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彥龍
摘 要:初中課堂教學在應試教育的泥潭里越陷越深,課堂效果不盡人意,普遍存在著課堂教學低效的狀況。本文首先分析了課堂教學低效的原因:以教定學、忽略主體,教學方式單一,課堂提問簡單乏味,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化,評價單一。并提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現(xiàn)狀;自主;策略
一、當前初中學校課堂教學現(xiàn)狀
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但目前我們周邊學校的課堂教學有很多不足,例如忽視了學生的課堂主體,教學方法單一,枯燥,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對教學難點的掌握。 “課堂教學在應試教育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20多年來的素質教育充其量一直在課堂外轉悠,什么搞活動呀,特色呀,第二課堂呀,轉來轉去,才發(fā)現(xiàn)我們仍在原地。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課堂教學效益低,課后時間大量補”的現(xiàn)象隨處可見。老師說很辛苦,因為課總是上不完,學生說很辛苦,因為作業(yè)總是做不完。課堂上,大量的時間用在教師串講串問理解課文內容上,師生共同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多,但學生能力提高緩慢,教學效果不佳。學生學習被動,“他主”學習仍占據教學舞臺。課堂教學老師包辦代替太多,學生自己讀書的時間少,自己琢磨的時間少,自己活動的時間少,學生沒有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不是用教材,而是教教材。
二、初中學校課堂教學低效的原因
(一)以教定學,老師往往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學生配合教師完成教案的過程,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存在,由于教師課前忽視了對學生情況的分析,所設定的教學起點,與實際的教學起點有時不相吻合,等到上課時,好多東西都是學生早已知道的。備課沒備到點子上,這樣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課堂提問簡單乏味,有的教師在授課時會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追問學生思考的過程,其看來課堂很有層次性,實則不然。這樣的課堂會造成有限時間的嚴重浪費,學生總是在進行低層次的學習,長期進行會使學生思維活動的質量得不到應有的保證,缺少深度思考的學習習慣和能力。造成課堂有效時間的浪費。
(三)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化,學生的參與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但實際教學中有的教師卻錯誤理解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本質,活動流于形式。教師對于合作學習更多進行的是形式上的“形似”,而忽視意義上的“神似”,合作活動有形式卻無實質,學生之間在缺乏問題意識和探究欲望的背景下,被動地、無趣地進行“討論”。因此,學生內在的思維和情感并沒有真正被激活,造成課堂教學的低效。
(四)評價單一,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就是掌握教師所交給的數學知識,會做題,考試能夠取得好成績;學校對教師的評價也基本上是看教師的教學成績。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過于注重結果的終結性評價而忽視對過程的評價。
三、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策略
如何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構建“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我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這種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通過引導學生質疑,參與自主學習目標的制定;通過組織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啟發(fā)學生自讀自悟;通過師生、生生多向交流,促進學生自評自結,整合知識體系,掌握學習方法。
(一)創(chuàng)設良好氛圍,激勵自主學習
首先,應創(chuàng)設自學氛圍,教給學生自學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學生自學前,教師應教紿自學的程序與方法。其次,激發(fā)自主學習的動機,讓學生樂學。動機是內驅力,自主學習需要一種內在激勵的力量。如果學生對自己從事的探索活動具有強烈的欲望和追求,這種內驅力就能把學生內部的精神充分調動起來,從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動。第三、營造民主氛圍,讓學生愿學。教師要轉變角色,努力營造出和諧、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通過生說生評,生說師評、師說生評等形式,讓學生自己獲得問題的解決,使學生走向成功,體驗到成就感;適當組織學習競賽,開展合作學習,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使學生愿學、樂學。要激勵學生敢提問,愛提問,樂探究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
(二)提供自主形式,關注自主過程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大膽放手,更多地提供學生參與的機會,充分發(fā)揮學生各種感官功能,讓他們多動手,多動口,多動腦,參與觀察、思考、討論、實驗。學生提出的問題,那怕千奇百怪、荒誕離奇,只要學生積極參與了思維活動,教師就要悉心引導,讓學生思維的火花最終成為知識學習和創(chuàng)新的火種。
(三)用扎實多樣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授之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識的累積,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發(fā)育。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是有限的,所學的知識也受時代的局限,他們要在未來有所作為,要在未來跟上時代,就一定要不斷地學習,終身學習,去吸收新東西,更新知識結構??梢?,方法的確比知識更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學的根本。那么,學生對于傳授的方法是否能夠靈活運用,對初中一年級的學生而言,則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反復的訓練過程。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從基礎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學以致用,生動、活潑,扎實、系統(tǒng),有序、有恒的訓練,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初步獲得了一些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既是轉變初中課堂教學低效的必由之路,也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打下基礎,更對教師的的素質提出了挑戰(zhàn)。觀念的轉變是艱難的,需要過程,解放課堂,建立新課堂的道路是漫長的,需要所有教師長期不懈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