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正梅
(江蘇省如東縣實驗中學 226400)
新課改背景下,我國的物理教學工作也有了新的改變,不再依附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而是在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展開創(chuàng)新.但是從當前的初中物理教學模式中可以發(fā)現,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我國初中物理教材也出現了許多問題,筆者有以下幾點個人的思考:
新課改背景下,許多學校的教學計劃都做了相應的調整,但是教材的內容改革并沒有發(fā)生很大的變化,教材內容同質化現象十分明顯,與傳統(tǒng)的舊教材相比,只是個別教學內容作了少量位置調整,而習題等內容也與舊教材大同小異,例如,傳統(tǒng)的教材內容在章節(jié)之間的銜接上比新教材更加完善,沒有體現出新課改的特點,書本內容完全沒有突出地域性特點.
從具體的原因來看,主要是由于負責教材編寫的工作人員沒有準確吃透新課改的精神,只是換湯不換藥,在教材內容的編寫上只是注重學生的成績提高,沒有過多強調新課改教育模式下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缺乏走向生活實際的經驗,對生活中的物理不能進行細致入微地觀察,因此造成教材內容在編寫上完全脫離實際,不能以學生的具體需求為出發(fā)點,反客為主,教材只是充當著教學的工具,因此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很難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物理并不同于其他的自然科學,由于其枯燥難懂,知識框架繁雜,學生很容易產生厭惡情緒,新課改中,物理教學任務也需要進行一定的調整,過去以分數衡量學生的基本素質,在現代經濟社會顯然已經無法滿足新課改對學生的素質能力要求,當前的關鍵問題在于,教學內容一盤棋,沒有突出重點,更沒有展現難點,如“串并聯(lián)電路開關”對傳統(tǒng)難點的處置是:教材一隱含于習題中,教材二隱含于活動中,教材三無體現;對“串并聯(lián)電阻計算”傳統(tǒng)難點的處置是:教材一正文定性討論,習題對串聯(lián)電路電阻有定量要求,教材二歐姆定律應用中以演繹方式推導串聯(lián)電阻公式,教材三無要求;對“吸放熱計算”的難點處置:教材一隱含于欄目想想議議,教材二有明確嚴格公式及例題,教材三在活動中有隱含代數式;如“阿基米德定律及公式”,教材一和二有定律及公式,教材三有定律無公式;如“功的原理”,教材一對難點的處理無體現,教材二隱含于活動中,教材三明示于欄目信息瀏覽中;使學生在學習中一頭霧水,無從下手,不僅學習起來十分吃力,而且教師教授難點重點一起抓,不但給學生的物理學習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也影響了教學質量.
因此,針對上述問題,學生與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突出重點,理清物理知識難點與關鍵點,而不應該一手抓,教師應該側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不斷在實踐中調整物理教學計劃,通過學生的反饋建議,對教學目標進行明確,在教學中,板書的設計要合理清晰、準確,讓學生在學習中充分感受到物理的樂趣.
物理教學的不同之處就是通過實驗分析過程,得出物理結論,但在新課改中,教材實驗內容相對陳舊,不能突出時代特點和地域特點,實驗環(huán)節(jié)在物理中的作用應該引起教師和學生的高度重視,可是在教材中的物理實驗都淡化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簡單的文字陳述,難以調動學生的參與實驗的積極性;此外,物理教材中的實驗內容沒有結合實際情況,要么實驗器材體積龐大,要么當前的大多數學校的教學環(huán)境都無法滿足實驗需求,受制于場地、經費、技術以及器材設備等,對于很多初中學校而言,教學條件較差,新課改倡導學生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新性,但實際情況卻是,學校根本無法展開實驗,缺少實驗室和實驗器材,因此教材中的實驗內容就成為一種擺設,學生和教師根本無法進行實際操作,教師在教學中也只能輕描淡寫,三言兩語帶過,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動手能力顯然無法得到有效提高.
新課改注重學生的總體素質提高,但在物理教材中過于強調學生的應試能力,偏題、怪題等成為了物理教材中的??停粌H在學生中不受歡迎,很多教師也是嗤之以鼻,案例的設置并不能真正突出新課改的特點,只是描述一種理想狀態(tài)下的教學情境,并沒有結合實際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物理知識與原理應該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教學案例缺乏創(chuàng)新,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當地教育水平狀況,新課改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做出的巨大調整,不僅是內容的改革,還包括教學思路、學習思維、發(fā)展模式、具體路徑等多方面的變革,學生只有在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才能適應教育改革.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fā)現,當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我國初中物理教材出現的問題主要變現在教材的同質化現象嚴重、教材重點難點尚未澄清、物理教材的實驗理論與實際相脫節(jié)、物理教材案例缺乏創(chuàng)新等四個方面,透過現象不難發(fā)現,究其本質原因,還是由于新課改的精神與初中物理教學落實情況相違背,教師不能更好地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教學,教材課本編寫的相關人員不能從當地教學的實際水平出發(fā),由此造成了上述幾方面的具體原因出現,所以通過上面的現象分析與其產生的具體原因的論述,在今后我國的初中物理教學以及課改中應該針對上述問題展開變革,不斷完善教材內容,去偽取精、取其精華并去其糟粕,真正將新課改的精神和理念落到實處,不斷提高我國初中物理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新課改的實施,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從學生的基本利益出發(fā),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新課改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具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需要教育一線工作者積極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作為教材負責編寫的人員,要與時俱進,積極響應國家教育部關于新課改的號召,立足于當前教育實際,從學生的長遠利益出發(fā),物理實驗以及案例的取材要來源于實際生活,充分凸顯當地的地域性與文化性,在不違背教育發(fā)展規(guī)律的前提下,對教材中的相關內容不斷進行完善、補充、充實,使學生真正對物理產生濃厚的興趣.教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只是扮演一個知識載體的角色,但不能忽視其在教與學過程中的橋梁作用,只有通過不斷改進教材,才能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