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彥彬
[摘 要] 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學生的人格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中學時代是人從懵懂到開釋,從幼稚到成熟的重要階段,加強中學生的德育工作尤為重要。
[關鍵詞] 德育;德育教育;重要性
一、德育的含義
德,即眾人奉行的,為人處事的最高準則,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規(guī)律去做事?,F代漢語中,“德”,也是一個人或社會好的內在的品格和價值觀。古語云:人無德不立。在中國五千年的文明發(fā)展中諸子百家無不注重德行的培養(yǎng)和實踐。在當今時代隨著社會多元化的發(fā)展及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人往往隨波逐流,甚至個別人難以堅守道德底線。因此加強德育的教育培養(yǎng),尤其是中學生的德育教育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二、中學生成長的特點
中學生正處于成長叛逆期,該階段其成長特點主要表現在心理發(fā)展不成熟、具有可塑性。人的心理發(fā)展主要經歷三個階段:心理萌芽期、心理發(fā)展不成熟期和心理發(fā)展成熟期。而心理發(fā)展由不成熟期過渡到心理發(fā)展期是塑造一個人品性的關鍵階段。而中學生心理發(fā)展期正處于由不成熟過渡到成熟期,正需要德育作為生活、學習等方面的正確指導,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人生猶如一個樹,從發(fā)芽到幼苗再到參天大樹。如何由幼苗成長到一棵筆直且有價值的參天大樹呢?這需要勤勞負責的園丁兢兢業(yè)業(yè)的修剪,而中學生正是這棵幼苗,最負責的園丁無疑是現代教育之首位的德育。德,是一個人修身立命之本,而德育將傳統(tǒng)美德融入中學生身心,以此修剪中學生成長過程中不良分枝,使之塑造為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都有用的人。
三、加強德育教育對中學生成長的重要性
現代學校教育由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為主,過渡到更適應現代社會發(fā)展的以素質教育為主。從德育的特點和中學生階段性成長特點來看,加強德育教育對中學生成長具有重要作用。
1.加強德育教育有利于中學生良好品性的形成
品性是人的立身之本,良好品性是成功的基石。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叛逆心理較強,正確的教育有利于中學生人格的完善,這對于人才的長遠培養(yǎng)來說是至關重要的??v觀當今社會,有不少大學生智力及能力水平超強,但是由于道德水平低下,在面對人生考驗時總是做出錯誤選擇,不僅給社會發(fā)展帶來損失更重要的是不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與和諧。中學生是人生成長的黃金時期,是形成其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階段。只有加強中學生的德育教育及培養(yǎng)才更有利于其以后的成長和發(fā)展。
2.加強德育教育有利于中華文明的傳承與發(fā)展
面對時下諸多遺棄老人幼兒、虐待老人幼兒等不良事件,是對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羞辱,是中華文化的喪失,是教育環(huán)節(jié)中對德育培養(yǎng)的缺失。三字經中說到“人之初,性本善。習相近,性相遠。”教育對于人的培養(yǎng)不單單是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德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的行為是受認知和思維影響的。一個沒有受到德育教育的人在其心理中對德育是沒有認知的。所以行為中便不會有“德”的影子。因而,加強德育教育對中學生來說不僅使其人格更加完善,對民族文化來說更是傳承與發(fā)揚。我們生活在這五千年文明的土壤上,中學生作為未來的主人更有責任有義務加強自身的德育素養(yǎng),唯有如此才能使中華文明永遠屹立在世界文明當中。
3.加強德育教育有利于社會主義建設
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德才兼?zhèn)涞慕影嗳?,中學生作為國家的接班人,更要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加強道德修養(yǎng)。通過德育培養(yǎng)提高中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之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質。擁護黨的領導、理解堅持黨的路線,樹立社會主義民主觀念和法律意識,自覺維護祖國的尊嚴、榮譽、獨立統(tǒng)一和各民族的大團結。社會主義的建設需要我們世代努力奮斗,因此對人才的培養(yǎng)是不容忽視的,倘若新的繼任者不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沒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那么是難以將民族的宏圖偉業(yè)進行到底的。
中學生是社會發(fā)展的后備軍,是未來的接班人,只有加強對中學生的德育培養(yǎng),才能把前期應試教育中對德育教育的缺失彌補過來,才能使我們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得以發(fā)揚,才能使社會風氣越來越好,才能使社會環(huán)境越來越和諧,才能使國民的整體素質得以提升。對中學生的德育教育刻不容緩,唯有如此才能使中國的發(fā)展具有強大的內驅力和感召力,才能不斷砥礪前行。
參考文獻:
[1]郭彬.德育教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考試周刊,2016(11).
[2]張坤.淺談中學生管理中的德育教育[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