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瑞
[摘 要]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要充分挖掘小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自主學習的潛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作為體育教師,不僅要促進學生學習更多的體育知識,而且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基礎和更高的體育素養(yǎng)。本文針對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不高的現(xiàn)象進行了分析,探討了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學生快樂積極地參與到體育課堂教學中,從而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小學體育; 主動參與; 策略
目前,在學校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教學,還要重視學生的體育鍛煉。同時,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整體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體育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教學模式,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可以積極參加體育課,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與生活。本文主要是對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策略進行了研究與探討,提出了相關(guān)建議。
一、目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學生主動參與現(xiàn)狀分析
1.課程繁多擠壓體育教學空間
在小學基礎教育階段,體育課程的教學時間長期被占據(jù),特別是在應試教育階段下。目前,小學體育教學空間已經(jīng)被其他課程擠占的現(xiàn)象有所緩解,但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除了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課程外,學生家長還學生要學習一些額外的課外課程,忙碌的學習占據(jù)了學生的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使其倍感身心疲憊,精神萎靡,壓力之大,無法自覺和有效地參加體育活動。
2.教學內(nèi)容單一
不同學生的教學內(nèi)容也應有所不同。小學生年齡較小,體育內(nèi)容深度和力度較小,教學內(nèi)容較為單一。一些教師機械而又反復的教學內(nèi)容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課堂參與。因此,教師應重視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運用創(chuàng)新性和符合學生教學特點的體育項目,引導學生進行體育教學。
二、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有效策略
1.豐富體育教學內(nèi)容吸引學生
根據(jù)調(diào)查結(jié)果,我國體育教學內(nèi)容單調(diào),缺乏多樣性。同時,大多數(shù)教師將教學定位為體育技巧的訓練,忽視了體育活動的健身性,對學生要求更加嚴格。導致學生在教師嚴格的要求下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使得學生參與體育的積極程度比較低。體育課程的設置是幫助學生調(diào)解自己的情緒,在鍛煉的同時又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因此,課堂不應該太過嚴格,這樣會使得學生感到上體育課是一種負擔。體育課程應該豐富多彩,促使學生認識到體育課程不但能學會一些運動項目,還能進行體育鍛煉,心情自然也就輕松了。在小學體育課上可以設置不同的課程內(nèi)容,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課程。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上課興趣,學習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是提高學生參與度的有效方法之一。
2.注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能站在學生的角度,設置體育內(nèi)容。在保證教學質(zhì)量的前提下,教師要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關(guān)注學生,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接受情況,從而設置課堂教學內(nèi)容,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參與課堂學習,有效進行鍛煉。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工作,針對下節(jié)課的知識,進行自主鍛煉,自主學習,讓學生全面掌握下一堂課的知識,提升他們的興趣。教師應重視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差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讓全班學生能夠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提高體育課的教學效率和質(zhì)量。
3.運用自制的教學器材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
體育器材對于學生體育鍛煉是非常有幫助的。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體育技能時,可以使用自制的運動器材進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提高課堂效率。例如,一位老師利用學生自制“水果”進行教學,并取得良好效果。課前他要求學生用紙制作各種水果,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并讓學生帶著疑問開始聽課,在這堂課中可以看出他們比平常多了十二分的認真勁兒。隨著情景的展開,“水果”的利用率越來越高,學生學習新本領的熱情也越來越高,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很好地掌握了“跑幾步,單跳雙落”的技術(shù)動作,還完成了課前設定的目標任務。老師的就地取材,利用學生現(xiàn)成自制的器材進行教學。使學生在快樂中收獲許多知識,也鍛煉了能力 。
4.采用分層教學,增強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他們每個人都都享有受教育的權(quán)利。在體育運動中,教師有責任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進來。但是,在一個班級里,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都不同,所以教師在面對這些差異的時候,應設置有層次性的問題,使教學層次化。對于那些反應迅速、活動能力強的同學,教師應設置強度較大、較靈活的練習;對身體素質(zhì)較差、反應較遲鈍的同學,教師應設置強度較小、較簡單的訓練,教師設置從淺到深的認知模式,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參與的可能性,能夠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成就感。
5.正確的評價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小學體育的動力
給予學生正確的評價,讓他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況和能力,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努力克服和跨越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在自我突破的過程中不斷獲得主動參與的動力。在這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觀察,敏銳地捕捉學生的閃光點,給予他們鼓勵或欣賞或認同的眼神和表情,以增強其信心,滿足其成功欲。當然,除了表揚和鼓勵之外,我們也應該適度批評,用委婉的方式表達在不損害學生信心和尊嚴的前提下,為其敲響警鐘,促使其不斷地修正自己,從而獲得更大的進步。
三、結(jié)語
對于小學體育教師,要充分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學習和接受能力,合理地設置課堂教學,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課堂學習中。教師要設置不同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鼓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來有效提升教學效率,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帶動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紀金玲.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年.
[2]李傳東.淺談體育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4(11).
[3]李洪濤.探討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性[J].科技展望,2016.27: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