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利他行為研究綜述

2018-04-02 10:01張燕貞張學新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教育版) 2018年1期
關(guān)鍵詞:利他行為移情個體

李 夢 張燕貞 張學新

(1.汕頭大學 高等教育研究所,廣東 汕頭515063;2.汕頭大學 醫(yī)學院,廣東 汕頭515063;3.復旦大學 心理系,上海200433)

一、概述

利他行為一詞最早是由法國社會學家創(chuàng)始人孔德(A.Comete)提出,他用這個詞來說明一個人對他人的無私行為,后又被英國哲學家、社會學家赫伯特·斯賓塞(H.Spencer)等人沿用。對于利他行為的研究由來已久,對于利他行為的定義也有所不同。Trivers認為有利于非親密有機體的行為才是利他行為,根據(jù)基因的可遺傳性而做出的行為不是利他行為[1]。有學者認為發(fā)出行為者付出代價并為他人帶來經(jīng)濟收益才是利他行為[2]。巴特森認為利他行為可分為自我利益驅(qū)動性利他行為和純利他行為[3]。巴特森認為,當利他行為者在看到身處困境中的他人時,會出現(xiàn)兩種不同的心理,即專注于自我內(nèi)心的焦慮和專注于他人的心理。如果利他行為者發(fā)出行為是為了減輕自身的焦慮則是一種自我利益驅(qū)動性的利他行為,如果利他行為者是為減輕他人的痛苦而發(fā)出行為,則為純利他行為。

目前較為廣泛的定義是,利他行為是個體主動幫助他人并且不期望得到回報的行為。如匿名的捐助行為、主動救助落水人員然后默默離去的行為均屬于利他行為。以往的研究對于利他行為和親社會行為并沒有嚴格的區(qū)分,親社會行為又稱助人行為、利他行為、利社會行為等。親社會行為指對他人和社會有益的行為,如助人、共享、合作和利他行為等,因此Stub提出利他行為是一種最高水平的親社會行為,是一種狹義的親社會行為。

利他行為和親社會行為都是一種對社會有益的行為,只是利他行為所指范圍更小,主要對象是人,且利他行為不帶有任何個人目的,完全以他人的利益為動機。親社會行為概念則更為廣泛,指個體在社會交往和生活中表現(xiàn)出來的有利于他人或集體以及社會的行為[4],包括任何不違法道德標準的行為。如法律對犯罪分子的懲戒是一種親社會行為,卻并非一種利他行為。再如,警察擊斃威脅人質(zhì)生命安全的綁架犯是一種親社會行為卻不是利他行為。利他行為是一種自愿的行為、有利他動機且不期望得到任何回報。因此,本文認為,利他行為是一種特殊的親社會行為,是一種以人為對象、為提升他人福利且不期望得到任何回報的親社會行為。

二、利他行為的相關(guān)理論研究

20世紀中,研究者對利他行為產(chǎn)生了濃厚的研究興趣,當時的研究者從進化的角度對利他行為進行解釋。到20世紀中后期,隨著認知領(lǐng)域的發(fā)展,研究者開始重視對利他行為的認知過程的研究,產(chǎn)生了一些從認知過程的角度解釋利他行為的理論。

(一)進化理論

親緣選擇理論是研究者從進化角度對利他行為進行解釋最早產(chǎn)生的理論。親緣選擇理論從生物進化的角度對利他行為進行解釋,即個體會偏袒與自己有相同基因的人,即使個體自身不能復制自己的基因,他的基因也可以通過支持旁系親屬如兄弟姐妹和侄子等而保留和遺傳下來。根據(jù)這個前提可以推測,當個體面臨的受助對象有陌生人和親屬之分時,個體會傾向于做出幫助親屬的選擇。Hamilton將這一認識發(fā)展成更廣泛的理論,認為個體更愿意幫助那些能夠使自己的基因得以傳播和保存的個體。對于相同血緣關(guān)系的親屬,個體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利他行為,也稱為親緣利他的不對稱性[5]。根據(jù)這個假設(shè),當個體面臨受助的對象全是親屬時,個體仍會做出傾向性的選擇。盡管親緣選擇理論得到了一些實證研究的支持,例如,研究發(fā)現(xiàn),相對于異卵雙胞胎,同卵雙胞胎明顯的更愿意互相支持。但是,親緣選擇理論無法解釋彼此沒有血緣關(guān)聯(lián)的個體之間的互助行為。

Trivers提出互惠利他來解釋利他行為,他認為個體之所以做出利他行為,是因為幫助者期望被幫助者能給與回報性的幫助,這種幫助可以是即時的,也可以是延遲的[6]。如幫助者可能會期待受助者以后會在幫助者需要時給予幫助,或通過這次幫助能夠提升自己的社會名譽。但是,有的利他行為既不能產(chǎn)生即時的利益,也不存在回報性的行為,如救人后默默離去的救人者。提出“強互惠利他”來解釋這種沒有回報的利他行為[7],這種理論可以預(yù)測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傾向,并且能夠解釋利他懲罰這種行為[8]。利他懲罰指個體對違反了群體規(guī)則的人進行懲罰的一種傾向,這種懲罰甚至可能會損害懲罰者的利益。

(二)認知理論

生物進化理論強調(diào)宏觀因素對利他行為的影響,認為利他行為的產(chǎn)生是由某種個體或個體所在的某種團體利益所驅(qū)動的。但是20世紀后期,這種進化理論逐漸受到人們的質(zhì)疑,隨著認知心理學的發(fā)展,研究者開始探討認知過程對于利他行為的影響。

損失-獎賞激勵模型和社會信息加工模型強調(diào)利他行為產(chǎn)生中的認知評價過程。這兩種模型均認為個體進行利他反應(yīng)時,會進行比較以確定是否做出利他行為。損失獎賞激勵模型認為個體在實施利他行為之前,會對實施這一行為所產(chǎn)生的損失、獎賞或者榮譽進行比較。如果實施這一行為所帶來損失相對于不實施這一行為帶來的損失大,那么這一行為被實施的可能性就會更小,反之,可能性將會增加。社會信息加工模型認為,利他行為的產(chǎn)生經(jīng)過體驗到他人的痛苦和最終的生成反應(yīng)行為等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個體會對自己實施利他行為的能力進行評估,并對不同的反應(yīng)結(jié)果給雙方帶來的不同的結(jié)果之間進行比較,然后做出決策。

三、利他行為發(fā)生機制

(一)移情激發(fā)個體利他行為

1.移情

移情,也有人稱之為共情,最初產(chǎn)生于動物的親代對于子代的養(yǎng)育行為,在這個過程中,親代父母需要對子代的饑餓或疼痛做出反應(yīng),這種能力可以遷移到其他環(huán)境中[9]。愛護子女的家長之所以會因為孩子的不同情緒而產(chǎn)生不同的情感反應(yīng),會因為孩子感到痛苦而痛苦,也會因為孩子感到高興而高興,正是因為他們有移情。針對成人個體的研究表明,移情和利他行為相關(guān)性顯著,個體移情能力越高,則越有可能做出利他行為。不同個體之間的移情能力不同,對他人感受更加能感同身受的個體更可能做出利他行為[10-11]。移情能產(chǎn)生真正的利他動機,從而做出利他行為,當個體能夠以他人的立場體會他人的心理感受時,更傾向于做出利他行為。這種利他行為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減少被幫助者的傷痛或提升其福利,而不是為了提升行為發(fā)出者個人的福利。

Hoffman提出的移情動機理論、移情信息理論和Batson提出的移情-利他假說都認為移情對利他行為起決策作用。Hoffman認為,個體通過觀察到在困境中的個體處于真實的憂傷狀態(tài)因而自己感到憂傷,從而幫助受困者,在這一過程中,移情起動機作用能夠直接引發(fā)親社會行為即幫助受困者這一行為,且移情能激活道德原則并跟道德原則起共同作用從而引發(fā)親社會行為。巴特森及其同事提出的移情-利他假說也認為移情可以幫助個體增強利他動機[12]。巴特森把移情和個人憂傷通過嚴謹?shù)膶嶒瀰^(qū)別開來,并認為移情和個人憂傷分別有不同的作用。移情引發(fā)助人者的利他動機,助人者出于幫助他人擺脫困境、幫助他人更受益的原因做出利他行為。而個人憂傷之所以能激發(fā)個體的助人行為是因為助人者希望通過助人行為減少自己內(nèi)心的焦慮感、逃避懲罰或者是減輕自己的厭惡感,個人憂傷引發(fā)的是助人者的利己動機。巴特森通過實驗控制情緒反應(yīng)(移情和個人憂傷)和逃離助人現(xiàn)場的難易程度,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即使在容易逃離的情況下,發(fā)生移情的個體仍然會選擇幫助。這表明移情能產(chǎn)生真正的利他動機,從而做出利他行為,當個體能夠以他人的立場體會他人的心理感受時,更傾向于做出利他行為。這種利他行為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減少被幫助者的傷痛或提升其福利,而不是為了提升行為發(fā)出者個人的福利。盡管如此,這兩種行為都是一種利他行為,其結(jié)果能夠提升他人的福利,因此這兩者都是可以提倡的。

巴特森的移情-利他假說得到研究證實,認為移情是引發(fā)個體利他行為的動機[13-14]。針對不同種族群體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研究結(jié)論,研究發(fā)現(xiàn)與他人利益傾向的個體相比,自我利益傾向的個體,移情能力更低[15],即移情能力更高的個體,越傾向于提升他人的福利。不同個體之間的移情能力不同,而移情能力高的個體即對他人感受更加能感同身受的個體更可能做出利他行為[16]。Edele等人利用獨裁者博弈(dictator game)(被試總是被“隨機分配”為支配者,支配者支配金錢給自己和接受者,接受者有權(quán)提出拒絕,拒絕時兩者都得不到,支配者分配給對方的金額衡量利他性)方法驗證了上述結(jié)果,結(jié)果顯示情感移情和利他分享顯著正相關(guān)[17]。國內(nèi)的相關(guān)研究也證明了移情和利他行為的關(guān)系,針對成人個體的研究表明,移情和利他行為相關(guān)性顯著,個體移情能力越高,則越有可能做出利他行為。

實驗室研究證實了移情對利他行為的影響。Aileen等人首先通過獨裁者游戲中被試分配給接受者的金額總量來衡量被試的利他行為,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相對于移情能力較低的個體,移情能力高的個體更愿意分配給接受者更多的金額[18]。Daniel等人得到了同樣的研究結(jié)果。研究者通過情緒啟動短片控制被試的移情狀態(tài),發(fā)現(xiàn)移情組被試較中立組被試愿意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經(jīng)歷去幫助別人,再次證明了移情—利他模式的正確性。以大學生為被試群體的實驗研究同樣證實了移情-利他模式[19]。

此外,移情不僅可以直接對個體的利他行為產(chǎn)生影響,還可以通過其他中介變量和調(diào)節(jié)變量對利他行為產(chǎn)生影響。移情通過影響個體神經(jīng)質(zhì)人格影響個體的利他行為,同時個體的幸福感在神經(jīng)質(zhì)部分中介移情和利他行為關(guān)系的調(diào)節(jié)作用,說明移情不僅直接能對利他行為產(chǎn)生影響,還通過個體的神經(jīng)質(zhì)人格對其利他行為產(chǎn)生影響,這一過程還受到個體幸福感的調(diào)節(jié)作用[20]。自我中心特質(zhì)同樣能與特質(zhì)移情和狀態(tài)移情發(fā)生交互作用從而影響個體的利他行為。

(二)神經(jīng)機制

在行為研究的基礎(chǔ)上,研究者開始重視移情對利他行為產(chǎn)生影響的生理條件,從認知神經(jīng)角度對移情和利他行為的關(guān)系進行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關(guān)懷利他主義的利他行為以提升身處困境中的受害者的健康為主要目的,這種關(guān)懷利他主義和移情關(guān)注緊密相關(guān),與皮層下神經(jīng)系統(tǒng)、特別是能促進激素產(chǎn)生的結(jié)構(gòu)體,包括杏仁核、紋狀體等結(jié)構(gòu)緊密相關(guān)[21]。情感移情代表了個體的個人情感的激活和共享替代的情感[22],大量的研究表明,當個體目睹或推測另一個體正在遭受痛苦會導致皮層和皮層下結(jié)構(gòu)的激活,如前腦島和背扣前帶回在個體經(jīng)歷痛苦時,會做出反應(yīng),這種現(xiàn)象可能是旁觀者把另一個人的痛苦映射到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中,從而產(chǎn)生與受害者相同的、帶有社會和情感成分的痛苦[23]。這種激活能夠促進個體做出有利于受害者的行為。如前扣帶回皮層和前腦島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能引發(fā)個體建立在移情-利他模式基礎(chǔ)上的利他行為[24]。

相關(guān)研究和實驗室研究均能證明移情-利他模式的正確性,移情作為一種個體對他人感同身受的能力,能促進個體利他行為的發(fā)生。但是相關(guān)研究和實驗室研究結(jié)果并不能得到有效推廣,因為以上研究較少考慮生活情境的不同,研究均設(shè)置在安全性較高的環(huán)境中。此外,雖然移情能夠作為利他行為的動機促進利他行為的產(chǎn)生,但是有動機并不一定會發(fā)生行為,還涉及個體自身的知覺評價過程。因此,可將移情-利他模式和利他行為的認知理論如損失獎賞激勵模型和社會信息加工模型相結(jié)合,建立利他行為發(fā)生的建構(gòu)模型,以期利用模型提升個體的利他行為水平。最后,雖然移情在利他行為發(fā)生的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相關(guān)研究較少涉及如何提升個體的移情能力,如何通過提高移情能力從而提高個體實施利他行為的頻率。

四、展望

利他行為是一種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的發(fā)展有利于創(chuàng)造更和諧的文明社會。研究利他行為,創(chuàng)造更有利于利他行為發(fā)展的社會環(huán)境,顯得至關(guān)重要。以往對利他行為的研究更多關(guān)注利他行為影響因素,對于利他行為發(fā)生的神經(jīng)機制以及如何培養(yǎng)個體的利他行為關(guān)注較少,對于不同特征人群的利他行為比較研究較少。因此,今后對利他行為的研究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深入探討。

首先,細化研究對象,探討不同人群的利他行為。如在大學生的范圍內(nèi),將研究對象細化,將作為特殊職業(yè)者,如醫(yī)學生與普通大學生進行比較,探討不同的職業(yè)特征是否會影響個體的利他行為。

其次,進行研究方法的創(chuàng)新。目前關(guān)于利他行為的研究多以自陳法為主要的研究方法,尤其在國內(nèi)的研究領(lǐng)域,這種現(xiàn)象更為普遍。國外對于利他行為研究的方法創(chuàng)新啟示我們,利用實驗的方法對利他行為進行研究的可能性,這應(yīng)該是以后我們對于利他行為研究的一個方向。

第三,探討利他行為產(chǎn)生的神經(jīng)機制,從認知神經(jīng)及生物角度探討個體利他行為的發(fā)生。

第四,探討提升個體利他行為頻率的培養(yǎng)模式,以及針對不同學生群體的具體可操作方法,從而提升個體利他行為水平。

利他行為的產(chǎn)生由來已久,對于利他行為的研究也越來越多。研究利他行為的產(chǎn)生機制或影響因素等能夠有效幫助人們了解利他行為,反思自身沒有做出利他行為的理由,使得人們再次面臨相同狀況時,能夠克服自我因素,實施利他行為。因此,對于利他行為研究的應(yīng)用價值越來越重要。

參考文獻:

[1]TRIVERS R L. The evolution of reciprocal altruism.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1971,46(1):35-57.

[2]FEHR E, FISCHBACHER U. The nature of human altruism. Nature,2003,425(6960):785-91.

[3]BATSON C D, DUNCAN B D, ACKERMAN P, et al. Is empathic emotion a source of altruistic motivation?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1981,40(2):290-302.

[4]余宏波,劉桂珍.移情、道德推理、觀點采擇與親社會行為關(guān)系的研究進展[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6,22(1):113-116.

[5]王瑞樂,劉涵慧,張孝義.親緣利他的不對稱性:進化視角的分析[J].心理科學進展,2012,20(6):910-917.

[6]肖鳳秋,鄭志偉,陳英和.親社會行為產(chǎn)生機制的理論演進[J].心理科學,2014(5):1263-1270.

[7]GINTIS H. Strong reciprocity and human sociality[J].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2000,206(2):169-179.

[8]FEHR E, G?CHTER S. Altruistic punishment in humans[J]. Microeconomics,2003,415(6868):137-140.

[9]潘彥谷,劉衍玲,冉光明,等.動物和人類的利他本性:共情的進化[J].心理科學進展,2013,21(7):1229-1238.

[10]李文輝,李嬋,沈悅,等.大學生共情對利他行為的影響:一個有調(diào)節(jié)的中介模型[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5,31(5):571-577.

[11]FARRELLY D, MOAN E, WHITE K,et al. Evidence of an alternative currency for altruism in laboratory-based experiments[J]. Europes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5,11(1):100-111.

[12]BATSON C D. Addressing the altruism question experimentally [J].APA 2002:89-105.

[13]MORISHIMA Y, SCHUNK D, BRUHIN A, et al. Linking brain structure and activation in temporoparietal junction to explain the neurobiology of human altruism[J]. Neuron,2012,75(1):73.

[14]RICHMAN S B,DEWALL C N,WOLFF M N. Avoiding affection, avoiding altruism: Why is avoidant attachment related to less helping?[J].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5,76:193-197.

[15]CHOI D, MINOTE N, SEKIYA T, et al. Empathy, Compassionate Altruism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Contemplative Practitioners across Five Traditions[J]. Psychology,2016,6(6):989-1000.

[16]DANIEL F,EMMA M,KRISTI W, et al. Evidence of an Alternative Currency for Altruism in Laboratory-Based Experiments:[J]. Europe's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5,11(1):100-111.

[17]EDELE A,DZIOBEK I, KELLER M. Explaining altruistic sharing in the dictator game: The role of affective empathy, cognitive empathy, and justice sensitivity [J]. Learning &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3,24(5):96-102.

[18]EDELE A,DZIOBEK I,KELLER M. Explaining altruistic sharing in the dictator game: the role of affective empathy, cognitive empathy, and justice sensitivity[J]. Learning &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3,24(5),96-102.

[19]林沐雨,王凝,錢銘怡,等.女大學生中共情對自我中心和利他行為關(guān)系的調(diào)節(jié)作用[J].心理科學,2016(4):977-984.

[20]李文輝,李嬋,沈悅,等.大學生共情對利他行為的影響:一個有調(diào)節(jié)的中介模型[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5,31(5):571-577.

[21]MARSH A A, STOYCOS S A, BRETHELHAURWITZ K M, et al. Neural and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extraordinary altruist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14,111(42):15036-15041.

[22]BERNHARDT B C,SINGER T. The neural basis of empathy. 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 2012, 35: 1-23.

[23]LAMM C, DECeTY J, SINGER T. Meta- analytic evidence for common and distinct neural networks associated with directly experienced pain and empathy for pain [J]., NeuroImage,2013,54,2492-2502.

[24]HEIN G, MORISHIMA Y, LEIBERG S, et al. The brain's functional network architecture reveals human motives [J]. Science, 2016, 351(6277):1074.

猜你喜歡
利他行為移情個體
組織中利他行為的可持續(xù)性及其前因機制:基于主動性動機視角*
淺析詩歌翻譯中的移情——以《再別康橋》韓譯本為例
關(guān)注個體防護裝備
移情于物,借物遣懷(外一則)
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高職學生的網(wǎng)絡(luò)利他行為研究
面部表情、文化差異與移情作用
關(guān)于“移情作用”在音樂審美體驗中的思考
具身認知視角下的大學生利他行為探究
個體反思機制的缺失與救贖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