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軍
【摘要】生物化學是一門理論知識較為抽象、概念眾多、代謝反應較為復雜的一門基礎生命學科,主要對生命現(xiàn)象的本質(zhì)進行了探討。PBL教學法是指是在課堂上設置合理情境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文主要闡述了PBL教學法在中職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以供相關工作人員的參考。
【關鍵詞】生物化學 中職 PBL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9-0116-01
PBL教學法主要是以設置情境的方式達到教學的目的,是一種基于現(xiàn)代化社會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生物化學具有知識點眾多、理論性強、概念較為抽象,反應較為復雜的特征,中職的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時候容易產(chǎn)生枯燥、消極的情緒,容易在遇到概念模糊不清,不能理解的時候以逃避的方法進行解決,使得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不佳。因此,PBL教學法在中職生物化學中的應用,有利于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對生物化學的抽象概念進行充分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發(fā)揮學生自身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一、PBL教學法在中職生物化學中的應用概述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時代的進步,生物化學與人們的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中職的學生需要對這門學科進行充分的掌握。中職院校的生物專業(yè)、食品專業(yè)、醫(yī)學等專業(yè)都需要對生物化學進行學習,而且是必修的課程。但是因為生物化學本身所具有的特點,容易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遇到比較難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和復雜的代謝反應過程時,容易放棄,因此,PBL教學法在課堂上的運用,可以將生物化學的抽象化、復雜化的特點一一進行化解,使得學生能夠在PBL教學法的應用中加強對生物化學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目前,我國的中職院校主要培養(yǎng)的是專業(yè)知識過硬,綜合素養(yǎng)較好的適用于社會的中職人才,滿足社會上對部分職業(yè)的要求。
二、PBL教學法在中職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1.在課堂上的實際應用
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生物化學的教學時,需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以學生作為課堂上的主體,教師對學生應用合理的教學方法進行指導。在PBL教學法在中,首先是進行問題的設計。問題是PBL教學法的關鍵點,也是學生開學習的起點,教師若在課堂上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并讓學生沿著問題去尋找答案,那么學生在獨立自主尋找答案的過程中,便會將自己原有的知識進行充分的調(diào)動,并在思考的基礎上摸索出正確的答案。同時,問題之間往往具有很強的聯(lián)系性,一個問題可以引申出另外一個問題,就像樹干可以長出很多分支一樣,可以往各個方向進行不同程度的延伸。而問題在延伸的過程中,學生需要用他們原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進行思考,這個過程,不但提高了學生思考的能力,也在潛移默化中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問題不斷被發(fā)現(xiàn),問題不斷被解決,這個過程便是問題設計帶來的結(jié)果。比如,學生在學習植物的時候,教師可以設置植物的來源訓練。教師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發(fā)放一個植物的標本,根據(jù)植物的標本去尋找植物的來源,也就是植物的本質(zhì)。學生需要在了解植物形狀的基礎上,利用網(wǎng)上的資源或者圖書館的資源進行相應的查找,并對植物的性狀加以了解,找尋出為什么出現(xiàn)此種形狀的答案,通過問題的不斷提出和不斷解決,最后根據(jù)相關的探究得出植物的本質(zhì)結(jié)論。在問題設計的環(huán)節(jié)上,教師充當設置問題和引導學生的角色,學生作為課堂中學習的主體。
2.小組合作學習與課外實踐
在PBL教學法中,小組合作學習是其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其中,在學習生物化學的過程中,運用到合作學習的主要是實驗環(huán)節(jié)。如若要在實驗中達到好的效果,需要學生在課下實現(xiàn)自主學習,對實驗的內(nèi)容有初步的了解和掌握。針對實驗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主要起指導的作用,由學生組成的小組自行進行問題的解決。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可以發(fā)揮每個小組成員的力量和知識,也可以在合作的進程中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得學生既能獨立進行問題的思考和解決,也具有充分的合作觀念,同時,相關的實際應用能力和實驗技能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精心的提出問題,并根據(jù)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漸發(fā)現(xiàn)學生所具備的優(yōu)勢和能力點,比如,有的學生邏輯思維強,有的學生動手能力較好,教師可以在了解學生基本能力的基礎上,對學生的相關能力進行著重的培養(yǎng),并可以在分組的時候可以有意識有目的的進行排列和組合,使得每個小組都具有不同能力點的學生。除此之外,教師可以階段性的組織課外實踐活動,生物化學本就是研究生命學的學科,學生只有在與生命進行充分接觸的基礎上,才能對世界存在的各種生命形態(tài)有足夠的認識,實現(xiàn)學生在實際的情境中學習的目的。
三、結(jié)束語
PBL教學法主要是以設置情境的方式達到教學的目的,是一種基于現(xiàn)代化社會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生物化學具有知識點眾多、理論性強、概念較為抽象,反應較為復雜的特征,PBL教學法在課堂中的實際應用和在課外實踐中的應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化學的效率,實現(xiàn)對生物化學課程的掌握。
參考文獻:
[1]呂會茹,李交鋒,崔顏宏,等. PBL教學法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2,12(08):1560-1562.
[1]劉凌云,江靜,劉浩,等.PBL教學法在生物化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4,(11):62-63+72.