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忠來
(西安財經(jīng)學院 思政部,陜西 西安 710061)
中外學者從多種角度對人格給予了界定,王季香博士采眾家之長,給人格下了一個較為完整的定義:“‘人格’是由人的氣質、性格、智慧、道德、能力、知識、理想等等所形成的綜合體系。”[1]中國哲學向來關注人的心性修養(yǎng)和人格養(yǎng)成的問題,提出了類型各異的人格:儒家標榜君子人格,道家崇尚至人人格,墨家提倡兼士人格。學者對于《韓非子》的研究,多集中在法、術、勢等核心概念的闡釋上,反而忽略了其中所蘊含的道德修養(yǎng)和人格內涵。事實上,基于國家治理的政治考量,韓非也關注健全人格的養(yǎng)成問題,提出了諸如“圣人”、“明君”、“明主”、“有道之主”等眾多君主人格形象,本文統(tǒng)稱之為明君人格。與先秦諸子的人格論相比,韓非的明君人格具有獨特的理論特征,具有別樣的時代價值。
一
韓非主張依法治國,而管理的至高境界是無為而治。君主要想實現(xiàn)無為而治的至高境界,必須有很高的德性修養(yǎng),養(yǎng)成健全的人格。虛與靜是君主人格培養(yǎng)的首要途徑,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內涵。
對于“虛”的內涵,韓非明確表示,“無為無思”即為“虛”;“虛”與“實”相對?!俄n非子·解老》篇曰:
所以貴無為無思為虛者,謂其意無所制也。夫無術者,故以無為無思為虛也。夫故以無為無思為虛者,其意常不忘虛,是制于為虛也。虛者,謂其意無所制也。今制于為虛,是不虛也。虛者之無為也,不以無為為有常,不以無為為有常則虛,虛則德盛,德盛之謂上德。[2]
只有做到“無為無思”,才能升成“虛”的境界;達成了“虛”的境界,也就具備了盛德,亦即“上德”。在韓非看來,唯有圣人才能養(yǎng)成“虛”的心靈境界,或者說,“虛”是圣人不可或缺的人格素質之一。韓非指出,若要做到“虛”,切記不能專注于“虛”,否則,適得其反。對此,王先慎釋曰:“靈臺清靜,自然而虛?!盵3]“自然而虛”之“自然”講的就是自然而然達到“虛”的境界,使“虛”的境界成為不事雕琢、自然生成的東西。
對于“靜”的內涵,韓非認為,內心安靜而不妄動,即為“靜”;“靜”與“動”相對。韓非在《解老》篇中言:“眾人之用神也躁,躁則多費,多費則侈。圣人之用神也靜,靜則少費,少費之謂嗇?!盵2]眾人用神主躁,圣人用神以靜,這是圣人與眾人的重要區(qū)別之一。在功能價值上,“靜”勝“躁”,所以,在價值取向上,圣人“愛精神而貴處靜”[2]
韓非指出,虛與靜各有其所針對的對象。《解老》篇曰:“知治人者,其思慮靜;知事天者,其孔竅虛。思慮靜,故德不去;孔竅虛,則和氣日入?!盵2]顯然,圣人若要治人,必須做到靜;若要事天,必須做到虛。何為治人?何為事天?《解老》篇又曰:“聰明睿智,天也;動靜思慮,人也?!盵2]天是天生的,自然的;人是人為的,非自然的。也就是說,對待人天生的東西,圣人要虛;對待人為的事情,圣人要靜。
虛靜雖有區(qū)別,但又有內在的聯(lián)系。虛則自然靜,靜則自然虛。虛靜并用,共同指稱明君的人格素質培養(yǎng)。《主道》篇曰:
道者,萬物之始,是非之紀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萬物之源,治紀以知善敗之端。故虛靜以待令:令名自命也,令事自定也。虛則知實之情,靜則知動者正。言者自為名,有事者自為形。形名參同,君乃無事焉,歸之其情。[2]
“道”是萬事萬物的總體或根本,也是“是”和“非”的綜理或綱紀。明君要想知萬物之源,知善敗之端,就必須掌握“道”。然后,虛靜以待,虛則知事之實,靜則知物之動。在具體處理君主與大臣的關系上,韓非主張,明君應該以虛靜待之,不表露內心的真實想法,使大臣道其言,做其事,明君只需按照“形名參同”的原則考察、監(jiān)督群臣百官即可。
虛靜概念源于《老子》?!独献印な隆吩唬骸爸绿摌O,守靜篤?!碧撿o是圣人悟道的前提,亦是一種虛靜明鑒的心靈境界。然而,虛靜概念的提出又是為了滿足人生和政治的需求而立說的,具有明顯的現(xiàn)實指向特征?!独献印と隆吩唬骸笆且允ト酥危撈湫?,實其腹?!薄独献印の迨哒隆酚衷唬骸拔遥ㄊト耍┖渺o,而民自正。”
由上析論可知,韓非汲取了老子的思想,撰有《解老》、《喻老》?!俄n非子》中,虛靜既是圣人人格養(yǎng)成的重要素質和至高境界,也是無為而治的政治工具和手段。有學者指出:“《韓非子》很巧妙地提出用‘虛’與‘靜’的徹底修養(yǎng)方式,來概括性的作為君王人格修養(yǎng)手段,甚至達到政治‘無為’之目標,以循循導引國君服膺。”[4]同是講無為而治,不同之處在于,老子對于法、術、勢是持排斥態(tài)度的,而韓非的無為而治必須借助法、術、勢才能實現(xiàn)。
在韓非看來,“處靜為虛”的心靈境界不僅是君主健全人格結構中最為深層次的內涵,也是其他人格素質養(yǎng)成的基礎,是實現(xiàn)無為而治治理目標的首要前提。
二
韓非重視公私之辯?!俄n非子》中,公代表“公義”、“公法”、“公行”、“公功”等等,私代表“私義”、“私術”、“私行”、“私心”等等。韓非指出,公私之辯源遠流長,在文字產(chǎn)生之初,公私便相對而生。《五蠹》篇曰:“古者蒼頡之作書也,自環(huán)者謂之私,背私謂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倉頡固以知之矣?!盵2]
韓非指出,明君必須行公義,去私義,也必須要求大臣行公義去私義,即是說,明君必須具備公私分明、公正無私的價值理念,使其成為明君人格素質構成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飾邪》篇曰:
明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夫令必行,禁必止,人主之公義也;必行其私,信于朋友,不可為賞勸,不可為罰沮,人臣之私義也。私義行則亂,公義行則治,故公私有分。人臣有私心,有公義。修身潔白而行公行正,居官無私,人臣之公義也;污行從欲,安身利家,人臣之私心也。明主在上,則人臣去私心行公義;亂主在上,則人臣去公義行私心?!试唬汗讲豢刹幻鳎ń豢刹粚?,先王知之矣。[2]
“公義”指代表國家利益的道理和原則,“私義”指用來謀取個人私利的手段和原則。韓非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指出,先王治國,必明公私之辯,行公義,去私義。當今君主治理國家,也必須明辨公私之界限,公私分明。只有君主行公義,去私義,才能促使大臣“行公行正,居官無私”。
公義精神也就是法的基本精神,二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都具有公正無私的本質屬性。在《韓非子》中,私曲、私行常與公法相對而用,公法是公義的客觀體現(xiàn)者,公義是公法的內在精神屬性?!队卸取菲唬骸肮十斀裰畷r,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國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則兵強而敵弱?!盵2]既然公法是公義的客觀化,那么,君主實行法治,也就意味著行公義,去私義,意味著君主在治國的過程中始終貫穿著公正無私的價值理念。
具體而言,韓非的這種公義精神或公正的價值觀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任命官吏,以能而授官。韓非以冷峻的眼光觀察世事的風云變化,認為君主任命官吏依據(jù)的不是血緣關系,而是候選人是否具備與官職相符的能力。如果他是一位“能者”,就應該進用之,給予信任,即使他們曾經(jīng)犯有過錯,甚至曾經(jīng)與君主發(fā)生過矛盾,只要其有擔當責任的能力,君主就應該摒棄前嫌,委以重任,如此,才能稱之為明君、明主。《說疑》篇言:“圣王明君則不然: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是在焉,從而舉之,非在焉,從而罰之?!盵2]這就表明,圣王明君選用官吏的標準是官吏的“是”與“非”,而這種“是非”的標準又通過立法給予制度化的保障,君主只要以法擇人,以法量功就可以了,即“明主使法擇人,不自舉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盵2]
其二,賞罰官吏,以法量功。韓非指出,明君在賞罰的過程中,必須賞罰分明,信賞必罰。王公貴族犯法,依法懲處;庶民百姓建功,依法獎賞。法律制度本身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因此,在實施過程中,也必須公正無私,不偏袒權貴,不輕賤百姓?!队卸取菲唬骸肮室苑ㄖ螄?,舉措而已矣。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辭,勇者弗敢爭。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2]
其三,明君治國,杜絕請謁?!俄n非子》中,韓非列舉了形形色色的請謁現(xiàn)象,本質上言,請謁是大臣通過賄賂君主身邊的人,向君主提出各種非法的請求。這些身邊人主要有兩類:一是與君主有血緣關系的叔伯、兄弟、子女等;二是無血緣關系的妻妾、近習等。請謁活動對國家公正無私的價值觀構成了直接的威脅,給君主依法治國帶來了巨大的危害。如果君主任由大臣進行請謁活動而不制止,全國上下就會請謁成風,甚至導致全民腐敗,最終致使君主國破家亡?!栋思椤菲唬?/p>
今則不然,不課賢不肖,不論有功勞,用諸侯之重,聽左右之謁,父兄大臣請爵祿于上,而下賣之以財利及以樹私黨。故財利多者買官以為貴,有左右之交者請謁以成重?!且再t者懈怠而不勸,有功者隳而簡其業(yè),此亡國之風也。[2]
于此,韓非一再強調,君主治理國家,必須心存且踐行公正無私的價值理念,必須杜絕官吏結黨營私,必須懲罰請謁之人,只有這樣,君主才能稱之為明君,才能避免國破家亡的命運。
三
韓非認識到賢臣規(guī)諫的重要價值,指出,賢臣是忠君愛國、心懷智術之人,是君主依法治國的人才保障。國之明君若要治理好國家,必須重用賢臣良將,誠懇采納他們的治國良策,與此同時,還必須摒棄奸佞小人的請謁與讒言。若要做到這些,明君必須養(yǎng)成虛心納諫的胸懷,培養(yǎng)“以忠拂耳”的氣度,使明君人格更加健全與完善。
虛心納諫對于君主治國至關重要,韓非在《安?!菲裕?/p>
聞古扁鵲之治其病也,以刀刺骨;圣人之救危國也,以忠拂耳。刺骨,故小痛在體而長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國。故甚病之人利在忍痛,猛毅之君以福拂耳。忍痛,故扁鵲盡巧;拂耳,則子胥不失:壽安之術也。病而不忍痛,則失扁鵲之巧;危而不拂耳,則失圣人之意。[2]
這里,韓非以形象的對比來說明一個道理:納諫不僅可以成就圣人人格,使其愈加完善,也可以拯救處于危亡中的國家。扁鵲乃戰(zhàn)國時期的名醫(yī),蔡桓公有病,扁鵲往而治之,但蔡桓公并不相信扁鵲的每次精準診斷,最終導致病入骨髓,扁鵲也無計可施,此時的扁鵲只好遠走秦國,蔡桓公則落得一個疼痛而死的下場。韓非認為,君主有病就得治療,治療的過程肯定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治療完成后則可福壽在身,這是普通的生活常識;治國的道理亦然,由于時間、精力、智力的有限性,君主在治國理政的過程中,難免會表現(xiàn)出諸多不足,犯有各種錯誤,犯有過錯并不可怕,問題的關鍵在于君主是否虛心采納賢臣的規(guī)諫,若能誠摯納諫,“以忠拂耳”,就可“久福在國”,這是治國常識,但卻往往被君主所忽略。韓非斷言:不能“以忠拂耳”的君主,就不能稱之為圣人明君。
韓非指出,賢臣讓君主采納自己的良策并非易事,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君主心性修養(yǎng)不完善,人格養(yǎng)成不健全。從人性需要的角度講,與聽取“逆耳倒心”的忠言相比,君主更易于接受奸臣的巧言令色,更傾向于貪圖享樂。但是,美言美色、貪圖享樂能夠使君主喪失理智,失去對客觀事物做出公允判斷的能力。為了讓君主明白虛心納諫的重要性,認識聽信讒言的危害性,韓非在《十過》篇中列舉了大量的歷史事件,以供君主借鑒與反思。剛愎自用、貪婪無度的智伯瑤率領韓魏兩國的軍隊來圍攻趙國,因未采納智過的建言而導致“身死軍破,國分為三,為天下笑”的悲慘結局;五霸之首的齊桓公由于未踐行管仲臨終善言而重用豎刁、易牙、衛(wèi)公子開方等豎子,最終落得一個“卒見弒于其臣而滅高名,為天下笑”的可悲下場;韓宣惠王不聽公仲的規(guī)諫,一直在秦、楚兩大強國之間搖擺不定,最終付出了丟失宜陽的沉痛代價。韓非講述這些歷史故事,旨在告誡當今的君主,“過而不聽于忠臣,獨行其意”是這些歷史悲劇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為了避免重蹈歷史覆轍,當今君主應該自覺培養(yǎng)海納百川的胸懷和氣度。
誠懇納諫是君主成為明君的必由之路,是明君人格構成的重要素質之一?!锻鈨φf左上》篇曰:“夫良藥苦于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聽之,知其可以致功也?!盵2]良藥、忠言為眾人所憎惡,唯有智者明君才能發(fā)現(xiàn)其真正價值,換言之,唯有智者才能珍惜配制良藥的名醫(yī),只有明君才會重用進獻良策的賢臣。既然賢臣之良策對于君主治國能夠產(chǎn)生巨大的積極效應,那么,明君在誠懇虛心納諫的同時,還必須為賢臣進諫掃除障礙,保證進諫者的人身安全,并且提供相應的進諫制度。有學者就此指出:“身為創(chuàng)設制度之首的國君,廣設人臣進諫忠言之門即是其責無旁貸之義務?!盵4]韓非還指出,賢臣進諫雖有利于國家的安定與發(fā)展,卻對既得利益的奸臣沒有什么好處。因此,如果君主未能充分信任賢臣,并給予制度上的保障,他們會遭受種種迫害,小則遭受誹謗,大則家破身亡。正如《難言》篇所說:“小者以為毀訾誹謗,大者禍患災害死亡及其身?!盵2]除此之外,韓非還舉例指出,吳國的子胥、魯國的孔子、齊國的管夷吾、商湯時的伊尹、紂王時的文王等國之賢良,不是仕途坎坷,遭受非議,就是身陷囹圄,慘遭殺害。深究之,都是因為“君子難言也”。君子之所以難言,是因為君主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沒有“以忠拂耳”的氣度。
虛心納諫是一種大氣度,是一種圣人氣象,是明君人格結構觀念中的一個基本要素。它不僅有利于明君人格完善、治國安邦,也有利于賢臣安身立命、建功立業(yè)。
四
韓非反對守舊,力主革新。他心中的明君是那些具備敏銳的社會洞察力,善于把握社會發(fā)展的大趨勢,具有變古易俗的改革精神的君主。這種革新精神就是明君人格結構觀念中的時代要素。
韓非把中國古代史劃分為三個階段:上古之世、中古之世和近古之世。不同的歷史時期,人類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不同,不同的社會問題需要不同的解決方法,能夠解決關系人類生存與發(fā)展的問題的人就是圣人。不同的歷史階段產(chǎn)生了不同的圣人,他們提出的治國方略和創(chuàng)建的國家制度有助于當時社會問題的解決,推動了歷史的向前發(fā)展。例如,上古時期,有巢氏解決了人民的棲身問題,燧人氏解決了人民的吃飯問題,他們是上古的圣人;中古時期,鯀、禹父子奉命治理洪水泛濫而有功,使百姓免受洪澇之災,他們是中古的圣人;近古時期,周武王興兵討伐荼毒生靈、殘暴無比的商紂王,可謂聽天命、順民心,是近代的圣人。韓非指出,戰(zhàn)國時期的客觀條件已不同于往昔,人類面臨著新的生存與發(fā)展的挑戰(zhàn)。面對時代挑戰(zhàn),當今的君主必須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制定出能夠解決當今社會問題的制度,而非一味地崇拜古人,這就是明君,就是“新圣”,即“時之圣人”。
韓非提出了“新圣”的概念。概括地講,“新圣”就是指那些不羨慕遠古時代,不盲目崇拜古代的圣人,不效法永恒不變的常規(guī),研究客觀現(xiàn)實的情況,提出相應的措施,解決棘手的問題的君主。韓非是持有演變歷史觀的思想家,他指出,“古今異俗,新故異備”,[2]“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2]歷史延伸至戰(zhàn)國時期,客觀條件已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時代需要新的圣人明君出現(xiàn),救民于水火之中,而最有可能成為“新圣”的人就是君主。因此,韓非對當今的君主寄予了厚望,希望他們能夠成為“上君”,成為“明君”,成為“新圣”。這份希望表現(xiàn)在君主理想人格素質構成中,就是要求君主必須具有據(jù)實而革新的社會改革精神。
對于古代的國家治理制度,韓非既反對全然地繼承,也反對絕對地否定。他采取了“揚棄”的態(tài)度,對于有助于解決當下社會問題的思想和制度,君主應該給予很好的繼承和發(fā)揚;對于有礙于解決社會問題的思想和制度,不僅不能解決當今社會問題,君主必須給予斷然的批判和否定。也就是說,變與不變,一切以是否能滿足于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為衡量的標準。對此,韓非明確言道:“不知治者,必曰:‘無變古,毋易常?!兣c不變,圣人不聽,正治而已。然則古之無變,常之毋易,在常古之可與不可?!盵2]整體而言,他更加強調的是“變”,他說:“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桑撌乐?,因為之備?!盵2]
改革與創(chuàng)新關涉到國家治理的成敗。把握社會發(fā)展的脈絡,根據(jù)人民的需要,因時制宜、因事制宜地制定管理制度、做出管理決策是君主必須承擔的責任和具備的素質。因循守舊、恣意妄為不僅不符合韓非(法家)所建構的明君人格的要求,并且還會害己害國,為后人笑。對于君主革新的內容,既有政治制度方面的改革,也有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在管理制度上,韓非主張建立“法”、“術”、“勢”三位一體的辯證統(tǒng)一的君主管理體系,這種管理體系的本質是管理的法制化、規(guī)范化;在思想文化方面,韓非提出了“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的教育方針,主張罷黜百家、獨尊法術的文化原則。
概而言之,“變古易俗”的改革精神是明君人格結構中的重要內容,是衡量君主賢明與否的重要標準之一。這種變革精神不僅是韓非對君主人格修養(yǎng)的要求,也是法家對君主理想人格修養(yǎng)的要求。因為君主只有具備與時俱進的改革精神,主張變法的法家諸子才會得到充分的信任和重用,他們所在的國家(諸侯國)才會沿著法治的軌道向前發(fā)展。
五
慎到說:“法雖不善,猶愈于無法……今立法而行私,是與法爭,其亂甚于無法。”[5]
意思是說,君主治理國家,有法勝于無法;法的創(chuàng)制與實施是為公,為國的,如果立公法而謀私利,其害甚于無法。立法而取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有管理制度的缺陷,也有君主或大臣德行修養(yǎng)的不足。法家先賢似乎認識到這一點,他們并不只講法治,不講道德,只是以法制為主,道德為輔。韓非繼承了慎到的思想,認為君主制定了完善的法制以后,為了確保法制的正常實施,還必須加強執(zhí)法者的道德修養(yǎng)與人格完善,二者(法治與德治)主次分明,相輔相成。但是,加強執(zhí)法者(君主或大臣)的人格修養(yǎng)也有其局限性,畢竟與法治功用相比,道德修養(yǎng)沒有多大的強制性?;诖?,有學者認為:
《韓非子》十分明白其(君主)權勢膨脹之不可抑扼,因而,雖已針對制約君權而提出“君德”論予以管束君王,但終究由于“君德”并無任何強制性,倘君王樂于遵循,則國盛民昌;倘君王無意受約,則黎民百官亦只得自求多福。[4]
這里有兩點值得我們注意:一是韓非并沒有完全否定道德的管理價值,二是韓非為法治的正常運行做出了道德上的補救,盡管結果并不盡遂人意。
韓非是先秦時期典型的政治家哲學家,其問題思考的重心是如何使國家富強,如何使百官各司其職,如何使百姓安居樂業(yè)。實質上,韓非明主人格建構的真正目的,也是為了確保法制得到完全的實施,也是為了依法治國理想的最終實現(xiàn)。因此,與儒道諸家的理想人格相比,韓非所塑造的理想人格具有明顯的功利性特征;與民富國強這一治國目標相比,明主人格的建構體現(xiàn)的是一種外在的工具價值,而不是一種為了提升個體生命內涵的內在價值。
有學者認為,道家塑造的是“逍遙無為”的“至人”隱士型人格,儒家提出的是“文質彬彬”的“君子”道德型人格,墨家倡導的是“愛人利己”的“兼士”俠義型人格。[6]與諸家人格內涵相比,韓非提出的明主人格更傾向于形而下人格內涵的闡釋,具有較為明顯的現(xiàn)實性指向,強調人格修養(yǎng)者對于社會規(guī)范(法律規(guī)范)的服從精神,我們稱這種人格為法家式的功利型人格。
習近平指出:“歷史的經(jīng)驗值得注意,歷史的教訓更應引以為戒。”[7]當前的中國正在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一方面我們需要完善制度建設,因為“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長期性”;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加強執(zhí)政黨的自我道德修養(yǎng),健全管理者的自我人格,這是從主觀上來杜絕腐敗問題的產(chǎn)生。研究《韓非子》中明君人格素質的構成,能夠為當前的反腐倡廉建設提供有益借鑒。具體而言,主要給予我們三方面的啟發(fā):國家治理不能僅僅依靠客觀的管理制度,還需要主觀的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人格的培養(yǎng)與完善應該與時俱進,據(jù)實而變,而非因循守舊;管理者的人格素質內涵應該根據(jù)組織類型的不同而不同,應該做到同中存異;健全人格結構中不僅包含道德德行,還應該涵括能力、知識、智慧等諸多方面的內涵。
[1]王季香.先秦諸子之人格類型論[M].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21.
[2]梁啟雄.韓非淺解[M].北京:中華書局,2009.139.
[3]王先慎撰、鍾哲點校.韓非子集釋[M].北京:中華書局,2009.131.
[4]黃信彰.專制君王的德行論——《韓非子》君德思想研究[M].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198.
[5]慎到.慎子[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6]趙馥潔.中國傳統(tǒng)哲學價值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