收入劃分,轉移支付,除了這些固有的領域,這些年又延伸出了一些新的領域,比如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剛開始進行分稅制改革的時候沒有提到這個問題,現(xiàn)在這種提法也越來越重要了。十九大報告說了區(qū)域均衡,這個區(qū)域均衡它不完全是個轉移支付的問題,是一個均等化的問題。在2020年要基本實現(xiàn)脫貧的目標,還有三年左右的時間。脫貧了之后,2035年我們要基本實現(xiàn)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這個過程中我們財政壓力很重。所以,政府間財政關系當中怎么做好區(qū)域間的協(xié)調(diào),這也很重要。
第三個體會,我覺得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當中,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當中,關鍵的制約因素依然存在。比如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系,剛才前一位評論人講了,政府與社會之間的關系,這兩個基本前提問題至今仍然沒有解決。理論上我們認識已經(jīng)很深刻了,市場由原來的基礎性作用上升到?jīng)Q定性作用。但是這個邊界,政府和市場的邊界,政府和社會的邊界,這個制約因素依然存在。我們這幾年正在研究的PPP也好,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也好,這些都是我們改革研究已經(jīng)進入到了深層次的體現(xiàn)。PPP就是把政府、市場、社會這幾個主體結合起來,購買公共服務也是如此。這么多渠道籌措資金做成一件事情,涉及到多元主體,這個方面的問題還需要我們繼續(xù)深入研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