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手語“同聲傳譯”的探究與思考

2018-04-03 15:53:01
綏化學院學報 2018年1期
關鍵詞:聾人手語聾生

王 東

(曲靖市特殊教育學校 云南曲靖 655000)

手語“同聲傳譯”的探究與思考

王 東

(曲靖市特殊教育學校 云南曲靖 655000)

聾人作為社會成員中的一員,手語無疑是其平等參與社會生活、有效進行日常溝通最重要的工具;而在聾人的手語交流溝通中,手語同聲傳譯又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筆者結合多年從事聾人語言教學和手語研究的實踐,從翻譯學和語言學的角度就手語同聲傳譯的概念、使用和研究現(xiàn)狀作了闡述,從四個方面分析了影響手語同聲傳譯的因素,進而就如何做好手語同聲傳譯提出四點建議。

手語;同聲傳譯;思考;建議

手語作為一種視覺語言和特殊的交流工具,其存在的歷史由來已久;就大多數聾人而言,主要依靠視覺來實現(xiàn)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信息交流,可謂是須臾也離不開手語[1]。在以手語為工具,實現(xiàn)與聾人有效溝通的過程中,手語翻譯應運而生、不可或缺,而在翻譯過程中如何實現(xiàn)手語符號與語音(或文字)符號的“同聲”傳譯從而確保信息的同步傳遞,是一個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過程。

一、手語同聲傳譯概念

對于同聲傳譯(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從事外語和外事工作的人士十分熟悉;即便是普通人,對同聲傳譯也并不陌生,關注新聞的人常常會看到聯(lián)合國大會發(fā)言、重大國際會議以及諸如奧運會等重大活動中,很多信息都是通過同聲傳譯的方式同步用多種外語進行發(fā)布的。在學術屆,林慶揚等(2006)把同聲傳譯定義為同步口譯,即“譯員的翻譯與發(fā)言人的講話幾乎同時進行”[2]。有的學者又將其定義為“譯員在不打斷講話者演講的情況下,不停地將其講話內容傳譯給聽眾的一種口譯方式”[3]。同聲傳譯作為一種高效的翻譯方式,其最大特點就在于效率高,即不會影響或者打斷發(fā)言人的思路,也有利于聽眾對發(fā)言人話語內容作整體和連貫的理解。正因為如此,“同傳成為當今世界普遍流行的翻譯方式,世界上95%的國際會議采用的都是同聲傳譯”[3]。

至于手語同聲傳譯,有學者視之為手語翻譯中的同步傳譯,亦即“手語翻譯員一邊聽講話人發(fā)言一邊同步地打手語,或者一邊看手語一邊同步地把手語里的信息口述出來”[4]。雖然手語翻譯的服務對象是聾人群體,但對于手語同聲傳譯這個術語,聾教育界和手語研究領域討論卻不多。然而,對于經常從事手語翻譯、為聾人搭建有效溝通載體和橋梁的聾教育工作者,事實上很多時候常常就從事著口語到手語或者是手語到口語甚至是書面語到手語的“同步傳譯”工作。于此層面和角度而言,手語同聲傳譯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很多時候就是聾校教師的一項常規(guī)工作。在聾教育領域及相關媒體中,曾有學者以“手語同傳”為主題,就上海世博會手語同傳[5]和北京奧運會手語同步傳譯[6]以及聾校學生在教師手語“同聲傳譯”幫助下看電影[7]等多個案例進行過報道和探討。然而,相對于學術界對外語領域諸如英漢同聲傳譯等學科的研究,目前對手語同聲傳譯的研究還缺乏相對科學準確和統(tǒng)一規(guī)范的學術定義,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學術界對聾人溝通和手語研究,特別是手譯翻譯研究的重視程度還不夠、研究還不深、參與專家還不多,學術影響力也較小。據筆者看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凡是有聾人交流的場合就有翻譯,就有手語符號與語言符號(語音或文字)的轉換。從聾校國旗下講話教師為聾生進行同步翻譯到大型表演或重大活動現(xiàn)場的手語翻譯,以及諸如中央電視臺等國內外眾多電視欄目的手語新聞播報,甚至在南非前總統(tǒng)曼德拉追悼會上出現(xiàn)的冒牌手語翻譯,亦或日常生活中為法庭出庭、醫(yī)院就醫(yī)聾人提供的手語翻譯服務等,這諸多的場合無一不涉及到手語同聲傳譯。

眾所周知,手語翻譯已經于2007年1月被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正式公布為一種新職業(yè),隨著信息化社會的發(fā)展以及聾健融合程度的不斷深化,聾人越來越積極和廣泛地融入到主流社會中,以手語為載體進行手語翻譯的情況越來越多、需求也越來越大。在此背景下,開展和加強手語翻譯的探索和研究顯得十分必要。而且“由于正式場合下的手語翻譯多是同步傳譯”[4],因此對手語同聲傳譯進行研究有著極為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二、手語同聲傳譯的現(xiàn)狀

根據全國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和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的統(tǒng)計,我國現(xiàn)有聽力殘疾人2054萬[8]。如何以人為本,如何讓聽障人群平等地參與社會,借助手語工具并通過手語同聲傳譯這個載體及時了解國內外大事,不僅意義重大而且極為迫切。

然而就手語同聲傳譯的應用現(xiàn)狀而言,一方面需求量大,而另一方面卻是效果不甚理想。隨著無障礙溝通理念的深入推廣,央視和很多省級及市、縣地方電視臺,均開辦了手語新聞欄目,許多重大活動以及涉及聾人切身利益的日常事務,也不同程度地提供了手語翻譯服務;可以說,有聾人的場合,就不同程度的存在著手語同聲傳譯;手語同聲傳譯已經成為聾人獲取信息、交流溝通、對外聯(lián)誼等重要的載體,在聾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著極為迫切的需求。然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聾人接收手語同聲傳譯的信息效率卻不高、效果不佳,很難達到預期的目標。就以手語新聞直播為例,據劉艷虹等(2013)研究發(fā)現(xiàn):大約有90%以上的聾生和成年聾人看過電視臺的手語新聞,但能看懂的不到10%,27.0%的聾生和44.9%的成年聾人基本看不懂手語新聞[9],相當一部分聾人只能獲得一些模糊的信息片斷。因而,聾人對日常所見的手語新聞播報認可度很低。根據筆者對所在學校學生看教師國旗下講話手語同步播報的效果分析來看,六年級以下的學生幾乎只能邊看邊猜,對講話內容中涉及到發(fā)生在校內的事情或許還有初步的了解,對有關國家大事的內容幾乎根本看不懂,總體信息獲取率不足10%。這樣的情況,對于初中和高中部聾生來說,也存在著大致相同的現(xiàn)狀。從教師組織學生集體學習有關班級規(guī)定、中學生守則和安全細則的情況來看,如果教師只通過一次所謂標準和完整的手語同傳(書面語轉化為手語),僅有不到13%的學生能有所理解,即便是通過多次反復的中國手語與地方手語、自然手勢的混合講解,信息的平均獲取率也不足50%,準確率不到30%。信息獲取率低和理解效果差已經成為影響和制約聾人對手語同聲傳譯評價最重要的因素,同時也是制約手語同聲傳譯發(fā)展的關鍵問題。

就手語同聲傳譯學術研究層面而言,王繼紅、肖曉燕、張寧生、國華、孟繁玲等[10][11][12]曾對手語翻譯進行了專門的研究;但是具體涉及手語同聲傳譯的專題研究并不多??傮w上看,國外手語翻譯(包括同聲傳譯)的研究相對要多一些、深入一些,翻譯界和手語界的溝通交流渠道暢通,相應的研究機構和學術刊物也十分豐富。就國內的研究情況而言,手語翻譯研究剛剛起步,尚處初始階段,研究成果還不多。“手語翻譯研究還游離在翻譯研究之外,手語界和翻譯界互不了解、很少交流”[10]。手語作為一種視覺語言,手語表達和翻譯的過程很難以文字的形式被記錄和傳遞,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手語翻譯的學習、實踐和研究。從手語翻譯人才培養(yǎng)專門機構的設立來看,基礎還相對薄弱;國內“系統(tǒng)性的手語翻譯教科書也還很少”[4],僅有南京特院、中州大學和營口職業(yè)技術學院等幾所院校設立手語翻譯專業(yè)。

三、影響手語同聲傳譯質量的主要因素

(一)譯者對聾人語言發(fā)展的理解不夠全面和深刻。從事手語同聲傳譯的譯者大多是聾校教師,這些教師手語熟練,對聾校教學較為精通;然而對聾人語言發(fā)展的規(guī)律,特別是語言習得與理解,包括對手語的習得以及聾人手語內在的語言學規(guī)律并不十分熟悉,很多教師僅從語文教學的角度來臆斷聾人對手語和書面語等語言符號的理解,而對聾人的語言掌握程度和言語生成、語用心得、語言理解與語義習得等內在機制并不了解和掌握。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傳譯者在進行手語傳譯時往往主觀地按照聽人的習慣來輸出手語信息,在手勢標準、手語表達策略的選擇與把握上,唯中國手語和漢語語法表達規(guī)則至上,忽視了聾人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其語言所具有的特殊性(包括手語理解的特殊性)以及聾人群體中極大的個體差異性(高年級聾生與低年級聾生的差異、受過學校教育聾人與聾人文盲的差異、在校聾生與成年聾人的差異等)。這些因素加之手語同聲傳譯的特定場合要求,比如從兩會手語同步播報到聾校國旗下講話手語同步翻譯,翻譯者往往為了追求所謂手語表述形式和過程的完美,常常是從頭到尾直接以中國手語為工具,通過手勢漢語的方式進行傳譯,所傳譯的內容嚴格按照漢語語法進行,忽略了聾人的思維和認知以及手語理解與表達的習慣等特點,如此情況下的手語傳譯,只不過是用手勢符號代替了漢語語音符號而已;類似漢式英語(chinglish),猶如把英語單詞按照漢語語法組合成所謂的句子,從樣子上看是英語,實則是根本不符合英語語法規(guī)則的畸形英語。如此狀況下聾人所獲得的手語輸入信息與聾人本來的、固有的手語理解模式有較大差異,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手語同聲傳譯的效果。

(二)手語作為信息傳遞工具所固有的自然局限性。手語作為一種信息符號體系,與人類語言一般符號體系中的語音和文字不一樣,其本身所具有的一些表述上的不確定性與語義上的不精確性,導致了手語使用者在信息傳遞上可能出現(xiàn)表達困難以及信息完整性缺失、準確性部分失真等問題。尤其因為手語主要是通過直觀形象的比劃來傳遞信息,加之手語詞匯量有限(中國手語收錄詞匯5586個)[13],與詞匯無限豐富的漢語、英語相比,其信息的表達與承載功能十分有限。在手語翻譯過程中,手勢很難做到與漢語詞匯的一一對應,借用和混用現(xiàn)象十分突出;尤其是聾人作為手語翻譯的受眾,其是否能與譯者具有共同的語境感知,是否具備翻譯內容所涉及事物的認識基礎等諸多因素,決定了聾人對所借用詞匯和句子理解的效果;很多健聽人認為一些只要“心有靈犀一點通”就能理解甚至是十分具體直觀的信息,不少聾人亦未必能準確理解。作為手語受眾的聾人因受認知、背景知識、自身修養(yǎng)的制約,很多話看起是“從未聽過”,很多手語詞匯看起來似曾相識,但組合形成的語句卻是“新句子”,似乎從來就沒有見過,理解有難度,甚至需要反復解釋。加之手語對抽象的內容難于表達,表達方式也不像書面文字規(guī)范,具有一定的隨意性,使看手語的人不能準確把握表達者所要傳遞的信息。此外,畢竟聾人日常學習生活中不是所有主流信息都有與之對應的手語資源,加之社會交往經驗相對匱乏,因而對于生活在以健聽人為主體的主流社會中,聾人要通過看手語來獲取信息就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即便是面對有限的手語詞匯,聾人、教師包括手語翻譯等手語使用者在手語的掌握與使用上也依然存在著較大的不統(tǒng)一性;正如劉艷虹等(2013)指出,我國手語使用的類別有本地手語、中國手語以及兩種手語并用三種情況;手語不一致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77.3%的教師認為本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內各特殊學校的教師之間使用的手語“有些差異”或“差異明顯”;約80%的聾生和90%的成年聾人在與其他聾人交談時“偶爾遇到”或“經常遇到”手語動作不一樣的情況;約80%的聾校師生認為,彼此之間使用的手語不同已影響到日常交流和教與學的效果[9]。由此可知,一方面手語詞匯有限,而另一方面手語不統(tǒng)一、手勢混用所導致的信息傳遞困難均對手語同聲傳譯的完整性、準確性形成了較大的影響和制約。

(三)部分聾人作為信息受眾其語言和信息理解能力發(fā)展的固有不足。手語同聲傳譯作為聽人與聾人溝通的重要載體,其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既取決于傳譯者的能力,在某種程度上也取決于聾人自身的語言和思維能力以及對手語信息的解碼和理解能力。因為從信息受眾的角度看,聾人群體間和個體間的差異相對于聽人來說,要大得多。大部分聽覺障礙學生從小喪失了接受語言的有效途徑,他們主要在學校這個特定的環(huán)境中靠課本學習和掌握語言。因此,他們不僅詞匯數量少,而且對詞義的理解缺乏準確性;這種理解上的困難不僅體現(xiàn)在對抽象詞匯的掌握,就是一些常用詞語的意思也經常不能正確理解。就如低年級已學過“故事”一詞,可當見到“事故”這個詞時,雖然組成這個詞的兩個字都認識,但一些聾生仍無法正確理解其意思。一些聾生把“格外”理解為“方格的外邊”,把“眺望”望文生義地理解為“一邊逃跑一邊看”,問及“一眼望去”是什么意思?有聾生竟然用手勢演示為“閉上一只眼看向前方,同時打著‘看’的手勢并指向前方”,把“一眼望去”理解為一只眼睛向前方看去。對于句子的理解則更為困難。又如,筆者曾讓學生看句子“張玲和姐姐去公園里玩,她們在湖邊看金魚,張玲不小心把圍巾掉在水里了”,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用手語演示句子的意思。有50%以上的學生直接演示為“張玲掉在水里了”,還有近35%的學生竟然演示為“張玲和姐姐搶圍巾玩,姐姐不小心把張玲碰了掉到水里”,只有2個學生勉強演示出“圍巾掉在水里”的意思[14]??梢哉f,在語言理解中聽障學生出現(xiàn)諸如此類的問題不勝枚舉。

盡管聾教育的發(fā)展史已有兩百多年,但聾人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卻并非令人滿意。國內有專家指出:“大致來說,聾生的學業(yè)成就,平均要比同齡的普通兒童低三到四個年級不等;18歲的聾生可能僅具有四至五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聾生在8—18歲的10年時間所增加的詞匯量和健聽兒童從幼兒園到小學二年級(4—7歲)末之間所增加的相差無幾”[15]。聾人的這種語言能力發(fā)展上的固有不足,從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其對以手語同聲傳譯為載體所獲信息的解碼能力的發(fā)展,影響了對信息的準確和全面理解。

(四)譯者缺乏翻譯技巧。手語同聲傳譯也是一種翻譯活動,是翻譯就有翻譯的技巧。不論是否認同手語是不是一門獨立的語言,但在手語翻譯過程中所體現(xiàn)的從一種符號表達系統(tǒng)(如漢語,以語音形式)到另一種符號表達系統(tǒng)(手語,以視覺符合形式)的轉換卻是不爭的事實,這在本質上與兩種口語(如英語與漢語)間的轉換具有諸多的共性(同樣是從一種符號系統(tǒng)到另外一種符號系統(tǒng)的轉換),這種共性就決定了口譯中的一些同聲傳譯技巧可以借用到手語的同聲傳譯之中。正如Tweney&Hoemann(1976)就曾經指出:“沒有任何的理由能證明手語翻譯與口譯截然不同;手語翻譯研究應該建立在現(xiàn)有的翻譯研究和理論之上?!盵10]然而,現(xiàn)實生活和工作中,手語同聲傳譯者多數由聾校教師擔任,這部分教師不僅普遍缺乏語言學和第二語言使用和習得的經驗,對于專業(yè)的翻譯理論和翻譯技巧更加缺乏,很多時候做手語翻譯,都是憑著本人的理解和經驗而為。比如說關于翻譯中直譯、意譯的一些具體方法和技巧,關于翻譯特別是同聲傳譯的一些標準原則等,手語同聲傳譯者不一定清楚和掌握。正如有的學者指出,衡量翻譯質量的標準,不僅僅在于所譯的詞語能否被理解,句子是否合乎語法規(guī)范,而且還在于整個譯文給讀者產生什么樣的反應;譯文要通順,不必死盯原文。必要時該增添的增添,該擴充的擴充,該刪的刪,不要給原文捆死。[16]翻譯的實質就是有效地再現(xiàn)信息,讓翻譯的受眾有效理解和獲取信息,手語翻譯亦然。如何在手語同聲傳譯時按照聾人手語的自然表述方式把要傳譯的內容,遵循“信、達、雅”的原則,及時地傳遞給聾人并讓其最大程度地理解和掌握這些信息,這需要很多方面的技巧,而這些技巧相當程度上可以從普通翻譯理論中借鑒;可以說,翻譯技巧的缺乏也正是當前許多手語同聲傳譯者的短板。

四、做好手語同聲傳譯的建議

(一)譯者要具備廣博的知識。翻譯的前提是譯者對所要翻譯的內容能夠全面、準確的理解,特別是同聲傳譯,對譯者本人的個體素養(yǎng)要求更高,需要其具備廣博的知識?!胺g很多時候和思想而不是和文字修養(yǎng)有關的”[16]在翻譯的過程中,往往因為理解的錯誤和不全面而導致翻譯困難甚至不正確;而手語同聲傳譯亦然,很多時候低質量的手語同聲傳譯首先就表現(xiàn)為手勢詞匯選擇的不準確,這也主要是因為譯者知識范圍的局限導致對翻譯內容理解的困難,進而致使手語詞匯選擇困難。正如上海市手語直播員張麗君從電視新聞中看到一位政協(xié)委員在接受采訪時提到,自己的界別剛從科技界轉換到農業(yè)界;正是受此啟發(fā),她把“界別”的譯法確定為“各個不同的領域”[5]。由此看來,作為譯員,只有具備廣博的知識,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勝任和擔當手語同聲傳譯的職責。

(二)譯者要掌握熟練的手語表達和溝通能力。有學者曾指出“做翻譯要懂的,比一般英美人還要多;化境是翻譯的理想境界”[16]。筆者認為,手語翻譯亦然;對于手語同聲傳譯,譯者比一般聾校教師和一般聾人對手語的掌握要更好。手語同聲傳譯與平時所謂的手語與口譯的交替翻譯有諸多不同,手語同聲傳譯者不可能有更多的時間對所要翻譯內容進行細致的思考與斟酌。只有具備熟練的手語表達和溝通能力,才能在手語翻譯中及時準確地實現(xiàn)聽覺和視覺兩種載體的譯碼間有效和靈活自如地轉換。

(三)譯者要學習和掌握一定的同聲傳譯技巧。翻譯是一門藝術,同聲傳譯則要求更高,更是一門需要不斷修煉的藝術,手語同聲傳譯亦然。譯者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從語義和文體風格上采用目的語語言中最接近而又自然的等同詞語再現(xiàn)原作語言的某種信息”[17]。正如奈達(2004)所言,翻譯過程分為四個階段,即分析(analysis)、轉換(transfer)、重組(restructuring)、校驗(testing)[18],筆者認為,手語翻譯亦然。作為手語同聲傳譯者,更需要學習和掌握同聲傳譯的一些技巧,特別是在轉換階段,要能準確地從源語思維(漢語)到譯入語思維(手語)的轉換,把聾人手語表達的一些內在規(guī)律和同聲傳譯的一些技巧有機結合,用聾人易于理解、符合其思維習慣且自然而又流暢的手語表述策略來傳譯信息。這些技巧,是做一名合格手語同聲傳譯的必要條件。

(四)譯者要關注翻譯現(xiàn)場的環(huán)境條件。手語是視覺化的語言,手語同聲傳譯是一項視覺性的活動,翻譯現(xiàn)場任何有礙視覺信息獲取的因素都必須成為譯者關注的因素。因此,諸如翻譯者的服飾、翻譯場所的光線、翻譯者手部色彩和光線與背景的對比等環(huán)境條件,在一定程度上亦成為手語同聲傳譯者必須關注的因素。按照人機工學原理,應盡最大可能優(yōu)化這些環(huán)境條件,如翻譯時不戴手套、翻譯者盡量著深色衣服以利于與手勢動作形成鮮明的對比等等,這些也是做好手語同聲傳譯、保證翻譯效果的重要因素。

[1]王東.自然手語與規(guī)約手語之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3(3):33-39.

[2]林慶揚.走進翻譯[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1:6-44.

[3]百度百科.同聲傳譯[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同聲傳譯/271450,2017-09-06.

[4]王繼紅.手語翻譯與口譯的異同[J].中國特殊教育,2009(8):20-25.

[5]vika.翻譯冠軍人馬擔當兩會手語同聲傳譯[EB/OL].http://www.bowwin.com/blog/1197.html,2014-04-05.

[6]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第四聾人學校教師手語“同聲傳譯”賽事側記[EB/OL].http://www.jyb.cn/basc/xw/200809/t2 0080925_197350.html,2014-04-05.

[7]聾康網.無聲世界里“聽”電影,手語老師“同聲傳譯”[EB/OL].http://www.deafchina.com/news/495.html,2014-04-05.

[8]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關于使用2010年末全國殘疾人總數及各類、不同殘疾等級人數的通知[EB/OL].http://www.cdpf.org.cn/ggtz/201203/t20120312_410693.shtml,2012-03-12.

[9]劉艷虹,顧定倩,等.我國手語使用狀況的調查研究[J].語言文字應用,2013(2):35-41.

[10]王繼紅.國內外手語翻譯研究:歷史與現(xiàn)狀[J].上海翻譯,2009(2):23-28.

[11]國華,張寧生.美國手語翻譯的歷史和職業(yè)化[J].中州大學學報,2007(2):74-77.

[12]孟繁玲.手語翻譯的職業(yè)概況及社會作用[J].新聞大學,2008(9):58-59.

[13]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教育就業(yè)部,中國聾人協(xié)會.中國手語[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3.

[14]王東.多媒體環(huán)境下聾校五六年級聽覺障礙學生閱讀能力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08.

[15]陳云英.中國特殊教育學基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160.

[16]思果.譯道探微[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6:2-55.

[17]邱懋如.翻譯的過程——尤金·奈達的翻譯理論簡介[J].外國語,1984(2):33-35.

[18]Nida.A.Eugene&Charles 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2004:35-37.

Exploring and Thinking of Sign Language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Wang Dong
(Qujing School for Special Education,Qujing,Yunnan 655000)

Deaf is as being members of the society,and the sign langua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s as well as bridges for the deaf persons to participate in the social activities and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Among the ways of sign language communicating,the Sign Language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SLSI)plays the most important role.Based on the experiencing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sign language research for many years in the deaf school,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conception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SLS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ology and linguistics,and gives some thorough analyse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suggestions for mastering SLSI skills.

sign language;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analysis;suggestion

G762

A

2095-0438(2018)01-0026-05

2017-09-11

王東(1974-),男,云南曲靖人,曲靖市特殊教育學校中學高級教師,碩士,研究方向:聽障教育、特教信息技術。

[責任編輯 劉金榮]

猜你喜歡
聾人手語聾生
手語學習,只為更懂你
聾人文化身份認同的類型及影響因素芻議
把握“三個基點”,助推聾生數學探究
江西教育C(2019年10期)2019-11-26 03:24:37
自然手語在聾人大學生手語中的使用調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為例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3:06
培養(yǎng)低年級聾生看圖寫話能力的策略
美國聾人文化略觀
至愛(2017年11期)2017-12-25 08:39:20
在數學課堂中對聾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探究
新課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6:52
聾人大學生英語翻譯能力提高策略研究
奇怪的手語圖
奇怪的手語圖
灵宝市| 中方县| 余姚市| 长岛县| 焦作市| 肥东县| 宝清县| 满洲里市| 洮南市| 宿迁市| 芷江| 廉江市| 永和县| 株洲市| 永靖县| 宜黄县| 桂林市| 莫力| 阿克苏市| 四平市| 新邵县| 苍梧县| 三原县| 隆尧县| 黄陵县| 灵丘县| 漳平市| 湖州市| 固阳县| 龙胜| 厦门市| 青海省| 青州市| 泽州县| 四川省| 晋中市| 乐昌市| 千阳县| 黄大仙区| 突泉县| 新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